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改地區〔2021〕645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你們,請按照有關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1年5月8日
方案全文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紙舉鴉發展戰略,加快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複製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膠重創新改革試驗區經驗政策,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以下簡稱起步區),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重要意義。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是我國北方地區和黃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有利於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範;有利於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新引擎;有利於吸引集聚優質要素資源,形成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平台;有利於探索量水而行、節水為重的城市發展方式,形成綠色智慧酷企講遷宜居的新城區。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踐行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基本要求,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著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著力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深化開放合作,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在推動新舊店轎蜜動能轉換中創新發展,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三)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起步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現突破,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速超過 1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接近 60%,跨黃河通道便捷暢通,現代化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到 2035 年,起步區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創新驅動成為引領經濟去充洪發展的第一動能,綠色智慧宜居城區基本建成,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國領先,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四)功能布局。
起步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北部,西起濟南德州界,東至小清河—白雲湖濕地,南起黃河—濟青高速,北至徒駭河,包括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牆、臨港、高官寨 8 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面積約 798 平方公里。起步區逐步建設形成“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空間布局。“一縱”是指起步區與大明湖、趵突泉等濟南歷史標誌節點串聯起來,形成泉城特色風貌軸。“一橫”是指依託水系、林地等自然生態資源,形成黃河生態風貌帶。“兩核”是指建設城市科創區和臨空經濟區,帶動起步區加快開發建設。“五組團”是指建設濟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產業集聚區、桑梓店高端製造產業基地、孫耿太平綠色發展基地、臨空產業集聚區。
二、著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五)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支持在起步區布局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項目等,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鼓勵優秀創新型企業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組建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臘探邀埋中心、重點實驗室。完善創新激勵和成果保護機制,支持起步區科研機構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開展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聚焦水安全、生態環保等領域加強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前瞻布局基於人工智慧的計算機視聽覺、智慧型決策控制、新型人機互動等套用技術研發。開展氫能技術研發。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
瞄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方向,在起步區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平台,推動產業體系升級和基礎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強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體、旋希囑工業網際網路等系統集成套用,發展民用及通用航空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與機器人等裝備產業,加強新材料、智慧型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布局。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在上市融資、企業債券發行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七)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
發展技術轉移轉化、科技諮詢、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數據交易等科技服務業,支持起步區創建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培育設計、諮詢、會展等現代商務服務業,建設總部商務基地。支持起步區推進金融創新,布局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在科技金融、徵信等領域開展試點,支持建設國家金融業密碼套用研究中心。積極發展航空物流、冷鏈物流等,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發展健康管理等服務業,搭建健康產業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起步區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
(八)充分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
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齊魯文化、泉城文化,把深厚的文化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能,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著力保護濼口黃河鐵路大橋等文化資源。在起步區建設一批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培育創意設計、影視、演藝、工藝美術等業態,積極發展旅遊業,建設一批展現黃河文化的標誌性旅遊目的地,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三、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方式
(九)積極推動節水型城區建設。
始終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放在起步區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深挖工業節水潛力,加快節水技術裝備推廣套用,推進企業間水資源梯級利用,嚴格限制高耗水項目建設。推進城鎮節水改造,推廣普及節水器具,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節水。建設海綿城市,增強防洪排澇能力,提高雨洪資源利用水平。加強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與改造,推動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統籌配置引黃、引江水量,科學論證並適時推進調蓄水庫、區域水網等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研究論證太平水庫建設項目。
(十)大力促進城區綠色低碳發展。
嚴格控制起步區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優先開發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深化低碳試點,降低碳排放強度。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嚴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項目。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加快供熱系統改造升級,推廣清潔能源替代。全面推動綠色建築設計、施工和運行,新建居住建築和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節能標準,大力發展超低能耗建築,加快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倡導綠色消費,形成簡約適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十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推進基於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千兆光網、5G 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城市級數據倉庫和一體化雲服務平台中樞。合理布局智慧型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實施組團式一體化集成供能工程。在交通、醫療、教育、社保、能源運營管理等領域推行數位化套用,建設政務服務中心,逐步構建實時感知、瞬間回響、智慧型決策的新型智慧城市體系。
(十二)高標準布局交通基礎設施網路。
統籌起步區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運輸結構,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路。科學規劃跨黃河通道建設。完善起步區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提升機場綜合服務功能。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推進小清河濟南港區建設。
四、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十三)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保護起步區水系、岸線、濕地、林地等自然資源,逐步恢復河流水系生態環境。強化河湖長制,加強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河道治理,保護河道自然岸線。加強對濕地等重要生態節點的保護修復,穩步推進退塘還河,嚴控人工造湖。促進水生動物種類增加,恢復和保護鳥類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
(十四)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以暢通黃河流路、保證行洪能力為前提,統籌起步區生態保護、自然景觀和城市風貌,依託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水系,建設人、河、城相協調的生態風貌廊道。加強生態防護林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城市森林公園,發揮水土保持等功能。劃分水源涵養區、水源培育區、合理利用區、生態淨化區等,實施生態功能分區分類管控。
(十五)推進灘區生態綜合整治。
全面完成起步區內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確保民眾搬得出、穩得住、過得好。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強灘區水源和優質土地保護修復,依法合理利用灘區土地資源,實施灘區國土空間差別化用途管制,嚴格限制自發修建生產堤等無序活動,持續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行為。加強灘區水生態空間管控,發揮滯洪沉沙功能,築牢灘區生態屏障。
(十六)紮實開展環境綜合治理。
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統籌推進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提高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引導工業企業入園,確保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並穩定達標排放,完善城鎮污水收集配套管網,河流水質逐步恢復到Ⅳ類及以上。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嚴格用地準入管理。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強噪聲污染防治,提高起步區聲環境質量達標率。
五、穩步提高開放合作水平
(十七)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
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加強起步區與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項目、機制的聯動,銜接落實區域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分區管控要求,協同推進生態保護治理,支持產業、技術、人才、園區等多領域創新協作。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共建重大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園區,加快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加強與長三角地區要素資源對接,強化科技互動與協作,促進人力資源最佳化配置,複製推廣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做法。
(十八)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增強起步區國際交往功能,建設對外開放門戶。依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建設臨空經濟區。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作用,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支持引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相關企業,在農業、智慧型製造、金融、物流等領域開展投資合作。加快濟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公用型保稅倉、境外商品展示體驗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在濟南綜合保稅區設立保稅展示交易平台,發展保稅融資租賃等新業態。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支持招商產業園建設。
六、保障措施
(十九)人才政策。
支持搭建人才創新發展平台,加快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優秀人才在起步區創業。支持探索更加開放便利的海外科技人才引進和服務管理機制。允許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的科技人才按規定在起步區兼職兼薪、按勞取酬。完善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
(二十)土地政策。
依法依規編制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合理安排起步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合理分解下達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按照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要求,做好整改補劃。山東省對起步區建設用地計畫實行差別化管理,對起步區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予以傾斜支持,適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給。
(二十一)投融資政策。
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將符合條件的起步區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範圍。支持山東省、濟南市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起步區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支持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加大對起步區產業和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鼓勵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創新創業支持力度。
(二十二)項目支撐。
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支持重大項目優先向起步區布局,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作出示範。鼓勵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起步區內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方向、具有明顯特色優勢、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滿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能耗雙控任務目標的項目,在規劃布局、資源保障、市場融資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十三)管理機制。
最佳化起步區管委會機構設定,科學確定管理權責,創新完善選人用人和績效激勵機制。按規定賦予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下放部分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著力最佳化營— 11 —商環境。適時研究推動起步區按程式開展行政區劃調整。
七、組織實施
(二十四)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起步區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二十五)落實主體責任。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要將起步區建設與“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指導編制起步區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合理安排項目資金,確保本方案主要任務目標如期實現。本方案實施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程式報批。
(二十六)加強指導支持。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加強對起步區建設的指導,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協調解決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四)功能布局。
起步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北部,西起濟南德州界,東至小清河—白雲湖濕地,南起黃河—濟青高速,北至徒駭河,包括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牆、臨港、高官寨 8 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面積約 798 平方公里。起步區逐步建設形成“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空間布局。“一縱”是指起步區與大明湖、趵突泉等濟南歷史標誌節點串聯起來,形成泉城特色風貌軸。“一橫”是指依託水系、林地等自然生態資源,形成黃河生態風貌帶。“兩核”是指建設城市科創區和臨空經濟區,帶動起步區加快開發建設。“五組團”是指建設濟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產業集聚區、桑梓店高端製造產業基地、孫耿太平綠色發展基地、臨空產業集聚區。
二、著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五)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支持在起步區布局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項目等,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鼓勵優秀創新型企業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組建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完善創新激勵和成果保護機制,支持起步區科研機構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開展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聚焦水安全、生態環保等領域加強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前瞻布局基於人工智慧的計算機視聽覺、智慧型決策控制、新型人機互動等套用技術研發。開展氫能技術研發。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
瞄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方向,在起步區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平台,推動產業體系升級和基礎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強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體、工業網際網路等系統集成套用,發展民用及通用航空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與機器人等裝備產業,加強新材料、智慧型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布局。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在上市融資、企業債券發行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七)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
發展技術轉移轉化、科技諮詢、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數據交易等科技服務業,支持起步區創建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培育設計、諮詢、會展等現代商務服務業,建設總部商務基地。支持起步區推進金融創新,布局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在科技金融、徵信等領域開展試點,支持建設國家金融業密碼套用研究中心。積極發展航空物流、冷鏈物流等,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發展健康管理等服務業,搭建健康產業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起步區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
(八)充分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
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齊魯文化、泉城文化,把深厚的文化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能,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著力保護濼口黃河鐵路大橋等文化資源。在起步區建設一批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培育創意設計、影視、演藝、工藝美術等業態,積極發展旅遊業,建設一批展現黃河文化的標誌性旅遊目的地,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三、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方式
(九)積極推動節水型城區建設。
始終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放在起步區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深挖工業節水潛力,加快節水技術裝備推廣套用,推進企業間水資源梯級利用,嚴格限制高耗水項目建設。推進城鎮節水改造,推廣普及節水器具,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節水。建設海綿城市,增強防洪排澇能力,提高雨洪資源利用水平。加強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與改造,推動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統籌配置引黃、引江水量,科學論證並適時推進調蓄水庫、區域水網等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研究論證太平水庫建設項目。
(十)大力促進城區綠色低碳發展。
嚴格控制起步區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優先開發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深化低碳試點,降低碳排放強度。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嚴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項目。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加快供熱系統改造升級,推廣清潔能源替代。全面推動綠色建築設計、施工和運行,新建居住建築和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節能標準,大力發展超低能耗建築,加快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倡導綠色消費,形成簡約適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十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推進基於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千兆光網、5G 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城市級數據倉庫和一體化雲服務平台中樞。合理布局智慧型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實施組團式一體化集成供能工程。在交通、醫療、教育、社保、能源運營管理等領域推行數位化套用,建設政務服務中心,逐步構建實時感知、瞬間回響、智慧型決策的新型智慧城市體系。
(十二)高標準布局交通基礎設施網路。
統籌起步區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運輸結構,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路。科學規劃跨黃河通道建設。完善起步區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提升機場綜合服務功能。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推進小清河濟南港區建設。
四、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十三)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保護起步區水系、岸線、濕地、林地等自然資源,逐步恢復河流水系生態環境。強化河湖長制,加強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河道治理,保護河道自然岸線。加強對濕地等重要生態節點的保護修復,穩步推進退塘還河,嚴控人工造湖。促進水生動物種類增加,恢復和保護鳥類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
(十四)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以暢通黃河流路、保證行洪能力為前提,統籌起步區生態保護、自然景觀和城市風貌,依託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水系,建設人、河、城相協調的生態風貌廊道。加強生態防護林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城市森林公園,發揮水土保持等功能。劃分水源涵養區、水源培育區、合理利用區、生態淨化區等,實施生態功能分區分類管控。
(十五)推進灘區生態綜合整治。
全面完成起步區內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確保民眾搬得出、穩得住、過得好。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強灘區水源和優質土地保護修復,依法合理利用灘區土地資源,實施灘區國土空間差別化用途管制,嚴格限制自發修建生產堤等無序活動,持續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行為。加強灘區水生態空間管控,發揮滯洪沉沙功能,築牢灘區生態屏障。
(十六)紮實開展環境綜合治理。
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統籌推進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提高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引導工業企業入園,確保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並穩定達標排放,完善城鎮污水收集配套管網,河流水質逐步恢復到Ⅳ類及以上。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嚴格用地準入管理。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強噪聲污染防治,提高起步區聲環境質量達標率。
五、穩步提高開放合作水平
(十七)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
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加強起步區與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項目、機制的聯動,銜接落實區域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分區管控要求,協同推進生態保護治理,支持產業、技術、人才、園區等多領域創新協作。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共建重大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園區,加快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加強與長三角地區要素資源對接,強化科技互動與協作,促進人力資源最佳化配置,複製推廣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做法。
(十八)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增強起步區國際交往功能,建設對外開放門戶。依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建設臨空經濟區。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作用,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支持引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相關企業,在農業、智慧型製造、金融、物流等領域開展投資合作。加快濟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公用型保稅倉、境外商品展示體驗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在濟南綜合保稅區設立保稅展示交易平台,發展保稅融資租賃等新業態。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支持招商產業園建設。
六、保障措施
(十九)人才政策。
支持搭建人才創新發展平台,加快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優秀人才在起步區創業。支持探索更加開放便利的海外科技人才引進和服務管理機制。允許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的科技人才按規定在起步區兼職兼薪、按勞取酬。完善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
(二十)土地政策。
依法依規編制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合理安排起步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合理分解下達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按照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要求,做好整改補劃。山東省對起步區建設用地計畫實行差別化管理,對起步區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予以傾斜支持,適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給。
(二十一)投融資政策。
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將符合條件的起步區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範圍。支持山東省、濟南市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起步區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支持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加大對起步區產業和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鼓勵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創新創業支持力度。
(二十二)項目支撐。
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支持重大項目優先向起步區布局,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作出示範。鼓勵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起步區內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方向、具有明顯特色優勢、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滿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能耗雙控任務目標的項目,在規劃布局、資源保障、市場融資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十三)管理機制。
最佳化起步區管委會機構設定,科學確定管理權責,創新完善選人用人和績效激勵機制。按規定賦予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下放部分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著力最佳化營— 11 —商環境。適時研究推動起步區按程式開展行政區劃調整。
七、組織實施
(二十四)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起步區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二十五)落實主體責任。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要將起步區建設與“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指導編制起步區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合理安排項目資金,確保本方案主要任務目標如期實現。本方案實施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程式報批。
(二十六)加強指導支持。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加強對起步區建設的指導,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協調解決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