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管狹窄

胸椎管狹窄

胸椎管狹窄症是由發育性因素或由椎間盤退變突出、椎體後緣骨贅及小關節增生、韌帶骨化等因素導致胸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引起相應脊髓、神經根受壓的疾病。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胸椎管狹窄症
  • 英文名稱:Thoracic Canal Stenosis
  • 所屬科室:外科 - 骨科
  • 發病部位:胸椎
  • 主要症狀:進行性的下肢無力,麻木,癱瘓
  • 主要病因:黃韌帶骨化,胸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骨化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病因及常見疾病,鑑別診斷,檢查,治療原則,

病因及常見疾病

1.退變性胸椎管狹窄
此症見於中年以上,由於胸椎的退行性變致椎管狹窄,其病理改變主要有:
(1)椎板增厚骨質堅硬,有厚達20~25mm者。
(2)關節突增生、肥大,向椎管內聚,特別是上關節突向椎管內增生且前傾,壓迫脊髓後側方。
(3)黃韌帶肥厚可達7~15mm。在手術中多可見到黃韌帶有不同程度骨化。骨化後的黃韌帶與椎板常融合成一整塊骨板,使椎板增厚達30mm以上。多數骨質硬化,如象牙樣改變。少數病例椎板疏鬆、出血多。
(4)硬膜外間隙消失,胸椎硬膜外脂肪本來較少,於椎管狹窄後硬膜外脂肪消失而靜脈淤血,故咬開一處椎板後,常有硬膜外出血。
(5)硬脊膜增厚,有的病例可達2~3mm,約束著脊髓。當椎板切除減壓後,硬膜搏動仍不明顯,剪開硬膜後,腦脊液搏動出現。多數病例硬膜輕度增厚,椎板減壓後即出現波動。
由上述病理改變可以看出,構成胸椎管後壁及側後壁(關節突)的骨及纖維組織,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向椎管內占位使椎管狹窄,壓迫脊髓。在多椎節胸椎管狹窄,每一椎節的不同部位,其狹窄程度並不一致,以上關節突上部最重,由肥大的關節突、關節囊與增厚甚至骨化的黃韌帶一起向椎管內突入,呈一橫行骨纖維嵴或骨嵴壓迫脊髓。在下關節突起部位則內聚較少,向椎管內占位少,壓迫脊髓較輕。兩者相連呈葫蘆腰狀壓迫,多椎節連在一起則呈串珠壓痕。
2.胸椎後縱韌帶骨化(TOPLL)所致胸椎管狹窄
TOPLL可以是單節,亦可為多椎節,增厚併骨化的後縱韌帶可達數毫米,向椎管突出壓迫脊髓。這組病例亦可有胸椎管的退行改變,但大多較輕,以TOPLL壓迫為主,又因手術治療途徑不同,故單列一類。
3.先天性胸椎管狹窄
如同頸椎管狹窄一樣,胸椎管狹窄也與先天發育有關。胸椎管先天性狹窄,其椎弓根短粗,椎管前後徑狹小,但年幼時脊髓在其中尚能適應,成年後有輕微胸椎管退行性變或其他致胸椎輕微損傷等誘因,即可構成壓迫脊髓,出現症狀,因此,胸椎管狹窄症系胸椎管退行性變引起的疾患。

鑑別診斷

胸椎是腫瘤、結核以及硬膜外血腫好發部位,在診斷該病時應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胸椎結核
一般都有結核病史和原發病灶。脊柱X線片上可見椎體破壞、椎間隙變狹窄和椎旁膿腫的陰影。病人多有消瘦、低熱、盜汗和血沉增快。
(2)腫瘤
胸椎轉移性腫瘤全身情況很差,可能找到原發腫瘤,X線片顯示椎體破壞。與椎管內良性腫瘤鑑別較困難,X線片無明顯退行性徵象,可有椎弓根變薄(“瞎眼”)、椎間孔增大等椎管內占位徵象,造影照片髓內腫瘤呈杯口狀改變,胸脊液蛋白量增高更顯著。
(3)(單純)胸椎間盤突出
往往缺少典型的臨床表現,行MRI或CT檢查才能區別,在椎間盤平面有向後占位的軟組織影,多有明顯的外傷史。
(4)脊髓空洞症
多見於青年人,好發於頸段,發展緩慢,病程長,有明顯而持久的感覺分離,痛覺、溫度覺消失,觸覺和深感覺保存,蛛網膜下腔無梗阻,腦脊液蛋白量一般正常,MRI顯示脊髓內有破壞灶。
(5)外傷性硬膜外血腫、單側後關節突骨折、蛛網膜囊腫
有明顯外傷史,X平片無異常,MRI檢查多可發現。

檢查

本病起病緩慢,初起下肢麻木無力、發涼、有間歇性跛行。呈痙攣性步態,行走緩慢,脊椎多無畸形,下肢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膝及踝反射亢進,巴彬斯基氏征、歐本漢氏征、革登氏征均陽性,胸部及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胸部皮膚感覺節段性明顯,影像學可協助確診。

治療原則

對於胸椎管狹窄症,現如今尚無有效的非手術療法,手術減壓是解除壓迫恢復脊髓功能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旦確立診斷,即應儘早手術治療,特別是脊髓損害發展較快者,應儘快手術。
手術途徑的選擇:
(1)後路全椎板切除減壓術是首選方法。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的壓迫,減壓後脊髓輕度後移,間接緩解前壁的壓迫。
(2)以後縱韌帶骨化為主要因素的椎管狹窄,尤其巨大孤立的後縱韌帶骨化,後路效果不佳,應從側前方減壓切除骨化塊,解除脊髓壓迫。
(3)胸椎管狹窄症合併中央型椎間盤突出時,從後路手術摘除髓核很困難且易傷及脊髓和神經根,也以採用側前方減壓為宜。
(4)多段胸椎管狹窄症,以及合併嚴重的頸椎或腰椎管狹窄者,如一次手術難以同時解決,可分次完成手術,先解除壓迫最重或對脊髓危害最大的節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