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津門十景
- 讀音:jin men shi jing
- 著名景點:薊北雄關,古剎晨鐘,雙城醉月
- 所屬分類:風景
- 所屬地區:中國天津
- 評定時間:1989年
薊北雄關,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主要景點,歷史人物,著名景點,古剎晨鐘,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建築特色,著名景點,故里尋蹤,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著名景點,三盤暮雨,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盤山簡介,著名景點,天塔旋雲,簡介,地理位置,建築特色,旅遊信息,龍潭浮翠,簡介,建築特色,雙城醉月,簡介,地理位置,南市食品街,風味小吃,南市旅館街,沽水流霞,海門古塞,簡介,人文歷史,海門大橋,大沽燈塔,中環彩練,簡介,設計結構,
薊北雄關
簡介
城堞遠望如刀齒,咬定青天不放鬆。萬里長城從山海關起,抵至天津最北部的薊縣黃崖關。
地理位置
人文歷史
黃崖關虎踞其間。城牆石壘磚包,堅如銅牆鐵壁。層巒疊嶂之中,戰台林立,高低相關,前後呼應。煙墩是點燃烽火、警報敵情的信號台,戰台用於居高臨下打擊迫近城牆的敵人。戚繼光修的空心敵台,台內券洞可以屯兵駐軍,還便於疏通和調動城上軍隊。鳳凰樓可以觀察敵人。
主要景點
黃崖關長城遊覽區包括“黃崖夕照”、“二龍戲珠”和“雲海煙波”三大奇觀,具有雄、險、秀、古四大特色。以“八卦街”的中央提督公署為基礎建成了我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在街內還新建了頗具規模的黃崖關長城碑林,包括百將、百家碑林,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和篆刻碑林,以及百松園和竹刻名聯堂等景點,在太平寨長城內側廣場的石台上還樹起了戚繼光石雕像,在黃崖關口東側的八仙湖上還建起了八仙湖水上遊樂場。
主要景點有:黃崖正關亦稱小雁門關。建於明代,是長城沿線著名關隘,也是薊縣境內唯一的關城。東 接寡婦樓,西至王帽頂山,牆體長2152米。包括瓮城關城的城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樓,以及角樓、門洞、水門、水關、牌坊、八卦街、陷馬坑、提調公署和城外的鳳凰樓。詎河之上,還有水關相連,呈五孔橋式,上有垛口、射孔,下有鐵柵欄,水能流而人馬不能越。水關西側的黃崖正關,上面建有關樓“北極閣”,俗稱關帝廟。
歷史人物
戚繼光修築長城
戚繼光是山東東年縣人,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00年)秋天,他赴北京參加武狀元會試,恰逢北方韃靼族首領俺簽汗率領軍隊從古北口攻入密雲、順義、通州等地,進逼北京。明政府調集大同等地鎮10多萬邊兵前來保衛北京,應試的武舉也參加了防禦,戚繼光被任命為總旗牌,督防九門,開始嶄露頭角。從公元1553年至1567年,戚繼光赴閩、浙,抗倭14年,多次立下戰功,威鎮海疆。
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在新任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竭力推薦下,明政府下令任命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遼東、保定軍務。戚繼光一上任,就和譚綸一起上疏朝政建議重修長城。朝廷採納了戚繼光的建議。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戚繼光調配士卒,開始了艱巨的築台,修牆工程。黃崖關長城也在這一修築工程之中。從公元1569年到1571年,整整用了3年時間,薊州鎮守範圍內的長城修築工程全部完工,在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的1000多公里防線上,矗立起1017座雄偉的敵台,隨著地勢,敵台高低相間,突兀參差,蔚為壯觀。
戚繼光在每座台上,配備了固定的台軍。他著有《哨守條約》,令各台官兵傳習。隨時提防邊警。同時,他還規定了傳烽辦法:有敵台的地方,以敵台充當烽火台,沒有敵台的地方以墩台充當,如有敵情,晝舉煙,夜放火,同時鳴炮。為了便於守台士兵的記憶,還把各種敵情信號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士兵牢記心中。一旦發現敵情,三個時辰之內,就可以傳遍整個薊州防線。戚繼光鎮守邊塞16年,敵人異常畏懼,始終不敢輕舉妄動。
在戍邊的緊張、艱苦軍事生活中,戚繼光充滿著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他曾寫下一首詩:
南北驅馳報國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著名景點
黃崖關內的八卦街,是依照八卦圖建造的。這座指揮台以旗幟指揮士兵用火銃弓箭射殺入網之敵。黃崖關是萬里長城中罕見的一個完整嚴謹、構造精明的防衛單元。
古剎晨鐘
簡介
以“三最”而著稱—獨樂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彩塑藝術精華的體現。1961年,馳名中外的獨樂寺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獨樂寺又名大佛寺。獨樂一名的由來,眾說各異。有人認為,觀音閣內巨大塑像的內支架,即為一株參天矗立的杜梨樹,獨樂以杜梨諧音得名。有人認為,寺中觀音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而縣誌記載則云:“獨樂寺為安祿山誓師之地,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爾命名之。”獨樂寺的創建及其倡建本,已無文獻可考,據傳始建於唐初。現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是在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餘。
地理位置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整組建築布局得當,主體突出、巍峨雄壯,莊嚴瑰麗。
人文歷史
獨樂寺在我國建築史上以“三最”著稱。第一“最”:寺內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第二“最”:閣中觀世音菩薩塑像,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第三“最”:寺中山門帶鴟尾飾物的屋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
建築特色
山門—進入獨樂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門。山門高約10米,中間為穿堂道,門正中懸一方匾額,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跡。山門東西兩側南稍間各塑有一尊護衛金剛力士,均高4.5米,二力士被稱為“哼哈二將”。
山門東西兩側北稍間分別為彩繪四天王像,兩兩分立,呈東西、南北方位各護一方。東側北端為東方持國天王,綠面,怒目,手持琵琶、兩腳各踩一鬼。東側南端為南方增長天王,藍面,又目圓睜,手持寶劍,兩腳各踩一鬼;西側南羰是西方廣目天王,紅面,怒目,左手握一龍,右手捏如意珠,腳踩兩鬼;西側北端是北方多聞天王,白面,又目和善,左手持紅蓋黃色傘,右手握灰色銀鼠,左腳下站立之鬼,為人身獸面,左腳蹲著的鬼為獸形。
山門的建築由台基、屋身、瓦頂3部分組成。台基用寬厚的方磚和條石砌牢。台基之上輔圓形石柱礎,其上立有直徑50厘米的12根木柱,呈橫四堅三排列,柱頭之上累疊了許多木塊,這便是斗拱。形似斗子的方形木塊稱“斗”,樣子象長拱形的曲木稱“拱”。獨樂寺的山門斗拱向上向外伸展兩層,斗拱的高度,相當於柱高的一半。
獨樂寺山門的屋頂是五條脊,四面坡形的廡殿頂,也稱四阿頂。從脊到檐呈現一個舒緩的弧線,至屋角處展翼如飛。正脊兩端各有一個龍吻魚尾形的構件,稱為鴟尾(也稱鴟吻)。傳說鴟尾是天上一顆魚尾星,不怕雷擊,漢代時人們把它置於建築物上,取避雷電之意。
著名景點
觀音閣簡介
觀音閣是獨樂寺的主體,閣樓上高懸以“太白”署名的“觀音之閣”題額。據考證,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書。觀音閣高22.5米,東西寬26.7米,南北深20.6米。建築風格“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菪造”。觀音閣和山門同在一個中軸線上,人置於山門內正中,透過山門可將觀音閣盡收眼底。從外表看,觀音閣為上下兩層,實際上內里為3層。閣內的中間有一暗層,並有矩形空井,和四轉平台,供觀者駐足;上層也有空井,井為六角形,有門通向閣前露台。
觀音閣共有28根立柱,外圈18根,內圈10根。柱子都有顯著的側腳。即指柱子不與地面保持垂直而是以兩邊略向建築物中心傾斜,形成建築物上小下大,比通常長方形結構增加了穩定性和抗震性。觀音閣立柱的縱橫方向,均以梁枋斗拱等構件拉連,形成雙環框架。觀音閣的斗拱式樣有24種。多種斗拱的交迭使用,使觀音閣的轉角出檐深遠,如翼騰飛。觀音閣數以千計的斗拱和樑柱檁椽,彼此之間,全部以榫卯相勾連,結成堅不可摧的整體。在其重建後的1000多年中,雖經歷了28次地震,包括其中破壞性的3次強震,而“官廨民舍,無一存,閣獨不圯。”
觀世音菩薩塑像
在獨樂寺,蔚為壯觀的是閣中聳立的一尊巨大觀世音菩薩塑像,這尊塑像在離地面72厘米的須彌座上,高達15.4米,直入大閣頂部的斗八藻井。因其頭上還生有10個小頭像,故又稱11面觀音。觀音彎眉高鼻,神態莊重,儀態萬方。觀音兩側各佇立一肋侍菩薩,略前傾於11面觀音,一副似在聽從調遣狀。這些塑像均以細泥白灰塑成。
羅漢及兩明王壁畫
觀音閣底層四周牆壁上,有五彩繽紛的壁畫。壁畫內容以高達2米多的十六羅漢及兩明王為主體,也有與佛教有關的神話故事和世俗題材。每組畫的內容各自獨立,但又緊密相聯,構成巨幅畫卷。畫面上站立的羅漢身著袈裟,臉頰豐潤,慈眉善目,背景是翻騰的海浪和起伏的山巒。壁畫下部的世俗題材,繪有豐滿健壯的婦女形象及儒生道士。每幅畫都有生動的故事情節,與著名的永樂宮三清殿等元代中期壁畫相似,據斷定為元代所畫。
這些壁畫,在清代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一次大修獨樂寺時,被覆蓋上一層1厘米厚的灰,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才發現並剝出。從覆蓋到揭出,這組壁畫共隱藏了219年。
皇帝書法壁碑
位於觀音閣西北側,立有28塊乾隆皇帝書法壁碑。每塊高1.1米,寬0.8米至1.8米不等。碑文真跡是乾隆皇帝臨摹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名人詩賦及乾隆自己的歌章。壁碑字型或端莊秀麗,或粗獷蒼勁,或深邃雄奇,風格各異.
故里尋蹤
簡介
地理位置
以天后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樓上高懸“津門故里”大匾,標誌著這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居民聚落點。
金代在這裡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故里尋蹤”一名由此而來。
人文歷史
古文化街的由來
關於海神廟的歷史
這座古廟是海神廟,它所供奉的海神娘娘,在史書和傳說中都真有其人。史書記載著她姓林,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島人,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於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後一段時間不會哭,故起名林默。她生在海島,嫻於水性,遂有一個美麗傳說流傳在民間:“能乘席渡海,雲遊島嶼間,人呼神女,又曰龍女”。
據說,在北宋宣和年間,赴高麗使臣路允迪的船隊在海上遇風濤,7隻船沉沒6隻,路允迪受隨船人員啟發,誠心祈禱林默的保護,所乘船隻竟得生還。後來,由於路允迪的奏聞,對林默的崇信漸漸得到官府的承認。南宋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將林默封為“靈惠夫人”;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又封為“靈惠妃”。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開始晉封為“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著天妃”。其間,封號一提再提,經歷了由夫人到妃、由妃到天妃的過程。到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對這位“保護神”作最後一次晉封,封號為“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達到皇封的最高品級,由天妃改為天后,民間俗稱“娘娘”。
元代以來,北方沿海一帶的海神廟,多稱“天妃宮”;清代封“天后”,於是改稱“天后宮”。
金代在古文化街一帶設“直沽寨”之後,到元代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又在原地設“海津鎮”。元代建都北京,為維持朝廷軍政開支,在南方搜刮大量糧米,通過內河和海路北運,史稱“漕運”。當時,船隊載著糧米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出發,出長江口沿著海路北上,進入海河,駛到古文化街附近的三岔口,再卸下糧米,裝到小船上,沿著北運河運往北京。此外,在當時成為繁忙“漕運”樞紐。於是,在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這裡建“天妃宮”;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後,又改稱“天后宮”。
這座古廟的香火一直很盛,元代張翥寫的一首詩,生動地描寫了當時祭祀的盛況:“曉曰三汊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巨三奠畢,喜氣滿宮袍。”
清代乾隆末年,畫家江萱所繪《潞河督運圖卷》中有一段畫,就斷續畫出了宮南大街、宮北大街的街景:店鋪鱗次櫛比,廊舍華麗整潔,有的院落花木扶疏;鋪面多是前檐滿敞形式,有燒鍋店、錢號、肉鋪、海味店、藥鋪、布店、米麵鋪、醬園、煙鋪、飯館、客棧等,在幾處稍許寬敞的角落,還有商販駐足叫賣;街上的行人、車、橋絡繹不絕;綠瓦紅牆的“天后宮”和彩繪華美、平台寬廣的宮前戲樓,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的古文化街
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
解放以後,沿街的一些小店,有的合營他遷,有的轉為工廠車間,大部分變成臨街住戶。“天后宮”的大殿,也一度成為廠房和民居。
1985年,天津市政府決定將宮南大街、宮北大街修成古文化街,同時修復“天后宮”。修復後的古文化街全長580米,有近百家店鋪。
“天后宮”前有一片空曠地帶。隨著大批人員和南貨的到來,“宮前集”應運而生,這裡出現人煙茂密、集市繁盛的新局面。明清兩代“漕運”不斷,對海神的崇奉不衰,所以“宮前集”在很長的一段年月里,始終是一個百物雲集、熙熙攘攘的場所。不知從哪個時代開始,廟前逐漸形成了街道,建起大大小小的店鋪原來日出而設、日暮而散的集市,被店鋪的經營活動所代替。宮南大街、宮北大街就是這樣出現的。
著名景點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名氣很大的民間木牌年畫,始創於明代崇禎年間,清代雍正年間逐漸興盛。楊柳青年畫的產地,並不只是限於天津城西的楊柳青鎮,當時附近方圓數十里的村子,幾乎“家家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楊柳青年畫是在宋元繪畫和明代木刻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彩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並通過寓意、寫實等多種表現手法,表現了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願望。其中,尤以反映各個時期現實生活、民俗風尚和歷史故事見長。解放以後成立了楊柳青年畫合作社和楊柳青畫店。1960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了楊柳青畫店,對於楊柳青年畫的創新精神,給予了鼓勵。
“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有一定的聲譽。“泥人張”--張長林,字明山,生於1826年,卒於1906年。他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水平,又飾以色彩、道具,形成獨特風格。其傷口大者尺余,小者盈寸。張氏祖孫幾代一直繼承著這門手藝。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由“泥人張”第4代張銘主持,培養了一批彩塑藝術人才,使這一藝術不斷發展和創新。郭沫若同志曾賦詩盛讚:“用泥造人始女媧,明山泥人錦上花,昨日作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滿天下”。
“風箏魏”風箏
“風箏魏”風箏名聲遠播國外。天津風箏的製作技藝歷史久遠,但對這一技藝做出重大貢獻的是"風箏魏"--魏元泰。他生於1872年,卒於1961年。在1914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他製作的風箏獲得國際獎牌。如今,魏元泰的後人繼承和發展了他的技藝。
傳統活動--皇會
古文化街的“皇會”,也是一個遐邇聞名的傳統活動。"皇會"最初叫"娘娘會"。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宮”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間,有人倡儀,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即農曆三月十六日送駕:將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孫、斑疹、送生娘娘的頭像,送到閩粵會館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駕:將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著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遊行,接受人們的香火。這就是最初“娘娘會”的活動。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
皇會的歷史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盡力表演,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其中,鄉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賞給4名鼓手各一件黃馬褂;鶴齡會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賞給4名鶴童各1個金項圈。乾隆皇帝還“娘娘會”的組織安排大加稱讚,賞給2面龍旗。從此以後“娘娘會”身價倍增,易名為“皇會”。
乾隆、嘉慶年間以來,“皇會”越辦越紅火,聲勢越來越大,各會依次出遊:淨街會,負責將街道打掃乾淨;門幡會,將“天后宮”海神娘娘的歷代封號寫在大幡上,組成儀仗隊簇擁;太獅會,仿照“天后宮”大殿前兩個石獅的樣子,做成兩個木頭獅子,抬著保駕;挎鼓會,由十三、四歲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還有花鼓、高蹺、身歌、捷獸(獅子舞)、重閣、中幡、萃韻音樂等歌舞、雜技表演。最後,才是載著5位娘娘木像的寶輦;每個寶輦前面都有法鼓會,後面有8個人騎著8匹大馬、打著8桿大黃旗,進行護駕。
在後來的歲月里,“皇會”不再是年年都舉辦。最後的幾次“皇會”,分別在清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國4年(公元1915年)、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差不多是10年左右1次。
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為主,街頭熙熙攘攘,熱鬧異常,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三盤暮雨
簡介
黃昏暮靄、煙霧朦朧之時,盤山的“三盤”--以松取勝的上盤,以石取勝的中盤和以水取勝的下盤,皆被雲氣籠罩,身處山中,可見“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之象。
此時“山中雲氣鬱勃瀰漫,浩浩如雪海峰巒,出沒其中,如煙檣乘風”,盤山顯得愈加靈秀壯美,獨具魅力。自古以來,盤山的這一獨特景觀,就被文人墨客所嘖嘖稱道,並稱其為“三盤暮雨”。
地理位置
盤山坐落在北京正東面90公里的燕山山脈南緣,距天津市薊縣縣城12公里,處於北京、天津、唐山三角交匯地帶。盤山海拔400至600米,海拔最高的掛月峰達864.4米。盤山風景區由西向東長20公里,由北向南寬10多公里。
人文歷史
據史書記載,自三國始至清朝末年,歷代皇帝競游盤山,魏武帝曹操、唐太宗、遼太宗、遼聖宗、金世宗、清代的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帝王,都曾在盤山“鳴騶入谷”。唐太宗李世民詩曰:“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曾數次游盤山的乾隆皇帝則贊曰:“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近代以來,盤山屢遭軍閥破壞。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多次掃蕩盤山,製造無人區,致使"青松怪石,常倚干戈,花落山空,鐘移紐斷,庵觀寺閣,夷為瓦礫。“文革”期間,盤山再遭浩動。1978年,天津市委和市政府把分期修復盤山古建築列為天津市總體規化,將盤山開闢為瀏覽區,至今已陸繼恢復重建了30多個景區、景點。
盤山簡介
盤山峰戀秀異,景色絕佳,是獲益於它得天獨厚的水文地質構造。燕山山脈多為石灰岩,而盤山則是由遠古地殼深處酸性岩漿形成的花崗岩構成,沙石育水,水與山高,故而林木繁茂,水石清奇。《圖經》云:“層巒迭嶂,真為雄勝”。《佑唐寺碑》云:“深維地軸,高逼天門,暖碧凝霄,寒青壓海。”《四正山居志》云:“萬壑青松,十里紅杏,天然圖畫。”
盤山歷來有“三盤勝境”之譽。三盤即上盤、中盤、下盤。自來峰一帶的上盤為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古中盤一帶的中盤為石勝:巨石嵯峨,千奇百怪;晾甲石一帶的下盤為水勝:飛泉響澗,濺玉噴珠。
著名景點
盤山著名勝跡有五峰:主峰掛月峰,為盤山絕頂,前擁紫蓋峰,後依自來峰,東有九華峰,西有舞劍峰;有八石: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帳房石、菱角石、蛤蟆石、蟒石。據康熙年間的《盤山志》記載,自魏武帝曹操始,唐、遼、金、元、明、清都曾在盤山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先後建有雲罩寺、萬松寺、天香寺、天成寺、上方寺、少林寺等72座廟寺;建有定光佛舍利塔、古佛舍利塔、多寶佛塔等100餘座寶塔。清代乾隆年間,在盤山南麓建造了規模浩大的離宮--靜寄山莊。
天塔旋雲
簡介
地理位置
建築特色
天塔塔身呈拋物線狀,塔樓為飛碟型,在塔身248-278米處,設有望廳和旋轉餐廳,旋轉餐廳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就餐。
旅遊信息
廣播電視塔占地300畝,塔區70%是水域。圍塔的湖面上,三層跌水相接,湖內有音樂噴泉。
龍潭浮翠
簡介
水上公園位於天津市區的西南,建於1950年。面積213公頃,是天津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津門十景之一。公園以北是天津主要的大學園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都在附近,在水上公園附近就是天津著名的廣播電視塔,俗稱“天塔”。
建築特色
雙城醉月
簡介
地理位置
南市食品街坐落在和平區南市地區。南市一名系沿襲舊稱。它位於舊天津城垣之南,又與當時已有的北市,西市相對,故稱南市。舊社會的南市又稱“三不管”,百業雜陳,煙、賭、娼、相面、說書唱戲、變戲法、練把式、賣小吃的無所不有。舊社會的南市街巷狹窄,房屋低矮,良莠混雜,藏污納垢。
南市食品街是一座古典宮城式建築組群。在4萬平方米的建築內,有100多家廳、店。
南市食品街
觀賞價值
食品街形同一座縮小了的古城。建築群為3層樓,中間設有十字甬道,甬道頂是弧形玻璃頂,將四方城封閉起來,連成一體。4個甬道口為4個入口,每個入口處上都建有門樓,中間有一拱形門洞,門洞上有寬1.7米、長6.2米的匾額,上面刻有“南市食品街”5個大字,系拼接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手跡而成。
食品街的4個門樓為仿清式古建築,高24.5米,寬16米。門樓屋頂為重檐殿式木結構。8個飛檐翼角外觀一致,翼角頭上裝有琉璃瓦套獸、戧獸和龍、鳳、獅、仙人走獸。綠色琉璃瓦屋面,正脊的兩頭安有兩個正吻獸。屋檐下的額仿、墊板、梁枋上,有金碧輝煌的彩畫。
食品街的4座門樓上各有一塊牌樓門匾,南為“振羽”門,西為“興歌”門,北為“中聖”門,東為“華腴”門,4個門的字首聯起來為“振興中華”。門匾字型摘選自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趙孟畋;個牌樓名稱的含義是“振興迎賓”、“興歌起舞”、“中聖醉酒”、“華腴美味”。亭檐的8個翹角。
飲食價值
在南市食品街即可尋到的6大菜系,分別是魯菜館(山東風味)中的蓬萊香飯莊、聚英德飯館、華林酒家、九河樓海鮮菜館、野味餐廳、鳳凰[圖庫]酒家;蘇菜館(江蘇風味)中的蘇州得月樓;川菜館(四川風味)中的峨嵋酒家;徽菜館(安徽風味)中的古井大酒家;粵菜館(廣東風味)中的羊城酒家、潮州餐廳、天津香港餐廳;浙菜館(浙江風味)中的浙江酒樓;湘菜館(湖南風味)中的津湘飯莊;閩菜館(福建風味)中的津閩餐廳。
風味小吃
食品街不僅薈萃了全國八大菜系,還包容了自成流派的天津風味菜、山西風味菜、紹興風味菜、清真菜、外國風味菜、宮廷菜等。
風味菜餐
天津風味菜餐館有聚合成飯莊、先得月飯莊、南市狗不理包子鋪(狗不理包子與耳朵眼炸糕、桂發祥麻花並稱“天津三絕”,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狗不理包子的特點是選料嚴格、味道鮮美、肥而不膩。戊戌變法前後,袁世凱曾將狗不理包子做為貢品奉獻給慈禧太后)、津東海味飯莊;山西風味餐館中有晉陽飯莊;紹興風味餐館中有鹹享酒店;清真飯莊(西域風味)中有清真會芳樓飯莊、清真恩義成飯莊;外國風味餐館中有天津起士林南市分店(西式)、天津神戶餐廳(日式)、鴨溪酒樓(俄式和法式);宮廷御膳餐館中有御膳園、仿膳樓餐廳等。
在代表各菜系的餐館之外,南市食品街還容納了各地品類繁多的風味小吃,五滋六味俱全,雅俗共賞,長少鹹宜。
耳朵眼炸糕店
天津風味小吃,品種繁多,在民間享有盛譽。耳朵眼炸糕店的耳朵眼炸糕是“天津三絕”之一,它用上等江米、赤砂糖、優質紅小豆和小磨香油等主料精製而成,皮酥脆,餡鮮嫩,味細甜,香氣醇郁。桂發祥麻花分店的桂發祥麻花又稱十八街麻花,也是“天津三絕”之一。這家分店經營的麻花與總店一脈相承,堅持傳統投料標準及製作,外形美觀,香、甜、酥、脆,久存不綿軟。
此外,還有芝蘭齋糕乾店的糕乾、大福來鍋巴菜分店的鍋巴菜、清真白記餃子館的餃子、陸記炸糕店的炸糕、明順齋什錦餅店的的燒餅、冀州曹記驢肉店的醬驢肉、杜稱奇蒸食鋪的蒸食、正和鍋貼貼店的鍋貼、同發號京東餡餅店的餡餅、石頭門坎素包店的素包、天津抻條麵館的抻面、豆香齋卷圈店的卷圈、廣興成麵茶鋪的麵茶、富香園老豆腐店的豆腐腦、鄉味居和村姑餐廳的貼餑餑熬小魚、金來順圓籠蒸餃店的蒸餃,馬記西城齋小吃部的分糕等。
各地風味小吃
全國各地風味小吃也數不勝數。其中,有唐都餐廳的西安風味羊肉泡饃、西安餐廳的油漩羊肉餅、知味齋的小爆肚、滿園春小吃店的咖喱餃和酥合子、老幼樂小吃店的揚州風味黃橋燒餅、寶蘭粉皮素食店的遼寧風味粉皮、天府川味食品店的川味小吃擔擔麵和夫妻肺片、爐爐香門市部的江蘇風味什錦餡缸爐燒餅、泉城齋山東水煎包店的包子、李記中西盒菜店的盒菜、義豐齋小吃的吊爐燒餅等。
在各種正餐、風味小吃之外,食品街還設有專為少兒過生日的三毛餐廳,仿照紅樓夢大觀園格局而成的紅樓茶社以及各種風味的糖果糕點、醬製品等專營店,這其中有炸食專家果仁張的果仁製品,崩豆張的酥而脆的崩豆製品等。
南市旅館街
從南市食品街朝西的興歌門踱出,一座仿清式古建築群迎面聳立,與食品街連成雙城之勢,這便是南市旅館街。旅館街占地33畝,由南北兩幢主樓和過街樓連線組成,總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與食品街等量齊觀。雙城雄峙,古樸典雅,壯麗沉靜,相映生輝。
南市旅館街建築與食品街建築風格一脈相承,青磚紅柱琉璃瓦,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彩繪檐牆,氣韻生動。旅館街的1樓有古典風格的前廳,可供600人就餐的豪華大餐廳。2至5層為客房以及2個大會議室和8個小會議室,客房按國內一級旅館設施,備有1400餘床位。旅館的底層設有地下停車場和倉儲庫房,同時還設有龐大的地下展廳。
沽水流霞
海門古塞
簡介
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她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解放後,大沽口炮台遺址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以“海門古塞”之譽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文歷史
明代開始設防,以“威”、“鎮”、“海”三字命名。清鹹豐八年(1858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畿安全,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海門大橋
大沽燈塔
矗立在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建於1978年,高達56.45米,是我國目前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最高燈塔。塔頂裝有巨型燈具,無論陰、晴、雨、霧,都能發光導航。尤其是夜間,可以發出旋轉著的強烈興束,射程達70海里。
中環彩練
簡介
中環線是天津市第一條城市快速主幹道,設計車速為每小時60公里。工程分兩次建設,1985年1月20日至6月20日修建西半環(勤儉橋至光華橋),1985年12月至1986年6月20日修建東半環(光華橋至勤儉橋)。兩項工程分別榮獲1986年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和1988年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中環線是一條圍繞津城市區的環城公路,道路兩旁不僅高樓林立,樹木成蔭,還有眾多的公園。
設計結構
中環線北起京津公路與勤儉道交口,過勤儉橋、紅衛橋(也叫子牙河橋),經紅旗北路,過紅旗地道、紅旗橋、芥園橋向南,經紅旗路過復康橋向東,經復康路、過八里台橋,沿吳家窯大街、圍堤道、新圍堤道過光華橋經東興路並跨京山鐵路轉西,沿張貴莊路再折向北沿紅星路、育紅路過鹽砣橋,順鐵東路過倉聯莊地道(也叫蒼聯莊立交橋)到普濟河道立交橋,向西跨京山鐵路沿普濟河道至京津公路與勤儉道交口。全長34.494公里,貫穿紅橋、南開、河西、河東、河北、北辰6區。連線天津對外放射線17條:京津公路、津榆公路、津圍公路、溫家房子路、津大公路(和津薊高速公路)、津漢公路、津北公路(和津濱高速公路)、津塘公路、津沽公路(或津歧公路)、津港公路、津淄公路、津靜公路(和京滬高速公路代用線)、津楊公路(和新津楊公路)、津同公路、津霸公路、津保高速公路、津永公路等。建有紅衛橋、紅旗地道、西青道立交橋、長江道立交橋、王頂堤立交橋、八里台立交橋、解放南路立交橋、中山門立交橋(也叫蝶式立交橋)、東興路立交橋、東風立交橋、順馳立交橋、民權門立交橋、鹽砣橋、蒼聯莊立交橋、普濟河道立交橋、勤儉立交橋等16座。其中,中山門立交橋造型優美設計新穎獨特,曾於1988年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