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北邯鄲市武安磁山遺址西北側台地之下,建於1994年9月。2003年底,磁山文化展覽經調整,充實移入主展廳內,正式對外開放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17公里,是中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7300年。此發現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改寫了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把我國黃河流域種植粟的記錄提前至距今約一萬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對種植粟年代的認識。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里,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
  • 竣工時間:1994年9月
  • 館藏精品磁山文化遺址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磁山文化,沉睡7000年的文明,神秘的勞動工具,世界上最早的麵粉,糧倉有50噸小米,世界上最早的家雞,撲朔迷離“斷代史”,生活用具,

發展歷史

磁山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北邯鄲市武安磁山文化遺址西北側台地之下,建於1994年9月。2003年底,磁山文化展覽經調整,充實移入主展廳內,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該館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遺址保護大棚面積2800多平方米,再現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歷史場景。記者在館內看到,眾多磁山文化遺址以模型形式展現,配以燈光栩栩如生,出土的各種陶器擺放有序。
據武安市委書記孟廣軍介紹,中科院地質地球研究所呂厚遠課題組,對遺址植物遺存進行研究,結果證明,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武安先民就開始種穀、飼養家畜、製作生產生活用具,進入了人類最早的文明。這一發現,把我國黃河流域種植粟的記錄提前至距今約一萬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對種植粟年代的認識。

磁山文化

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發現而命名。1933年首次發現於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約出現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與裴李崗文化一樣是華北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等地。1973年發掘。年代約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鑑定為距今約10300-8700年)。多該文化與裴李崗文化關係密切,有人把兩者連稱為“裴李崗·磁山文化”。其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缺環。
磁山文化遺址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2年發現的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近14萬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這裡進行了三次發掘,至1978年底,發掘面積達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達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約6000餘種,為尋找我國更早的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如果說,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許多地方還是鴻蒙未開的話,而這裡的人們已經種植穀物,飼養家禽,製作生產、生活用具,燒制陶器……進入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磁山文化遺址磁山文化遺址
我國已故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為研究和探索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地下實物資料。
在遺址發現了兩座房基址,均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遺址器物中,有一燒土塊,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紋,說明在7300年前這一帶即編制葦席,由此也可想像葦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考古學家稱此器物為全國之最。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遺址共發掘灰坑468個,發現其中88個長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積有粟灰,層厚為0.3至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近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在我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是不多見的。
磁山文化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學上的重要意義:殷瑋璋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將仰韶文化向上推了一千多年,在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在文明探源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段宏振認為,磁山文化發現的意義,第一是找到了7000年前的文化;第二是首次大批量的發現了早期農業遺存——。王吉懷認為,磁山文化發掘的學術意義,一是確立了冀南冀中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年代序列,二是為探討中原和北方地區古文化的交流增添了有價值的資料。

沉睡7000年的文明

1972年冬,磁山村民眾在村東台地開挖水渠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7000多年之久的“原始村落”,從而揭開了黃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
陶器(圖1)陶器(圖1)
隨後,考古工作者在這片總面積僅14萬平方米的遺址上,相繼發掘出了大量的遺蹟和遺物。一時間,原本寂靜無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國乃至世界文物界最為關注的地方。在二十多年間的一次次發掘中,大量珍貴的文物及遺蹟相繼出土。
在磁山遺址館內,分布著密密麻麻的坑穴,有圓的、有橢圓的、還有長方形的。考古學者稱,這些看似普通的土坑可不是人們隨意挖成的,有的坑為“灰坑”,是先民們傾倒垃圾的地方;有的坑帶台階,坑底有一層硬面,是半地穴式茅草房的房基;而那些深達數米的長方形坑穴,則是先民儲存糧食的“窖穴”。
據資料顯示,磁山遺址自發掘至今,已發掘出石器、陶器、骨器等遺物4000餘件。在這些遺物中,主要有用來為穀物脫皮的石磨盤和類似石棒槌的石棍,及用來做飯的泥制陶盂、支架等。其中,石磨盤表面光滑,經過打制或磨製,有的底部帶足,做工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精細了。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考古研究表明,磁山遺址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期的遺物,距今約有7000多年。當時,先民們已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有了相對穩定的定居聚落,形成了以種粟為主,以採集、漁獵為輔的生活方式。在這一時期,先民們已會製作磨製石器和手工陶器,他們製作的骨針比鋼針大不了多少。在這個“原始村落”,不僅已有了家豬、家狗,甚至還可能已經有了家雞和核桃。
磁山遺址代表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的一段空白。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被考古學界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秘的勞動工具

在發掘過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讓眾多考古專家深感疑惑。在如此小的遺址上,竟有幾十個有規律地集中擺放勞動工具的“組合物”。這些“組合物”多由石磨盤、石棒、石鏟、石斧、陶盂、支架等組成,每組一般四件,而且大都按生產工具(石鏟石斧等)、脫粒工具(石磨盤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分組分類放置,擺放的次序非常明顯。這在國內其他新石器遺址中非常罕見。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最早,一些專家推測,該遺址可能是先人們的墓區,這種“組合物”是隨葬品。可是經過數年大面積的普探、試掘,加之遺址外圍的調查,並未發現人骨和有關喪葬的痕跡,相反倒發現了大量鳥骨、獸骨,甚至很小的魚刺等。
有的專家依據“組合物”的擺放特點,認為這裡也許是一個原始人的居住區或糧食加工場所。但他們同樣也未能找到相應的證據,因為這裡並未發現所謂的生活起居區,就是房基也僅發掘出2座。另外,如果是一個糧食加工場所或生產勞動場所的話,那么每個坑內應有相應的活動空間,而實際上每組“組合物”所占的面積卻很小,有的還不足兩平方米。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一些專家、學者大膽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可能:這些“組合物”是先人們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識和習慣格式特意堆集在一起,專門用來“祭祀”靈魂或某種崇拜的遺蹟。
“無論是哪種說法,他們都沒有為自己的觀點找到充足且準確的證據。”當地考古專家韓林太認為,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磁山遺址當時應是一個原始村落。

世界上最早的麵粉

2010年3月,磁山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從一處坍塌的文化層中發現部分表面附著有植物顆粒的白色塊狀物體,有關專家認為可能系遠古時期的“麵粉”。中國科學院正對這種奇特物質做進一步鑑定。
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這些奇異的白色物是粟、黍粉、澱粉,還是白灰?文物部門通過對物體表面的附著物,及其所在的文化層進行檢查分析,認為白色塊狀物體屬於首次發現,保存比較完好,很可能為數千年前的澱粉類物質,也就是人類最早的麵粉。
磁山文化博物館經過蒐集整理,共收集到白色塊狀物體約250克。2010年3月4日,工作人員將這些物體全部裝袋封存,並將部分樣品郵寄到中國科學院,請有關專家通過化驗做進一步檢查。

糧倉有50噸小米

磁山是穀子的發源地。在以往的世界農業史上,粟一直被公認是從埃及印度傳播而來的。然而,隨著磁山遺址的發現,這一“結論”被改寫。
考古專家們經科學鑑定一致認為,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民們就已開始種植粟這一耐旱農作物,且達到了相當高的產量。
在磁山遺址,考古工作者們一共發現了189個儲存糧食的“窖穴”。這些“糧倉”形似袋狀,窖口直徑大都為1—2米,深淺不一,最淺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則達到了5米。當地一位考古專家感嘆地說,當地的土質極粘,可以說是“濕了濘,幹了硬,不濕不乾挖不動”,先民們硬是用打磨的石斧、石鏟挖出了那么多深達數米的窖穴,其堅韌的毅力和勞動強度令人難以想像。
當時參加過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韓林太對記者說,“窖穴”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人們禁不住大吃一驚:裡面竟堆積著大量的“粟灰”,剛開始它們的顏色呈灰綠,但拿到手裡一會兒就變成了白灰。在一些成塊的朽灰中,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已炭化的一顆顆滾圓的粟粒。
為了鑑定這些糧食的成分,發掘者們曾兩次進京,但都因找不到妥善的保管方法,標本到達目的地後全神奇般地變成了灰粉。最後,北京考古專家採用“灰象法”對標本進行了鑑定,認為當時的磁山人吃的是“小米”,這也是當今人工種植穀子歷史的最早發現。
考古學者們在歡欣鼓舞之際,一個頗為費解的問題同時也擺在了他們面前。因為這些窖穴中的“粟灰”一般堆積厚度為0.2—2米,有10個甚至達到了2米以上。如果按照比重、體積推測,這189個“糧倉”中儲存的粟,至少應在5萬公斤以上。而在當時簡陋的生產條件下,剩餘這么多的糧食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一時間,專家們對這一規模宏大的“糧倉”提出了種種猜測:可能是當時的農業生產已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除了夠吃,還有部分剩餘;也許是一個部落儲藏的糧食種子,在還未來得及播種的時候,發生了大的自然災害,所有的人紛紛逃離了自己的家園。
還有人認為此地可能是先人們祭祀“糧神”的地方,他們為了祈求有一個好收成,便將最好的穀物奉獻給了神靈。與此同時,一些學者在實驗後還對窖穴是否系“糧倉”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有的“窖穴”異常狹小,人很難進入,那么那些先人又是如何取放穀物的呢?
面對外界的迷惑,當地的村民們有自己的解釋,他們認為,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氏”居住過的地方,而上百個窖穴就是當時的“神農糧倉”。

世界上最早的家雞

在磁山遺址中,除了發現大量的石器、陶器及堆積的“粟灰”外,考古專家們還發掘出較多的鳥骨。這些鳥骨是否來自已經馴養的早期家雞,也被認為是“磁山文化”的一個重要謎團。
按照傳統說法,家雞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源於印度。但有關專家將磁山遺址中的鳥骨標本與北京自然博物館所藏的現代鳥類骨骼進行了比較,發現其與現代原雞跗?骨的形態和大小都很相似。他們由此認為,磁山出土的鳥骨標本屬於雞的可能性最大,而且還有可能是馴養的早期家雞。
支持這一說法的專家還提出了這樣的事實:一是當時磁山的農業已有了長足發展,糧食已經有了剩餘,從而為飼養家禽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條件;二是根據現代動物學家的研究,家雞由原雞經人工馴養而成,而原雞在我國古代的分布區已包括了北部及中原地區。
但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相似並不能代表相同。
另外,在對磁山鳥骨的標本進行研究時,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所發現的磁山“家雞”的跗?骨,除一根為雌性外,其餘全部為雄性。
大量的雄性“家雞”的出現又代表了什麼?是當時先人們因為某種宗教儀式的需要,有意選擇了雄雞?是先民們像現代人一樣只留下產蛋的雞,而將多餘的雄雞殺掉?是獵人們對原雞(野雞)的有選擇性捕殺?如今還沒有人能找到相關的線索和證據。
但是,如果磁山所發現的鳥骨確係家雞骨骼的話,那么家雞在中國馴化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400年以前,比印度要早3000多年。

撲朔迷離“斷代史”

任何一段歷史文化,都應有它的來龍去脈。“磁山文化”作為唯一以我省地名命名的考古文化,之所以稱其為神秘的文化,還在於它的淵源在哪裡,那些先人們又為何突然“人間蒸發”,仍一直困擾著眾多的專家和學者。
對於這個問題,有專家認為,由於在中原地區還沒有發現比磁山遺址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因此在追尋該文化的淵源上肯定會有一定困難。而先前發現的仰韶文化,與磁山文化中間隔著上千年的歷史,在它們之間,考古界至今沒有找到必然的聯繫與銜接。
“產生諸多疑惑的主要原因是,7000多年以前先人們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及房屋的形狀、構造與當代千差萬別,人們很難想像,也無法找到過硬的依據來考證其真實性,”邯鄲市文物保管所所長、考古專家喬登雲說,他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發展,這些“謎團”都會找到合理答案的。

生活用具

陶器是中國人的發明,是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磁山遺址出土的陶器多為沙質陶器,少數為泥制陶器,均為手工製作,以素麵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圓底缽、三足缽、缽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組成的陶器群,獨具特色,最有代表性。遺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盤、磨棒、斧、鏟、鑿、錛、鐮等,其中磨盤和磨棒是糧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陶器(圖2)陶器(圖2)
磁山遺址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火候較低,質地粗糙,器表多素麵。陶器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形不規整。陶器表面紋飾有繩紋、編織紋、篦紋、乳釘紋等。器形有橢圓形陶壺、靴形支架、盂、缽等。
磁山遺址出土的標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東麓一帶就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已經脫離了農業經濟的初始階段,有相當一部分人已從事專項手工勞動,原始手工業已成為原始農業、漁獵、採集生產及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磁山文化遺址的豐富內涵,為研究和探索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鏈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