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我省教育規劃綱要和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以提高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為核心,以加強教師工作薄弱環節為突破口,以創新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為動力,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為我省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基本原則
1.師德為先。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
2.能力為重。把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強培養培訓,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3.以師為本。把促進教師全面發展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教師,營造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氛圍。
4.改革創新。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強大動力,改革管理制度,全面激發教師隊伍的生機活力。
5.科學發展。把實現城鄉、學科、性別、各級各類教師隊伍的整體協調、高水平發展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使教師隊伍結構科學合理、規模滿足需要、質量顯著提高。
總體目標
到2020年,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1.專任教師數量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到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總量達到146.45萬人,其中,學前教育專任教師22.3萬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80萬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6.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11.6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15.7萬人,特殊教育專任教師0.45萬人。
2.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到2020年,新增農村薄弱學校短缺學科教師3.5萬人,中國小短缺學科教師不足問題得到解決;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70%以上;高等學校教師的年齡結構、學科專業結構、職務(職稱)結構、學緣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興學科專業教師滿足發展需要。
3.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普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先進的教育理念、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到2020年,幼稚園教師基本具備專科以上學歷,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基本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比例大幅提高,高等學校教師基本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本科院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40%以上。
4.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提高。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國家公務員平均水平,並逐步提高。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進一步完善,教師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農村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5.教師管理制度科學規範。根據各級各類教育的特點,完善教師編制標準,嚴格落實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加快推進教師職務(職稱)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教師管理工作體制機制。
主要任務
(四)師德為先,整體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德才兼備、師德為先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師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教師隊伍發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認真落實各級各類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開闢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立教師思想狀況定期調查分析制度,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教師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法制教育,規範執教行為,確保教師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以補足配齊為重點,建設滿足逐步普及學前教育需要的幼稚園教師隊伍
以補足配齊為重點,根據國家要求,制定我省幼稚園教師配備標準;實施幼稚園師資補充計畫。嚴格實施幼稚園教師資格制度,完善幼稚園園長任職資格制度。切實加強幼稚園教師培養培訓,將幼稚園教師培訓計畫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深化幼稚園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幼稚園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建設、幼兒師範院校建設和專業建設,推動中等幼兒師範學校與高等師範院校協同創新、合作發展。
(六)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建設滿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多樣化需要的中國小教師隊伍
不斷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鼓勵引導優秀人才到農村從教。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畫,每年選拔一批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到農村中國小任教;加強農村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畫,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村中國小教師。著力提高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滿足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需要。建立城鎮教師到農村學校定期任教制度,帶動農村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七)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建設滿足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職業院校教師隊伍
創新“雙師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拓寬“雙師型”教師的引進渠道,吸引高技能人才擔任職業院校教師。支持職業院校聘請具有“雙師”素質的緊缺專業人才兼職任教。加大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全員培訓力度,落實教師企業實踐制度,全面推動專業課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型發展,引導教師提升實踐教學水平和專業實踐能力。
(八)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建設滿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需要的高等學校教師隊伍
以中青年教師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深入實施人才強校工程,提高高等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提高創新平台的人才吸引力。制定和完善及早選苗、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的特殊措施,通過特設崗位、人才項目、團隊建設、項目經費支持等方式,引進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和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培養培訓一批高素質、專業化青年骨幹教師。
(九)以提升培養培訓質量為重點,建設滿足特殊教育全面發展需要的特殊教育教師隊伍
支持我省特殊教育師範院校專業建設,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能力。加強特殊教育專業建設,拓寬專業培養領域,擴大培養規模,滿足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需要。改革培養模式,積極支持高等師範院校與醫學院校合作,培養具有複合型知識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師、康復類專業技術人才。在師範院校和其他高等學校的師範類專業中普遍開設特殊教育課程,培養師範生具有指導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能力。建設全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和實踐教學基地。加大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力度。實施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計畫,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探索建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常態化機制。
政策措施
(十)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工作機制。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學術規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職前培養、準入、職後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加大優秀師德典型宣傳力度,促進形成重德養德的良好風氣。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師德考評方式,建立我省師德考評制度。將師德建設作為學校工作考核和辦學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認真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試行)》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完善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的師德監督機制。完善高等學校科研學術規範,健全學術不端行為懲治查處機制。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直至撤銷教師資格。
(十一)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標準體系
依據國家制定的幼稚園、中國小、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在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方面推進教師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依據國家制定的幼稚園園長、普通中國小校長、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和任職資格標準,制定實施辦法,提高校長(園長)專業化水平。按照國家師範類專業相關認證標準,開展專業認證和評估,規範師範類專業辦學。
(十二)最佳化教師資源配置
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對寄宿制以及農村邊遠地區中國小實行傾斜政策,以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進行。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定期核定中國小教師編制,每五年至少核定一次。完善學校編制管理辦法,健全編制動態管理機制。省轄市、縣(市、區)政府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對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變動情況,每年調整一次,調整方案由教育部門提出,報同級政府批准。嚴禁擠占、挪用、截留中國小教師編制。根據國家和我省有關要求,落實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和《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試行)》,適時研究制定高等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鼓勵省轄市、縣(市、區)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滿足學前教育發展急需。鼓勵民辦學校參照公辦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民辦幼稚園按照國家幼稚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合理補足配齊教職工。全面推進縣(市、區)域內教師、校長輪崗交流工作,促進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加強省級統籌,逐步建立農村教師補充新機制。大力推動城鎮教師支持農村教育,鼓勵支持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講學。
(十三)嚴格落實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
根據《教師資格條例》(國務院令第188號),結合我省實際,提高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品行和教育教學能力要求。嚴格落實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建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證書制度。健全教師公開招聘制度,探索制定符合不同學段、專業和崗位特點的教師招聘辦法。
(十四)完善師範生招生培養制度
完善師範生招生制度,科學制定招生計畫,確保招生培養與教師崗位需求有效銜接,實行提前批次錄取,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學生攻讀師範類專業。探索制定省級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採取相關措施,鼓勵優秀男青年積極報考師範類專業並從事幼稚園、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逐步解決幼稚園、中國小教師性別結構失衡問題。探索建立招收職業院校優秀畢業生和企業技術人員專門培養職業教育師資制度。擴大教育碩士招生規模,培養高層次中國小和職業院校教師。落實師範生教育實踐不少於一學期制度。
(十五)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
進一步加強全省各類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繼續實施幼稚園和中國小教師省級培訓計畫,構建以校本研修為基礎的“國培”、“省培”、“市培”、“縣培”、“校培”五級研修體系。實行五年一周期不少於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全面貫徹中國小和幼稚園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教育部門、學校主管部門負責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要依法制定教師培訓規劃,對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業務培訓,保障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推行教師培訓學分制度,教師培訓學分情況作為教師職稱評聘、崗位聘任(用)、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教師考核和評先表優的必備條件。採取頂崗置換研修、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等多種模式,大力開展中國小、幼稚園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培訓,加大英語、音樂、美術等師資緊缺學科教師培訓。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和青年專業骨幹教師企業實踐項目,完善以企業實踐為重點的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制度。推行高等學校中青年教師國內訪學、掛職鍛鍊、社會實踐制度。加強校長培訓,重視輔導員和班主任培訓。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深度融合,建設教師網路研修社區和終身學習支持服務體系,促進教師自主學習,推動教學方式變革。
(十六)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深化教師培養培訓模式改革,構建以師範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推動高等師範院校教師教育資源整合,促進高等師範教育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加強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和實施教師教育課程“雙導師”制,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教師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建設計畫、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計畫。依託相關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支持建設一批“教學名師工作室”。在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建設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開展教師培訓、產學交流、教學研究諮詢,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健全老中青教師傳幫帶機制,完善青年教師參與教學團隊和科研創新團隊制度。依託現有資源,加強中國小幼稚園教師、職業院校教師、特殊教育教師、雙語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推動各地結合實際,規範並著力加強縣(市、區)域教師培訓機構建設。
(十七)建立培養造就高端教育人才機制
實施中國小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制定普通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負責制實施細則,探索實行校長職級制。改進特級教師評選和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特級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實施中原名師培育工程,構建教師梯隊建設體系。實施河南省職業教育專家培養工程和職業學校名師培養計畫,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科帶頭人選拔制度。堅持培養與引進兼顧、教學與科研並重,加強高等學校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依託國家“千人”計畫、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和省“百人”計畫、特聘教授崗位制度,著力引進學術大師和優秀學科帶頭人。實施河南省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等人才項目,培養一批創新思維活躍、學術視野寬闊、發展潛力大的青年骨幹教師。支持青年教師赴海外進修深造,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支持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營造有利於名師名校長成長發展的環境,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辦學。
(十八)加快推進教師職務(職稱)制度改革
分類推進教師職務(職稱)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類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統一的中國小教師職務(職稱)系列,探索在職業學校設定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研究完善符合村國小和教學點實際的職務(職稱)評定標準,職務(職稱)晉升向村國小和教學點專任教師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兼職教師申報相應系列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城鎮中國小教師在評聘高級職務(職稱)時,要有一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十九)全面推行教師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
加強崗位設定管理,全面推行教師聘用制,按照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契約管理的原則,完善以契約管理為基礎的用人制度,實現教師職務評審與崗位聘用有機結合,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加強教師考核,改進教師考評機制,建立教師轉崗和退出機制,完善教師流動機制,提升教師的協同創新能力,促進優質教師資源共享。完善相關人事政策,鼓勵普通高中聘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團體等機構的專業人才擔任專兼職教師。實施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項目,支持職業院校聘用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等社會各界卓越人士擔任專兼職教師。支持中外大學間教師互派,提高聘任外籍教師的比例。
(二十)創新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核心,健全符合教師職業特點、體現崗位績效的收入分配製度。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推進非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對在農村、邊遠、貧困地區任教的中國小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鎮、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給予生活補助。完善幼稚園教師待遇保障政策,對農村幼稚園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按照國家和我省規定落實特殊教育教師津貼。
(二十一)完善教師表彰獎勵制度
繼續做好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師、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對在農村地區長期從教、貢獻突出的教師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根據國家安排部署,定期開展中國小特級教師、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重點獎勵在教學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鼓勵各地、各學校根據有關規定開展教師表彰獎勵工作。充分發揮河南省教育基金會作用,加大對農村中國小、幼稚園教師獎勵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教師獎勵基金。
(二十二)加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保障
把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各地教師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切實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培訓、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崗位聘用、表彰獎勵、課題申請、教齡和工齡計算、社會活動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完善民辦學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將民辦學校校長和教師全面納入教師培訓管理範圍。民辦學校依法與教師簽訂聘用契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時兌現教師工資待遇,按規定為教師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鼓勵民辦學校為教師建立補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二十三)健全教師權益保障機制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依法維護教師權益。完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教授在教學、科研和學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幼稚園、中國小、職業學校管理制度,實行校務會議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決策的合法權利。
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採取有力措施,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從教。實施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程,改善農村中國小特崗教師、支教交流教師和寄宿制學校管理教師的基本工作生活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自行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鼓勵各級政府將符合條件的農村教師住房納入到當地住房保障範圍統籌予以解決。按照事業單位改革總體部署,推進教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按規定為教師繳納社會保險費。
組織實施
(二十四)建立教師工作領導和協調機制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教師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教師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建立完善部門溝通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形成“責權明確、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教育部門負責教師隊伍建設的巨觀管理、整體規劃、政策制定、監督檢查。教育、發展改革、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
(二十五)健全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新增財政教育經費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投入重點,切實保障教師培養培訓、工資待遇等方面的經費投入。教師培訓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市、縣兩級要不低於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有條件的地方可達到2.5%。幼稚園、中國小和中等職業學校按照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高等學校按照不同層次和規模情況,統籌公用經費和事業收入,保障教師培訓經費需要。凡各級政府和各級部門舉辦的幼稚園、中國小教師培訓,按照“誰舉辦、誰培訓、誰負擔”的原則,不得向幼稚園和中國小教師個人收取任何費用。逐步完善公辦職業院校生均財政撥款預算制度,探索將教職工待遇與培養學生的數量和質量相掛鈎的預算管理辦法。切實加強經費監管,確保專款專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捐資支持教師隊伍建設。
(二十六)建立督導和問責制度
各級政府要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把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場藕作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政績考核、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建立教師工作定期督導檢查制度,把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並公告督導結果,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二十七)加強輿論宣傳
各級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要加強宣傳,使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蔚然成風,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利於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