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粥

生薑粥

生薑粥是以生薑為原料,加入大米或者粗糧熬制的米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薑粥
  • 性質:食物
  • 原料: 生薑25克
  • 製作:生薑切末煮汁
簡介,生薑粥組方,方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五,粥義解說,注意事項,價值功效,

簡介

中醫常把食物分為陰陽兩性,生薑是屬於陽性食物,“體重的增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吃食品,是陰性還是陽性。陰性食品增加能量輸入,陽性食品增加能量輸出。西醫所謂的“基礎新陳代謝率”(basal metabolism)是指當身體完全處於休息狀態時的能量支出。吸收陽性食物能增加基礎新陳代謝率,因為你在休息的時候,便能排除額外的能量,這也就是有 很多人吃得很多,但仍能保持苗條的原因。所以,減肥者如能適當地進食陽物食物,定能事半功倍。
大米中的賴氨酸含量極少,如不能從其他食物中得到補充,以米為主食的人對蛋白質的利用率就會降低,不僅影響兒童長個兒,也影響成年人的新陳代謝。

生薑粥組方

方一

來源: 經驗方
原料: 生薑25克,秈米100克,飴糖150克。
製作:將生薑切末煮汁,入米煮粥,待粥熟時,加飴糖攪勻。煮沸即成。
用法: 空腹服食,取微汗。
療效: 消痰止咳,散寒止吐。適用於傷風感冒、鼻塞咳嗽、胃寒腹痛等。

方二

組成:生薑20克,大米100克,蔥白2莖。
煮製方法:將生薑、蔥白擇淨,切細備用。大米淘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蔥白、薑末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
功 效:發汗解表,溫胃止嘔,溫肺止咳。
適 應 症:適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肺寒咳嗽等。

方三

用料:新鮮生薑6g、粳米50g。
製法:取新鮮生薑6g洗淨切成薄片,與50g淘淨粳米共入沙鍋,加入清水煮成稀薄粥。此方源於《兵部手集方》,日服2次,溫熱服食。
功效: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主治:適用於寒凝型牙痛。受寒感冒,脾胃虛寒及腹痛泄瀉等症。

方四

原料:粳米50克、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
做法: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佐餐服食。
功效:可祛風散寒,適用於太陽經腧不利型頸椎病。

方五

製法:生薑8克切為薄片或細料,大棗兩枚風寒感冒時,去大棗改用蔥白兩段,米100克,加高湯共同煮粥,加適量鹽、麻油調味。
宜忌:熱症忌服。

粥義解說

生薑,又名鮮生薑,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莖,全國各地均產,冬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切片入藥。生薑搗汁名薑汁,取皮名姜皮,煨熟名煨姜,切片曬乾名乾薑。
生薑為調味佳品,除入食之外,入藥療疾亦堪稱上品。中醫認為,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胃、脾經,有發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本品辛溫走散,有發汗散風散寒解表之功,民間常有飲薑糖水治感冒的作法,但其藥力較慢,故單用於風寒輕症,但本品有良好的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作用,有"嘔家聖藥"之稱,適用於多種嘔吐。《本草綱目》言其"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或喉痹"。《名醫別錄》言其"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
《日用本草》言其"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及菌蕈諸物毒"。藥理研究表明,生薑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芳梓醇等成份,生薑煎劑能促進胃液分泌;少量姜辣素對口腔黏膜有輕微刺激作用,可增進食慾;姜酮及姜酮混合物有鎮吐作用;醇提物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臟;生藥有發汗及升高血壓作用。煮粥時加點蔥白,可增強生薑發汗解表之功,對風寒感冒卓有效驗。

注意事項

1、治療感冒時,以服後臥被取汗為佳;風熱感冒不宜選用;
2、本品為辛溫之品,溫熱性疾病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選用。

價值功效

中醫認為生薑是屬於陽性食物,“體重的增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吃食品,是陰性還是陽性。陰性食品增加能量輸入,陽性食品增加能量輸出。吸收陽性食物能增加基礎新陳代謝率,因為你在休息的時候,便能排除額外的能量,這也就是有 很多人吃得很多,但仍能保持苗條的原因。所以,減肥者如能適當地進食陽物食物,定能事半功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