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是一種科學理論。主要包括潛意識與人格理論、本能論、人格發展理論、夢論、焦慮與心理防禦機制和社會文化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 外文名: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 性質:人格理論
  • 提出者:弗洛伊德
潛意識,人格結構理論,人格發展理論,本能論,夢論,焦慮與心理防禦機制,社會文化理論,性心理,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心理治療法,

潛意識

意識層次結構理論闡述了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不同的意識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無(潛)意識三個層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前意識和無意識卻對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意識即為能隨意想到、清楚覺察到的主觀經驗。有邏輯性、時空規定性和現實性。前意識雖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經過努力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主觀經驗。無意識(潛意識)是原始的衝動和各種本能、通過遺傳得到的人類早期經驗以及個人遺忘了的童年時期的經驗和創傷性經驗、不合倫理的各種欲望和感情。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人格結構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構成。
本我(id)
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性三者均屬之。本我中之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故而從支配人性的原則言,支配本我的是唯樂原則。例如嬰兒每感飢餓時即要求立刻餵奶,決不考慮母親有無困難。
自我(ego)
是個體出生後,在現實環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發展而產生,由本我而來的各種需求,如不能在現實中立即獲得滿足,他就必須遷就現實的限制,並學習到如何在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此外,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對本我的衝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衝與調節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是規定自己行為免於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則。
人格結構中的三個層次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各行其責,分別代表著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樂原則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尋求在環境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讓本能衝動能夠得到滿足,是人格的執行者,按現實原則行事,是“現實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會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況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處於協調和平衡狀態的,從而保證了人格的正常發展。如果三者失調乃至破壞,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危及人格的發展。

人格發展理論

人格發展的順序,依次分為五個時期。其中前三個時期是以身體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歲以前的個體,其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體上的部位獲得滿足的。因此這些部位即稱性感帶區。

本能論

弗洛伊德的“本能”指的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衝動和內驅力。具體而言,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後弗洛伊德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理論後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夢論

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夢到的內容只是其表面部分,稱為顯夢;而我們真正要探究的,是他背後隱藏的潛意識動機,也就是隱夢。

焦慮與心理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論認為,焦慮來自被壓抑的利比多。在1926年,他提出了第二種焦慮論,認為焦慮是作為一種信號出現的,意味著發現了危險的情況,即所謂的“焦慮——信號說”。
弗洛伊德早期認為焦慮通常有三種情況,即客觀焦慮、神經焦慮和道德焦慮。
與焦慮相對應的,就是一系列的心理防禦機制,如:壓抑、投射、升華、認同等。

社會文化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在原始社會中,人是弱小的,為了抵禦大自然的侵害及其他生物的威脅,人唯有群居才能生存。而人與人之間本能的滿足是相互牴觸的,因此,為了共同地生活下去,人們就需要訂立契約,互相做出約束。“文明只不過意指人類對自然之防禦及人際關係之調整或累積而造成的結果、制度等的總和。”
此外,弗洛伊德還用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結”對圖騰崇拜做出了解釋。

性心理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他的發展分期解釋,就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而這裡的性,不是狹義上的性,而是一種稱之為力比多(libido)的驅動力

口唇期

(oral stage,0~1·5歲)
原始欲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動獲得滿足。嬰兒的快樂也多得自口腔活動。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利所致。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菸、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者,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肛門期

(anal stage,1·5~2歲)
原始欲力的滿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此時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對幼兒言是重要關鍵。如管制過嚴,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成人中有所謂的肛門性格者,在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剛愎、吝嗇等,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徵。

生殖器期

(phallic stage,3~5歲)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此時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質上已算是“手淫”的開始。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並以父母中之異性者為“性愛”的對象。於是出現了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母親的現象,這現象稱為戀母情結,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現象,則稱為戀父情結。

潛伏期

(latent stage,5~12歲)
七歲以後的兒童,興趣擴大,由對自己的身體和父母感情,轉變到周圍的事物,故而從原始的欲力來看,呈現出潛伏狀態。此一時期的男女兒童之間,在情感上較前疏遠,團體性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生殖期

(genital stage,12~20歲)
此時期開始時間,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2歲,此時期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與心理上所顯示的特徵,兩性差異開始顯著。自此以後,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至此,性心理的發展以臻成熟。

心理治療法

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認為浮現在腦海中的任何東西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關係的,藉此可挖掘出潛意識中的癥結。自由聯想就是讓病人自由訴說心中想到的任何東西,鼓勵病人儘量回憶童年時期所遭受的精神創傷。
釋夢(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將夢境分為兩層次:當事人所記憶者稱為顯性夢境(manifest dream-content),顯性夢境並非夢的真正內容。另一為當事人所不能記憶者為隱性夢境(latent dream-thought),隱性夢境中隱含更重要的意義。心理治療的目的,即在根據患者顯性夢去解析其隱性夢的涵義,從而找出當事人潛意識中的問題。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對心理醫生的情感反應。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負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將積極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負移情是患者將消極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藉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結加以重現,重新經歷往日的情感,進而幫助他解決這些心理衝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