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狹窄症

椎管狹窄症

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形式的椎管、神經根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包括軟組織(如黃韌帶肥厚、後韌帶鈣化等)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由於椎管狹窄造成對脊髓及神經、血管卡壓和刺激從而引起椎管狹窄症的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椎管狹窄
  • 外文名:Spinal canal stenosis disease
  • 分類:先天原發性和後天繼發性
概述,分類,症狀,診斷,一般治療及預防保健,病因學,臨床表現,輔助檢查,

概述

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形式的椎管、神經根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包括軟組織(如黃韌帶肥厚、後韌帶鈣化等)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由於椎管狹窄造成對脊髓及神經、血管卡壓和刺激從而引起椎管狹窄症的發生。1803年Porta最先注意到椎管管徑縮小是椎內神經受壓的一個原因。1910年Sumita首先記載了軟骨發育不育者的腰椎管狹窄症,其後Donath和Vogl相繼描寫了本症。1953年Schlesinger和Taverus作了比較全面的敘述。1954年Verbiest和1962年Epstenin先後提出因腰椎椎管狹窄,壓迫馬尾神經所引起的神經併發症。1964年Brish和1966年Jaffe等描述了間歇性破行與椎管狹窄有關。

分類

椎管狹窄症一般分兩大類:先天發育性(原發性)和後天繼發性椎管狹窄症;按狹窄部位可分為:頸椎管狹窄症腰椎管狹窄症胸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的為腰椎管狹窄症,頸椎管狹窄症常歸於脊髓型頸椎病,胸椎管狹窄症較少見。按解剖部位分為中央型(主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和神經根孔狹窄。

症狀

頸椎管狹窄症(脊髓型頸椎病)本病症狀發展緩慢,早期可有頭暈,手麻等症狀,當壓迫刺激脊髓後逐漸出現雙下肢的麻木、無力發軟(踩棉花感)、皮膚感覺減退、走路不穩,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
胸椎管狹窄症大多數胸椎管狹窄症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上,隱匿起症,逐漸加重,早期僅感覺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無力、發僵、發沉、不靈活等,休息片刻又可繼續行走,脊髓源性間歇性跛行,這與腰椎管狹窄症中常見的以疼痛、麻木為主要特徵的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顯著不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踩棉花感、行走困難,軀幹及下肢麻木與束帶感大小便困難、尿瀦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礙等.
椎管狹窄症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症早期表現為腰痛、腰脹、腰緊束感。隨著疾病的發展,腰部的症狀減輕甚至消失。並出現下肢麻木、疼痛、無力、發涼、皮膚感覺減退、甚至肌肉萎縮。典型的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50-100米後必須下蹲或彎腰休息一會方能繼續行走,行走一段路又出現跛行)。後期出現下肢、腿部肌肉萎縮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椎管狹窄症椎管狹窄症
椎間盤突出症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階段,一般以中老年為發病高發期,是因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引起纖維環破裂、髓核溢出而壓迫、刺激神經、血管脊髓等產生的臨床綜合症。
腰椎滑脫症是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椎體位置改變而引起的臨床綜合症,可以分為真性滑脫和假性滑脫兩種,前者也可稱為先天性滑脫,是因椎弓根發育不全、峽部不連線引起的滑脫。後者常因外傷勞損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椎體不穩。

診斷

根據詳細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X線平片.脊髓造影.CT.MRT等不難診斷,但需與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鑑別。

一般治療及預防保健

腰椎管狹窄症多見於中老年人,是腰腿疼和下肢行走無力的常見原因。引起的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人進入中老年後,腰椎間盤退變,骨質增生,韌帶增厚導致神經周圍空間變小而受壓,患者行走過程中,出現腰腿疼痛和下肢酸困、麻木、無力、跛行,而不能遠距離行走,嚴重者行走幾十米就很困難,患者往往需要蹲下休息一會兒,方可繼續行走,然後仍需蹲下休息,能夠繼續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這是因為,直立行走時腰椎管的空間是變小的,此時神經受壓加重,神經缺血加重。但是患者騎腳踏車不受影響,可以騎較遠的路程。腰椎管狹窄症的診斷確立,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結合影像學表現方能確立。單純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或單純根據影像學表現均不能確立診斷。日常生活中對於腰椎椎管狹窄的治療,主要有2個 方便,保守治療和積極的預防保健按措施其中保守治療主要有 休息、理療按摩、服藥以及使用一些醫療器械如腰痛治療帶等在治療的同時對腰部有很好的保護和固定作用關鍵是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便,直接戴上工作休息都不影響等。絕大多數病人通過保守治療是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的,其次是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積極的預防和保健措施如下:  
(1)腰的保護: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腰的套用: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應早用腰痛寧膠囊等藥物,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性改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對不典型的病例首先應採用非手術療法,如臥床休息、牽引、按摩理療及藥物治療等。同時應避免著涼與過勞,以促進神經刺激之症狀恢復。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的典型病例,應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以全椎板截除,徹底減壓為主。所謂徹底減壓是指在截除椎板時不但要夠高夠寬,而且要解除椎體後部(椎管前部)和側隱窩的增生骨質,以便徹底解除馬尾神經根的一切壓迫。

病因學

發育性脊椎狹窄又稱原發性椎管狹窄:這種椎管狹窄,系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故椎管的前後徑和左右徑都一致性狹窄。椎管容量較小,所候任何誘因都可使椎管進一步狹窄,引起脊髓馬尾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症狀。如橫管橫斷呈三葉形常可使側隱窩狹窄。退變型椎管狹窄,又稱繼發性椎管狹窄,主要是由於脊椎發生退行性病變所引起。因脊椎有退行性病變,椎間盤萎縮吸收,椎間隙變窄,環狀韌帶鬆弛,脊椎可發生假性滑脫或增生。更由於脊椎鬆弛,椎板黃韌帶可由異常刺激而增厚(如椎板厚度超過5mm,黃韌帶厚度超過4mm,即為不正常),硬膜外脂肪可變性、纖維化,使硬脊膜受壓,引起一系列馬尾及神經壓迫或刺激症狀。
椎管狹窄症椎管狹窄症
脊椎滑脫性狹窄,如病人有脊椎崩裂症或腰椎峽部不連,常可發生脊椎滑脫。當有脊椎滑脫時,因上下椎管前後移位,可使椎管進一步變窄。更由於脊椎滑脫,可促進退行性變,峽部纖維性軟骨增生,更加重椎管狹窄,壓迫馬尾或側隱窩內神經根,引起椎管狹窄症。醫源性椎管狹窄,由於各種手術治療的刺激,尤其是施行脊椎融合植骨術後,常可引起棘間韌帶和黃韌帶肥厚或植骨部全部椎板增厚,結果使椎管變窄壓迫馬尾神經根,引起椎管狹窄症。
外傷性椎管狹窄,當脊椎受到外傷時,尤其是當外傷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時常引起椎管狹窄,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根,引起椎管狹窄症。其他骨病所致之椎管狹窄症,如畸形性骨症和氟骨症等,均可因椎體、椎板、和軟組織增厚而使椎管內容減小,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引起椎管狹窄症。
1、後天繼發性椎管狹窄是由於椎間盤突出、椎體增生、椎體滑脫以及後縱韌帶、黃韌帶增生肥厚、鈣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經及周圍血管造成神經血管發生炎症粘連,充血水腫"脹大",從而造成椎管狹窄症的發生。
2、先天性(原發性或發育性)椎管狹窄是由於在脊柱的生長形成中,包括營養外傷等因素造成椎管發育的先天性狹窄而致此病。大部分患者開始可能不出現症狀,人到中年以後由於脊柱的一些退行性病變或損傷,從而導致椎管狹窄症的症狀及體徵出現。

臨床表現

本症好發於40~50歲之男性多以女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見。其主要症狀是腰腿痛,常發生一側或兩側根性放射性神經痛。嚴重者可引起兩下肢無力,括約肌鬆弛、二便障礙或輕癱。椎管狹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狀是間歇性破行。多數患者當站立或行走時,腰腿痛症狀加重,行走較短距離,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無力,越走越重。當略蹲或稍坐後腰腿痛症狀及破行緩解。引起間隙性破行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馬尾神經根受刺激或壓迫有關。1803年Portal最先注意到椎管前後徑縮小,可壓迫椎管內神經。1858年Charcot認為下肢血管病變導致骨骼肌供血不足也能引起間歇性跛行,故間歇性跛行又分為神經性間歇性跛行和血管性間歇性跛行兩大類。1949年Boyd指出血管性間歇性破行症僅在行走後才發生大腿或小腿肌肉痙攣性疼痛,經休息後臨床症狀即可減輕。而因椎管狹窄症使腰骶神經根受壓所引起的間歇性跛行又稱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症。可由於體位的改變引起下肢放射性神經痛, 尤其是每當腰椎過伸時,腰腿疼痛症狀加重。因為當腰椎過伸時,腰椎椎間隙前部增寬,後方變窄常使腰椎間盤及纖維環向椎管內突出,使椎管進一步變窄,刺激或壓迫神經根。也由於腰椎過伸神經根變短變粗,容易受壓而產生神經根或馬尾刺激症狀。在背伸的同時,腰椎的黃韌帶也鬆弛形成皺襞增厚使椎間孔變小也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根引起馬尾及神經根的刺激症狀。上述臨床症狀當腰椎前彎時,可因椎管後方的組織拉長椎管內容減小,脫出的間盤迴縮等而減輕,也可於略蹲,稍坐或臥床休息而減輕。因此患腰椎管狹窄症者,往往自覺症狀較多,較重,而陽性體徵則較少。因為病人於臥床檢查時其臨床體徵或已緩解,或已消失之故。臨床常見的體徵除腰部前屈時症狀減輕,與腰椎背伸時腰腿痛症狀加重外,還常有直腿抬高陽性或陰性,往往兩側相同,下肢知覺異常或減退。兩腿無力,膝跟腱反射不正常及括約肌無力,二便障礙等。
椎管狹窄症椎管狹窄症
椎管的測量:1975~1977年Verbiest根據椎管中央矢狀徑(m-s徑)和椎管椣徑的測量將椎管狹窄分為三型:
1.絕對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狀徑小於或等於10mm者,為絕對型椎管狹窄(m-s≤10mm)。
2.相對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狀徑小於或等於10~12mm者(m-s為10~12mm)較多。
3.混合型。
總之中央矢狀徑(m-s徑)小於11.5mm由肯定為病理現象。如腰椎管的頭側或尾側的中央矢狀徑比值大於1則為異常現象(頭尾正常時m-s徑之比值小於)。
橫徑:即椎弓根最大距離,平均值為23mm。其正常值下限為13mm(X線照片為15mm)。

輔助檢查

正位X線片常顯示腰椎輕度側彎,關節突間關節間距離變小,有退行性改變。側位X線片顯示椎管中央矢狀徑常小,小於15mm就說明有狹窄的可能。必要時可進行腰椎穿刺,奎肯試驗,腦脊液化驗,及脊髓造影脊髓造影是診斷本症的可靠方法。正位片可清楚顯示硬脊膜腔的大小,如出現有條紋狀或鬚根狀陰影,表示馬尾神經根有受壓現象,或全梗阻,如影柱呈節段性狹窄或中斷,表示為多發性或全梗阻。
CT、MRI檢查:鞘膜囊和骨性椎二者大小比例改變,鞘膜囊神經根受壓,硬膜外脂肪消失或減少,關節突肥大使側隱窩和椎管變窄,三葉狀椎管,弓間韌帶、後縱韌帶肥厚。
實驗室檢查:腦脊液蛋白可有不同程度增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