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我、自我與超我
- 外文名:ego:自我 id:本我 superego:超我
- 提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套用領域:精神分析學說
- 提出時間:1923年
- 出處:心理動力論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
在精神結構學說中,弗洛伊德將精神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階層。超我是精神結構中最後發展的部分。超我是從壓抑本能要求而進化來的。超我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
由弗洛伊德於1923年在《自我與本我》中提出的心理學名詞。它與自我,超我共同組成人格。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衝動和欲望的貯存...
超自我:即“超我”。奧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用語。指在“自我”內部劃出的非個人的方面,故又稱“自我典範”或“道德化了的自我”。認為“自我”力圖從現實出發...
自我均衡,是指人格結構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和諧狀態。即由自我調節本我和超我,既為滿足本我的本能要求而發現和選擇機會,又不違反超我的原則。亦是本我...
[1]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學中闡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
《遇到最好的自己》是2014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夢溪。本書介紹了潛意識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從生活現象中激發潛意識的方法。...
自我是精神分析學人格理論的中心概念,它與本能衝動的“本我”(伊特)及評價性的“超我”相區別,成為人格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遵循唯實原則,協調“本我”和“...
自我狀態論指的是一種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解釋犯罪人個性特徵的觀點。這種觀點把犯罪人心理狀態看作是由本我、自我、超我3個層次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自我狀態不平衡...
自我焦慮,是指個體因內心衝突而產生的焦慮。在人格的動力結構中,本我和超我在潛意識領域中總是處於矛盾衝突的不可調和狀態。遵循現實原則行事的自我在這一矛盾...
自我機能,是指自我的活動。如思維、感知等。精神分析論中人格結構自我部分的功能。主要有:(1)獲得基本需要的滿足以維持個體生存。(2)調節本我的原始衝動,以符合...
一、自我和本我二、自我和超我三、意識與潛意識四、無意識的現象五、暗示與力比多六、等級區別七、壓抑的狀態八、悲痛與抑鬱九、理智的判斷...
對象自我二、ego自我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論中指人格結構的管理和執行部分。也就是行為主宰者的我。在本我(id)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受到超我的觀察、評判和監督,若...
知己知彼:洞察自我與他人的心理秘訣目錄 編輯 前言第一章心理剖析第一節“本我、自我、超我”新釋本我的兩部分需要為什麼一個人成名後靈感消失心理世界的構成...
自我協調,ego syntonic,是自我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自我對來自外界的或來自於本我和超我的要求、驅動或期待的可接受性。...
自我發展,是指精神分析理論關於自我形成的見解。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由本能的本我、現實的自我和道德化的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隨著個體的...
本我與超我的矛盾使自我感受困惑,產生焦慮與罪惡感,激活一系列防禦機制,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採用一定的行為方式,把自己與現實世界相互矛盾的關係變換成相適應的關係...
三人格的結構:本我、自我、超我第五章多層的意識結構一多層的意識結構二阿賴耶識三集體潛意識第六章發現潛意識一抓住微小的失誤二“自由”的聯想...
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我將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重新解釋並引入套用領域,從實用角度出發,總結出全新的深層心理分析理論。詞條...
自我保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觀點。是指避免傷害、保存生命的本能。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其中生本能指一切與保存生命有關的本能,其心理能量統稱“力比多”。個體...
並詳述了它們的不同功能;後期側重研究心理人格的系統儘管和動力性質,分別以本我、自我和超我代表心理活動的三個組成部分,並深入探討三者的不同功能及其內在聯繫和...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構成。本我(id)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
1 哲學涵義 2 質我的屬性 3 質我與本我的區別 4 質我與自我的區別 5 質我與超我的區別 6 完整的我 質我哲學涵義 編輯 質我是人作為一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