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

瘐亮一般指本詞條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規。潁川郡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北)人。東晉時期外戚名士,丞相軍諮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

庾亮姿容俊美,善談玄理,舉止嚴肅遵禮。早年被琅邪王司馬睿召為西曹掾,先後任丞相參軍、中書郎等職,頗受器重。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馬紹(晉明帝)為妃,他與司馬紹也結為布衣之交王敦之亂時,以左衛將軍協同諸將平叛。

司馬紹駕崩後,庾太后臨朝,庾亮名義上與王導等人共同輔政,實則擁有決斷政事之權。他執政後,一反王導的寬和,依法斷事,又殺南頓王司馬宗等宗室,因而大失人心。後執意征流民帥蘇峻入京,造成了蘇峻之亂。京師陷落後,庾亮逃奔尋陽,與江州刺史溫嶠共推荊州刺史陶侃為盟主,平定了動亂。亂事平定後,庾亮出鎮豫州。陶侃死後,又代其為征西將軍,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諸軍事。

鹹康五年(339年),庾亮部署諸將,意圖北伐,但遭朝臣反對。不久,重鎮邾城失陷,致使北伐遇挫。庾亮憂悶成疾,終於鹹康六年(340年)逝世,年五十二。獲贈太尉諡號“文康”。

庾亮善書法,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全晉文》錄有其文。

基本介紹

  • 本名:庾亮
  • 別稱:庾文康
  • 字號:字元規
  • 所處時代晉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潁川郡鄢陵縣
  • 出生時間:289年
  • 去世時間:340年2月18日
  • 主要作品:《讓中書監表》《武昌開置學官教》等
  • 主要成就:助平王敦,堅守白石
  • 官職征西將軍、都督七州諸軍事等
  • 爵位:都亭侯
  • 諡號:文康
  • 追贈太尉
  • 典故:玉樹埋塵
人物生平,風格峻整,助平王敦,參聞顧命,身處禍亂,出鎮蕪湖,上疏北伐,憂慨而卒,人物評價,個人作品,軼事典故,何肥何瘦,疲於津梁,作民之俊,豐年美玉,何者居右,足沒林公,感念亡兒,卿可贖我,胸中柴棘,玉樹埋塵,拒賣的盧,元規嘯詠,戴洋預言,白頭公在,親屬成員,父母,同輩,兒子,孫子,曾孫,史料記載,後世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風格峻整

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長,是庾琛的兒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肅莊重,一舉一動遵禮而行,即使在閨閣之中,也並不需要嚴教,就能自守禮法。時人把他與夏侯玄陳群相提並論。庾亮十六歲時,東海王司馬越要徵辟他為掾屬,但庾亮沒有接受,隨其父住在會稽。他儼然自守,人們都有些顧忌他的方正嚴峻,不敢隨便接近他。
永嘉元年(307年),晉元帝司馬睿任鎮東大將軍時,聽聞庾亮的名聲,徵辟他為西曹掾。二人相見時,元帝看到庾亮的儀表風姿,大喜過望,非常器重他,還要聘庾亮的妹妹為世子(司馬紹)妃,庾亮反覆推辭,元帝不許。後來又轉任丞相參軍,參預討伐華軼有功,受封都亭侯,再轉任參丞相軍事、負責文書抄寫整理的工作。東晉建立之初,庾亮被拜為中書郎,領著作事務,在東宮侍講。他所講授和解釋的內容,大多都被人們稱許。他與溫嶠同為太子司馬紹的布衣之交。當時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亂世,把《韓非子》賜給司馬紹,庾亮認為申不害韓非子的刑名權術之學,嚴厲苛刻有傷禮義教化,不應該多留心這些東西,司馬紹對此也很贊同。後來又遷任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當時王敦駐地在蕪湖,元帝讓庾亮前去拜訪王敦、商討國事,王敦與庾亮交談,不覺移動座位靠近庾亮,之後感嘆道:“庾元規的賢能,遠遠超過了裴頠呀。”於是上表推薦他為中領軍

助平王敦

主詞條:王敦之亂
太寧元年(323年),晉明帝司馬紹即位,任命庾亮為中書監。庾亮上表堅決推辭,明帝從其所請。當時大將軍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心中忌恨庾亮,而表面上卻很敬重他。庾亮感到憂慮,便託病而離職,不久又接替王導出任中書監。
太寧二年(324年),王敦起兵後,明帝拜庾亮為左衛將軍,與諸將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將錢鳳。七月,王敦餘黨沈充敗走吳興郡時,明帝又授任庾亮持節、都督東征諸軍事,命他督察流民帥蘇峻等人追擊沈充。王敦之亂平定後,庾亮因功被封為永昌縣開國公,賜絹五千四百匹,但他堅決推辭不接受。其後又轉任護軍將軍

參聞顧命

太寧三年(325年),明帝病重,不想見人,群臣都無法進入殿內。庾亮懷疑是負責宿衛的左衛將軍、南頓王司馬宗及右衛將軍虞胤、西陽王司馬羕另有圖謀,於是徑直進入寢宮見到明帝,痛哭流涕,不勝悲哀,述說司馬羕和司馬宗等人謀議廢黜大臣,自己請求輔佐朝廷,要求廢黜他們,明帝未採納。幾天后,命庾亮與王導等受遺詔輔佐太子司馬衍,輪番入殿領兵當值宿衛,又加庾亮為給事中中書令。不久,明帝駕崩,由晉成帝司馬衍繼位。九月,庾太后臨朝攝政,命庾亮與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壼共同輔佐朝政,但實際上一切政事都由庾亮決策定奪。

身處禍亂

主詞條:蘇峻之亂
王導執政時,因寬和而贏得眾心。庾亮執政後,一反前策,嚴厲任法,因而大失人心。再加上明帝遺詔中的輔政大臣,沒有陶侃祖約,二人懷疑是庾亮刪除了遺詔上的有關部分,就說了一些有怨氣的話。庾亮擔心會引起內亂,於是派溫嶠出鎮江州作為自己的聲援,又修石頭城以作防備。而南頓王司馬宗自認不該丟失官職,心懷怨恨,平素又與蘇峻交好,庾亮想殺他,司馬宗也想廢黜庾亮,自己執政。此時,御史中丞鐘雅彈劾司馬宗謀反,庾亮於是派右衛將軍趙胤拘捕司馬宗。司馬宗領兵抵抗,被趙胤所殺,家族被貶姓為馬氏。又免除西陽王司馬羕的官職,降封為弋陽縣王,虞胤被降職為桂陽太守。司馬宗,是宗室的親屬;司馬羕,是朝廷皇族中的元老,二人又是明帝時期的重臣,天下都認為庾亮是在剷除宗室。
琅玡人卞鹹,是司馬宗的黨羽,和司馬宗一起被殺。卞鹹的兄長卞闡逃奔蘇峻,庾亮以符節令蘇峻交出卞闡,蘇峻卻將卞闡藏匿起來。而蘇峻招納了許多亡命之徒,專門用威刑治眾,庾亮認為蘇峻終將造成禍亂,想下詔征他進京,為此征徇王導的意見。王導說:“蘇峻猜疑陰險,必定不會奉詔前來,不如暫且容忍他。”庾亮又在朝中說明此事,群臣無人敢詰難,只有卞壼爭辯說:“蘇峻實力強大,又靠近京師,行軍用不了一個早上便可到達,一旦發生變亂,容易出差錯,此事應該深思熟慮。”庾亮不聽。溫嶠也多次寫信勸阻庾亮。滿朝大臣都認為此事不可,庾亮全然不聽。蘇峻聽說此事,派司馬何仍見庾亮推辭。庾亮不許,又讓郭默庾冰統軍防備蘇峻。於是下詔徵召蘇峻為大司農,讓蘇峻的弟弟蘇逸代領部曲。蘇峻再次上表推辭,又不獲準。他整裝準備赴召,但又猶豫不決。此時,他的參軍任讓與阜陵縣令匡術都勸蘇峻反叛,蘇峻於是同祖約一起舉兵。溫嶠聽說蘇峻不接受朝廷詔命,便要領兵東下守衛京師,三吳之地也要起義兵來護衛,庾亮都不同意,寫信對溫嶠說:“我擔憂西邊(陶侃)甚於擔憂歷陽(蘇峻),請足下千萬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十一月,孔坦陶回向王導進言,請求“乘蘇峻未到之時,急速截斷阜陵的通路,把守長江以西當利等路口,敵寡我眾,一戰即可決勝。如果蘇峻還未到,可以進軍威逼其城。如果現在不先行前往,蘇峻必會先行到達,蘇峻一旦到達,那么人心危懼驚駭,就難以與他交戰了。這種時機不能失去。”王導認為很對,庾亮卻不聽從。十二月初一,蘇峻派部將韓晃、張健等人攻陷姑孰,奪取了食鹽糧米,庾亮這才後悔。
既而韓晃進犯宣城,庾亮派軍抵抗,不能取勝,蘇峻乘勝兵臨京師,到達蔣陵的覆丹山。陶回對庾亮說:“蘇峻知道石頭有重兵戍守,不敢直接前來,必定從小丹楊南道徒步前來,應當埋伏兵眾截擊,可以一戰擒獲。”庾亮不聽。蘇峻果然從小丹楊前來,因為迷路,夜間趕行,各部混亂,庾亮聽說後才感後悔。朝廷下詔,假庾亮符節、都督征討諸軍事,與蘇峻戰於宣陽門外。軍隊還未排成佇列,士兵都棄甲而逃。庾亮和庾懌庾條庾翼等人逃奔尋陽。臨走時對侍中鐘雅說:“以後的事情深深拜託給您了。”鐘雅說:“戶梁折斷,屋椽崩毀,這是誰的過失呢?”庾亮說:“今天的事情,來不及說了。”庾亮乘坐小船逃走,亂兵競相掠奪搶劫,庾亮的左右侍從用箭射敵,結果誤中船上舵手,應聲倒仆。眾人大驚失色,準備逃散。只有庾亮安坐不動,緩緩地說:“這種手法怎么能讓他射中寇賊呢!”大家這才安定下來。
庾亮向南去投奔溫嶠,溫嶠素來敬重庾亮,雖然他是敗退而來,但溫嶠還是準備推舉他為都統。庾亮推辭,與溫嶠一起推舉陶侃為盟主。陶侃來到尋陽,仍因遺詔之事不滿庾亮,時人議論陶侃會殺執政大臣以謝天下。庾亮非常害怕,等見到陶侃時,引咎自責,風神度量令人佩服。陶侃也就釋然了,對庾亮說:“君侯您修石頭城來防備老夫,怎么今天反過來又求我呀!”二人在一起宴飲閒談了一整天。庾亮知道陶侃素來節儉,於是在吃薤菜時,特地留下薤白,陶侃問:“為什麼要這樣?”庾亮說:“因為薤白可以再種。”陶侃於是讚嘆說:“庾元規不僅風流倜儻,也有為政的實際才能啊。”
陶侃於是與庾亮、溫嶠一同趕赴建康。到達石頭城後,庾亮派遣督護王彰討伐蘇峻的黨羽張曜,反被張曜打敗。庾亮將符節送到陶侃那裡謝罪,陶侃回答說:“古人曾有三敗,君侯您才敗兩次。現在是緊急關頭,不該計較這些。”又說:“朝廷政出多門,才產生國家的災禍。自從王室喪亂以來,難道只是蘇峻一人為患。”庾亮率二千人堅守白石壘,蘇峻的步兵萬餘人,從四面圍攻,士兵都感到恐懼。庾亮激勵全軍將士,拚死奮戰,蘇峻只好退兵,庾亮隨後追擊斬殺敵人數百。

出鎮蕪湖

鹹和四年(329年)二月,蘇峻之亂平息,成帝來到溫嶠的船上,庾亮得以進見成帝,哽咽悲泣。成帝下詔群臣與庾亮一起登上御座。次日,庾亮又來跪拜謝罪,請求將自己免職,準備帶全家遠投山林。成帝派尚書、侍中拿著成帝親手寫的詔令來安慰他說:“這是國家社稷的災難,不是舅舅的責任。”庾亮上疏說:“祖約、蘇峻肆行兇逆之事,罪過由臣引發,即便寸寸斬割屠戮,也不足以向七廟的神靈謝罪,不足以平息天下人的責難。朝廷又有什麼道理再將臣與他人相提並論,臣又有什麼臉面躋身於人倫呢!希望陛下即便是賜降寬宥,保全臣的頭顱也就行了,對臣還是應當拋棄不顧,讓臣自生自滅,那么天下人便能粗知勸善罰惡的綱要了。”成帝又下詔安慰,庾亮沒有聽從。還想遁逃于山水之間,自暨陽向東走。成帝下詔讓有關部門擋住舟船。庾亮請求在外鎮效命,於是出任為持節、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平西將軍、假節、豫州刺史、領宣城內史。庾亮接受任命,出鎮蕪湖。
同年十二月,後將軍郭默殺害江州刺史劉胤,占據湓口反叛,庾亮上表請求親自征討,朝廷於是命庾亮以本職再加任征討都督,率將軍路永、毛寶、趙胤、匡術、劉仕等步騎二萬人,與太尉陶侃會合。鹹和五年(330年)三月,庾亮到達湓口,與陶侃包圍郭默。五月十九日,郭默的部將宋侯捆綁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將其處決,首級傳至建康。庾亮於是返回蕪湖,拒絕朝廷的封賞。陶侃寫信給他說:“賞罰升降,是國家的信義,很奇怪您這樣矯情要獨為君子嗎?”庾亮回答說:“元帥指揮,武將們效命,我有什麼功勞呢?”堅決推辭不接受賞賜。朝廷進庾亮為鎮西將軍,他又推辭。當初,因為討伐王敦的功勞,封庾亮為永昌縣公。庾亮一次次的辭讓,數十次上疏,最後朝廷才允許。

上疏北伐

鹹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逝世。朝廷任庾亮為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進號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假節。庾亮推辭開府之職,移鎮武昌。
當時王導輔政,成帝年幼,局勢艱難,只維持著大體的局面,顧不上細節,王導所委派的趙胤、賈寧等諸將,都不守法,眾人為此感覺擔憂不滿。陶侃曾打算起兵廢除王導,但郗鑒不同意,這才作罷。到後來,庾亮又想廢黜王導,於是寫信給郗鑒,陳述王導的過錯,並徵求郗鑒的意見,郗鑒仍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罷。
鹹康五年(339年),當時石勒剛死,庾亮有收復中原故土的想法,於是將豫州刺史之職授予輔國將軍毛寶,讓他與西陽太守樊峻領一萬精兵,共守邾城。又任命陶稱為南中郎將、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進入沔中。庾亮之弟庾翼任南蠻校尉、南郡太守,鎮守江陵。任命武昌太守陳囂為輔國將軍、梁州刺史,進入子午道。又派偏師伐蜀,進入江陽,擒獲成漢的荊州刺史李閎、巴郡太守黃植,將他們押送京師。庾亮則率十萬大軍,據石城,為諸路大軍的後援,於是向朝廷上疏請求北伐,成帝讓群臣商議此事。當時王導和庾亮的想法相同,而郗鑒認為物質準備不充分,不可貿然行事,太常蔡謨也認為石虎不是庾亮能夠對付的,此事便作罷。正值後趙大軍進犯邾城,毛寶向庾亮求援,庾亮認為邾城城池堅固,沒有及時派兵。同年九月,邾城失陷,毛寶、樊峻投水而死。當時庾亮還在上疏想移鎮石城,聽說邾城失陷,這才作罷。庾亮向成帝謝罪,請求自貶三級,降為安西將軍。朝廷下詔讓他恢復原職。不久,又拜他為司空,其餘官職依舊,庾亮推辭不受。

憂慨而卒

庾亮自從邾城失陷後,憂悶成疾。當時王導郗鑒相繼去世,朝廷於是徵召庾亮為司徒、揚州刺史錄尚書事,他又推辭,成帝準許。
鹹康六年(340年)正月初一(2月18日),庾亮去世,享年五十二歲。朝廷追贈太尉,諡號文康。弔喪時,成帝親臨。等到下葬時,又追贈永昌公的印綬。其弟庾冰力表庾亮先志而推辭,成帝準許。

人物評價

王敦:庾元規賢於裴頠遠矣!
庾闡:挺義之標,庾作民之俊。方響則金聲,比德則玉潤。
陶侃:平西將軍亮雅量詳明,器用周時,即陛下之周召也。
孫綽:金德時昏,乾綱絕紀。素靈南映,中宗蔚起。誰其贊之?數鐘伊公。達人忘懷,形隨運通。再潛再躍,婉若游龍。
房玄齡:①搢昵元規,參聞顧命。然其筆敷華藻,吻縱濤波,方駕搢紳,足為翹楚。而智小謀大,昧經邦之遠圖;才高識寡,闕安國之長算。璇萼見誅,物議稱其拔本;牙尺垂訓,帝念深於負芒。是使蘇祖尋戈,宗祧殆覆。已而猜嫌上宰,謀黜負圖。向使郗鑒協從,必且戎車犯順,則與夫台、產、安、桀,亦何以異哉!幸漏吞舟,免淪昭憲,是庾宗之大福,非晉政之不綱明矣。②元規矯跡,寵階椒掖。識暗厘道,亂由乘隙。下拜長沙,有慚忠益。
貫休: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
司馬光:庾亮以外戚輔政,首發禍機,國破君危,竄身苟免;卞敦位列方鎮,兵糧俱足,朝廷顛覆,坐觀勝負;人臣之罪,孰大於此!
徐鈞:戒君刻薄議申韓,老子申韓豈二端。橫勢始辭終復擅,異端每向遁辭看。
王義山:某仰惟某官學通六藝,忠貫三精,其謀略則荀攸、賈詡之密,其經濟則周瑜、魯肅之英,其吟嘯則謝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則羊祜、陸遜之仁。
蔡東藩:①洶洶亂黨入宮城,母后遭凶飽受驚。三十二年悲短命,九原應自怨親兄。②王敦甫平,蘇峻又亂。敦見忌於元帝,遂蓄異圖,峻見忌於庾亮,乃生變志。推原禍始,皆由朝廷馭將無方,釀成巨釁。然庾亮之失,較元帝為尤甚。峻雖有不臣之心,但觀其聞召之始,遣使白亮,自願外遷,乃征命已下,又復乞補荒郡,倘亮許為通融,尚未敢稱兵犯闕,大禍潛消,未可知也。乃一再不許,激之為亂,溫嶠郗鑒,求入衛而俱卻之,孔坦陶回,謀截擊而復不從,事前無弭變之方,臨事無御賊之策,卒至忠臣戰死,亂黨入都,憑陵宮闕,劫掠府庫,辱官吏,污士女,而亮反駕舟遠逸,竄匿尋陽,謀人家國者,果可若是之躁妄粗疏、輕狂狡猾耶?故吾謂蘇峻之亂,亮實首禍,而峻猶其次焉者也。③庾亮身為元舅,敗不能死,徒自引咎,以塞眾謗。卞敦觀望不前,仍不加罪,晉政不綱,亦可知矣。④為典午復仇計,原宜北伐,為河朔救民計,亦宜北伐,庾亮之奏請伐趙,似也。所惜者,亮有其志而無其才耳。蔡謨之駁議,非謂趙不可伐,正以亮之不能伐趙,不得不為此激切之辭也。
田餘慶:庾亮起自外戚,無功晉室,而又措置乖謬,與王、謝家族的歷史很不一樣。庾氏家族不能比齊王、謝,是可以理解的。

個人作品

庾亮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全晉文》收錄有其作品:《讓中書監表》、《讓封永昌縣公表》、《薦翟陽郭翻表》、《上疏乞骸骨》、《請放黜陶夏疏》、《請留庾懌監秦州疏》、《謀開復中原疏》、《斬陶稱上疏》、《皇子出後告廟議》、《武昌開置學官教》、《與郗鑒箋》、《報溫嶠書》、《與周邵書》、《追報孔坦書》、《書》、《答郭預書》、《答王群諮為從父姊反服》、《翟徵君贊》、《立行廟於白石告元帝先後》、《釋奠祭孔子文》。
庾亮善書法,《淳化閣帖》收錄有其墨跡《書箱帖》五行。

軼事典故

何肥何瘦

庾亮曾去拜訪名士周顗,周顗說:“您喜悅些什麼,怎么忽然胖起來了?”庾亮說:“您又優傷些什麼,怎么忽然瘦下去了?”伯仁說:“我沒有什麼可憂傷的,只是清靜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濁的思慮一天天去掉就是了!”

疲於津梁

庾亮曾經去佛寺,看見臥佛,就說:“這位先生是因普渡眾生而疲勞了。”時人把這句話看成是名言。

作民之俊

庾闡當初寫《揚都賦》時,稱讚溫嶠和庾亮說:“溫氏樹立起道義的準則,庾氏成了人們仰慕的對象。比擬其聲音,那就像銅鐘的音響那樣鏗鏘;比擬其品德,那就像寶玉一樣晶瑩發亮。”庾亮聽說賦已經寫好了,就要求看看,同時希望送給自己。於是庾闡又把其中的“望”字改為“俊”字,把“亮”字改為“潤”字。

豐年美玉

世人稱頌庾亮像豐年的美玉,庾翼像災荒年頭的糧食。庾家內部評論則說:“是庾亮稱讚稚恭像災荒年頭的糧食,庾統像豐年的美玉。”

何者居右

王敦從武昌東下建康後,庾亮問他:“聽說你有四友,是哪幾位?”王敦答道:“您家的中郎(庾敳)、我家的太尉(王衍)、阿平(王澄)和胡毋彥國(胡毋輔之)。阿平當然是最差的。”庾亮說:“好像他還不同意最差的說法。”庾亮又問:“哪一位更出眾?”王敦說:“自然有人(想說是自己)。”又追問:“是哪一位?”王敦說:“唉!自然會有公論吧。”左右的人踩了一下庾亮的腳,庾亮才沒有再問下去。

足沒林公

王獻之曾經問謝安:“林公(支道林)比庾公(庾亮)怎么樣?”謝安很不同意這樣相比,回答說:“前輩從來沒有談論過,庾公自然能夠超過林公。”

感念亡兒

庾亮的兒子庾會在蘇峻之亂中被殺。諸葛恢的女兒諸葛文彪是庾會的妻子,她守寡後,將要改嫁江虨,諸葛恢寫信給庾亮談到這件事。庾亮回信說:“令愛還年輕,這樣做自然合適。只是我感念死去的孩兒,就像他剛剛去世一樣。”

卿可贖我

溫嶠年輕時,屢次和揚州、淮中的客商賭博,一賭起來,總是賭不過人家。有一次,他又去了,輸了很大一筆錢,沒法回去。溫嶠和庾亮交好,他就在船上大聲招呼庾亮說:“你該來贖我!”庾亮立刻送錢過去,他才能夠回來。這種事發生了很多次。

胸中柴棘

僧人竺法深說:“有人評論庾亮是名士,可是他心裡隱藏的柴棘,恐怕有三斗之多(比喻有心計)!”

玉樹埋塵

庾亮將下葬時,何充悲傷不已,嘆道:“把玉樹埋在土中,讓人在感情上怎么受得了。”

拒賣的盧

庾亮的坐騎是的盧馬殷浩認為的盧馬會不利於主人,勸他把馬賣了。庾亮回答說:“怎么能將自己的禍事轉嫁給別人呢?”殷浩慚愧地退下。
庾亮庾亮

元規嘯詠

庾亮在武昌時,正值秋夜天氣涼爽、景色清幽,他的屬官殷浩、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樓吟詩詠唱。他們正吟興高昂之時,聽見樓梯上傳來木板鞋的聲音很重,料定是庾亮來了。接著庾亮帶著十來個隨從走來,大家想起身迴避。庾亮慢條斯理地說道:“諸君暫且留步,老夫對這方面興趣也不淺。”於是就坐在胡床上,與眾人一起吟詠、談笑,滿座的人都能盡情歡樂。後來王羲之東下建康,和王導談到這件事。王導說:“元規那時候的氣派也不得不收斂一點。”王羲之回答說:“唯獨幽深的情趣還保留著。”

戴洋預言

庾亮曾經問術士戴洋:“上天為何對胡人(後趙)有利而對我不利?”戴洋對他說:“石虎今年也將受死,現在擔憂的不是賊寇,只是擔憂您的病。”庾亮問:“怎樣才能治好我的病?”戴洋說:“荊州受兵,江州受災,您可以辭去這二州刺史的職務。”但庾亮最終沒有解職,於是病重。戴洋說:“當年蘇峻作亂時,您在白石祠中祈福,答應會奉獻一頭牛,但到現在都未還願,所以為這個鬼所困擾。”庾亮說:“確實有此事,您是神人啊。”有人問戴洋:“庾公還能活多久?”戴洋:“到明年。”當時庾亮已經認不清人了,眾人都認為他亂說,而庾亮果然到次年的正月一日才去世。

白頭公在

庾亮誅殺南頓王司馬宗時,晉成帝司馬衍年幼,不知此事。許久後,他問庾亮說:“往常的那個白頭公(司馬宗)在什麼地方?”庾亮回答說司馬宗因謀反已經伏誅。成帝哭泣著說:“舅父說他人是叛賊,就輕易地殺了他。如果別人說舅父是叛賊,該怎么辦?”庾亮感到恐懼,臉都變了顏色。

親屬成員

父母

  • 父親
庾琛,字子美,官至丞相軍諮祭酒。
  • 母親
毌丘氏

同輩

  • 弟弟
庾冰,字季堅,官至車騎將軍,假節。卒贈司空、侍中。
庾懌,字叔預,官至西中郎將、豫州刺史、監宣城廬江歷陽安豐四郡軍事、假節,因送毒酒給王允之之事被成帝得知責問而服毒自殺,追贈侍中、衛將軍,諡號簡。
庾條,字幼序,官至冠軍將軍、臨川太守,封(都)鄉亭侯,卒贈左將軍。
庾翼,字稚恭,官至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假節,領南蠻校尉,封都亭侯,卒贈車騎將軍,諡號肅。
  • 妹妹
明穆皇后庾文君,晉明帝司馬紹妻。

兒子

據《晉書》記載,庾亮有三子:
  1. 庾彬,年幼時即聰慧過人,於蘇峻之亂中遇害。
  2. 庾羲,官至吳國內史
  3. 庾龢,字道季,官至中領軍

孫子

庾準,庾羲長子,官至豫州刺史、西中郎將。
庾楷,庾羲少子,官至右將軍。
庾恆,庾龢之子,官至尚書僕射,卒贈光祿大夫

曾孫

庾悅,庾準之子,義熙(405年-419年)中任江州刺史。

史料記載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資治通鑑》等也有記載。

後世紀念

主詞條:庾亮樓九江
據傳,庾亮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建有庾樓,樓下有三嘯堂,樓南有一古槐,幾經興廢,於清鹹豐三年(1853年)毀於兵災。有因之命名的“庾亮南路”、“庾亮北路”。庾亮樓為古代江州名勝之一,文人墨客,多愛登樓眺望,飲酒吟詩,留下不少名詩作。白居易的詩中曾多次提到庾樓,如“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樓”、“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2007年,九江重建庾亮樓於西園舊址,為“江州十景”之一。
九江庾亮樓九江庾亮樓
主詞條:庾亮樓(鄂州)
湖北鄂州也有庾亮樓(又稱南樓),因庾亮戴月閒遊,踏木屐漫步登南樓的故事而得名。南樓在歷史上曾被多次修葺,現存古樓是民國年間在原基復建的。1983年後,鄂州市政府將庾亮樓列為重點保護單位。2002年11月,庾亮樓被列為湖北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影視形象

2016年電視劇《書聖王羲之》:李熙飾演庾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