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襄

武襄

(1)狄青,字漢臣,北宋汾州西河人,人稱“面涅將軍”。狄青生前,被視為朝廷的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他含冤而死,卻受到了禮遇和推崇,“帝發哀,贈中令,謚武襄”。其事跡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及卡通片。

(2)俞大猷(1503年-1580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漢族,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儒將、民族英雄、軍事家、武術家 詩人、兵器發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績是領導抗倭戰爭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考中武進士,全國第五名。授職守衛金門同安一帶,歷任百戶參將總兵都督同知等職。轉戰江蘇、福建、廣東和山西大同等地,身經百戰,戰功顯赫,“俞家軍”威名赫赫,與當時另一位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

在47年的戎馬生涯中,俞大猷雖血戰倭寇20年,他歷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馬生涯四十七年,“時而受重用,名聲顯赫;時而受貶責,淪為囚徒”,四為參將,六為總兵,累官都督。

晚年三次曾上疏請求告老歸鄉,萬曆七年(1579年),病死於任上。贈左都督,武襄。著有《劍經》傳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襄
  • :1008年
  • :1057年
  • 定義狄青死後的諡號
武襄,狄武襄生平,俞武襄生平,將門之後,南征北戰,俞武襄武術貢獻,

武襄

(1)武襄,狄青死後的諡號。
面涅將軍——狄青
(2)武襄,俞大猷死後的諡號。
俞龍戚虎——俞龍

狄武襄生平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於嘉祐二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狄青出身貧寒,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裡,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年),經尹洙的推薦,狄青得到了陝西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並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遂發憤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益知名。”由於狄青勇猛善戰,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之間,歷官泰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推樞密副使。
狄青受命於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這一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廣東。宋朝統治者十分恐慌,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作了不到3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宋仁宗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並親自在垂拱殿為狄青設宴餞行。
當時,宋軍連吃敗陣,軍心動搖,更有個別將領如陳曙等,心懷私利,不以國事為重,竟因害怕狄青搶功而擅自出擊,結果大敗而歸,死傷慘重。狄青受命之後,鑒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首先向皇帝建議停止借交趾兵馬助戰的行動。他大刀闊斧整肅軍紀,處死了陳曙等不聽號分之人,使軍威大振,接著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了大批的糧草。依智高的軍隊看到後,以為宋軍在近期內不會進攻,放鬆了警惕。而狄青卻乘敵不備,突然把軍隊分為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崑崙關,占取了有利地形,接著命令一部分軍隊從正面進攻。他執掌戰旗率領騎兵,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
班師還朝以後,論功行賞,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作了最高軍事長官。然而種種禍患也就由此而生。
宋懲唐末五代武人專政,兵變頻仍之弊,自開國以來,極力壓低武將地位,以絕其覬覦之心,把右文抑武作為基本國策。從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分割禁軍統帥權力,到實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直至發展到凡將帥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陣圖,訓令,將帥只能按圖作戰的荒唐地步。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隨著狄青官職的升遷,朝廷對他的猜忌,疑慮也在逐步加深。早在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任樞密副使時,御史中丞王舉正就認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執政,“本朝所無,恐四方輕朝廷”。右司諫賈黯上書皇帝,論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韓贄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縱橫嶺南,滿朝文武驚慌失措,狄青受命於危難,率兵出征之際,朝廷在欣喜之餘,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獨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監軍,監視狄青。後因諫官李兌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觀軍容,致主將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於形勢緊急才作罷。到狄青凱旋還朝作了樞密使時,這種疑忌和不安達到了頂點。臣僚百官紛紛進言,不僅始終反對狄青作官者如王舉正竟以罷官威脅,就連原來屢屢稱頌狄青戰功,譽之為良將的龐籍、歐陽修等人也極力反對任命狄青。難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懷有異心而招致眾議嗎?恰恰相反,狄青始終對朝廷忠心耿耿。在他作了樞密副使之後,臉上仍保留著宋代軍士低賤的標記——制字。宋仁宗曾勸他用藥抹去,狄青回答說:“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願留以勸軍中。”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氣,而不是自己作官的尊嚴。
狄青出身貧賤,曾有諂諛附阿之徒附會說他是唐朝名臣狄仁傑之後,狄青並不為改換門庭而冒認祖宗,他說:“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在依智高敗逃之後,有人曾主張報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卻以為“不敢誣朝廷以貪功”。史稱他“為人縝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行師先正隊伍,明賞罰,與士卒同饑寒勞苦……尤喜推功與將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相與誰說:“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就連力主罷免他的文彥博也稱他“忠謹有素”。歐陽修在嘉祐元年(1056)七月上書請罷狄青,洋洋數千言,舉不出一條得力罪證,反而稱讚他:“青之事藝,實過於人”,“其心不惡”,“為軍士所喜”,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那么罪名是什麼呢?不得不假託虛妄的陰陽五行說,把當年的水災歸罪於秋青,說:“水者陽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為狄青任官而顯示的徵兆。簡直是無中生有,羅織罪名。為什麼朝廷如此急於除掉狄青呢?文彥博說得明白,就是因為“朝廷疑耳”。在文彥博請罷狄青時,宋仁宗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立即反駁“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場病,後來慢慢康復,如制誥劉敞上書說:“天下有大憂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體平復,大優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樹為朝廷最大的威脅。在這種猜忌,疑慮達到登峰造極的時候,謠言紛起,有人說狄青家的狗頭正長角,有人說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連京師發水,狄青避家相國寺,也被認為是要奪取王位的行動。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僅作了4年樞密使狄青終於被罷官,出知陳州,離開了京師。
狄青到陳州之後,朝廷仍不放心,每半個月就遣中使,名曰撫問,實則監視。這時的狄青已被謠言中傷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來他都要“驚疑終日”,惟恐再生禍亂,不到半年,發病鬱郁而死。這位年僅49歲,曾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為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沒有在兵刃飛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場,馬革裹屍,卻死在猜忌、排斥的打擊迫害之中。
狄青生前,被視為朝廷的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他含冤而死,卻受到了禮遇和推崇,“帝發哀,贈中令,謚武襄”。
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終自食其果,在後來的民族戰爭中,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圖重振國威,但又苦於朝中沒有能征善戰之人,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親自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之靈,並將狄青的畫像掛在禁中,但已於事無補,只能是嘆息國勢日頹,發思古之幽情而已。

俞武襄生平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號虛江,福建泉州府北郊濠市(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河市鄉)濠格頭村人,原籍鳳陽府霍邱縣(今安徽霍邱)。是明代嘉靖年間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世稱俞龍戚虎,亦是武術名家。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參加武科會試,中武進士第五名,授千戶,守衛金門。
嘉靖三十四年,俞於浙江嘉興斬倭寇約二千人。
嘉靖三十五年接任浙江總兵,先後平定浙西倭患,以及盤踞舟山的倭寇巢穴。
嘉靖四十一年,俞從山西被調任福建總兵。次年,會同戚繼光等人攻克福建莆田東南平海衛,再度給予倭寇強烈打擊,並收復興化城(今莆田)。經過俞大猷的努力,至嘉靖四十五年,基本消除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與禍害。
為官清廉正直,不知逢迎贈賄予東廠,遭構陷入錦衣衛詔獄數月,為戚繼光、胡宗憲救出,俞因此鬱郁以終。卒後,贈左都督,謚武襄
為了紀念俞大猷抗倭的成就,現浙江麗水有一條街道以俞大猷的名字命名:大猷街。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俞大猷墓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將門之後

俞大猷祖籍鳳陽府霍邱縣(今屬安徽鳳陽),始祖俞敏跟從朱元璋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於是俞家遷移至晉江(今福建泉州)。
弘治十六年(1503年),俞大猷生於晉江濠市(今泉州洛江區河市鎮格頭村)。俞大猷自幼家貧,靠母親楊氏編髮網和親友資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學不輟。五歲時即在家鄉濠市入塾讀書,拜幾位當地名士習文。十歲隨家遷居泉州城內北隅(今泉州僑中),與鄧城湯克寬等讀書於清源山清源洞。十五歲進文秀才,與李杜、薛南塘、史文齋、史禮齋等十餘人繼續讀書於清源山紫澤書院,並習武於清源洞,人稱十才子。

南征北戰

俞大猷年輕時先後拜王宣林福、軍事家趙本學等人為師,學習《易經》與兵書,皆得三家所長。後又從師精通荊楚長劍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欽學劍(棍)術和騎射,後達到了“劍術天下第一”,跨馬而騎,引弓飛矢,百發百中的境界。
王、林、趙三人均為當時泉中名師,且是明代前期閩學著名代表人物蔡清之弟子,從蔡清學過《》。王宣以《易》論古今治亂興衰之跡,林福以《易》明心性忠孝仁義之奧,趙本學以《易》衍兵家奇正虛實之權,著有《韜鈐內外篇》和《孫子註解》。俞大猷對三師之意均能默契神會,融會貫通,尤能闡其所未論。《明史》本傳評論“大猷為將廉,馭下有恩,數建大功,威名震南服。”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以汪直、徐海為首的一夥海上盜寇,勾結倭寇進犯鎮海關,騷擾浙東、蘇南。明廷俞大猷調防寧、紹、台、溫四府,常駐鎮海拒寇。在遭到俞大猷等明朝守軍的反擊後,汪直這伙海上盜寇只得退據到金塘島上,集聚在瀝港築巢侍機復擾。瀝港離鎮海城僅幾十里水路,若不搗毀這個安在眼前的賊巢,鎮海關則難以安寧。因而俞大猷和湯克寬參將率水師決定從速追搗金塘島,但由於賊巢地形險要,官兵幾攻未克。次年三月,浙閩提督王抒遣俞大猷從瀝港正面主攻,參將湯克寬從西堠門堵倭寇後路,採用一前一後兩面夾攻的戰術。俞大猷自率水師移營木岙〔距金塘只隔一山〕,俞大猷免去因嚴重違犯軍紀的士兵侯得的死罪,命他戴罪立功。侯得金塘瀝港地形相當熟悉,他按俞大猷的指後潛入瀝港倭寇營寨,約定在進攻那夜三更放火接應。當侯得放火大燒倭營時,俞大猷乘機率兵冒著烈火攻入瀝港,不防的倭寇,遭此突襲後,一時驚慌失措,只得落荒而逃。俞大猷又率軍又乘勝追擊,連敗倭賊於松門、普陀、昌國、臨山、觀海等地,經四天奮擊,倭巢盡毀,“擒斬四千,溺者不可勝計,賊自是不敢犯定海(鎮海)”。只有汪直率殘兵突出重圍,潛逃外洋。俞大猷親自率戰船追擊至馬跡洋時,忽遇大風,不少戰船在風大浪高中沉沒,汪直才得以僥倖脫逃。瀝港一戰,殲滅倭寇280餘人,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另一股從瀝港潰逃到岑港的倭寇,也被把總劉恩至領兵殲滅。失去了巢穴的倭賊一時不敢再犯鎮海關。得勝的俞大猷把瀝港改稱為“平倭港”,金塘百姓為了褒揚俞大猷抗倭,在瀝港立“平倭碑” 紀念這次金塘島抗倭大捷。因俞大猷抗倭有功,次年被提升為蘇浙副總兵。
岑港平倭幾戰未克 俞大猷招來牢獄之災
據《嘉靖東南平倭通錄》、《明史紀事本末》等記載: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倭寇“寨海中普陀諸山”,巡撫王抒“偵知之,乃遣參將俞大猷帥銳兵先發,而湯克寬以巨艦繼之,徑趨倭寨,縱火焚其廬舍,賊倉皇走,我兵隨擊,大破之,斬首五十餘級,生擒百四十三人,焚溺死者無算。…渠魁汪直率眾乘間逸去。”“七月,倭至普陀山洋,王抒遣劉恩至、張四維等殲之。”普陀山之役後,王直逃到日本薩摩州松浦津,潛號曰京,自稱徽王,以徐海、葉宗滿等為將領,陳東、謝和等為謀士,建造巨艦,繼續派部下和倭寇一起騷擾江、浙沿海。都御史王忬派兵在長塗、沉家門一線設防。次年三月,王直派蕭顯率部入浙,在普陀山附近洋面與明軍大戰後,舍舟登普陀山。俞大猷統兵追擊,蕭顯部據險固守茶山10餘天后,大批倭寇抵達普陀山,上下夾擊明軍,明軍武舉火斌、黎俊民等300餘人先後戰死。明軍參將盧鏜率部前來增援,蕭顯和倭寇只得從海上逃竄,經盧鏜阻擊,殲寇200餘名。
嘉靖三十五年(1556),朝廷任命俞大猷為浙江總兵兼暑浙江都督同知。時倭寇進犯西庵、沈莊等地,俞大猷奉命擊敗倭寇,皇帝為此詔令歸還他的世襲特權。浙西倭寇平定後,俞大猷率部在冬季大雪天突襲倭寇,終於蕩平了據險死守舟山倭患。三十六年(1557),浙江總制胡宗憲設計誘擒王直,王直餘部毛烈等據岑港,聲稱要為王報仇,朝廷督促胡宗憲出戰。次年二月,胡宗憲調總兵俞大猷、參將戚繼光、都指揮李涇、張天傑等進攻岑港。岑港外圍島嶼棋布,地形複雜,毛烈部據險死守,直至夏天,明軍仍未攻克岑港。時朝中士大夫詆毀胡宗憲,彈劾俞大猷。朝廷撤了俞大猷的總兵職,並要他以一月為限平定倭寇。俞大猷等在此壓力下猛攻倭寇,先後斬殺倭寇四五千人。但圍攻一年仍無法攻占岑港。胡宗憲“陰縱之,不督諸將邀擊。此為御史李瑚所劫,則委罪大猷縱賊以自解,帝怒,逮系詔獄,再奪世蔭”《明史紀事本末》。這是說胡宗憲認為還是讓倭寇自退為利,於是令張開合圍放敵,也不追擊。在御史就此事彈劾胡宗憲時,胡則將罪責推到俞大猷的身上,為此嘉靖帝一怒下詔逮捕俞大猷,連世蔭也被奪了。“三十八年(1559年),太尉陸炳與大猷善,密以已資賄嚴世蕃。大猷得不死,罷職,發大同立功贖罪。”俞大猷雖得以出獄,卻要發配到邊塞立功贖罪。後戚繼光等派僧人與毛部寨內的僧人聯絡,使其內部猜疑,終於在一個雨夜攻占岑港,毛烈部潰奔柯梅,明軍乘勝追擊,張四維等又擊沉毛烈部船隻4艘,斬首90餘級,毛烈南逃福建、廣東。
一生忠誠許國 大猷老而彌篤
《明史俞大猷傳》曰:“負奇節,以古賢豪自期”,“忠誠許國,老而彌篤,所在有大勛。”“贊曰:世宗朝,老成宿將以俞大猷為稱首,而數奇屢躓。以內外諸臣攘敓、而掩遏其功者眾也”。 時人評價俞大猷曰:“(俞)公為將,未事之先,則心周萬全之算;即事之後,則每垂悠久之慮。其周萬全之算以底事成績,則古名將蓋多有之;其垂悠久之慮以戡亂興治,則其用心非儒者不能也。”他從軍47載﹐嚴於治軍﹐先計後戰﹐不貪近功。強調“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正氣堂集》卷十一)。他治軍,以《易》來指導劍術和戰陣法式,以儒家的忠、義、仁、信等取信於士兵;他理民事,亦以儒家的仁、信等來折服百姓;他在抗倭戰爭中的傑出表現,主觀上是激發民族正氣,發揚朱熹的攘夷思想,以衛護明朝的封建統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朝廷提升俞大猷為福建總兵,戚斷光為副總兵,隸屬閩浙總督譚綸指揮,會同剿倭。譚綸命令戚斷光、劉顯、俞大猷分別率領三路大軍,會攻倭寇於平海衛,殲敵2200多 人,並救回3000多名被劫的居民,光復了興化城。四十三年(1564),俞大猷調任廣東平定在潮州的倭寇20000人與大盜吳平。後總督吳桂芳令俞大猷指揮十萬大軍分五路征討河源、翁源賊首李亞元等,俞大猷親搗賊巢,生擒李亞元,俘虜、斬殺敵人10400名,救回百姓80000餘人。朝廷又調任俞大猷為廣西總兵官,並授予他平蠻將軍印信。俞大猷不斷平定賊寇,因功升任右都督,享有世襲蔭庇子孫的特權,升為指揮僉事。萬曆元年(1573)秋天,海寇突襲閭峽澳,因戰事失利,俞大猷被剝奪了職務,後被起用為後府僉書,訓練車營。他三次上書請求退休,均未批准。直至萬曆八年(1580)俞大猷在任上去世,享年78歲,朝廷追贈他為左都督,諡號武襄。
多才多藝亦武亦文 博學宏論一代儒將
俞大猷傳承了少林棍法。嘉靖年間,他親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教僧人練習少林棍法,使少林棍法得以繼傳。他又將自己編制的《臨陣實用》棍法,傳接給泉州南少林寺寺僧,使南少林寺寺僧對少林拳、棍法有了新的認識。
他創造一套用樓船殲滅倭寇的獨特海戰戰術。俞大猷的海防戰略是藉助船,積極地以戰為主的戰略。其在《正氣堂集》指出:“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他認為,“防倭以兵船為急”,“攻倭兵技,當以福船破之”。因為福船高大尖底,性能優越,是優秀的海船,為倭寇所畏懼。他徵調福建樓船,或就地建造大海船,徵募精兵上船,進行嚴格訓練,組建一支馳騁東南沿海抗倭戰場上的威武之師———俞家軍。這在普陀山和金塘烈港兩次海戰中,就可見證俞家軍是藉助了樓船之威取勝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俞大猷率閩中樓船突擊普陀山的倭寇新巢。時徽州人汪直勾結倭寇據烈港,俞大猷擊破之,戰於寧波、紹興、松陽諸郡,焚舟數十艘,斬俘敵千餘人,顯示了樓船的威力。
他還發明了一種陸戰用的獨輪車。俞大猷設計製造出了抵禦敵人騎兵的獨輪車,並曾用百輛獨輪車和3000騎兵在安銀堡大敗敵人,明朝廷因此設定了兵車營。
他精通六經,博學宏論,堪稱明朝一代儒將 。他的《舟師》詩,是我國古代最早描寫海戰的佳篇。詩曰:“倚劍東溟勢獨雄,扶桑今在指揮中。島頭雲霧須臾淨,天外旌旗上下沖。隊火光搖河漢影,歌聲氣壓虬龍宮。夕陽影里歸蓬近。背水陣奇戰士功!” 他還著有《續武經總要》、《劍經》、《兵法發微》、《洗海近事》等著述,後人將他的詩文雜著彙編為《正氣堂集》30卷。今金塘瀝港廟中供有俞大猷像。

俞武襄武術貢獻

俞大猷戚繼光中國武術發展史中,豐富了遺留在福建的少林拳,現稱南拳,突顯與少林拳之差異。(南少林莆田,也正在泉州之中)。
傳下“荊楚長劍”、“楊家槍”混合而成之“俞家棍”法,編寫了《劍經》,詳言棍法要義,授於各兵將,在對抗倭、虜戰爭中,連戰皆捷。俞大猷早年師從趙本學,習兵法武功。 《劍經》成於1557年,俞大猷將《劍經》與《兵法發微》連同他的老師趙本學所著的《韜鈐內外編》合輯成《續武經總要》。
《劍經》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