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峻、祖約之亂,又稱蘇峻之亂,是東晉成帝年間發生的一次大規模叛亂,爆發於鹹和二年(327年),由歷陽內史蘇峻發起,聯結鎮西將軍祖約以討伐庾亮為名起兵進攻建康...
祖約之亂又稱蘇峻之亂,是東晉成帝年間發生的一次大規模叛亂,爆發於鹹和二年(327年),由歷陽內史蘇峻發起,聯結鎮西將軍祖約蘇峻、祖約之亂示意圖以討伐庾亮為名...
司馬睿稱帝有賴於南方官僚士族的擁戴,東晉政權建立之初,先後平息了王敦和蘇峻之亂,統治趨於穩定。宗室、外戚和門閥大族王、謝、庾、桓先後共同支配著王朝政局。 [...
農曆十一月,歷陽太守蘇峻及豫州刺史祖約以討庾亮為名起兵。蘇峻之亂爆發。...... 蘇峻之亂爆發。327年本年年表 編輯 事件 東晉鹹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
蘇峻之亂平定後,郗鑒以功升任司空,加侍中,解任八郡都督,改封為南昌縣公,並以先前的爵位封其子郗曇。鹹和六年(331年),石勒部將劉征再次侵擾東南諸郡。郗鑒駐...
殷羨,字洪喬,陳郡長平人,東晉官員,官至豫章太守、光祿勛。殷羨曾任陶侃的長史,助其平定蘇峻之亂。成語“付諸洪喬”典從其來。其子殷浩,是東晉有名的清談人物...
東晉名臣,東吳偏將軍顧悌之孫、西晉安東軍司顧榮的族弟。 顧眾出身江南豪族,歷官參軍、從事郎中、義興太守、封鄱陽縣伯,拜丹楊尹,累遷尚書僕射。蘇峻之亂時,...
鹹和四年(329年)二月,蘇峻之亂平息,成帝來到溫嶠的船上,庾亮得以進見成帝,哽咽悲泣。成帝下詔群臣與庾亮一起登上御座。次日,庾亮又來跪拜謝罪,請求將自己...
虞潭清白堅貞而有操守,自西晉末年入仕後,在軍中二十餘年,相繼平定了張昌起義及陳敏之亂,後又協助平定王敦之亂、蘇峻之亂。晚年時官至衛將軍、右光祿大夫、侍中...
東晉時期名士、外戚,康獻皇后褚蒜子之父。 褚裒少有簡貴之風,與京兆人杜乂齊名,被名士桓彝稱讚有“皮裡春秋”。最初歷任西陽王掾、吳王文學。蘇峻之亂時,被...
在位期間,由於蘇峻與祖約的叛亂,宮城遷移至石頭城;直到鹹和四年(329年)陶侃、溫嶠平定蘇峻之亂後才遷回建康。鹹康二年(336年),禁止豪族將領將山川大澤私有化;...
鹹和三年(328年),蘇峻之亂時,吳國內史庾冰被蘇峻擊敗出逃會稽,蘇峻於是任命蔡謨為吳國內史。蔡謨到任後,就與張闓、顧眾、顧颺等共起義兵討伐蘇峻,迎接庾冰回郡...
”但任讓還是將劉超二人帶走殺害。 [12] 蘇峻之亂平定後,晉成帝追贈劉超為衛尉,賜諡號為忠。 [13] 劉超主要成就 編輯 劉超歷仕三帝,深受親待,在王敦之亂與...
鹹和三年(328年),蘇峻之亂爆發,建康被叛軍所占領,陶侃的兒子陶瞻也被叛軍殺害。此時,平南將軍溫嶠邀請陶侃出兵一同勤王。當初,明帝駕崩時,陶侃並不是輔政大臣之...
明帝時為丹陽縣侯。成帝時為晉陵內史。蘇峻之亂,其與王導俱入宮侍衛,密謀討峻。曾以尚書加散騎常侍,遷廷尉。以疾解職,拜金紫光祿大夫,尋卒。 [1] ...
在平定蘇峻之亂中,陶侃以位重兵強被推為“盟主”。蘇峻的士兵,多是北方流民,驍勇善戰。庾亮率軍進攻,為峻軍所敗,乃送“節傳以謝侃。侃答曰:‘古人三敗,君...
王導力爭,卞壼、溫嶠等也紛紛力阻,庾亮一概不聽,仍然請求征蘇峻入朝,引發了“蘇峻之亂”。 [30] 鹹和三年(328年),朝廷軍戰敗後,庾亮攜族人逃離京城,王導...
鄧岳,一名鄧岱,字伯山,陳郡陳縣(今河南淮陽縣)人。東晉將領,東漢太傅鄧禹後代。少有將帥才略,大將軍王敦以為參軍,遷西陽太守。參加王敦之亂,坐罪禁錮。王導用...
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雖然部分士族當權者有恢復之心,...
東晉統治階級主要由世族掌權,由於軍權外重內輕,不少方鎮心懷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亂、蘇峻、祖約之亂及桓溫專政。此時雖然陸續有北伐以收復失土,因為內部矛盾而始終...
范堅,字子常,南陽順陽(今河南內鄉)人。東晉大臣,經學家,散騎常侍范汪之叔。博學多才,善於屬文。永嘉之亂後,避亂江東,拜佐著作郎,撫軍參軍。從討蘇峻之亂...
鹹和三年(328年),發生蘇峻之亂,司馬紘的兄弟彭城王司馬雄因投奔蘇峻,在蘇峻之亂平定後獲罪被殺。 [3] 鹹和四年(329年)三月十六日,司馬紘恢復為自己宗族的...
王悅(生卒年不詳,推測生於永嘉之亂前,死於蘇峻之亂後),字長豫,琅琊臨沂(約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官員,名相王導世子,曾在明帝為太子時、王導擔任太子太傅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