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該病為退變性疾病,其病因主要來自發育性胸椎管狹窄和後天退行性變所致的綜合性因素。積累性勞損,代謝異常、炎症、家族性因素等也被認為是本病的發病原因之一。
臨床表現
胸椎管狹窄症患者因病變節段高低、壓迫來自前方或(和)後方、單側或(和)雙側、是否合併頸、腰椎病變等不同情況而表現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差異較大。
1.症狀
胸椎管狹窄症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好發部位為下胸椎,主要位於胸7-11節段,但在上胸段,甚至胸12段也可遇到。
本病發展緩慢,起初多表現為下肢麻木、無力、發涼、僵硬及不靈活,雙側下肢可同時發病,也可一側下肢先出現症狀然後累及另一側下肢。約半數患者有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離後症狀加重,需彎腰或蹲下休息片刻方能再走。較重者存在站立及行走不穩,需持雙拐或扶牆行走,嚴重者胸腹部有束緊感或束帶感,胸悶、腹脹,如病變平面高而嚴重者有呼吸困難。半數患者有腰背痛,有的時間長達數年,但僅有1/4的患者伴腿痛,且疼痛多不嚴重,大小便功能障礙出現較晚,主要為解大小便無力,
尿失禁少見。患者一旦發病多呈進行性加重,緩解期少而短。病情發展速度快慢不一,快者數月即可發生截癱。
2.查體
患者呈痙攣步態,行走緩慢,脊柱多無畸形,偶有輕度駝背、側彎,下肢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膝及踝陣攣反射亢進等。
檢查
1.胸椎X線檢查
X線平片上可顯示不同程度的退變性徵象,其範圍大小不一。有時後關節間隙及椎板間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其中側位片上可發現肥大增生的關節突突入椎管這是診斷本症的重要依據。
2.CT檢查
CT檢查可清晰顯示胸椎管狹窄的程度和椎管各壁的改變。椎體後壁增生、後縱韌帶骨化、椎弓根變短、椎板增厚、黃韌帶增厚及骨化等,均可使椎管矢狀徑變小;椎弓根增厚內聚使橫徑變短;後關節突增生肥大及關節囊增厚骨化使椎管呈三角形或三葉草形。
3.MRI檢查
MRI不僅能評估脊髓受壓後的改變,也可除外其他髓內、外病變引起的壓迫如腫瘤、炎症等。
診斷
正確的診斷首先依靠詳細的病史及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有下列情況者,應高度懷疑此病:
1.持續的或進行性加重的背痛和放射性疼痛,後者只沿肋間神經走行方向放射,而不像
坐骨神經痛那樣放射至下肢;
2.進行性加重的下肢無力;
3.步態笨拙、跛行;
4.不明原因的下肢麻木、肌肉痙攣(抽搐);
5.軀幹或下肢有束帶感。
具備上述2~3項者,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和電生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治療
1.胸椎管狹窄症的基本治療原則
非手術治療一般無效,手術是目前治療該病的惟一有效方法。因此,本病一經確診,應儘快進行手術治療,特別是對脊髓損害短期內呈進行性加重的患者,更應在脊髓發生不可逆性損害之前進行手術。
2.治療胸椎管狹窄症的術式
本病常用的術式為胸椎後路全椎板切除減壓術,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的壓迫。減壓後脊髓輕度後移間接緩解前壁的壓迫,減壓範圍可按需要向上下延長,在直視下手術操作較方便和安全;對合併有旁側型椎間盤突出者可同時摘除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