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幸免於難
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二十
三日,司馬羕受封西陽縣公,拜
散騎常侍。
元康元年(291年)六月,皇后
賈南風假借晉惠帝
司馬衷的詔令,派楚王
司馬瑋殺害司馬羕的父親太宰、汝南王
司馬亮和太保、菑陽公
衛瓘。當時司馬羕年僅八歲,鎮南將軍
裴楷因與他是婚姻親戚,便偷出他逃跑,一夜轉移八個地方,才幸免於難。同年六月十三日,因司馬瑋擅自殺害司馬亮和衛瓘被處死。八月十八日,晉惠帝進封司馬羕爵位為西陽縣王,歷任
步兵校尉、左驍騎將軍。同年又進封為西陽郡王。
隨越南渡
永興元年(304年),司馬羕擔任
侍中。同年,長沙王
司馬乂被殺,司馬羕因是司馬乂的同黨,而被廢除爵位,貶為平民。
晉惠帝回到洛陽後,恢復司馬羕的封爵,授任他為
撫軍將軍,又將
汝南郡的期思、西陵用來增加其封地。
永嘉初年(307年),朝廷授任司馬羕為
鎮軍將軍,加任
散騎常侍,兼任後軍將軍,再以邾縣、蘄春兩地增封給他,加上以前的封地共三萬五千戶。
國之重臣
建武元年(317年),晉元帝
司馬睿秉承皇帝的旨意而便宜行事,改任司馬羕為撫軍大將軍、開府,配給一千士兵及馬百匹。下詔命令他與其弟南頓王
司馬宗率領流民去充實中原地區,因長江以西荒廢阻塞而返回。晉元帝正式稱帝後,進位司馬羕為侍中、太保。因為司馬羕是皇族的尊長,晉元帝大會時特地為他設有坐床。
太興初年(318年),司馬羕擔任
錄尚書事,不久兼任
大宗師,加賜羽葆、斧鐵儀仗,持斑紋木劍者六十人。
永昌元年(322年)五月二十日,進位為
太宰。同年閏十一月,晉元帝去世,皇太子
司馬紹繼位,是為
晉明帝。晉明帝繼位後,認為司馬羕是皇室元老,特別為他行拜禮。
太寧二年(324年)十月,朝廷平定
王敦之亂後,司馬羕兼任
太尉。司馬羕後因放任士兵搶劫,有關部門官員上奏晉明帝,要求罷免司馬羕的官職,但晉明帝下詔不問罪。
太寧三年(325年)閏八月十九日,晉明帝健康狀況不佳,召見司馬羕與司徒
王導、尚書令
卞壺、車騎將軍
郗鑒、護軍將軍
庾亮、領軍將軍
陸曄、丹楊尹
溫嶠一同接受詔輔佐皇太子
司馬衍。閏八月二十五日,晉明帝去世。閏八月二十六日,皇太子司馬衍繼位,是為
晉成帝。當時晉成帝年幼,詔令司馬羕可依照安平獻王
司馬孚的舊例,在殿上為他設立坐床帷帳,晉成帝親自迎接行拜。
降爵被殺
晉成帝即位,以司馬羕兄弟為代表的宗室力量,和以庾亮為代表的外戚力量之間的矛盾加劇,爭奪東晉朝廷的執政權。庾亮憑藉士族和太后的支持,逐漸占領上風,掌握朝中實權。
鹹和元年(326年)十月,司馬羕因其弟南頓王司馬宗謀反之事受到牽連,被罷免官職,降封為弋陽縣王。
鹹和二年(327年),爆發
蘇峻之亂,司馬羕到
蘇峻那裡去稱讚他的功績,蘇峻大為高興,偽造詔書恢復司馬羕的爵位。
鹹和四年(329年)二月,朝廷平定蘇峻之亂後,司馬羕因勾結蘇峻之罪而被賜死。司馬羕的世子司馬播、司馬播的弟弟司馬充和司馬播兒子司馬崧一併被殺,封國廢除。
鹹康初年(335年),晉成帝恢復司馬羕的宗室譜籍,任用司馬羕的孫子司馬珉為
奉車都尉、
奉朝請。
人物評價
司馬羕是朝廷重臣、皇室元老,受到晉朝歷代皇帝的尊崇。
晉元帝大會時,特地為他設有坐床;
晉明帝特別為他行拜禮。司馬羕因放任士兵搶劫,遭到有關部門官員彈劾,但晉明帝卻沒有向他問罪。晉明帝死後,受詔輔佐
晉成帝。當時由於晉成帝年幼,司馬羕依照安平獻王
司馬孚時的舊例,在殿上設立坐床帷帳,晉成帝親自迎接行拜。但後來司馬羕卻因勾結叛臣
蘇峻而被賜死。
史籍記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親屬成員
父祖
祖母:伏夫人。
父親:
司馬亮,封汝南王。官至太宰,被侄孫楚隱王司馬瑋所殺。
兄弟
長兄:司馬粹,早卒。
兒子
司馬充,司馬播弟,與司馬羕一同被賜死。
孫子
司馬崧,司馬播之子,與司馬羕一同被賜死。
司馬珉,司馬羕之孫,擔任奉車都尉、奉朝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