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茂鎮

長茂鎮

原長茂鎮隸屬於江蘇省灌南縣,鎮域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下轄14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社會人口3.8萬。灌河在長茂鎮鎮區灌河大橋東側設有長茂港,可直接停靠1500噸海輪。

2013年1月31日江蘇省政府關於調整灌南縣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田樓鄉、長茂鎮,將原田樓鄉和長茂鎮所轄區域合併,設立田樓鎮,鎮政府駐三興居委會三興街。從此長茂鎮成為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茂鎮
  • 行政區類別:已撤銷的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轄14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18
  • 郵政區碼:222500
  • 地理位置:灌南縣東北部
  • 面積:59平方公里
  • 人口:3.8萬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灌河
  • 機場:淮安漣水機場
  • 車牌代碼:蘇G
簡介,個體經濟,城鎮規劃,新農村建設,

簡介

長茂鎮區位優勢獨特、交通優勢明顯,地處連雲港與鹽城兩市交界處,與鹽城市的響水縣城僅一橋之隔,素有連雲港市南大門之稱。這裡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距港口連雲港70公里,隴海鐵路60公里,白塔埠機場70公里。境內204國道系部級文明樣板路,可北接青島、南連上海;新建的沿海大通道從本鎮穿過,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有寧連高速、京滬高速公路相連。
長茂鎮
長茂鎮行政隸屬於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市,鎮域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下轄14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社會人口3.8萬。
被譽為“蘇北黃浦江”的灌河是蘇北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通航條件相當良好,向東可航往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向西可通鹽河、大運河、淮河流域,經濟腹地十分廣闊。灌河在本鎮鎮區灌河大橋東側設有長茂港,可直接停靠1500噸海輪。長茂港經省有關部門論證批准,將升級為3000噸級海輪碼頭,並作為連雲港港的重要輔助港口。 長茂鎮社會安定,民風淳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這裡年平均氣溫13.9℃,平均降水量957.3毫米,年平均日照2399.7小時。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充足的日照,適中的雨量,為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是蘇北有名的優質稻麥生產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
長茂鎮長茂鎮
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23家,其中外來投資企業5家,沿204國道的三產經濟帶,沿灌河一線的儲運經濟帶及沿沂河淌的畜禽養殖經濟帶已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巨大。
長茂鎮以“依河、靠路、傍城”的獨特優勢,成為連雲港市臨海工業南區的重要轄地,同時,長茂鎮作為省重點中心集鎮之一,城鎮建設正拉開第二輪建設帷幕,基礎設施建設將邁上新的台階。

個體經濟

長茂鎮 黨委、政府結合實際,在年初的鎮九次黨代會上提出沿灌河新沂河以及204國道、縣中心路、連鹽高速公路建設“四區四帶”發展戰略,鼓勵本地的能人大戶率先啟動發展經濟,同時以沿路、臨河這一載體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興業。“四區”即:一是商貿流通區。將韓洋休閒中心以南、204國道兩側包括長茂碼頭、茂港路北側規劃為商貿流通區建農貿市場、建材市場、物流中心、倉儲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服務業區域;二是長茂新鎮區。將長耿路以北204國道東側約2.05平方公里規劃為新鎮區包括商業街、住宅區、鎮政府、中心國小、法庭、派出所、計生辦及市政廣場等;三是別墅區、商住區及自建區。規劃原政府、糧管所供銷社水利站、木材站及新華國小等土地通過市場運作開發中高檔別墅群;將204國道東、灌河大橋北側的區域開發成高檔住宅區市民廣場西側土地規劃為新農村集中居住區;四是工業園區。縣中心路、204國道、沿海高速公路之間約20平方公里的土地規劃為工業區,建成為連雲港化學工業園的配套區。通過“四區”的建設,拉動沿海高速新型工業經濟帶、204國道三產服務經濟帶、灌河儲運物流經濟帶和新沂河畜禽養殖加工經濟帶的四個經濟帶的振興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農村經濟。 長茂村青年劉培忠原先一直在上海從事運輸業,後來他有感於家鄉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政府傾心扶持、助力推動的優惠政策,小劉決定回鄉創業。他在先期投資24萬元購買一輛運輸貨車的基礎上,又投入65萬元購回了一輛重載貨車,從事砂石等建築材料的運輸,經營範圍覆蓋蘇魯兩省的三市八個縣,近9個月時間,實現經營收入48萬元。三興村共產黨員、鎮人大代表成正讓,利用緊臨灌河的優勢,從事水上運輸兼砂石經營,10多年來,累計銷售黃砂、石子150多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500萬元。2008年3月份,成正讓又投入50萬元,成立正盛水泥製品有限公司,從事樓板、水泥樁生產加工,不僅自身得益,而且還帶動周圍120多名男女就業,年勞務收入8000元以上。在長茂鎮,像劉培忠、成正讓這樣利用沿路、沿河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水陸運輸、餐飲、木材收購經營以及商貿物流等新興服務業者,正如雨後春筍似的越來越多。而且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不僅如此,一些外地客商也紛至沓來,進駐長茂從事工業、第三產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鹽城客商周三亞、謝以華等外地客商,分別在長茂鎮辦起了液化氣站、三亞氣體有限公司、新型牆體材料廠,投資超過500萬元以上,不僅解決本地160多名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而且為地方財政收入增添了新的稅源。據統計,長茂鎮480多個體工商戶有80%分布在“兩河”、“三路”沿線,從業人員達6900餘人。
長茂鎮長茂鎮
長茂鎮長茂鎮

城鎮規劃

由縣 規劃局牽頭,長茂鎮主辦的“灌南縣長茂鎮總體規劃評審會”日前在長茂鎮如期舉行。連雲港市規劃局局長助理、註冊城市規劃師陸華等四名規劃專家以及縣國土、建設、規劃、供電局負責人、長茂鎮黨委、人大、政府成員參加會議。評審會由縣政府辦副主任陳永先主持。長茂鎮上一輪總體規劃於2004年編制完成,由於城鎮建設快速發展,再加之半島臨港產業的構建,原規劃已與發展形勢不相適應,急需修編。為高品位建設灌南縣第二縣城,打造江蘇省商貿中心鎮,更好地配合、呼應臨港產業發展,使長茂邁上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初,長茂鎮根據縣規劃部門意見,委託連雲港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對長茂鎮總體規划進行修編。評審會上,縣國土、供電、建設等單位就國土用地控制規劃,電力線路走向、設計,城鎮建設定位等提出建議和意見。市規劃局的專家也發表了評審意見。此次修編的長茂鎮總體規劃編制期限從2008年到2030年。待進一步完善後上報縣政府,最終通過審查於2009年付諸實施。
長茂鎮長茂鎮

新農村建設

長茂鎮農 業調整結構遵循因村制宜、規模發展、保證成效的原則,著力抓好“五個到位”,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五個到位”即調整面積落實到位。以三莊、新盤兩個新農村示範村為重點,輻射其它村莊,壯大產業培育型示範村種植、養殖規模。三莊、新盤、長茂等村落實連片種植辣椒套作中藥材1100畝,並已全部栽植韓國金塔辣椒和丹參,青陽辣椒和薏米;農戶土地流轉到位。長茂鎮認識到:結構調整靠一家一戶單兵作戰既形不成規模,而且不易管理,成本大,收益低。長茂鎮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以村為單位,與涉及到的所有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定書,便於集中連片開發;聯繫責任明確到位。對調整田塊,長茂鎮明確由鎮村兩級幹部負責掛鈎聯繫幫扶,幫助投資者協調解決生產中遇到的灌溉、招工、資金以及技術指導等實際問題;技術指導服務到位。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科協以及辣椒種植協會、畜禽養殖協會共同聯手,利用課堂集中培訓、田間現場示範,向參與農戶傳授種植、養殖等方面技術,提高農村民眾科學種植、養殖水平和能力;投資主體招引到位。採取合作、合資、單獨投資等有效途徑,招引外地客商進駐本地,投資農業,先後招引鎮江、鹽城以及安徽等地客商或獨資、或與本地大戶聯合投資承包經營,打破以前結構調整一律由政府背包袱挑擔子的格局。
長茂鎮長茂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