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2022年1月26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 解讀單位:湖北省知識產權局
檔案全文,規劃解讀,

檔案全文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目錄
一、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二)面臨形勢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主要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智慧財產權高質量創造
(二)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標準保護
(三)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效益運用
(四)強化智慧財產權高品質服務
(五)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水平開放協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二)加強組織協調
(三)加強資源配置
(四)加強宣傳推廣
(五)加強人才建設
(六)加強考核評估
名詞解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智慧財產權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依據《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和《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結合全省智慧財產權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全省智慧財產權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智慧財產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慧財產權發展環境明顯最佳化。重組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的集中統一管理。建立了湖北省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湖北省推進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頒布出台《湖北省專利條例》《關於加快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的意見》等重要法規政策。推動湖北專利獎升級為省政府獎,完成首屆湖北專利獎評選,獲獎者近半數來自於企業。高位推進湖北省智慧財產權“三大工程”,形成全省上下合力推進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的良好局面。持續發布全省智慧財產權發展報告、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等,連續舉辦“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主題宣傳、智慧財產權宣傳周、“中國光谷”智慧財產權國際論壇等重大活動,大力弘揚以“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核心的智慧財產權文化,全社會智慧財產權意識顯著提升。
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提檔升級。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的4.3件增長到2020年的12.41件。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全國排名分別上升2位和3位,位列全國第9、第8位。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7位,居中西部地區之首。有效註冊商標、馳名商標、地理標誌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較2015年分別增長242.8%、24%、90%、10.7%,其中地理標誌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分別位列全國第3、第2位。著作權作品年登記量突破5.1萬件。“十三五”期間植物新品種權(含農業植物新品種權、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登記量累計達到216件。新增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城市和縣(市、區)以及園區16個,新增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優勢企業200家。
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大幅提高。成立武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審理了一批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案件。獲批建設中國(武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武漢(汽車及零部件)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首批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被納入全國首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範建設試點省份、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實施試點省份、國家智慧財產權侵權糾紛檢驗鑑定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試點。成立全國首家地方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服務中心、全國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機構實現省內市州全覆蓋。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獲國內著作權領域最高獎項“中國著作權金獎”保護獎。組織“雷霆”“鐵拳”“藍天”“劍網”等專項行動,持續形成打擊侵權假冒高壓態勢。湖北省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位列全國第5位。
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專利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29.5億元。武漢、宜昌先後獲批開展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中央財政分別支持2億元、1.5億元。“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台”落戶湖北。引導建設120家智慧財產權運用示範單位,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000萬歐元的價格成功向境外企業轉讓專利技術。連續四年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金獎數和獲獎總數均創歷史新高。建成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著作權交易中心——華中國家著作權交易中心,搭建起以著作權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服務平台。東風汽車公司首獲2017年“中國商標金獎”商標運用獎,填補了我省在中國商標金獎領域的空白。
智慧財產權服務支撐更加堅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獲批全國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4家企事業單位獲批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年專利審查量由2015年的3.8萬件增長到2020年的15.36萬件,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降至21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降至14.5個月。“新一代湖北省專利信息檢索與分析系統”等平台有效提升了智慧財產權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先後成立湖北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業聯盟、湖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服務聯盟,各類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達1000多家。建成13個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培訓(市州)基地、20個湖北省智慧財產權遠程教育分站。全省90所中國小校列入湖北省中國小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7所中國小校入選全國中國小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7所高校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高校。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智慧財產權國家級教學團隊等為依託,形成了一批國內一流的智慧財產權研究人才隊伍,成為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學術研究高地。
與此同時,我省智慧財產權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質量、高價值智慧財產權尚顯不足,市場主體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智慧財產權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緊密,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三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效果與社會期待存在差距,侵權易、維權難的現象仍然存在;四是智慧財產權服務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需求不足,智慧財產權專業人才、高端人才缺口較大;五是智慧財產權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統籌協調發展任務繁重。
(二)面臨形勢。
從全球範圍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智慧財產權全球治理格局發生深刻變革。部分西方國家不斷通過國際規則制定權與話語權謀求國家利益和競爭優勢,試圖採取技術壁壘、技術管制、實體清單、嚴格審查、限制科技交流合作等方式對我國進行打壓,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制高點”、區域發展競爭的“關鍵手”,誰掌握更多智慧財產權,誰能夠更好保護智慧財產權,誰就把握了發展主動權、競爭優先權。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和轉型,發揮智慧財產權治理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和輻射作用,以創新為主題的全球競爭態勢更加激烈。
從國家層面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工作,將智慧財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加以謀劃和部署,對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了智慧財產權在國家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智慧財產權發展的重大意義,突出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找準智慧財產權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角色定位,以更高的標準全面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更好地對內激勵創新、對外促進開放,推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支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從湖北實際看,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戰略定位,是省委十一屆八次、九次全會明確的戰略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作為重要任務進行部署。我省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實體經濟基礎紮實,科技和產業是最大的兩個比較優勢,當前正積極爭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打造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強大的內生動力為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我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省,迫切需要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迫切需要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迫切需要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奮力開創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新局面。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和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準確把握“兩個轉變”,以“智慧財產權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兩大關鍵環節,圍繞智慧財產權全鏈條部署五大重點任務,紮實推進高價值智慧財產權培育、企業智慧財產權護航、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用、品牌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能力提升等工程和行動,服務創新發展、最佳化營商環境、支撐對外開放,著力提高智慧財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新時代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新樣板、激活智慧財產權引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新引擎、構築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新高地、塑造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初步建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為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質量優先。按照“質量優先、效益為要”的要求,明確推動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思路、實施路徑和工作機制,鼓勵更多政策、資源向高質量智慧財產權傾斜。
堅持整體推進。強化戰略導向和規劃引領,加強上下聯動和橫向協同,系統謀劃智慧財產權強省戰略體系,加快形成反映時代特徵、符合湖北實際、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智慧財產權全鏈條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堅持突出重點。準確把握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著力推進智慧財產權嚴格保護和有效運用,用改革創新的方法破解難題、化解風險,加快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推動智慧財產權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開放共享。以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思維統籌推進智慧財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全力維護智慧財產權領域國家安全。加強智慧財產權基礎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和社會公眾獲得感。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智慧財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智慧財產權在服務創新發展、最佳化營商環境、支撐對外開放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全社會尊重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濃厚氛圍加快形成,成為智慧財產權創造的“磁場”、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高地”、智慧財產權轉化的“沃土”,努力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20220130114425.png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4444.png
——智慧財產權創造量質齊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超過20%,達到12件;年度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長超過10%,達到2.8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超過10%,達到20件;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保持全國第一方陣;有效註冊商標量年均增長超過8%,達到100萬件以上;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總量年均增長超過11%,達到600件以上;有效地理標誌總量年均增長超過4.5%,達到600件以上;著作權作品登記量年均增長超過19%,達到12萬件以上。
——智慧財產權保護提能增速。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健全,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優勢有效發揮,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基層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明顯增強,企業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逐步健全,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智慧財產權依法平等保護,中小企業、專業市場、展會等重點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明顯提升,智慧財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保障作用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示範市(州)、示範縣(市、區)覆蓋率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穩步提升,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
——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顯著。加強高價值智慧財產權運營平台、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建設,推動智慧財產權轉讓、許可、資本運營高效運作,智慧財產權保險、證券化、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充分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著作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達到13%和7.5%;市場主體運用智慧財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提高;高校院所的科研活動基本實現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年均增長超過16%,達到300億元。地理標誌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培育發展20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帶動能力強的知名品牌。
——智慧財產權服務提檔增效。公共服務與社會服務協同發展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有效運行,建成一批技術先進、功能完備、服務優質、覆蓋全省的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台,形成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智慧財產權市場化服務機構,開發一批市場覆蓋廣、用戶反響好的高端智慧財產權服務產品。全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數量穩步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大幅提升。
——智慧財產權環境加速最佳化。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合力更強。智慧財產權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諮詢、培訓等專業人才規模不斷擴大。智慧財產權宣傳和教育工作更富成效,智慧財產權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管理科學、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服務便捷的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體系和協調機制。智慧財產權服務行業自律規範進一步加強。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智慧財產權高質量創造。
培育高價值專利。最佳化資助獎勵等激勵政策和考核評價機制,突出培育高質量專利的發展導向。引導湖北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及高校院所強化智慧財產權價值導向,提升掌握核心專利能力,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流創新高地,有力支撐構建科技強省“四梁八柱”。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新能源與智慧型網聯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等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前沿領域,加強智慧財產權前瞻布局和戰略儲備,促進“卡脖子”技術攻關,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聚焦在鄂實施的國家重大專項、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重大創新項目,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管理流程和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加大高價值專利轉化套用績效的評價權重,推動產出一批高價值的科技創新成果。圍繞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51020”現代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創新水平高、權利狀態穩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專利組合)。支持關鍵產業領域專利優先審查,加快高價值專利獲權。加強標準必要專利的培育,促進專利與標準融合創新。
推動積體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軟體著作權登記。主動服務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和我省信息技術套用創新產業生態構建,聚焦高端晶片、積體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積體電路設計工具、基礎軟體、工業軟體、套用軟體等關鍵領域,鼓勵企業進行積體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軟體著作權登記。嚴格落實對新認定軟體企業和新登記軟體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推進“雙軟認定”,引導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加強對積體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網路環境下軟體著作權的保護,積極開發和套用正版軟體網路著作權保護技術,有效保護積體電路和軟體智慧財產權。
加強種業智慧財產權工作。圍繞打造現代種業新高地、建設種業強省,鼓勵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開展種質資源收集、鑑定和創製,逐步成為種質創新利用的主體。提高品種審定標準,深化登記品種管理。支持洪山實驗室、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提升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營能力。積極推進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建設。鼓勵支持地方品種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展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種開發為主的種業企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培育高知名度商標、地理標誌。有力實施品牌培育工程,形成品牌聚合示範效應。以全省重點產業、地方特色產業、“一縣一品”“一業一品”為重點,引導企業開展商標註冊申請和地理標誌產品認定,培育涉農商標和地理標誌商標,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以重大宣傳活動為抓手,加大湖北品牌推廣力度,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以及湖北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引導企業開展海外品牌布局,通過申請註冊、海外收購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商標和地理標誌品牌。堅持市場導向,多途徑提高市場主體培育、保護和運用商標專用權能力。聚集商標品牌服務資源,增強商標業務受理視窗服務功能,建設一批商標品牌指導站,全方位提高商標品牌服務水平。
打造精品著作權。研究制定激勵著作權作品創作創新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開展作品著作權登記。加快培育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體設計、動漫遊戲等為代表的著作權精品。完善作品創作與傳播使用運行機制,積極開展著作權貿易。推進光谷創意產業基地、華中數字出版基地等園區發展,打造各具特色的著作權文化產業集聚地,提升著作權產業核心競爭力。以華中國家著作權交易中心為龍頭,搭建著作權登記代理平台、交易平台,不斷拓展著作權業務增值服務。加強特色產業和專業市場的著作權保護。建立健全軟體正版化長效管理機制。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1.png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2.png
(二)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標準保護。
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嚴格執行民法典和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積極推進地理標誌、商業秘密等領域地方立法,認真開展智慧財產權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積極創建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示範區,承接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改革試點示範任務,大力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創新。強化商業秘密尤其是保密技術信息、商務信息及原始碼的保護機制建設。研究制定大數據、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電子商務新業態以及遺傳資源、民間文藝及傳統知識等特殊領域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措施。加強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研究制定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措施。研究建立數字經濟產權保護機制,完善開源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研究制定落實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
嚴格司法保護。推動設立武漢智慧財產權法院。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積極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智慧財產權審判人民陪審員制度。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三合一”審判機制,完善相適應的案件管轄制度和協調機制。推行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定司法確認制度。健全糾紛快速處理機制,實行案件繁簡分流,開通快審快結“綠色通道”,推行跨區域遠程訴訟。深入開展以打擊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等為重點的專項行動,重點懲治侵害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違法犯罪行為。
強化行政保護。完善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權、商業秘密、積體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領域智慧財產權執法監管機制,加快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範建設試點省建設。加強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制度,提高執法隊伍專業化、信息化、規範化水平。深入開展關鍵領域、重點環節、重點群體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重複侵權、故意侵權行為,堅決遏制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嚴格規範智慧財產權市場秩序。申報建設中國(湖北)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強建好中國(武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武漢(汽車及零部件)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支持襄陽、宜昌等有條件的地區申報建設保護中心,為湖北優勢產業提供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健全協同保護。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推進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協同,提高智慧財產權綜合治理效能。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加大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移交工作力度,推進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落實落地。完善信息共享、案件通報、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完善行政裁決告知制度。進一步強化侵權貨物口岸漂移區域海關執法聯運機制。
構建多元共治。發揮湖北省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其他商事調解機構、仲裁機構的作用,完善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完善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援助機制,提高確權和維權效率。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健全信用信息的公開和共享機制,探索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進智慧財產權鑑定機構專業化、規範化建設。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公證服務中心。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加強信息溝通,促進行業自律,開展自主維權。建立健全志願者服務機制,調動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治理。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4.png
(三)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效益運用。
培育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堅持把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作為智慧財產權引領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統計制度,制定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目錄,定期發布產業發展指南。加強分類指導,集成創新資源,著力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著作權產業。發揮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制度作用,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產業集群品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轉化利用。支持政府引導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支持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發展,吸收社會資本構築和運營產業專利池。加快推進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圍繞“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實施一批產業規劃類和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加快培育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園區等重點區域,推動建立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
促進智慧財產權運用。加快培育智慧財產權強企、強校、強所。引導企業加大智慧財產權投入,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管理能力。推行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國家標準,加強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深入開展企業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和優勢培育工作,引導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智慧財產權資本化運作。鼓勵國有企業向中小企業共享成熟專利技術,降低中小企業專利技術獲取門檻。支持國有企業和高校院所建立專利分級分類篩選機制,圍繞重點產業建立“專利池”。支持具有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以智慧財產權為紐帶形成有利於創新的產業生態,大力培育擁有高價值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和科創型上市公司,提升源頭創新質量。推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健全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專業化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機構。支持高校院所加強技術轉移隊伍建設,或者委託服務機構提供專業服務支撐。
打造智慧財產權運用平台。支持建設若干聚焦產業、帶動區域的運營平台,積極推進我省智慧財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設立專業化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開展智慧財產權收儲、開發、組合、投資等服務,盤活智慧財產權資產,加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套用。支持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台、中國節能環保國家級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建設。加強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體系各平台間的互聯互通,為已獲取專利技術的中小企業提供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業務辦理的綠色通道。深入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深化地理標誌產業經濟融合發展。支持建好華中國家著作權交易中心,打造“著作權+網際網路+金融”運營模式。擴大長江科技創新要素大會影響力,打造湖北展示交易品牌。培育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化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發展“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服務等新模式,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智慧財產權運營機制。健全運營交易規則,加強運營平台監管,規範運營交易行為。推動軍民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強化智慧財產權運營金融支撐。充分利用各級現有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以直投或跟投的方式支持智慧財產權運營項目、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等,加大對獲取專利技術的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業務。鼓勵和引導各類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進入智慧財產權產業化領域。健全智慧財產權保險市場,引導設計開發符合企業需求的智慧財產權保險險種。引導金融機構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和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業務,拓寬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等創新主體融資渠道。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金。建立智慧財產權質物處置機制,採用質權轉股權、反向許可、拍賣等形式探索智慧財產權質物處置。建立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開展高價值專利分析評價,形成有利於高價值專利產出的鮮明導向。鼓勵開展各類智慧財產權混合質押和保險業務,探索智慧財產權融資模式創新。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07.png
(四)強化智慧財產權高品質服務。
推進智慧財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智慧財產權“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省通辦”建設,落實“店小二”專線服務工作機制,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深化智慧財產權審查、評估、審判、權益分配等改革,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探索智慧財產權清單管理模式,建立智慧財產權風險評議項目清單、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目錄清單以及高價值專利、高知名度商標、高影響力著作權等培育清單。嚴格治理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和代理行為以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和代理行為,建立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惡意商標註冊代理、無資質代理等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有效降低決策風險,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建立重點產業專利、商標快速審查、確權綠色通道。推動智慧財產權各部門職能融合、業務協同,最大程度發揮智慧財產權業務組合優勢。
加快提升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完善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網路,健全公共服務支持創新工作機制,地市級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力爭達到50%,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加強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智慧財產權專題資料庫建設,打造以智慧財產權展示交易為核心、線上線下相結合、立足中部、輻射全國的運營服務網路。建立智慧財產權服務對接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最佳化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考核和管理機制。完善“網際網路+”公共服務模式,提升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系統化、模組化和智慧型化。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發展,鼓勵提升專利審查質效,融入重大經濟科技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提升智慧財產權服務水平。引導智慧財產權代理、法律、諮詢、運營服務向專業化和高水平發展,加快推進智慧財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建設,培育一批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服務機構,構建面向產業集群的全區域、全領域、全鏈條、全方位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高水平建設武漢東湖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培育發展一批品牌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吸引更多高端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入駐,為光谷實驗室等一批湖北實驗室提供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服務。
最佳化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發展生態。建立湖北省智慧財產權服務行業機構、從業人員隊伍及運營信息庫,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等級評價規範和信用管理體系,加強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統計監測和服務行業監管,促進行業差異化發展和有序競爭。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加強主動監管、協同監管、信用監管和智慧監管,強化服務機構信用意識和責任意識,促進行業規範自律經營,積極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發展生態。
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
QQ圖片7.png
(五)強化智慧財產權高水平開放協同。
加快智慧財產權開放合作步伐。主動服務和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重大戰略,加強與其他省市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營、培訓、服務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區域智慧財產權戰略協同水平。聚焦湖北技術來源地、產品出口地,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交流,推動智慧財產權多元合作,提升湖北智慧財產權國際影響力。推動我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服務聯盟加強與國外相關組織的合作交流,鼓勵國外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來鄂設立分支機構。充分利用華創會、楚商大會、光博會等開放平台,加強與國際智慧財產權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機構的合作交流,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合作模式。加快建立海外智慧財產權預警和維權援助信息平台。
促進智慧財產權全域協同發展。深入推進“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發揮武漢的“主引擎”引領作用,突出做強和創新,支持武漢高標準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市,大力培育高價值智慧財產權和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率先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智慧財產權示範區和先導區,積極推進“1+8”城市圈智慧財產權同城化發展,輻射帶動全省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提檔升級。發揮“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的南北“兩翼”驅動作用,突出做大和暢通,重點提升承接智慧財產權轉移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強化智慧財產權資源要素投入,布局一批國家級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項目,依靠智慧財產權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支持武漢、宜昌高水平推進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加強對省內市縣的分類指導,抬高智慧財產權全域高質量發展底板,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優勢突出、示範作用明顯的智慧財產權強市、強縣及試點、示範園區,補齊縣城和小城鎮智慧財產權信息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
完善智慧財產權協同治理體系。研究制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實施方案,謀劃一批智慧財產權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積極推進落實國家關於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改革部署中涉及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改革創新政策措施。完善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加強智慧財產權政策與產業、貿易、人才以及軍民融合等政策的銜接,形成智慧財產權工作的政策合力和疊加效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對智慧財產權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智慧財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大力推進政治機關建設,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促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持續推進全省智慧財產權事業行穩致遠。
(二)加強組織協調。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發揮湖北省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湖北省推進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職能,堅持全省一盤棋,壓緊壓實智慧財產權保護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建立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共同落實本規劃的工作機制。落實局省合作會商精神,切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高標準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以智慧財產權專家庫、國家及省重點學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研究資源為支撐,構建多層次、多樣化智慧財產權智庫體系,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
(三)加強資源配置。
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按照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原則,做好智慧財產權經費保障工作,重點支持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市、縣級政府要統籌用好各類科技創新資金,進一步加大智慧財產權經費投入,充分發揮市縣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鼓勵和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加大智慧財產權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智慧財產權領域,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智慧財產權資金投入體系。
(四)加強宣傳推廣。
加強規劃宣傳與政策解讀,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形式,增強社會公眾對規劃的認識和了解,激發全社會參與規劃實施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尊重智慧財產權、人人保護智慧財產權、人人從智慧財產權中受益的良好局面。大力倡導智慧財產權文化,深入開展智慧財產權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網路等活動。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萬里行、“4·26”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專利周、品牌日等活動,定期發布湖北省智慧財產權發展報告、商標品牌發展報告、智慧財產權保護白皮書、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講好湖北智慧財產權故事。廣泛開展智慧財產權普及教育,持續推進全國、省級中國小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鼓勵智慧財產權文化和理論研究,支撐和促進湖北特色智慧財產權文化建設。
(五)加強人才建設。
推進智慧財產權學科建設,推動智慧財產權專業人才培養,培育一批智慧財產權領軍人才,引進一批智慧財產權海外實務人才。完善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智慧財產權人才獎勵制度。支持條件成熟的高校設立智慧財產權學科專業或智慧財產權學院,形成“本、碩、博”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體系。依託國家及省級智慧財產權培訓基地、雙創服務基地、遠程教育平台等載體,面向科技園區、產業集群、重點企業,分類開展具有區域、行業特色的智慧財產權專題培訓活動。加強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行政裁決人員培養,分層級、分區域系統開展培訓。促進智慧財產權人才合理配置,配齊配強基層智慧財產權工作力量。開展智慧財產權職稱評聘,引導高校院所在現有職稱評價與崗位考核體系中加大專利轉化運用的考核權重。
(六)加強考核評估。
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績效評價和保護水平評估指標體系,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績效考核,完善通報約談機制。湖北省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會同相關部門按照本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對各項任務落實情況組織開展督促指導和績效評估。各市州、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和評估。
名詞解釋
智慧財產權強國:是指在智慧財產權國際競爭中具有強大智慧財產權實力的國家,其具有智慧財產權綜合能力強、智慧財產權制度優越、智慧財產權環境優良、智慧財產權績效顯著、智慧財產權國際影響力大等主要特徵。
智慧財產權全鏈條:是指包括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等重點環節。
智慧財產權運營:是指智慧財產權權利人和相關市場主體最佳化資源配置,採取一定的商業模式實現智慧財產權價值的商業活動。
智慧財產權服務:是指為各類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提供專業服務產品的活動,包括信息服務、代理服務、法律服務、運用轉化服務、諮詢服務、培訓服務等。
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規模達到規定的標準,依靠智慧財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包括信息通信技術製造業,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新裝備製造業,新材料製造業,醫藥醫療產業,環保產業,研發、設計和技術服務業等七大類。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至少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行業發明專利規模(連續5年期間發明專利授權量之和)和密集度(單位就業人員連續5年期間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即發明專利規模與同一時期年平均就業人員數之比)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行業發明專利規模和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強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
(3)行業發明專利密集度和R&D投入強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
標準必要專利:是指為實施某一技術標準而必須使用的專利。
高價值發明專利:是指符合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權利穩定或價值較高的有效發明專利。符合以下任一方面要求的專利可以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
(1)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
(2)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有效發明專利;
(3)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有效發明專利;
(4)有許可他人實施收益或實現質押融資的有效發明專利;
(5)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國專利獎的有效發明專利。
PCT國際專利申請:是指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提出的申請,申請人只需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PCT專利申請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顯示出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的程度、企業專利質量和智慧財產權創造活力。
馬德里商標註冊: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即根據《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協定》或《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的規定,在馬德里聯盟成員國間所進行的商標註冊。
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
地理標誌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並經權利人採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並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
實質性派生品種:是指主要從原始品種或原始品種的派生品種實質性派生,並明顯區別於原始品種,但仍保留了原始品種的基因型或基因型組合控制的基本性狀表達的品種(除因派生產生的差別外)。
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積體電路指半導體積體電路,即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片,將至少有一個是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連線路集成在基片之中或者基片之上,以執行某種電子功能的中間產品或者最終產品,積體電路包括布圖設計和工藝技術。
雙軟認定:是指對軟體企業的認證和對軟體產品的評估登記。
遺傳資源:是指取自動物、植物或者微生物等含有遺傳功能並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材料。
懲罰性賠償:是指由法院所作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它具有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懲罰和遏制不法行為的多重功能。
技術調查官:是指在智慧財產權行政裁決、檢察工作或司法裁判活動中,對專業性較強的技術類糾紛中所涉及的技術事實提出意見的輔助人員。
品牌聚合效應:是指品牌產品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占有率,其知名度與美譽度持續提升,從而獲得較好經濟效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10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2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數位化、融合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規劃解讀

湖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了“促進專利轉化,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項計畫”,該專項計畫得到了財政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成為首批獎補的8個省份之一,獲中央財政資金1億元。下一步,將從“供給、需求、通道”三方入手,通過挖掘企業需求,盤活存量專利,搭建供需平台,來暢通專利技術流轉渠道。
“湖北省高校院所的存量有效專利是6萬多件,但轉化率不高,尤其是在省內轉化不夠,與湖北省科教大省的地位還不夠匹配。中小微企業之所以難以獲取所需的專利技術,既有自身研發方面的問題,也有信息不對稱,專利技術獲取渠道不夠暢通。”陳波介紹,“促進專利轉化,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項計畫”專項計畫實施以來,2021年已在全省17個市州重點開展了專利轉化、許可、質押融資備案、專利產品備案工作,以及專利技術供需採集、對接活動。對存量有效專利較多的13家高校院所的專利從經濟、技術、戰略和產業方向等維度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建立“沉睡專利”許可、轉讓實施清單和收儲運營清單,完善了轉化機制。2021年,全省專利轉讓次數合計超過18600餘次,比2020年增長了36.6%。全省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50.26億元,同比增長54.4%。其中專利質押融資40.89億元,同比增長44.2%;商標質押融資9.37億元,同比增長123%。
據介紹,下一步,湖北省知識產權局計畫再遴選一批高校院所開展專利分級分類管理、專利轉化運用及完善專利轉化長效機制,進一步激發高校院所專利轉化活力;圍繞我省重點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和各地重點產業進行專利布局,建立重點產業專利運營中心(專利池),引導社會資本開展專利託管、收儲和市場化運營,並實施專利導航。並通過以獎代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業通過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受讓專利。發揮好“知慧橋”湖北專利技術公共服務平台作用,持續開展專利技術供需信息採集發布、智慧型匹配和精準推送等工作。並在全省範圍內持續開展若干場專利技術供需對接活動,充分挖掘高校院所專利技術對接中小企業需求,打通服務全鏈條,加快構建“政策保障有力、信息開放共享、對接渠道通暢、資源配置高效”的專利成果轉移轉化新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