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縣(海西縣)

灌南縣

海西縣一般指本詞條

灌南(Guannan),簡稱“灌”,古稱“海西”,自西漢漢武帝年間建置海西縣至今已有2090年的文化歷史。因地處灌河流域,又因位於灌河之南而得名灌南。

灌南歷史悠久,向來車水馬龍,商貿雲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灌南是二郎神文化與南國湯溝酒的發源地,著名的魔術之鄉,江蘇省首批生態農林業試驗示範縣,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素有桐楊木之鄉、淮山藥之鄉、淺水藕之鄉、二郎神故里的美稱。

灌南縣地處亞洲大陸東部,東部瀕臨黃海,與韓國濟州道、日本九州島等國家地區隔海相望;南至東南與漣水響水兩縣相連,西與宿遷市為鄰,北隔新沂河灌雲縣相望;東西最大直線距離71公里,南北30公里,縣域總面積1030平方公里,下轄11個鎮,5個工業園區,2個農業園區,1個文化產業園區,238個村(居),80萬人口

灌南文化屬江淮文化,灌南人屬淮揚民系使用江淮官話。灌南縣擁有二郎神文化遺蹟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碩項湖海西公園以及百川灌河等旅遊景區,是一座位於長江和沿海兩大經濟帶交匯處海河相通的水綠新城。

灌南地區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人文與2000多年的建制史以及半個多世紀的建縣史。公元前90年始建海西縣,為境內建縣之始,南北兩宋期間屬海州,元朝時期歸屬海寧州,明朝期間歸屬淮安府,滿清時期復歸海州。1958年3月建縣命名為“灌南”,歸屬淮陰地區,現為連雲港市行政代管;因灌南當時為李廣利海西侯國的封地,故灌南地區有“海西故國”之稱。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鎮區概況,鄉鎮列表,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林木資源,花草資源,中草藥資源,人口,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概況,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社會事業,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旅遊資源,名人,語言,政治領導,傳統名產,毛臉涼粉,湯溝酒,有機淺水藕,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灌南建縣時間雖短,但境域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境內先後發現了“龍溝漢居民遺址”、“大廟漢墓群”和“古城頭遺址”等多處漢居民文化遺址,表明灌南境內為古老的漢居民文化遺址的密集地區,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人文與2000多年的建制史,建制沿革變化頻繁。
夏、商兩代時期,灌南全境為古徐州的屬地。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先屬魯國,後屬楚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全國實行郡縣制,此時灌南全境隸屬東海郡朐縣
西漢初,境屬仍舊,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李廣利為海西侯,境內是其封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降匈奴廢侯,遂改置海西縣,屬東海郡,後漢屬廣陵郡
東漢、三國一直到西晉,境內隸屬不變。
東晉十六國,廢除海西縣,隸屬朐縣。先後隸屬於後趙、前燕、前秦和東晉。
南北朝前期,境內絕大多數時期歸屬南朝的劉宋南齊南梁,仍然隸屬於朐縣;到了後期的短暫時間,境內被北齊、北周侵占;577年,北周建制朐山縣,境內從之。
隋開皇三年(584年),境屬於朐山縣,隸屬於東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東海郡,置海州,領朐山、龍沮、新樂、曲陽、沭陽、厚丘、利城、懷仁等縣。實行道、州、縣治。境屬朐山縣,隸屬於河南道之海州。
五代十國時期,先後隸屬於吳、南唐和後周。
北宋時期,實行路、州、縣治。境屬朐山縣,隸屬淮南東路之海州
南宋與金朝時期,屬於金國範圍,屬朐山縣,隸屬於山東東路之海州。
元代時期,實行行省制度,省下轄道、州、縣。境內大多數屬朐山縣,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淮東道海寧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襲元代的行省制度,境域北部屬海州直隸州,南部屬於安東縣,均隸屬於南直隸省淮安府。同年,淮安府設莞瀆場,監收鹽稅,今莞瀆即鹽課司駐地。
悅來集悅來集
洪武三年(1370年),立張店鎮,領州南7鎮,惠澤巡檢司駐於此。
崇禎九年(1636年)將張店鎮之南的悅來集,正式命名為新安鎮。
清順治二年(1645年),滿清入主中原地區,繼續行使行省制度,境域北部仍屬海州直隸州,南部仍屬安東縣,隸屬江南江寧布政使司。後來在康熙元年改為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制為江蘇、安徽兩省,此時境內隸屬為江蘇省淮安府,境域南部隸屬於安東縣,境域北部隸屬於海州直隸州。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巡檢司遷新安鎮,隸屬海州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海州直隸州,分設灌雲縣東海縣,境域北部隸屬灌雲縣,南部屬於安東縣。
民國3年(1914年),淮安府撤府設道,屬淮揚道(駐淮陰縣),安東縣改稱漣水縣,境域南部從而隸屬於漣水縣
1940年8月北部歸屬成立的灌雲縣抗日民主政府,南部屬於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1年,以鹽河為界,將漣水縣劃分為兩個縣,鹽河以西仍叫漣水縣,鹽河以東稱作漣東縣。境域南部地區鹽河以西的六塘、碩湖屬漣水縣高溝區;鹽河以東地區分屬漣東縣五港區、百祿區。
1942年6月,中共淮海區黨委決定在灌雲的東南部地區設立中共灌東工作委員會,行政上設立灌東辦事處(屬縣級政權機構)。
1945年10月撤銷灌東辦事處,將原所轄地區並還給灌雲縣。
1947年2月中共灌雲縣委決定恢復灌東戰略區,區域仍為原灌東辦事處所轄區域,歷時一年半,隸屬灌雲縣管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境域北部屬於灌雲縣,南部隸屬於漣水縣,東南部隸屬於漣東縣。
1950年6月,漣東縣撤銷,原所轄的百祿區、五港區劃歸漣水縣。
1957年,撤銷原國民政府的區鄉制度,同年12月21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蘇民韋字2126號文發出關於設定灌南縣,縣人民委員會駐新安鎮。
1958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灌雲縣將新沂河以南的鄉鎮,漣水縣北部的百祿鄉、新集鄉、花園鄉、六塘鄉、碩湖鄉分別劃出,成立新灌南縣,隸屬於淮陰專區,縣人民委員會駐新安鎮。
1970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地區,灌南縣隸屬淮陰地區。
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廢除地區行政公署,淮陰地區更名淮陰市,灌南縣隸屬淮陰市
1996年7月1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江蘇省對淮陰市行政進行巨大的調整,西部成立宿遷市,同時將北部的灌南縣改由連雲港市行政代管。
灌南縣(海西縣)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8年3月,將漣水縣的六塘、花園、碩湖、新集、百祿五鄉;灌雲縣的曙紅、海亭、李集、張店、三口、新安、陳集、蘇光、樹德九個鄉鎮成立灌南縣。
1958年9月,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境內各鄉鎮統一改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下轄生產大隊。年底,全縣共有14個人民公社,220個生產大隊和2個居民委員會。次年,樹德公社改名為灌河公社。
1960年2月,撤銷碩湖公社,其轄區併入新安公社。3月份,灌河公社更名為五隊公社,同時劃出八個生產大隊成立堆溝人民公社。同年更名的公社還有,蘇光公社更名為田樓公社;曙紅公社更名為白皂公社;海亭公社更名為興莊公社。
1960年5月,經省人委批准,將濱海縣的響水、周集2個人民公社劃歸灌南縣。
1964年10月,根據省人委指示,周集、響水2個公社和響水鎮又劃回濱海縣。
1966年1月,百祿公社劃出十個生產大隊,三口公社劃出將一帆河南岸的高港大隊劃出,成立小窯人民公社;從張店人民公社劃出一個大隊,和陳集公社的八個大隊設定大圈人民公社;劃田樓公社的13個大隊成立大埝人民公社;劃新安公社10個大隊,六塘公社的2個大隊,共12個大隊,重建碩湖人民公社。
1981年5月,劃出三口公社的8個大隊,新安公社的3個公社,共11個大隊,成立張灣人民公社。劃白皂公社的4個大隊,興莊公社的6個大隊,共10個大隊,成立湯溝人民公社。同年,大埝公社改名為長茂公社,陳集公社更名為北陳集公社,興莊公社更名為北陳集公社。
1983年10月12日,人民公社化結束,以原公社設立鄉鎮,原生產大隊設立村居。
1986年,堆溝鄉更名為九隊鄉,次年2月,劃出九隊鄉的三個村居成立堆溝港鎮。
1987年5月,百祿、北陳集、長茂、湯溝、張店五個鄉撤鄉設鎮。
2000年6月,撤銷碩湖鄉,將其區域併入新安鎮;撤銷九隊鄉,將其區域併入堆溝港鎮。
2005年4月6日,灌南縣行政區劃做出調整:
1、將新安鄉、大圈鄉與新安鎮合併設立新安鎮,鎮政府駐喬莊村;行政區劃調整後,新安鎮行政區域面積142.61平方千米,人口15.76萬人,轄4個居委會、36個村委會。
2、將小窯鄉與百祿鎮合併設立百祿鎮,鎮政府駐百祿村。行政區劃調整後,百祿鎮行政區域面積105.02平方千米,人口6.05萬人,轄24個村委會。
3、六塘鄉與李集鄉合併設立李集鄉,鄉政府駐李集村。行政區劃調整後,李集鄉行政區域面積87.85平方千米,人口6.58萬人,轄21個村委會。區劃調整後,灌南縣轄9個鎮、5個鄉。
2013年3月2日,灌南縣召開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會議,對部分鄉鎮行政區划進行調整:
1、撤銷堆溝港鎮五隊鄉,將原堆溝港鎮、五隊鄉合併設立新的堆溝港鎮,鎮政府駐五隊居委會五隊街。行政區劃調整後,堆溝港鎮行政區域面積155.48平方公里,人口8.6萬人,轄27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
2、撤銷田樓鄉、長茂鎮,將原田樓鄉長茂鎮合併設立田樓鎮,鎮政府駐三興居委會三興街,行政區劃調整後,田樓鎮行政區域面積109.1平方公里,人口7.7萬人,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3、撤銷花園鄉、新集鄉,將原花園鄉、新集鄉合併設立新集鎮,鎮政府駐新集居委會新集街。行政區劃調整後,新集鎮行政區域面積119平方公里,人口7.2萬人,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調整後,灌南縣鄉鎮由之前的14個鄉鎮減少到11個,下轄1鄉10鎮。
2018年12月20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李集鄉,以原李集鄉行政區域為李集鎮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李集居民委員會境內,辦公地址為李集街55號。行政區劃調整後,李集鎮行政區域面積為88.19平方公里,人口7.46萬人,轄2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

鎮區概況

工業園區:江蘇灌河半島臨港產業區連雲港化工產業園、江蘇省灌南經濟開發區、灌南現代化物流園、灌南金
灌南行政地圖灌南行政地圖
屬精加工園、灌南現代農業示範園、灌南生態農業產業區、灌南五龍口文化產業園、灌南特種船舶產業園
全國千強鎮:堆溝港鎮田樓鎮新集鎮
縣政府:江蘇省灌南縣人民中路20號,縣委書記李振峰
所在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在省份: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所屬代管地級市:連雲港市(Lianyungang city)

鄉鎮列表

鄉鎮名稱
面積
人口
郵政編碼
政府駐地
新安鎮
144平方公里
15.76萬(2005年數據)
222504、222599
新安鎮新東路
百祿鎮
107.5平方公里
6.7萬
222511、222512
百祿街
堆溝港鎮
155.48平方公里
8.6萬
222522、222523
五隊街
新集鎮
119平方公里
7.2萬
223500、222501
新集街
田樓鎮
109.1平方公里
7.7萬
222521
三興居委會三興街
三口鎮
87平方公里
6.2萬
222503
三口街
張店鎮
56平方公里
4.0萬
222533
張店居委會
北陳集鎮
58平方公里
4.2萬
222534
北陳集街
孟興莊鎮
72平方公里
6.1萬
222531
孟興莊街
湯溝鎮
33.8平方公里
2.94萬
222535
葛集村
李集鎮
88平方公里
6.6萬
222505
李集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灌南縣地處北緯33°59′至34°27′、東經119°07′至119°48′之間,位於太平洋西岸,中國大陸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北翼,江蘇省東北部,灌河流域下游,淮安、連雲港、宿遷、鹽城四市交界處,東接仙鶴神鹿之都鹽城,南連周恩來故里淮安,西鄰項王故鄉宿遷,北望大聖故里、新亞歐大陸橋東橋堡—連雲港;東部瀕臨黃海,與韓國、朝鮮、日本等國家隔海相望。縣政府駐地新安鎮位於縣境中西部,北離首都北京約 847公里,南距省城南京270公里,東南離國際大都市上海453公里,離蘇州379.8公里,北距連雲港市城區70公里。東西最大直線距離71公里,南北30公里,縣域總面積1030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線8.72公里,擁有海域面積1160多公頃,水域面積263平方公里。

地形

灌南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地面高程西南部達5.9米,東部2.0米,地面坡降1/18000,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地形西寬東窄

氣候

灌南縣地處暖濕帶向亞熱帶的濕潤地區,屬暖溫濕性季風氣候,太陽年輻射總量約為118.0kcal/cm,日照時數平均為243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5%左右。灌南縣年平均降水949.99毫米。2012年,全年平均氣溫14.0℃。極端最高氣溫36.0℃,出現在7月29日和30日兩天。極端最低氣溫-9.8℃,出現在1月23日。年降水量910.0毫米,比常年平均年降水量922.3毫米偏少12.3毫米。最長連續降水日數5天,出現在6月28日至7月2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59天,出現在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5日。年蒸發量1316.4毫米,較常年年蒸發量1426.3毫米偏少109.9毫米。年日照時數1853.4小時,較常年年日照時數2316.6小時偏少463.2小時。全年無霜期219天。

水文

灌南縣地處淮、沂、沭、泗諸水下游,河流水質清澈。境內現有流域性河道兩條:新沂河灌河。區域性骨幹河道14條,中型涵閘1座,小型擋潮閘58座,大溝級以上涵閘382座。不計地下水資源,平均年份水資源總量達65億立方米,其中上游下泄水量達57.66億立方米,本地徑流量2.73億立方米,回歸水3.73億立方米。其中灌河堆溝以上流域面積達7273平方公里,支流眾多,水量豐沛。為防汛抗旱和觀測需要,在灌河及其支流設立燕尾港、響水口、龍溝等12座永久性水位、水文觀測站。由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徑流量年平均為2.7億立方米。由於受季風影響,降水年內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且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枯水年的降水量只有豐水年的60%~70%。
灌南灌南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灌南縣淡水、海水資源豐富。境內有14條淡水主幹河,長380公里。豐富的水資源形成的40多萬畝水域可進行多種水產品養殖。全長74.5公里的灌河是河運、建港、造船業的黃金水道。東部的黃海海域是捕撈、海水養殖和化工製鹽的理想之源。
灌河美景灌河美景

土地資源

灌南土地為海水沖積平原,土壤集海、陸多種微量元素於一體,在此土地上出產的農副產品微量元素含量豐富。灌南縣地勢一馬平川。現有耕地分5個土屬,16個土種,土壤肥沃污染較少。

林木資源

2012年,灌南縣擁有林地面積37.8萬畝,林業實現總產值1.53億元,活立木總株數3000萬株,林木蓄積量260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40萬立方米,林木年伐量25萬立方米,林網化率90%以上,森林覆蓋率26.95%。完成成片造林3萬畝,完成農田林網建設12萬畝,四旁植樹420萬株,

花草資源

新擴花卉苗木8000畝。增長8.36%。冠台花卉生產蝴蝶蘭、鳳梨等高檔盆花計105萬盆,連禾科技生產一品紅30萬盆,新春園藝生產紅掌等高檔盆花計75萬盆,義金科技生產大花蕙蘭50萬盆。

中草藥資源

灌南縣有中藥材品種有板藍根、元胡、甜菊、白朮、紅花、丹參、杭白菊等。牧草資源十分豐富,品種有紫花苜蓿、黑麥草等。橫貫8個鄉鎮的萬畝沂河淌是天然草場。

人口

2012年,灌南縣總人口787314人,其中男416968人,女370346人。人口密度756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15.73‰,城鎮人口比重為42.26%。

經濟

概況

2018年,灌南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74億元,可比價增長5.5%。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45億元,不變價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2.4億元,同比增長2.4%。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3.8億元,同比下降25.4%。其中:工業投資完成70.1億元,同比下降15.2%;工業技改投資完成32.6億元,同比下降21.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完成16.1億元,同比下降36.1%。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345萬美元,同比增長2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3億元,同比增長10%。外貿進出口實現2億美元,同比下降24.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9085元,同比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894元,同比增長9.2%。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2%,比2017年提高1.98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下降4.9%,比2017年提高1.59個百分點。
2019年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同比增長6%;第三產業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5%;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5%;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500萬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1%。

第一產業

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69.91億元,增長10.4%。其中,農業產值40.56億元,增長10.09%;林業產值1.53億元,增長8.36%;牧業產值19.25億元,增長9.72%;漁業產值5.29億元,增長18.9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29億元,增長6.6%。

第二產業

工業
2013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531.23億元,同比增長19.56%,實現工業增加值89.46億元,可比價較上年增長14.9%。年末規模工業企業數達146個,規模工業總產值407.79億元,增長25.25%,其中民營工業總產值397.20億元,增長25.61%;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5.49億元,可比價增長17.3%。
建築業
2013年,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0.52億元,同比增長31.97%。按項目所在地計算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9.79億元,同比增長42.87%;在外省完成產值20.73億元,同比增長15.1%。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
2013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1.3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投資完成129.57億元,規模上城鎮投資121.95億元;規模下投資完成53.81億元。累計完成工業投入116.32億元,其中規模上工業項目完成投資99.65億元。
  
市場消費
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01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批發業零售額6.27億元,增長18.1%;零售業零售額41.81億元,增長17.2%;住宿業零售額0.94億元,增長17%;餐飲業零售額4.99億元,下降1.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完成40.36億元,增長24.7%,鄉村市場完成13.66億元,下降5.7%。
金融存貸
2013年,灌南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88.35億元,比年初增加15.48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8.23億元,比年初增加15.84億元。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62.06億元,比年初增加12.2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69.26億元,比年初增加14.37億元。

交通

概況

2012年,灌南縣完成交通建設總投資15億元,新改建道路167公里,新建橋樑5座,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1座,建成農村客運候車亭2個。至年末,灌南縣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023.5公里,等級公路共有1867.64公里,其中國道35.7公里(高速公路26.753公里)、省道114.25公里、縣道289.522公里、鄉道515.034公里、村道913.134公里。共有公路客運站8個,其中二級站1個,三級站2個,四級站5個。航道總里程達177.14公里,其中三級航道60.18公里、五級航道18.5公里、六級航道59.1公里、七級航道10.96公里、等外航道28.4公里。灌南縣港口碼頭9個,碼頭泊位50個,碼頭總延長 2800 米。年末水陸客貨運輸車(船)達3945輛(艘),其中營運客車317輛8326個座位,計程車200輛1000個座位,貨車2860輛31270噸位,船舶568艘63762噸位。灌南縣共有客運線路96條,其中縣內客運線路27條,縣際客運線路10條,市際客運線路49條,省際客運線路10條。
灌南灌南

公路

灌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過境幹線公路主要有204國道、233國道,327省道、326省道(沭陽—陳港)和345省道(灌南—堆溝港)、臨海高等級公路(連雲港—南通);長深高速公路位於灌南城西,設灌南、灌南南兩個高速進出口;沿海高速位於灌南縣田樓鎮長茂街東兩公里,設灌南東高速進出口,很大的方便了灌南民眾的出行。
灌江口大橋灌江口大橋

鐵路

灌南縣現無鐵路,但隴海鐵路連雲港東站連雲港站離灌南僅40分鐘車程,新長鐵路淮安站沭陽站與灌南也都在一小時車程內。
此外規劃建設的連淮揚鎮鐵路在灌南設灌南高鐵站,設計時速為250公里/小時(發展時速300公里/小時),途徑連雲港、灌雲灌南漣水淮安揚州終到地為鎮江,接入滬寧高鐵京滬高鐵以及青連鐵路,將會到達上海南京蘇州杭州青島等大中城市。
寧淮城際鐵路通過連淮揚鎮鐵路連雲港至淮安段延伸到連雲港,從而形成寧淮連城際鐵路,將來灌南以及沿線城市可以直達南京,無需繞道鎮江。
連鹽鐵路沿海鐵路江蘇段的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該鐵路途徑連雲港、灌南、響水、濱海、阜寧,終到鹽城,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在灌南田樓鎮設定貨運站。建設中的響水站距離灌南縣東部鄉鎮平均25分鐘車程。

航空

淮安漣水機場(距離城區40公里,約40分鐘車程)
連雲港白塔埠機場(距離城區48公里,約50分鐘車程)
鹽城南洋國際機場(距離城區177公里,約2小時車程)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距離城區280公里,約3.5小時車程)
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規劃中,建成後僅次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水運

灌南縣的東大門堆溝港東臨黃海,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處在中國沿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和環勃海經濟帶的交匯點,蘇北黃金水道灌河、新沂河貫穿全境與黃海交匯。北與灌雲縣的燕尾港,南與響水縣的陳家港形成一個“金三角”,具有河面開闊、深泓貼岸、地質堅固、微沖不淤、避風條件良好等優勢。2012年,灌南縣人民政府對灌河口外的入港攔門沙繼續進行清理,使得堆溝港口成為具備萬噸輪自由進出的天然良港,是蘇北諸港中獨具特色的港口。堆溝港還具有興建大型港口、電廠、造船廠的條件。

社會事業

科學

2013年,灌南縣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申報省級項目43項,爭取無償補助資金689萬元。入選省“人才雙創計畫”1個,申報專利537件,申報國家星火計畫項目9項、火炬計畫項目4項。

教育

2013年,灌南縣共有各類學校69所,在校學生95499人,其中,義務教育77399人,普通高中9979人,職業教育8121人;在職教職工6895人,其中專職教師6276人。國小在校生鞏固率達到100%,國中在校生鞏固率達到99.9%。全年有3624人參加高考,2939人被各類院校錄取,其中本科1173人、專科1766人。特殊教育招生22人,在校生126人。幼稚園在園幼兒23037人,適齡幼兒學前入園率達96%。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新擴建校舍4.86萬平方米。
中專院校: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四星級中等專業學校)
主要高中: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四星級高中)、灌南縣第二中學(三星級高中、四星級待建)、灌南華僑雙語學校(高中部、私立高中、三星級)、連雲港市田家炳中學(三星級)
主要國中:江蘇省灌南縣初級中學、灌南縣新知雙語學校(國中部)、灌南縣樹人實驗學校(國中部)、灌南縣實驗中學、灌南華僑雙語學校(國中部)、灌南光明實驗學校、灌南縣揚州路實驗學校
主要國小:灌南縣實驗國小、灌南縣新知雙語學校(國小部)、灌南樹人實驗學校(國小部)、灌南華僑雙語學校(國小部)

文化

2013年,灌南縣新建文化藝術展覽中心、廣電中心、乒羽中心投入使用。成立魔術、剪紙、書畫名家工作室7個。全年成功舉辦《青春飛揚》等大型文藝演出38場,送戲下鄉66場、送電影下鄉3378場、送圖書下鄉6萬餘冊。各類書畫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8個、省級獎項19個。二郎神傳說和曹氏熱敷接骨療法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體育

2013年,灌南縣有體育單項協會21個,體育俱樂部17個。全年舉辦各類民眾體育活動10餘次。灌南縣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內及省市大賽共獲得市級以上金牌26枚,其中省級以上金牌24枚。

衛生

2013年,灌南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80個,其中綜合醫院8個、鄉鎮衛生院17個、門診(所)52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婦幼保健所1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2565張,衛生技術人員2004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醫師)799人、註冊護士103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應保盡保,參合農民住院實際補償比60.11%。

旅遊資源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灌南縣名列其中。
二郎神廟文化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灌南二郎神廟坐落於江蘇省灌南縣五河交匯處的灌河河口,地處灌南武障河閘口處。作為灌南新興的旅遊項目景點,灌南人民充分利用《西遊記》《二郎神》戰略資源,總投資3800萬,占地二百畝。是集旅遊、觀光、飲食、商貿於一體的風景區。
西來庵
新安鎮西來庵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灌南新安鎮附近的九庵十八廟之一,現有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寮房及齋堂等房屋24間,總造價約150多萬元,現占地面積2.6畝。庵內常住僧尼2人。
西來庵西來庵
引羊禪寺
建於宋朝嘉祐三年的“引羊禪寺”,坐落在該縣城北,現新東北路與北環路前調渡河交匯處南側。當年廟於巍峨,殿閣雄偉,氣勢非凡,寺廟內樓台殿閣四十多間。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引羊寺一年一度的廟會,趕廟會信眾人山人海,香火旺盛,影響甚廣。相傳昔日奇潮泛濫,有彌勒佛騎石羊,引水入河。給周邊民眾帶來了福音。廟因寺門兩邊躺著長年酣睡的兩隻大石羊而得名。
中國湯溝桃花節,即湯溝古鎮傳統廟會,自古官民聯辦,地址在古寺廟遺址、現湯溝酒廠西北,古湯溝、西大河東岸,每年自公曆4月9日始,為期三天。其時,“桃花泉”畔,春風送暖,桃花滿眼,遍地爛漫,蔚為奇觀。風味美食“仙鱉舞香泉”,選用湯溝“鱉大汪”特有的野生大鱉,以“香泉”異水燉製,桃花盛開,聞名遐邇。

名人

湯曙紅(1915—1939年),原名宜秀,灌南縣湯溝鎮人。1929至1933年,先後就讀於淮安中學、上海正風中學和東海師範。1933年秋,湯曙紅回到家鄉,在湯溝國小任教。在他的倡導下,湯溝國小辦起了抗日讀書會,組織校內外青少年100多人,閱讀進步報刊。他們還走上銜頭,大唱抗日歌曲,演講抗日道理。為了團結抗日,1939年7月17日傍晚,湯曙紅只身前往湯溝鄉公所,和國民黨沭陽縣常備大隊長王緒五談判,被王部小隊長周法乾殺害,時年24歲。
王小古(1915-1982年),功力深厚,畫技嫻熟,寫意、工筆無所不精,以畫牡丹見長,世稱王牡丹,其花鳥畫亦飲譽中外。生前曾任山東臨沂教師進修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山東分會常務理事。他為首都人民大會堂作的《國色天香》《萬頃玫芳》巨幅畫,形神出眾,生機盎然,觀之令人叫絕。
徐淑,著名邊防將領,字伯進,東漢廣陵海西人。幼年隨父在京城洛陽求學,少年時廣交朋友,胸懷大志。漢順帝陽嘉二年,被推舉為孝廉。(由各郡國以封建倫理標準在所屬吏民中薦舉,為東漢求仕進者必由之路)。因年齡不到40歲而被卻回。陽嘉五年又被舉為茂才。任渤海縣令。不久,遷升為琅琊郡都尉,後官至度遼將軍,戰功卓著,是東漢時一位著名的邊防守將。
惠浴宇(1909—1989),曾用名惠美琬,江蘇省灌南縣新安鎮人。1928年7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解放戰爭期間惠浴宇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建國後惠浴宇歷任蘇州市委書記、蘇北行政公署主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市長、江蘇省省長、華東局常委。是黨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汪其魔,江蘇灌南人,是我國魔術師邊玉寬的弟子,曾獲得過第一屆全國魔術比賽中銀獎等獎項,代表魔術表演有“刀劍穿體”、“空中轎車”等。
羅翔,中國內地青年男演員、歌手。 因演唱《Patience》,主演《恐怖電影院》《驚魘》《90逅青春》《靈觸第七感》《七月半2:前世今生》等影視作品被觀眾所熟知。
王詠梅,女,1970年生,江蘇灌南縣人。著名作曲家。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輕音樂學會、中國音樂基本理論學會會員,江蘇連雲港市政協常委、文化局副局長。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05年和06年作為江蘇省首批“五個一”批高級人才被省委宣傳部選送北京大學和歐洲學習。期間先後被授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當代江蘇文化名人”和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等榮譽稱號。
李梅芳,女,腳踏車運動員,1993年在灌南體育場練腳踏車,1994年進入南京體院練腳踏車,2002年首次入選國家隊,2001年-2004年一直榮獲冠軍。

語言

灌南話,隸屬於江淮官話淮揚片,指是南一帶方言,一般指灌南縣內一起周邊的方言,包括射陽,漣水,以及淮陰市大部,鹽城的響水基本都是講同一種語言,語速比較慢。但灌南縣境內孟興莊一帶方言就比較類似灌雲話。

政治領導

灌南縣政治領導表
中共灌南縣委
職務
姓名
書記
李振峰
副書記
左軍、夏蘇明、童劍、汪祝君
常委
呂潔、鄧玫玫、汪建新、錢光傑、趙厚峰、伏開清、楊新忠、馬 劍、王公民
資料來源於灌南縣史志網
灌南縣人大常委會
職務
姓名
主任、黨組書記
李振峰
黨組副書記
王文鵬、唐學華
副主任
王文鵬、唐學華、徐能如高志強
資料來源於灌南縣史志網
灌南縣人民政府
職務
姓名
縣長、黨組書記
商振江
副縣長
呂潔、趙厚峰、成善全、張文艷、劉峰、廖朝兵、陸勇飛、郭海亮、梁偉、王公民
黨組副書記
呂潔
資料來源於灌南縣史志網

傳統名產

灌南縣特產有五妙水仙膏、、紫花苦菜、淮山藥草雞蛋紅掌、有機淺水藕、七品鮮菇、淮牌四豆、解暑養顏羹、風味涼拌菜、蝦籽、小肉狗、杏鮑菇、西湖盪大閘蟹、毛臉涼粉湯溝酒等。

毛臉涼粉

毛臉,又名:毛臉家。毛臉涼粉:灌南特產。中華老字號。江蘇著名豆製品品牌!是連雲港市的傳統名特產,始創於清初康熙十三年間,即公元一六七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起源於風景旅遊勝地連雲港-海州!現坐落於灌南縣!據說當時往來商人凡是路過此地:必吃毛臉做的豆製品!尤其是綠豆製作的涼粉!口味堪稱一絕!當時還一時被稱為“養生粉”!

湯溝酒

“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這是古人對湯溝酒的讚譽。湯溝酒無色透明、容香濃郁、酵甜甘冽、回味持久。湯溝系列酒曾8次獲全國金獎,15次獲銀獎,4個產品通過國家方圓標誌的認證。在全國第四屆評酒會上,湯溝特曲力挫群雄,被評為第5名,原8大名酒有4個評在其後。1984年湯溝酒還被我國首次赴南極考察隊選中,帶到南極飲用。
灌南縣(海西縣)

有機淺水藕

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性也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主補五臟,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灌南縣綠色食品淺水藕標準化示範區被國家標準委批准列為國家第6批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城市榮譽

國家級衛生縣城
江蘇省文明縣城
江蘇省衛生縣城
省級生態縣
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縣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江蘇省雙擁模範單位
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示範縣
第二批省級創業型城市
江蘇省第一批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縣
江蘇省秸稈綜合利用示範縣
2015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示範園區
國家級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江蘇省科普示範縣
淺水藕之鄉
信息來源:江蘇省灌南縣人民政府網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