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承恩是唐朝張掖(今屬甘肅)人,父烏知義曾是史思明的長官,史思明剛出道時的老上級,對史有提攜之恩。開元年間為平盧先鋒,因戰功卓著,與烏承玼號稱“轅門二龍”[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承恩
- 時代:唐朝
- 職位:信都太守
- 歷史地位:史思明心腹
基本信息
史思明隨安祿山起兵後,時任信都太守的烏承恩率全郡投降史思明。安慶緒敗落後,烏承恩是力勸史思明反正的心腹之一。史思明反正後,李光弼知道史思明的投誠不過是權宜之計,要不了多久,他還會再叛。所以李光弼向肅宗獻策,派一個史思明信得過的人(烏承恩)代表朝廷前往范陽宣諭慰問,藉機做掉史思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的一天,烏承恩一行抵達幽州。宣完旨後,史思明特意安排烏承恩住進了自己的官邸。烏承恩的兒子其時正於史思明帳下任職。當天夜裡,史思明很有人情味地吩咐他去看望一下父親。那天深夜,烏承恩四顧無人,用一種激動而低沉的嗓音告訴兒子:“我受朝廷之命除掉這個反叛的胡賊,事成後我就是節度使!”還沒等烏承恩的兒子表達出和父親同樣激動的心情,房間的某個地方就傳出了兩聲冷笑。史思明安排的兩個人已經在黑乎乎的床底下埋伏了大半夜了。隨後烏承恩的行李中被搜出了許多東西。有李光弼的牒文,文中讓烏承恩邀同阿史那承慶一起刺殺史思明;還有事成後準備賞賜給阿史那承慶的免死鐵券;另外還有一本小冊子,上面列滿了史思明心腹黨羽的名單。史思明指著那些東西問烏承恩:“我哪裡對不住你,你要這么乾?”滿頭是汗的烏承恩不停磕頭:“我有罪!我該死!這都是李光弼的陰謀。”翌日,史思明集合了所有部眾、官吏和幽州百姓,面向西南,痛哭流涕:“臣以十三萬眾降朝廷,何負陛下,而欲殺臣?!”這一天,史思明當眾打死烏承恩父子,囚禁了宦官李思敬,然後向李亨上表鳴冤。李亨趕緊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遣使宣慰說:“此非朝廷與光弼之意,皆承恩所為。殺之,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