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為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次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

李光弼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今已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概述內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光弼
  • 別稱:李臨淮、李武穆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契丹族
  • 出生地營州柳城
  • 出生時間:708年
  • 去世時間:764年8月15日
  • 主要作品:《將律》《統軍靈轄秘策》《李臨淮武記》《辭疾讓官表》
  •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鎮壓浙東袁晁起義
  • 官職:河南副元帥、太尉侍中
  • 爵位:臨淮郡王
  • 追贈司空太保
  • 諡號:武穆
人物生平,契丹驍將,出奇制勝,太原之戰,朔方節度,河陽之戰,中興第一,愧恨長逝,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軼事典故,盡釋前嫌,速斬崔眾,智降兩將,巧施美馬計,後事安排,臨淮遺法,驚服田神功,個人作品,後世地位,親屬成員,史料記載,後世遺蹟,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契丹驍將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周時歸降,累官朔方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一作郡公),以驍勇善戰出名,在反擊突厥戰爭中暴卒,獲贈營州都督,謚曰忠烈。
李光弼李光弼
李光弼自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即入軍旅,任左衛親府左郎將。李光弼為父守喪時,嚴遵禮法,之後任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
天寶五載(746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任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為兵馬使,並充任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將所受的禮遇,也不能與他相比。王忠嗣曾說:“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不久後,李光弼襲封父爵薊郡公。後因擊敗吐蕃、吐谷渾的功勞,進號雲麾將軍
天寶八載(749年),經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喜愛李光弼的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聞訊後,託病辭官。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便奏請玄宗,將他召回京師長安。

出奇制勝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范陽(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盧(治今遼寧朝陽)、河東(治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討宰相楊國忠為名,從范陽發兵十五萬,南下反唐。次年,郭子儀欣賞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向玄宗推薦他。玄宗下詔命李光弼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
李光弼受命後,第一個目標是收復被叛軍攻占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該郡地處叛軍南北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將自己的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李光弼善待史思義,親自為其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接受史思義“按軍入守”、以逸待勞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屬下兵馬為四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叛軍死傷慘重,只得退兵。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李光弼派輕騎數千,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叛軍五千,收復常山郡九縣中的七縣。其後,李光弼與郭子儀又率領唐軍在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決戰,大破叛軍,斬首四萬級,俘一千餘人、戰馬五千匹。河北十餘郡聞訊,紛紛重新歸順了唐軍。

太原之戰

嘉山之戰後,李光弼想趁勢攻取叛軍的老巢范陽郡,以絕其根基。但適逢潼關失守,長安淪陷,玄宗逃奔蜀地,人心驚駭。此事遂被擱置。
李光弼全身畫像李光弼全身畫像
至德元載(756年)七月,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的唐肅宗遣使追命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八月,二人抵達,受到肅宗召見。肅宗授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仍任節度使之職。並特加其為北都太原留守。此後,李光弼奉命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征討叛軍。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占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滿萬人的弱卒,聽聞史思明即將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築牆抗敵。李光弼說:“太原城方圓四十里,叛軍快到了才修牆,只能空耗人力。”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李光弼一面防禦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讓戰士從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擊敵軍;他還在城上安裝石炮拋石器),擊斃大量叛軍;地道後來挖到史思明大營,俘斬叛軍一萬多人。此時,叛軍內訌,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史思明退兵范陽,留駐的蔡希德等人疲憊不堪。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隊向叛軍發動進攻,斬首七萬餘級,繳獲大批軍械。太原之戰取得完全勝利。他又進收清夷、橫野等軍,擊破攻擊好畤、大橫關一帶的叛軍分支。戰後,李光弼轉拜檢校司徒。
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勝利訊息傳到靈武,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他為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國公。

朔方節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肅宗再次詔李光弼入朝,升他為侍中,改封鄭國公。九月,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因為肅宗不相信二人,不設主帥,只派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諸軍。唐軍出師後,在獲嘉擊敗叛軍,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叛將安太清逃至衛州防守。安慶緒派七萬軍隊援救衛州。唐軍大破安慶緒,斬首四萬級,繳獲鎧胄數十萬,攻占衛州。唐軍又在愁思岡擊破叛軍,並趁勢圍攻鄴城。安慶緒求救於史思明。史思明出動十三萬軍隊援救鄴城。次年三月,雙方爆發相州之戰,史思明率軍奮戰,李光弼等率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被殺傷的人數幾乎相等。郭子儀率部在後,還未來得及布陣,突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卻看不清。唐軍與叛軍都大驚,各棄兵仗輜重,分向南、北方面潰退。此役後,唐軍各部相繼引還。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整敕部隊,全軍以歸。戰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河陽之戰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
汴州節度使許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叛軍甚至南下江淮一帶。李光弼緩行至洛陽後,決定撤出洛陽,移軍河陽,留洛陽空城給史思明。十月,史思明進攻河陽,李光弼先設計誘得史思明所部良馬千餘匹。接著又用木桿鐵叉叉住史思明在黃河上的火船攻勢。史思明損兵折將,親率大軍再進攻河陽,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內藏刀,表示自己寧死不降的決心。三軍為之感動,部將李抱玉荔非元禮等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叛軍大將周摯、徐璜玉、李秦授等都被擒獲,叛將安太清退守懷州。河陽之戰,李光弼再次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此役的勝利,牽制了史思明主力軍,保障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
史思明不知周摯等已經戰敗,還在攻河陽南城。李光弼在河邊向其展示俘虜,並趁勢攻懷州,史思明來救,李光弼迎擊於沁水之上,又將其擊敗。安太清在懷州拒守一月有餘,李光弼令部將僕固懷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裡應外合,攻克懷州。安太清等被生擒,送往朝廷。
乾元三年(760年)正月,肅宗加李光弼太尉中書令

中興第一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不聽李光弼正確意見,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李光弼無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進攻洛陽。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軍令,不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陣,致使大敗,唐軍只好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史思明雖然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軍也因此得以休整。肅宗將邙山之敗歸罪在僕固懷恩身上,加李光弼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營節度使。後又任命他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今江蘇盱眙),進攻史朝義軍。
李光弼側身像李光弼側身像
監軍使以台州(治臨海,今屬浙江)人袁晁領導的浙東(治越州,今浙江紹興)義軍勢大,李光弼兵少,請他退保潤州以避叛軍鋒芒。李光弼說:“朝廷安危繫於我一身,現在敵人雖強,但不知道我的兵力多少,如果我出其不意,敵人自當退走。”徑直前往泗州,旋即先克許州(今河南),活捉史朝義將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蘇徐州)。當時,大將田神功平定劉展之亂後,滯留在淮南不前;尚衡、殷仲卿等在兗、鄆兩州相互攻擊;來瑱不聽朝廷詔令,堅持留在襄陽。朝廷深感憂慮,等到李光弼到了許州後,史朝義退走,田神功急忙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來瑱等都畏懼李光弼的威名,相繼入朝覲見。
寶應元年(762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旋即揮軍收復許州,斬得叛軍首級一千餘級,擒獲叛將二十二人。史朝義分兵進攻宋州(今河南商丘),李光弼領軍救援,將其擊退。
李光弼又派部將張伯儀等率領各軍,向袁晁義軍發起攻勢。十二月,唐軍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縣)擊敗義軍。
此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治今安徽省歙縣)率饑民起義。朝廷命李光弼分兵討伐。
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為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同年三月,官軍再次擊敗袁晁義軍。四月,經十餘次交戰,唐軍最終擊敗義軍,俘獲袁晁。其弟袁瑛率軍突圍,不久後亦被困死於寧海紫溪洞中。此後,代宗下詔增李光弼實封食邑二千戶,授其一個兒子為三品官,又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於凌煙閣
李光弼在徐州,只決斷軍旅之事,其餘一切事務,都委託由判官張傪處理。張傪為政精明,處理事務十分自如。諸將奏事,李光弼大多讓張傪參與商議。諸將事奉張傪,如同事奉李光弼,因此軍中整肅,東夏泛指東部)得以安寧。

愧恨長逝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寶應二年(763年)初,吐蕃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乘虛攻入關中,占領長安。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急詔李光弼奔赴陝州行在。李光弼害怕遭到魚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其後,吐蕃被關內副元帥、中書令郭子儀打敗。代宗返回長安後,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再藉故詔書未至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收租賦。代宗再詔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長安見駕。七月,代宗改元“廣德”,賜李光弼一子三品官,並加實封食邑三百戶。
起初,李光弼治軍嚴整,先謀後戰,能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諸將不敢不服。後來,李光弼在徐州不敢入朝,部將田神功等人對他的敬畏態度大有變化。李光弼因而很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致使憂鬱成疾,於廣德二年(764年)七月十四日(8月15日)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代宗為其輟朝三日,遣使弔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人物評價

總評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為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新唐書·李光弼傳》)他雖名氣不如郭子儀大,但其軍事才能不在郭子儀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謀,在其戎馬生涯中,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他治軍威嚴而有方,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後,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改,而當他號令後,軍威更加威嚴。李光弼部下的李懷光僕固懷恩田神功李抱玉李忠臣哥舒曜韓游瑰渾釋之辛京杲荔非元禮郝廷玉李國臣白孝德張伯儀白元光陳利貞侯仲莊柏良器等大都著名當時。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歷代評價

王忠嗣: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新唐書》引
李亨:①業盛勛賢,材優將相,蘊權謀而制敵,勵誠節以匡時。往屬凶醜亂常,雲雷經始,鹹能外持戎律,內翊皇圖,披荊棘而有功,歷險艱而無易。或分麾東討,掃昏祲於兩都;或仗節北臨,備長城於萬里。並以掃清寇孽,任切股肱。永惟締構之勛,久著山河之誓。(《授郭子儀中書令李光弼侍中制》)②器識宏遠,志懷沈毅。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材。往屬艱難,備彰忠勇。協風雲而經始,保宗社於阽危。由是出備長城,入扶大廈,茂功懸於日月,嘉績被於岩廊。屬殘寇猶虞,總戎有命,用擇唯賢之佐,式宏建親之典,必能緝寧邦國,協贊天人,誓於丹浦之師,剿彼綠林之盜。(《授李光弼副知行營事制》)③器格沈正,襟靈邃遠,感風雲之密契,蘊縱橫之大才。成經綸之功,足以靜亂;懷忠孝之道,故能匡國。自狂胡構禍,寰宇未清,義勇竭於忠心,勛庸著於王室。頃者豺狼餘孽,尚稽天討,蚊蚋相依,仍侵河外。是用仗其深略,為我長城。有穰苴之法令,亞夫(周亞夫)之威略。遂能挫群凶之銳,全百勝之師,為廟堂之寶臣,成軍國之重任。雖吉甫作憲,道可經邦;而孫武行兵,謀能制敵。克壯大業,無愧前賢。(《授李光弼太尉中書令制》
史思明: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資治通鑑》引
郝廷玉:太尉善御軍,賞罰當功過。每校旗之日,軍士小不如令,必斬之以徇,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有心破膽裂者。(舊唐書》引
顏真卿:①我皇唐之反正也,時則有若臨淮、汾陽,秉文武忠義之姿,廓清河朔,保乂王室,翼戴三聖,天下之人,謂之李、郭。(《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②公以吉甫文武之姿,兼樊仲將明之德。王國多難,群胡搆紛,藉朔方偏師之旅,入井陘不測之地。思明挫銳於恆定,祿山息望於江淮。守太原而地道設奇,保河陽而雲梯罔冀。破周贄於溫沇,擒太清於覃懷。走史朝義叛渙之眾於梁宋救,仆固瑒已危之軍於瀛莫。皆意出事外,虜墜計中,天下無贅旒之患,此皆公之力也。(《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
舒奎:天寶末,安祿山反范陽、陷兩京,明皇流離於蜀,宇內防非唐有矣。非有而卒復有,蓋王與郭汾陽之功也。王之功,紀金劵、藏太廟,圖凌煙閣,載諸史冊。霞電烱照,而金翠補寫也。迨於今,蓑童笠防,皆知有王雲。(《唐臨淮王李武穆廟碑》
呂溫許叔冀之保靈昌,李光弼之全河陽,李晟之收復京邑,皆以兵少將一,而建大功。(《代李侍郎論兵表》
劉昫:①凡言將者,以孫、吳、韓、白為首。如光弼至性居喪,人子之情顯矣;雄才出將,軍旅之政肅然。以奇用兵,以少敗眾,將今比古,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慚德。邙山之敗,閫外之權不專;徐州之留,郡側之人伺隙。失律之尤雖免,匪躬之義或虧,令名不全,良可惜也。然閫外之事,君側之人,得不慎諸?(舊唐書)②光弼雄名,思禮刑清。(舊唐書
孫甫:光弼將帥之材,傑出於時。平賊之功,高於諸將。晚年為讒邪所間,大節微虧。蓋不能去強橫之態也,可不惜哉!(歷代名賢確論》引
宋祁: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遭祿山變,拔任兵柄,其策敵制勝不世出,賞信罰明,士卒爭奮,毅然有古良將風。本夫終父喪不入妻室,位王公事繼母至孝,好讀班固《漢書》,異夫庸人武夫者。及困於口舌,不能以忠自明,奄侍內構,遂陷嫌隙,謀就全安,而身益危,所謂工於料人而拙於謀己邪。方攘袂徇國,天下風靡;一為遷延,而田神功等皆不受約束,卒以憂死。功臣去就,可不慎邪?嗚呼,光弼雖有不釋位之誅,然讒人為害,亦可畏矣,將時之不幸歟!(新唐書
張唐英:光弼平安史,有大功於社稷,古之名將無以加之。然非純臣也。(歷代名賢確論》引
蘇轍:李光弼提孤軍,與安史健卒百斗百勝,其治軍行兵,風采出郭子儀之右。而當時諸將,皆望風服子儀,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諸將已不為使。子儀能使回紇謂為父,而思明乃上書請誅光弼。大抵光弼之實不如子儀之名,子儀安坐而有餘,光弼馳騁而不足。(歷代名賢確論》引
李綱:唐有天下,將臣為多……在肅宗時,值安史之變,戡亂定功、中興王室,則有若郭子儀、李光弼……皆能奮忠勇、攄謀猷,感防風雲,勒勛帝籍,號為大將之賢者。至議其優劣,則勣不及靖,光弼不及子儀,瑊、燧不及晟……子儀朝受命,夕引道,崎嶇防譖間,不辯自明。而光弼間隙一開,卒不複合,至憂憤以死,其誠不足稱也。(《人物誌》
張預:孫子曰:“攻其無備。”光弼伺敵方飯而擊之。又曰:“辭卑而益備者,進也。”光弼潛溝營地而佯約降。又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為爭地。”光弼移軍河陽而使賊不得西。又曰:“三軍可奪氣。”光弼先攻最堅而走太清。又曰:“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光弼知賊必襲而降二將是也。(十七史百將傳
徐鈞:間關百戰佐中興,料敵行師妙若神。可惜罹讒終恨死,傷心不見白頭親。(《李光弼》
胡三省:①李光弼處危疑之地,其跡若無君者,而諸將亦不復稟畏光弼。(《資治通鑑》注)②史言李光弼不能以功名自終。(《資治通鑑》注
陳元靚:蘇郡襲封,挺茲神武。麾旗進兵,長駈擒虜。雲靡原野,彗清中土。天佑有唐,錫其良輔。(事林廣記後集
孫承恩:氣蓋三軍,威攝群將。法令嚴明,莫我或抗。納諫勵士,麾旗破敵。中興之功,令名有赫。(《古像贊》
王世貞:①唐之李臨淮亦類之(陶侃),臨淮之功,大於士行,而不能終。其勸王忠嗣之行賂,與激史思明之叛,蓋可以窺其所以不終矣。吾嘗謂是二公者,稱名將可也,稱賢臣不可也。(《王弇州崇論》)②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遠出祿山上,李臨淮之角之,凡兩大勝、一大敗。其勝者皆用寡,而敗者乃用眾。用寡之勝,皆乘險謀豫,以忍而屈之。野戰則敗。郭汾陽之始能用眾而不能用寡,即用眾,亦未必決勝也。晚節之捍吐蕃回統,始乘險謀豫,以忍而屈之。故不敗,而卒為宗社之元臣。惜哉,臨淮之有功名而不善居之也。凡臨淮之將略心事,與陶士行略相當。其治軍,臨淮為最;治民,士行為最。臨淮不幸,而與河北之藩鎮近;士行幸,而與溫太真(溫嶠)合,而見推挽,不至作愧憤死。噫嘻!亦數哉。(《王弇州崇論》)③光弼知將而不知臣。(《弇州四部稿》
黃道周:賢將光弼,唐代名臣。讀書執禮,孝能仁親。雍容儒雅,韜略過人。子儀折節,薦牘上陳。朔方有警,仕主致身。治兵有法,料敵如神。范陽先取,除賊本根。太原繼入,威震三軍。軍政馳廢,斬眾以徇。殺一警百,壁壘一新。思明狡獪,結寨連雲。出奇制勝,賊營成塵。潛通隧道,墮者紛紛。賊人西向,危在亡唇。河陽拒險,明見絕倫。戰勝攻守,表里相因。持糧十日,與士卒均。賞罰嚴正,熟敢不遵。諸將奮擊,賊眾敗奔。功加太尉,捷報楓宸。乂安唐室,功在生民。如何讒間,起自朝恩。憂疑不定,末路因循。英雄坐困,惜此元勛。倘完晚節,不愧松筠。(廣名將傳
王夫之:①鄴侯去國,兵無謀主,郭、李之威,盡於一戰,思明再叛,河北終不歸唐,非但烏承恩之謀淺、李光弼之計左也。(讀通鑑論)②安、史之滅,自滅也,互相殺而四賊夷,唐不能俘馘之也。前之復兩京,後之收東都,皆乘其敝而資回紇之力,李、郭亦因時以取大勛,非有血戰之殊勞焉。以戰功論,李光弼奮其智勇,克敵制勝之功視郭為多;郭則一敗於清渠,再潰於相州,功尤詘焉……相州師潰,汾陽之威名既損,魚朝恩之譖行,肅宗奪其兵柄授李光弼,數年之內,光弼以元帥擁重兵戮力中原,若將駕汾陽而上之也。乃許叔冀叛於汴州,劉展反於江、淮,段子璋反於梓州,楚州殺李藏用,河東殺鄧景山,行營殺李國真、荔非元禮,內亂蠭起,此撲彼興……以光弼之忠勇不下於公,而天下不蒙其祐,兩將相衡,度量較然矣。(讀通鑑論
朱軾:光弼賢將也。其用兵峻厲嚴肅,料敵如神。唐室中興,厥功為鉅。獨異其起戎行,而能持節行讀書執禮,以孝友著聞,斯豈尋常將帥所可同年語歟!使時無朝恩、元振,不以憂防懼禍來,晚節全鏡之埃,則汾陽何以過焉!(《史傳三編》
陳宏謀: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歷代名臣奏議
牛天宿:唐室再造,李郭之力也。(《百僚金鑒》
藍鼎元:①臨淮用兵膽略,汾陽亦當怖服,其遜汾陽者,德耳。(《修史試筆》)②光弼賢將也,其用兵峻厲嚴肅,料敵如神,唐室中興,厥功為大。獨異其起戎酋、終行伍而能持節禮。讀書執禮,以孝友著聞,斯豈尋常將帥所可同年語歟?使時無朝恩、元振,不以饞懼禍來,晚節全鏡之埃,則汾陽何以過焉?(《修史試筆》
鄭觀應:①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如春秋時之孫武、李牧,漢之韓信、馬援班超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儀、李光弼,宋之宗澤岳飛,明之戚繼光俞大猷等諸名將,無不通書史,曉兵法,知地利,精器械,與今之泰西各國講求將才者無異。(盛世危言)②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孫臏、吳起、白起、耿弇楊素慕容紹宗、李光弼、馬燧等,才將也。(儲將才論
張彥士:光弼心乎國者也,故百戰爭能,唯恐其國之不復。又心乎君者也,故被讒而不欲自明,惟獸其君之自悟。又能保其身者也,故畏讒疑沮,顧望而不敢前。(《讀史矕疑
劉體仁:光弼與子儀齊名,而晚節擁兵不朝,諸將遂不稟畏,愧恨而卒,猶不及子儀。子儀能忍而光弼不能忍,以致於死。(通鑑札記
蔡東藩:九節度中,郭李最為忠智,若令郭功鄴城,李攻范陽,餘七節度分隸兩人,則號令既專,責成有自,安慶緒似釜底游魚,不亡何待?史思明雖較強盛,以光弼制之,亦覺有餘,何致有相州之潰耶?乃內寵李輔國,外任魚朝恩,輿屍失律,理有固然。藉非然者,河陽一役,光弼僅有眾二萬人,糧食亦第支十日,卒之擊退賊軍,大獲勝仗,是可知分聽生亂,專任有成,何肅宗之始終不悟也?(唐史演義
李震:其後不有李光弼守住太原,則肅宗亦無所作為;不有張巡許遠致死睢陽城,則江、淮之地將盡陷於賊手,唐已無其復國之望,歷史上繼唐者,將為大燕帝國。是李光弼與張巡,實唐代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之人。(中國歷代戰爭史
崔瑞德:這兩人(郭子儀、李光弼)即令不像後世史家所說的那樣是百戰百勝的軍事天才,也仍不失為有能耐和富於經驗的將領。(劍橋中國隋唐史

軼事典故

盡釋前嫌

安思順任朔方節度使時,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擔任牙門都將之職,但不能和睦相處,雖然同桌吃飯,卻互相瞪眼,不肯交談。後來,郭子儀接替安思順任節度使,李光弼就有意離去,心裡猶豫不決。十天后,唐玄宗下詔命郭子儀率兵東征,李光弼進入官衙見郭子儀說:“我情願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兒子女。”郭子儀即刻走下堂來,摟著李光弼上堂,流著淚道:“當今國家遭逢亂事,連皇上避難去了。沒有你的協助,我怎么能夠出兵打仗呢?現在哪裡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呀!”於是互相扶持對拜,共謀破賊大計。

速斬崔眾

朝廷因太原節度使王承業因不理軍政,命御史崔眾到河東接替他。崔眾因輕視王承業,就縱容自己的部下全副武裝地闖進王承業的府衙中嬉戲玩鬧。李光弼得知後,心裡不平。此後,崔眾要將兵權交給李光弼,崔眾帶著部下來見李光弼,李光弼出來迎接,二人的隊伍相接時,崔眾竟不顧禮法而不迴避。李光弼對崔眾的無禮行為很憤怒,而崔眾又不立即把兵權交出,於是李光弼就下令將崔眾逮捕。這時,朝廷派遣宦官來到河東,要任命崔眾為御史中丞,手持敕書問李光弼崔眾的行蹤。李光弼答道:“崔眾犯法,我已將他逮捕。”宦官把敕書拿給李光弼看,李光弼說:“如今只不過是殺一位侍御史;如果宣布了詔命,我就斬殺一位御史中丞,如果拜授他為宰相,我也要斬殺他這位宰相。”宦官一聽此話不敢再多言,只好帶著敕書回京。次日,李光弼派兵包圍崔眾,在碑堂下把他當眾殺死,還讓崔眾的親屬來祭弔。從此,李光弼威震三軍。

智降兩將

李光弼在野水渡地方征討史思明,到了晚上,軍隊撤回,只留了一千多人。李光弼對雍希顥說:“賊將高暉、李日越、喻文景,都是萬人才能抵擋的人,史思明必然派一人來劫我。我先走了,你領士兵在這等他們,不準和他們交戰;他們若是投降,就和他們一起來。”這天,史思明召李日越說:“你領兵去野水渡,這次一定能抓住他,你派鐵騎(披甲的戰馬)晚上渡過去,為我抓來。又下命令,必須抓到李光弼,否則,你就別回來。”李日越率領五百騎兵,早晨接近了雍希顥的軍隊。雍希顥的士兵在護城河邊,只是互相看著喊叫。李日越感覺很奇怪問:“太尉指李光弼)在么?”有回答說:“夜間走了。”李日越又問:“有多少兵?。”有回答說:“一千人。”又問:“將領是誰?”答:“是雍希顥。”李日越沉思良久,對他部下說,我接受的命令是必須抓到李光弼,於是李日越便投降了,和雍希顥一起到了唐營。
李光弼像李光弼像

巧施美馬計

李光弼曾經領兵守河陽,與史思明對持了一年。史思明有一千多匹戰馬,每天在河南邊洗馬,用來顯示他的馬多兵強。李光弼便在諸營中選出母馬五百匹,等史思明的馬下河時,他把母馬趕下河,因為母馬都有馬駒在城內,所以母馬不間斷地嘶鳴。思明的戰馬聽著母馬嘶叫,便渡過河來,李光弼都趕進了軍營。

後事安排

李光弼臨終時,屬下問他死後的安排,他說:“我長年在軍旅,不能回家奉養母親,是不孝子,還說什麼呢?”最後拿出府中剩下的絹、綢、布匹分送給部下將領。

臨淮遺法

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大舉入侵,進逼長安,李光弼的愛將郝廷玉與河南道副元帥馬璘駐守便橋(今陝西鹹陽渭橋)。觀軍容使魚朝恩聽聞郝廷玉擅長排兵布陣,想看他訓練檢閱部隊。郝廷玉便在營中排列隊伍,擊鼓鳴角出軍,分列為陣,伸張舒展,或離或合,進退如一。魚朝恩觀後,不禁嘆道:“我在軍中十多年,今天才見得郝將軍訓練軍隊啊。如此治軍,面前又怎會有強敵?”郝廷玉傷感地謙謝道:“這不是小將我所擅長的事,是臨淮王(李光弼)的遺法。太尉(亦指李光弼)擅長統軍,賞罰得當。每當將帥揮旗操演軍陣之日,軍士稍不從命,一定斬首示眾,因此眾人都主動效命,而赴湯蹈火、馳騁奔突,那情景真令人有心破膽裂之感。太尉去世後,不再有將帥揮旗操演軍陣,這些實在不值得被軍容使(魚朝恩)稱讚。”

驚服田神功

淄青節度使田神功副將出身,累功至節度使。他的舊部,都是從前的部曲,田神功大模大樣接受他們的叩拜。即使是將前節度判官劉位等人留在節度使幕府中,他也仍然不知變通對待。等看到李光弼與其判官張傪行對等禮時,才大吃一驚。田神功回府後,問劉位說:“李太尉(李光弼)今日見張郎中(張傪)來,與他平禮回拜,這是什麼禮節?”劉位回答:“使主指節度使等官)對於判官及幕僚,沒有接受他們平拜的禮儀。”田神功說:“您為何不早些說?”於是召集幕僚,說道:“我田神功行伍出身,不懂朝廷禮數,誤受諸位平拜。諸位也不說,鑄成田神功的錯,現在回拜諸位。”於是逐位予以拜謝。

個人作品

李光弼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一題《李臨淮兵法》二卷)各一卷,今已佚。《郡齋讀書志》稱《李臨淮武記》“其書凡一百二章,末雲‘呂望智廓而遠,孫武思幽而密,黃石寬而重斷,吳起嚴而貴勇,墨翟守而無攻,老聃勝而不美,今擇其精要,雜以愚識,為一家之書’。”有說法認為此書為李光弼的幕僚張參所撰。
全唐文》錄有其文一篇:《辭疾讓官表》。

後世地位

廣德元年(763年),唐代宗下詔將李光弼等人的畫像懸掛於凌煙閣上。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評定“至德已來將相,功效明著”之人,李光弼等七人被定為第二等。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評“至德以來將相既歿者”,李光弼等十五人被定為功臣次等。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
曾祖父
李令節
官至左威衛大將軍、幽州經略軍副使。
祖父
李重英
官至鴻臚卿兼檀州刺史。
父親
原為契丹酋長,後降唐,累官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一作郡公)。死後贈營州都督、司空,諡號“忠烈”。
母親
李氏
燕國公李楷固之女,封韓國太夫人。
平輩
兄長
李遵直
官至將軍。早逝。
李遵行
官至將軍。早逝。
弟弟
李光琰
早逝。
李光顏
官至特進、鴻臚卿。
官至太子太保、渭北節度使,封武威郡王。
——
妻子
王氏
出身太原王氏,封薛國夫人。先於李光弼逝世。
子輩
兒子
李義忠
官至太僕卿。先於李光弼逝世。
李象
官至太僕卿。
李匯
官至涇原節度使。死後追贈工部尚書。
孫輩
孫子
李黯
官至景州刺史。
據《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銘》:“公即薊國公之第四子也”,李光弼應還有一兄,名不詳。

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

後世遺蹟

墓址
李光弼墓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約1公里處。墓前原有唐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立的李光弼神道碑,篆額:“大唐太尉兼侍中臨淮武穆王贈太保李公神道碑”20字,系顏真卿撰文,張少悌行書。另有清碑一通,系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命富平縣令吳六鰲樹立,正面隸書“大唐太尉李公光弼之墓”。墓西側有其弟李光進之墓。1956年8月6日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影視形象

2017年電視劇《大唐榮耀》:王凱飾演李光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