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是浙江省於2020年4月發布的規劃,是指導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綱領性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 頒布時間:2020年4月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是浙江省於2020年4月發布的規劃,是指導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綱領性檔案。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是浙江省於2020年4月發布的規劃,是指導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綱領性檔案。內容概況《規劃》以大運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資源依託,規劃範圍覆蓋杭州、寧波、湖州、嘉興、...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並...
《寧波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實施辦法》是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於2023年3月31日發布的大運河(寧波段)保護辦法,自2023年6月22日起正式施行。修訂背景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寧波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中國大運河南...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四五”實施方案》是2021年7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檔案。發展歷程 2021年7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四五”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實施方案》明確了4...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大運河遺產保護中的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大運河遺產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管理工作。國土資源、建設、規劃、綠化、旅遊、農業、氣象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
《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旨在加強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優秀文化、傳承人類文明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於2020年9月24日經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共三十六條,自2021年1月...
保護地名文化遺產、老樹生存環境、歷史建築,保持傳統民居風貌,不破壞古道,做到按級施保、應保盡保。構建分類科學、內涵豐富、傳導有力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省級規劃,統籌 跨區域線性廊道等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明確保護範圍、...
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經批准公布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依照原編制和報批程式執行。第九條 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大運河遺產保護與管理總體規劃、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並與嘉興市城市總體規劃、土地...
第七條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和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並與紹興市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相協調。建設、水利、交通、旅遊等專項規劃應當與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相銜接。第...
推進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協同機制建設,舉辦“中國大運河非遺旅遊大會”和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會商活動,助力浙江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美麗鄉村建設、城鄉建設、傳統村落保護等...
近代以來在浙東運河上興建的具有文化代表性和突出價值的水利工程設施,也屬於本辦法所稱的大運河遺產。第四條 大運河遺產保護堅持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原則,實行統一規劃、分段保護、屬地管理。第五條 市和大運河遺產所在地的縣(市)...
2021年10月9日,《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將全面打造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個功能分區,紮實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個重點工程,集成推出一批...
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個省市。頂層設計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
(一)打造杭州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遺產地的內涵價值,大力推進大運河杭州段保護傳承利用,通過規劃建設一批體現獨特性、世界級文化標桿和城市公共空間項目,打造文化藝術與先進科技融合的創新高地,將杭州大城北大運河...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協作,經國務院同意,建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省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一、主要職責 ...
《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發布後,以江蘇、浙江為代表的大運河沿線省份開始探索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古為今用、強化傳承,...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面。大運河、長城、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基本完成,打造形成一批中華文化重要標誌,相關重要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利用,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綜合效益有效發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國家...
6月,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
“京杭大運河北起點”標誌碑,正式確立通州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19年10月,京杭大運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已正式實現旅遊通航。2021年6月26日...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簡介 從空間上看,大運河文化帶涵蓋內容繁多,覆蓋區域廣泛,它的整體性...
第二章 規劃和保護 第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省相關規劃,編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按照規定程式批准後公布並組織實施。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省、市相關規劃,制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方案,報市...
到2025年,京杭運河浙江段各省控以上斷面交接斷面水質穩定滿足功能區要求,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落實生態基流保障要求,水生態系統功能明顯恢復,樹立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利用典範。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
推進京杭運河(德清段)水環境綜合治理。按照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生態空間管控要求,嚴格生態空間準入管理。加強大運河自然岸線保護,推進大運河沿岸國土綠化和濱河防護林生態屏障建設,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深入推進“河邊三...
要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分別編制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要協調推進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系統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重點基礎工程建設;要完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牽衽散人金學孟,仰瞻古運河今之現狀,歸居後感慨而發。”。保護規劃--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率極大---《京杭大運河申遺文化之旅行動要目》。著名文化學者--張友茂先生認為:一、項目特點。二、運河歷史意義。三、運河的現代價值(...
講好黃河故事”“水文化工程與文化融合提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重點任務”等7個專欄,對重點工作細化分解。《規劃》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管理體系、強化政策引領、加大資金投入、注重人才培養、加強信息化支撐等六項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