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北宋
宋仁宗年間(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有五位閒居在
睢陽(今
河南商丘)的“高級退休官員”,他們分別是
杜衍、
王渙、
畢世長、朱貫、馮平,他們中有
宰相級別的官員,也有“省部級官員”,五位老人年齡都在八十歲以上,最年長者94歲,他們的年齡相加足有四百餘歲,在那個時代實屬罕見。五位長壽老人退休後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見到睢陽風光秀美,便在那裡結社賦詩,安度晚年。
宋仁宗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年間,當時
睢陽的一位丹青高手見到這五位老人後,為了將五老相會的故事作為一段佳話留傳下去,親自為他們各畫了一幅全身肖像圖卷,題名《睢陽五老圖》,錢明逸為此畫作序:“暇日宴為五老會,賦詩酬唱,怡然相得。諸人形於繪事,也紀其盛……於今圖識相傳,以為勝事。”
儘管這幅畫的原作者如今已無從考證,但他精湛的畫功卻沒有被歲月淹沒,五位耄耋老人的相貌與氣質依舊栩栩如生地保存於畫中。
歷史沿革
宋仁宗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年間,
睢陽佚名人繪《睢陽五老圖》。根據錢明逸《五老圖序》寫作時間為至和丙申中秋日推算,可能繪作於至和三年(1056年)。此圖為絹本設色,原為手卷,原五人像後各有七律詩一首。
北宋至和丙申(1056年),《睢陽五老圖》由睢陽五老之一、宰相
杜衍門下的
錢明逸所收藏。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此圖轉歸睢陽五老之一朱貫的後人。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此圖又歸睢陽五老之一
畢世長的後人收藏。
南宋淳熙(1174年-1189年)辛亥年,由五老之一畢世長的四世孫畢希文轉給五老之一朱貫的後裔
朱子榮,此時已有摹本,舊本歸朱子榮,新本在畢氏子孫手中。此後偶有借出,但基本為朱氏保管珍藏。
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轉到畢家後人手中。
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朱貫曾孫朱子榮的跋文“一日,畢公孫朱子榮曾祖兵部畫像,蓋睢陽五老人,天下共知其賢。明年請以餘地易歸奉祀。畢氏再圖其完,以舊本俾子榮”。由此可知《睢陽五老圖》卷又歸朱家,而畢家摹一副本留存。
元代時,《睢陽五老圖》歸朱貫九世孫著名畫家睢陽人
朱德潤收藏。朱德潤的書畫詩文曾盛名一時,先後得
元仁宗、
元英宗的賞識,官至行省儒學提督。因為他與當時許多著名文人和書畫家交誼甚密,所以朱德潤才得以請天下名士墨客為《睢陽五老圖》作跋和觀識,先後有
趙孟頫、
虞集、
柳貫、
程鉅夫、
段天祐、
姚燧、泰石華、
張翥、俞焯、馬常祖、
李祁、
高遜志等名流二十四人之多。使得此圖愈加珍貴。此後的不少題跋仍可證明此圖一直收藏於朱家。朱德潤又傳於其子朱履吉。
朱德潤曾孫
朱夏(1415-1485)使其子鄉貢進士朱文於夏■之子處贖得先世舊藏《睢陽五老圖》,此圖後傳至狀元及第入翰林的朱文之子
朱希周(1473-1556),當時以朱希周、
文徵明“二公並稱”。
吳寬、
程敏政、
周倫等其為作題,謂“羨朱氏之有後也”。
明朝天啟甲子年(1624年)秋,
朱之蕃在跋詩中云:“五百年來勤世守,萬代瞻仰爭褒揚,恭靖文孫稱濟美,芳馨披拂沾餘膏。”從中可看出此圖仍在朱家。
明朝崇禎癸酉(1633年)秋,
魏浣初在題詩中云:“此圖為立宇所藏,雖故物儼然,而歲月既久,五老之衣冠肖貌,未免丹青剝落。余婿汝梅復令善乎裝潢一過,生氣煥發。”經過這次重新裝裱,按台灣著名繪畫家史學者李霖、王璨先生考證,當時仍為卷子形式。
睢陽五老之一的朱貫子孫
朱用純(朱懋修)(1627-1698),大理學家,是著名《
朱子家訓》的作者,他有感於《睢陽五老圖》短暫流入他姓又重回朱家而在圖卷後寫了一篇長跋:“今幸有復歸之機,懋個力雖至薄,又何愛數十金而不為祖宗延一線脈耶?”情感真摯,言辭感人。意思是說他曾向族人轉貸十六金,並籍徐炯(官至直隸巡道)調護之力始得歸趙。因圖像有剝落不利卷抒,再用十金重為裝裱。在朱氏收藏中由於是收藏祖先遺像,格外珍重,這幅畫卷歷經磨難才得以保存下來。這個題跋是《睢陽五老圖》在朱氏家族中流傳近五百年,朱氏後人在圖卷上的最後一次題跋。此後,《睢陽五老圖》流落他姓,再未回藏朱氏家族。
康熙初年,《睢陽五老圖》由
朱柏廬後人散出歸顧氏,又由顧氏歸金氏,不久又售出。歸德府商丘縣
五老祠中的五老石像歸於
宋犖胞弟宋炌西湄別墅中。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睢陽五老圖》又由朱氏後人由金氏手中購回,並於此時由
朱欽安請人改裝,改卷為冊。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睢陽五老圖》這幅長卷被改卷為冊。
同治(1862年至1874年)年間,流入江蘇
溧陽狄學耕(狄曼農)手中。狄學耕藏書畫至富,以《睢陽五老圖》冊為壓箱秘寶。其子
狄平子在《平等閣筆記》里記下了
左宗棠幕僚王霞軒強奪這幅畫作的故事。他說,父親狄曼農生平最寶愛之畫有二,一為宋人畫《睢陽五老圖》,一為元代王叔明的《青卞隱居圖》。此二者,狄曼農從不輕易示人。然而,在狄曼農任江西知縣期間,江西按察使王霞軒得知狄氏藏品,巧取豪奪不成便懷恨在心。後來,狄曼農所轄地區發生了兩大家族的械鬥,王霞軒趁機派兵干預,意圖以反叛之名
蕩滌村莊,唯有狄曼農交出藏品才能罷休。狄曼農雖然心痛不已,卻不願殃及池魚,最終忍痛割愛,將藏品交給了王霞軒,以換得鄉邑和平。
隨後,王霞軒為博取上司歡心,便將《睢陽五老圖》進獻給了左宗棠。但左宗棠賞玩數十遍後並未接受,認為將此圖還給五老的後人更為妥當。但王霞軒卻陽奉陰違,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將此畫以三百金出售給了滿清宗室
愛新覺羅·盛昱,從中牟取暴利。
光緒十五年(1899年),《睢陽五老圖》從愛新覺羅·盛昱之手而歸於景朴孫。
1915年,《睢陽五老圖》流入蔣孟蘋之手。(故宮博物院
王連起先生考證,此畫便是通過蔣氏分售出國,自此支離破碎。)後又歸金城氏。
1916年,上海來遠公司(掛著上海通運公司的名號)的姚叔來把《睢陽五老圖》一分為五,賣於美國。
因為當時的外國人對漢字題跋缺乏鑑賞能力和收藏興趣,其餘的題跋又逐漸流回國內。
1938年6月14日,剛剛流回國內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被書畫鑑定大師
張蔥玉得到,然而張蔥玉的七叔
張叔馴為了償還上萬元的舊債,便將它和其餘一批書畫抵押給了孫邦瑞。
1940年,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
耶魯大學博物館購得“
朱貫像”和“
杜衍像”。
1942年,孫邦瑞又將《睢陽五老圖題跋》冊轉讓給其哥哥
孫煜峰。
1965年,為慶祝1964年中國第一顆
核子彈爆炸成功,孫煜峰將包括《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在內四十件書畫捐贈
上海博物館,這才終結了題跋冊的千年漂流史。
《睢陽五老圖》有6件
摹本,但今存於世的僅有石渠著錄本、尤求本和明人佚名本3種。今存上海博物館的為50餘家題跋及明代畫家
尤求的摹本,尤求臨摹的《睢陽五老圖》是目前所發現的尤求最早的傳世之作,也是多個《睢陽五老圖》摹本中質量最高的一本,再次印證了這部書畫俱佳的題跋冊,實乃不可多得的寶藏。
名家題跋
由於五位長壽老人德高望重,德、才、壽兼備,備受人們敬重,為弘揚其美德和長壽之福,宋代睢陽的畫家以他們為原型,為他們畫了《五老圖》。成圖時,五老還都健在,他們還分別為圖題詩抒懷。
關於《睢陽五老圖》,根據錢明逸《五老圖序》寫作時間為至和丙申中秋日推算,《睢陽五老圖》可能是繪作於至和三年(1056年)。此圖為絹本設色,原為手卷,原五人像後各有七律詩一首,另有北宋
歐陽修、晏殊、范仲淹、韓琦、邵雍、文彥博、司馬光、程顥、程頤、蘇軾、黃庭堅、蘇轍等18人的奉和詩。原詩與和詩均著錄於清初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一書中。《睢陽五老圖》原來還另有五十六家觀識和題跋,今在上海博物館所藏明人尤求《臨睢陽五老圖》上有宋人
蔣燦、謝如晦、錢端禮、王銍、季南壽、謝覿、洪邁、張貴謨、謝彥明、范成大、揚萬里、歐陽希遜、洪适、余端禮、保導;元人程鉅夫、段天祐、姚燧、泰石華、柳貫、張翥、趙孟頫、俞焯、馬常祖、李祁、虞集、高遜志以及明清人程敏政、吳寬、
董其昌、錢謙益、等歷代名家學者一百二十多人的題跋和觀識。原詩與和詩均著錄於清初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一書中。
解讀
《睢陽五老圖》是以北宋家居睢陽的五位德、才、壽兼備的重臣為原型而繪製的。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名跡,從北宋時算迄今將近一千年,其流傳雖然曲曲折折,但仍被安全地保存於世,實屬罕見之國寶。歷代名人大家不斷為之題跋作序、寫詩、複製、裝裱,簡直是一部中國名畫小史。從其流傳中,似乎使我們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尊老敬賢美德在不斷發揚,似乎是五老之神靈一直在呵護著這一文化的流傳。
這五老退休後寓居睢陽,是當時厚德載物的長壽之鄉睢陽城吸引了他們。當時的睢陽城作為陪都,是相當適宜居住的城市,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環境優美,吸引了他們的眼球,羈絆了他們的腳步。他們在睢陽寓居十幾年,與睢陽結下不解之緣。
無論是從其繪畫藝術含量,還是從歷代名人、大家為其所作的序、跋、詩文;無論從其所承載的沉厚的中華歷史文化,還是從其所弘揚的中華尊老敬賢的美德,都使之在中華文化長河中放射出了絢麗的光芒。她在中國繪畫史上絕對是一件國寶級的書畫傳世之作。全國不少學者、大家出於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熱愛和敬仰,都以敏睿的目光,把研究的目標定在這幅圖上。有的不辭辛勞,甚至遠渡重洋到美國考察、探尋;有的奔波於全國有關大博物館、圖書館查閱資料,訪問名人,悉心研究;有的以自己高超的藝術對原圖進行臨摹後再贈博物館,以使之在國內繼續流傳。可以說,在研究《睢陽五老圖》方面,已經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熱潮。
作品賞析
《睢陽五老圖》圖中所繪五位長壽老人形象,雖經千年,仍栩栩如生。老人臉部特有的老人斑歷歷可數,慈祥、和藹可親的感受從畫卷中靜靜地流露出來。作為致仕的政府高級文職官員,五位老人均有雍容、華貴的精神氣象,狀貌清古而威重,神色肅穆而沉靜。但五人又有性格和面貌上的不同,朱貫端莊嚴肅,馮平安祥清和,王渙沉穩、凝重,杜衍幽默、慈祥,畢世長則年數最尊(94歲),於耄耋老態中透露出若嬰孩般的幼稚、頑皮。面貌上朱貫則秀眉美髯,馮平廣額圓首,王渙伏犀豐下,杜衍大耳魁頰,畢世長長面,各有各的長相特點。五人雖為立像,但神情各異,或拱立若傾聽之狀,或端居如有所待,或沉穩中透露出練達機警,或沉吟微有所思,將他們在長期官宦生涯中形成的職業習慣逼真地再現出來,由形追神,以神寫形,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五位老人的性格特色,不愧是優秀的肖像畫傳世之作。
與六朝顧愷之傳世作品《列女圖》(摹本)及閻立本《歷代帝王圖》比較,可以看出其畫風的衍變。宋人在繼承傳統上下了極大的功夫,形成了平和、凝重的用筆特點,少了六朝的高古氣象和唐代的雄渾奔放,於清穆、簡靜、舒緩的氣氛中見筆力,與以後明清肖像畫、人物畫亦有截然的不同。在寫實中兼具細節的刻劃,衣紋處理以及人物造型均依據現實特點進行細緻地描繪,某些細節的誇張,更烘託了人物的精神,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宋代佚名畫人將五人的性格特點、氣質如此自如地再現於筆端,不能不讚嘆畫人的高超技藝(按:據《穰梨館過眼錄》著錄,尤求曾臨過一卷,見卷二十三,並有明、清諸多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