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人格理論

MBTI人格理論

心理類型理論的首次出現是在1913年。當時正值召開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榮格在該次會議上提出個性的兩種態度類型:內傾和外傾。1921年他在《心理類型學》一書中又作了詳細的闡述,並提出了四種功能類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思維功能與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感覺功能和直覺功能。由此,榮格將兩種態度類型和四種功能類型組合起來,形成了八種個性類型:外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外傾直覺型、外傾感覺型、內傾思維型、內傾情感型、內傾直覺型、內傾感覺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邁爾斯—布里格斯個性分析指標
  • 外文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 簡稱:MBTI
  • 功能:一種性格測試工具,一種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介紹,分類,企業套用,概念特徵,功能等級,

人格理論介紹

MBTI人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布里格斯和邁爾斯母女在榮格的兩種態度類型和四種功能類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判斷和知覺兩種類型,由此組成了個性的四維八極特徵,它們彼此結合就構成了十六種個性類型。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後,編製成了《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從而把榮格的類型理論付諸實踐。繼而,邁爾斯又從在榮格的優勢功能和劣勢功能、主導功能和屬功能等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功能等級等概念,並有效的為每一種類型確定了其功能等級的次序,又提出了類型的終生髮展理論,對心理類型理論作出了新的發展。

分類

MBTI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個性可以從四個角度進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
驅動力的來源:外向E---內向I
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覺S---直覺N
決策的方式:思維T---情感F
對待不確定性的態度:判斷J---知覺P
其中兩兩組合,可以組合成16種人格類型。實際上這16種類型又歸於四個大類之中,在此我們將四個大類型篩選,並總結如下:
SJ型-忠誠的監護人
具有SJ偏愛的人他們的共性是有很強的責任心與事業心,他們忠誠、按時完成任務,推崇安全、禮儀、規則和服從,他們被一種服務於社會需要的強烈動機所驅使。他們堅定、尊重權威、等級制度,持保守的價值觀。他們充當著保護者、管理員、穩壓器、監護人的角色。大約有50%左右SJ偏愛的人為政府部門及軍事部門的職務所吸引,並且顯現出卓越成就。其中在美國執政過的41位總統中有20位是SJ偏愛的人。
George Bush 喬治·布希
Queen Elizabeth 伊莉莎白女王
George Washington 喬治·華盛頓
SP型-天才的藝術家
有SP偏好的人有冒險精神,反應靈敏,在任何要求技巧性強的領域中遊刃有餘,他們常常被認為是喜歡活在危險邊緣尋找刺激的人。他們為行動、衝動和享受現在而活著:約有60% 左右sp偏好的人喜歡藝術、娛樂、體育和文學,他們被稱讚為天才的藝術家。
我們熟悉的歌星麥當娜、籃球魔術師詹森、音樂大師莫扎特等都是具有SP性格特點的例子。
Michael Jordan 麥可·喬丹
Marilyn Monroe 瑪麗蓮·夢露
Pablo Picasso 帕布洛·畢卡索
NT型-科學家、思想家的搖籃
達爾文 、牛頓、愛迪生、瓦特這些發明家、科學家你一定不陌生吧!
NT偏愛的人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喜歡夢想,有獨創性、創造力、洞察力,有興趣獲得新知識,有極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是獨立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人。
人們稱NT是思想家、科學家的搖籃,大多數NT類型的人喜歡物理、研究、管理、電腦、法律、金融、工程等理論性和技術性強的工作。
Bill Gates 比爾·蓋茨
Albert Einstein 阿伯特·愛因斯坦
Margaret Thatcher 瑪格麗特·薩切爾
NF型-理想主義者
精神領袖NF偏愛的人在精神上有極強的哲理性,他們善於言辯、充滿活力、有感染力、能影響他人的價值觀並鼓舞其激情。他們幫助別人成長和進步,具有煽動性,被稱為傳播者和催化劑。
約有一半的人在教育界、文學界、宗教界、諮詢界以及心理學、文學、美術和音樂等行業顯示著他們的非凡成就。
VLadimir Lenin 弗拉基米爾·列寧
Oprah Winfrey 奧普拉·溫弗尼
Mohandas Gandhi 莫漢迪斯·甘地
職業諮詢專家說,大部分人在二十歲以後會形成穩定的MBTI類型,此後基本固定。當然,MBTI的類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經驗的豐富而發展完善。
根據MBTI理論,每種個性類型均有相應的優點和缺點、適合的工作環境、適合自己的崗位特質。使用MBTI進行職業生涯開發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個人的人格特點與職業特點進行結合。

企業套用

MBTI能夠讓人們更好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可以幫助HR部門對不同類型的員工進行更好的組合。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套用最廣泛的識別人與人差異的測評工具之一。MBTI主要用於了解受測者的處事風格、特點、職業適應性、潛質等,從而提供合理的工作及人際決策建議。
在美國每年約有300萬人以上參加MBTI的測評和培訓,在世界500強企業,如迪斯尼、百事可樂、西南航空公司等,約有80%以上的高層管理者使用過這個工具。MBTI是當今世界上套用最廣泛的性格測試工具。它已經被翻譯成近20種世界主要語言。
案例解析
IBM公司是成功運用MBTI工具的公司之一。IBM公司曾準備在印度市場拓展業務,由於對印度的缺乏了解和文化的偏見,沒人願意前往。IBM相關部門負責運用 MBTI工具對候選人進行了性格類型的針對性研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於IFSE(內向情感帶外向實感)型的人,採用情緒渲染的手段,說明在印度工作不僅有自我發揮的巨大空間還可以領略印度燦爛的古代文明,是一種難得的人生體驗。而針對ETNI(外向思考帶內向直覺)型的人就用晉升、加薪和新工作富於挑戰性和提升自身能力等手段來進行遊說,最終順利的完成了這項工作。
IBM還成功運用MBTI幫助員工選擇更好的職業發展途徑。ALAN是IBM公司MBTI戰略中的典型一員:ALAN與下屬溝通不暢,完成任務也有些困難。通過MBTI的測試,ALAN是ENTP(外向直覺帶思考知覺)型的人,而他的下屬是ISTP(內向感覺帶理智知覺)型的,ALAN的領導風格傾向於一種互動的領導行為,更具創造性和應對變化的能力,不可避免地會與下屬存在分歧。ALAN更適合於創造性較強的領域,因此建議他選擇品牌經理這個上升通道,這樣更利於他的職業發展

概念特徵

心理類型理論包括下述部分:類型的四維八極及其個性特徵、類型的功能等級和類型的終生髮展。
理解心理類型理論首先要認識類型這一概念。類型就是指出現在許多個體形式中的一般態度的特殊模式。榮格認為,“類型是一種樣本,或範例,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再現種類或一般類別的特徵。”在十六種類型中每一種類型均在質上有別與其它類型。偏好是類型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它可以被理解為“最自然、輕鬆的去做”。類型理論經常使用利手的比喻來解釋偏好的意義。利手的每一個動作都比不利手要自然、輕鬆、容易。而在運用不利手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注意和努力因此更疲勞和更困難。這意味著個體在外部行為和內部心理過程中均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但在每一個維度的兩極中個體總是自然的傾向於使用某一極的方式。偏好和行為之間有著很高的相關,但並不完全一致。這一點在下面還會討論。
維度和極
內傾(I)─外傾(E)維度
該維度用以表示個體心理能量的獲得途徑和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即個體的注意較多的指向於外部的客觀環境還是內部的概念建構和思想觀念。外傾型態度表現為主體的注意力和精力指向於客體,即在外部世界中獲得支持並依賴於外在環境中發生的信息,這是一種從主體到客體的興趣向外的轉移。外傾型個體需要通過經歷來了解世界,所以他們更喜歡大量的活動,並偏好於通過談話的方式來思考,在語言的交流中對信息予以加工。而內傾型態度表現為主體的注意力和精力指向於內部的精神世界,其心理能量通內部的思想,情緒等而獲得。內傾型個體在內部世界中獲得支持並看重發生的事件的概念、意義等,因此他們的許多活動是精神性的,他們傾向於在頭腦內安靜的思考以加工信息。外傾型個體經常先行動後思考,而內傾型個體經常耽于思考而缺乏行動。
感覺(S)─直覺(N)維度
該維度又稱之為非理性維度或知覺維度,表示個體在收集信息時注意的指向。即傾向於通過各種感官去注意現實的、直接的、實際的、可觀察的事件還是對事件將來的各種可能性和事件背後隱含的意義及符號和理論感興趣。感覺型的個體傾向與接受能夠衡量或有證據的任何事物,關注真實而有形的事件。他們相信感官能告訴他們關於外界的準確信息,也相信自己的經驗。他們重現在,關心某一刻發生的所有的事情。而直覺型的個體自然的去辨認和尋找一切事物的含義,他們重視想像力,更注重將來,從事努力改變事物而不是維持它們的現狀。直覺型的個體看到一個環境就想知道它的含義和結果可能如何。感覺型的個體被視為較具有實際意識,而直覺型個體被視為較有改革意識。感覺─直覺維度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思維(T)─情感(F)維度
該維度又稱之為理性維度或判斷維度。該維度用於表示個體在作決定時採用什麼系統,即作決定和下結論的方法,是客觀的邏輯推理還是主觀的情感和價值。情感型的個體期望自己的情感與他人保持一致,他們做決定的基石是何者對他們自己和他人是重要的;其理性判斷的依據是個人的價值觀。而思維型的個體通過對情境作的客觀的、非個人的邏輯分析來做決定,他們注重因果關係並尋求事實的客觀尺度,因此較少受個人感情的影響。
知覺(P)─判斷(J)維度
該維度用以描述個體的生活方式。即傾向於以一種較固定的方式生活(或做決定)還是以一種更自然的方式生活(或收集信息)。這一維度是一種態度維度。雖然個體能夠使用直覺和判斷,但是這兩極不能夠同時被運用。多數個體會自然的發現採用某種生活方式時總是比另一種更加輕鬆,因此總是在和外部世界打交道時採用這種生活態度。判斷型個體傾向於以一種有序的、有計畫的方式對其生活加以控制,他們期望看到問題被解決,習慣於並喜歡做決定。而知覺型個體偏好於知覺經驗,他們不斷的收集信息以使其生活保持彈性和自然。他們努力使事件保持開放性,讓其自然的變化,以便出現更好的事件。
以上是類型的四維八極,八極的基本個性特徵如下:
外傾型   內傾型
傾向於對外部世界的客體作出反應  傾向於在內部世界裡沉思
積極活動  偏好內省
經驗先於理解 理解先於行動
從外界獲得心理能量 從精神世界獲得心理能量
採用嘗試–錯誤的工作方式  採用持久穩固的工作方式
偏好新異刺激   偏好靜態的外部環境
感覺型 直覺型
著眼於現實 著眼於未來
重視現實性和常情 重視想像力和獨創力
關注具體性和特殊性,善於細節描述  關注普遍性和象徵性,使用隱喻和類比
循序漸進的工作方式 跳躍性的工作方式
看重常規,相信確定有形的事物  不拘常規,相信靈感和推斷
傾向於觀察具體事件 傾向於把握事件的全局圖面
偏好已知事物   偏好新的思想觀念
思維型 情感型
退後思考,對問題進行非個人因素的分析  超前思考,考慮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公正,堅定,懷疑  溫和,同情,體貼
傾向於分析性和邏輯性的工作方式 傾向於和自己的情感一致的工作方式
行為簡潔、經濟、帶有批判性  行為期望他人認同
奉行清晰一致的客觀原則   奉行清晰一致的主觀價值觀
判斷型  直覺型
行為有組織性和系統性    行為保持開放性
時間觀念嚴謹,認真對待最後期限  時間觀念寬鬆,經常變動最後期限
看重工作結果  看重工作過程
傾向於解決問題 傾向於使問題帶有彈性
認真完成預設目標  在獲取新信息的過程中不斷改變目標
心理類型理論認為,個體中存在著兩種根本的差異,即我們是如何收集信息的和我們是如何加工所收集到的信息並作出決定的,由此形成了第二、第三的認知功能維度,它們經常被視為最重要的維度。第一、四維度是態度維度,它們描述了我們對心理能量的處理以及如何面對外部世界。要注意的是類型不存在好壞之分,並且個體在不同時間、場合能夠使用所有的偏好。類型理論並不能解釋一切也不用於測試能力,它只是說明了個體在態度和功能上的傾向,定性而不定量。
上述四維八極構成了十六種不同的心理類型。特列表如下:
(ISTJ) 內傾感覺思維判斷
(ISFJ) 內傾感覺情感判斷
(INFJ) 內傾直覺情感判斷
(INTJ) 內傾直覺思維判斷
(ISTP) 內傾感覺思維知覺
(ISFP) 內傾感覺情感知覺
(INFP) 內傾直覺情感知覺
(INTP) 內傾直覺思維知覺
(ESTP) 外傾感覺思維知覺
(ESFP) 外傾感覺情感知覺
(ENFP) 外傾直覺情感知覺
(ENTP) 外傾直覺思維知覺
(ESTJ) 外傾感覺思維判斷
(ESFJ) 外傾感覺情感判斷
(ENFJ) 外傾直覺情感判斷
(ENTJ) 外傾知覺思維判斷
註:I:內傾 E:外傾 S:感覺 N:直覺 T:思維 F:情感 J:判斷 P:知覺

功能等級

心理類型理論認為,心理功能是一種在各種情況下仍保持同一性的某種確定的心理活動形式 。榮格聲稱,“從能量的觀點看,功能便是里比多的表現形式,它在理論上是永恆不變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它與物理力一樣被看成是物理能量的形式或暫時的顯現。”心理類型理論認為,個體在知覺及獲得信息的方式和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並作出決定的方式上存在兩種基本的差異,而這兩種差異是先天就具有的。
這兩種差異就構成了四種基本的心理功能,即下述的兩個維度,即感覺(S)─直覺(N)維度和思維(T)─情感(F)維度,前者被稱之為非理性維度和知覺維度,後者被稱之為理性維度和判斷維度。個體偏好於感覺功能時,他對周圍外在環境中發生的事件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對非現實的事件很少關注;而個體偏好於直覺功能時,他對事件所代表的意義和可能性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對現實本身卻幾乎視而不見。當個體在行為中考慮事件前後的一致性和邏輯性時,他在運用判斷維度的思維功能;當個體在行為中考慮事件是否能使他人愉悅或者是否和自己的價值觀一致時,他在運用知覺維度的情感功能。
第四維度,即知覺(P)─判斷(J)維度,反映的是個體在生活風格上的外在行為的差異。個體總是要么偏好於知覺,要么偏好於判斷,由此就造成了對第二和第三維度二者之間的一種偏好。由之,判斷和知覺過程就形成了個體個性的核心,而個體在思維、情感、直覺、感覺四種功能之間的偏好就在個體的行為上構成了本質的差異。
邁爾斯說,“很自然地,個體在知覺和判斷上的本質差異相應的造成了外顯行為上的區別”,因為,知覺維度“決定了個體在情境中獲得了什麼樣的信息”,而判斷維度“決定了個體對某一事件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下決定”。心理類型理論認為,由於各種功能在類型上存在著不同方向,因而個體想使他的所有四種心理功能在現實中同時獲得發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個體在類型發展的過程中,其心理功能必然會產生分化。而首先獲得發展的功能就成為個體最自然的偏好。“或多或少地這種偏好被完成了,而這種得到最大程度發展的功能就形成了心理類型”。即是說,在個體的行為中,總是有某種功能成為從心理內部影響行為的支配性功能。因為,“這一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是獨自屬於一種功能,而且只能屬於一種功能,因為另一種功能同樣獨立的介入勢必產生另一種不同的傾向,它至少會部分地同第一種傾向發生衝突。”這種功能對一個特定個體來說是終生不變地,始終是他的支配性功能,並最早的從其意識中分化出來。而這一功能既是支配性功能,又是主導功能,也是優勢功能。
支配性功能為個體定位其生活提供了坐標。如果支配性功能是感覺功能,個體會最大程度地利用其各種感官去收集現在正在發生地事件及有關信息;如果支配性功能是直覺功能,個體會儘可能地去得到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的“全局圖面”;如果支配性功能是思維功能,個體則期望並追求有序的生活並盡力運用非個人的邏輯來對其生活加以控制;如果支配性功能是情感功能,個體會努力使其生活與其他人價值觀相一致。在類型發展過程中其它三種偏好的功能也日益得到發展而相繼參與到意識層面上來。
由於意識的調節過程使某一種功能明顯的成為了支配性功能,所以,相應能力的第二種功能的出現就自然的受到了壓抑。因此,另一功能就只具有次等的重要性。這種次等的重要性在於:在特定情況下,它自身並不是作為主要的功能,即作為一種絕對可靠和決定性因素產生作用,而是更多地扮演一種輔助性和補償性功能的角色。但是,只有它的性質不足以與支配性功能相對抗時才能表現為輔助功能。例如,情感功能就不能作為支配性思維功能的第二功能,因為它的性質過分的與該支配性功能相對抗。從屬性功能的性質雖然不能與支配性功能相對立,但卻總是與之不同。對支配性的思維功能來說,只有感覺功能或直覺功能才可以作為其輔助功能。因此,輔助性功能只有當它服務於支配性功能並且與支配性功能不相衝突時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
從上述說明可以看出,支配性功能總是和輔助性功能在第四維度即知覺(P)─判斷(J)維度上相對立,由此才能形成它們性質上的不同。即是說,如果支配性功能是知覺維度的感覺(S)或直覺(N)功能,則其輔助性功能必然是判斷維度的知覺(P)或判斷(J)功能,反之亦然。這一點從補償作用看是可以理解的。對於任何個體,其理性的判斷功能總是需要與非理性的知覺功能相互配合。榮格認為,“對實際出現的所有類型來說,這一原則都是普遍有效的,即除了意識的主導功能以外,還存在一種相對無意識的輔助性功能,它在每一方面都與主導功能的性質不同。”
邁爾斯認為,支配性功能和輔助性功能應該在三個方面有所不同。
第一, 從感覺(S)─直覺(N)維度來看。個體在注意指向於內部的精神世界還是外部的客觀環境上有所不同。內傾型個體主要注意於內部的概念、觀念、思想等精神世界;而外傾型個體主要注意於外部的人和事件。因此,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內傾型個體總是將其知覺、判斷指向於觀念、思想等;而外傾型個體總是將其知覺、判斷指向於外在的環境。因此,外傾型個體必然外傾運用其支配性功能,而內傾型個體必然內傾運用其支配性功能。這裡要說明的是,外傾運用指的是在外部客觀世界裡運用,內傾運用指的是在內部的精神世界裡運用。
第二, 從補償作用來看。心理類型理論認為,對於良好的類型發展來說,個體在外傾的外部世界和內傾的內部世界中都得到發展是必要的。而無論單一的外傾運用還是內傾運用支配性功能,必然都導致在外傾或內傾上的另一極的失衡。因此,必須在輔助性功能上對之加以補償。即是說,如果某個支配性功能是外傾運用的,則輔助性功能必然是內傾運用以達到平衡。例如,ENFP型的支配性功能是直覺,輔助性功能是情感,那么該類型的個體將在外部世界中運用直覺功能,同時又通過內傾運用情感功能而得到平衡。而對ISTJ型,其支配性功能是感覺,輔助性功能是思維,那么該類型的個體將在內部的精神世界裡內傾運用其支配性的感覺功能,並在外部世界外傾運用輔助性的思維功能。
第三, 從知覺(P)─判斷(J)維度看。在考察了榮格的類型理論的基礎上,邁爾斯通過對知覺功能和判斷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心理類型的第四個維度即知覺(P)─判斷(J)維度。這一維度反映了個體在與外部世界打交道時所習慣採取的生活風格上的偏好,因此該維度可用於鑑別個體在知覺功能和判斷功能上偏好於外傾運用何種功能。即是說,當一個外傾型個體在知覺(P)─判斷(J)維度上偏好於知覺時,則其支配性功能是知覺功能;而當這個個體是內傾型時,則該個體外傾運用知覺功能,又由於內傾型個體內傾運用其支配性功能,因而根據補償作用其必然是外傾運用輔助性功能,因此其輔助性功能必然是知覺功能。例如,一個ENFP型個體在外部世界運用其支配性的直覺功能,同時通過內傾運用其輔助性的情感功能而得到了平衡。
兩種功能維度內有兩極分別成為了支配性功能和輔助性功能,而另外兩極相應的將得到較少的發展和注意。相對於支配性功能的另一極──榮格稱之為劣勢功能──作為支配性功能的對立形態,它受到了支配性功能最大程度上的壓抑,進入了無意識層面,由於其在性質上與支配性功能的對抗而在發展上有潛在地困難,因此這一功能只能最後得到發展。“優勢功能總是作為意識層面上個性的表現而存在著,而劣勢功能則僅得到較少的發展因而只能被簡單地稱之為‘存在著’”。因此在功能等級的排列中劣勢功能只能成為第四功能,而與輔助性功能所在的維度內與輔助性功能相對的另一極就成為功能等級的第三功能。
上述原則即是類型的動力學機制。
下面以上述原則對ESTJ型和INFP型作具體套用。
對於ESTJ型,該類型個體存在四種偏好:外傾、感覺、思維、判斷。通過第四維度的偏好可以看到個體在外部世界時傾向於判斷,由於個體的外傾態度,因此其支配性功能是判斷維度的思維功能。因此,他的輔助性功能是知覺維度的感覺功能,由於思維功能是支配性功能,因此相對的情感功能是第四功能,而直覺功能是第三功能。其次序依次為:思維、感覺、直覺、情感;對INFP型,其四種偏好是:內傾、直覺、情感、知覺。通過第四維度的偏好可以看到個體在外部世界時傾向於知覺,由於個體的內傾態度,因此知覺維度的直覺功能是輔助性功能,而判斷維度情感功能是支配性功能,因此與支配性功能相對的思維功能是第四功能,而感覺功能是第三功能,其次序依次為:情感、直覺、感覺、思維。通過對上述原則的套用,就可以對每一種特定的個性類型作出認知功能的兩個維度上的四種功能的等級排列。特列表如下。
功能等級*
ISTJ型
1. 感覺2. 思維3. 情感4. 直覺
ISFJ型
1. 感覺2. 情感3. 思維4. 直覺
INFJ型
1. 直覺2. 情感3. 思維4. 感覺
INTJ型
1. 直覺2. 思維3. 情感4. 感覺
ISTP型
1. 思維2. 感覺3. 直覺4. 情感
ISFP型
1. 情感2. 感覺3. 直覺4. 思維
INFP型
1. 情感2. 直覺3. 感覺4. 思維
INTP型
1. 思維2. 直覺3. 感覺4. 情感
ESTP型
1. 感覺2. 思維3. 情感4. 直覺
ESFP型
1. 感覺2. 情感3. 思維4. 直覺
ENFP型
1. 直覺2. 情感3. 思維4. 感覺
ENTP型
1. 直覺2. 思維3. 情感4. 感覺
ESTJ型
1. 思維2. 感覺3. 直覺4. 情感
ESFJ型
1. 情感2. 感覺3. 直覺4. 思維
ENFJ型
1. 情感2. 直覺3. 感覺4. 思維
ENTJ型
1. 思維2. 直覺3. 感覺4. 情感
* 轉引自《組織機構中的類格入門》一書
心理類型理論認為每個個體對這四個維度的八種偏好都能夠使用,但很少有人能夠自然而適當的運用所有的偏好,他們總是在這四個維度內自然的分別偏好於其中一極。在類型發展的過程中,個體依據興趣“自然地去做”地發展了他們的偏好,因而他們的表面的行為和動機都有其本質上偏好的動力學原因。
邁爾斯認為類型的發展是一個終生過程。雖然在兩個功能維度上對等的發展所有的能是不適合的。但是,在不同的時期發展不同的功能是可以的。結合心理類型理論的動力學機制就可以看到,隨著個體發現他們最適合的偏好,他們將首先發展其支配性功能,繼而,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逐步的開始發展輔助性功能,青年期是個體對其偏好的明確和發展的時期。而在生命的中後期個體開始發展其早期被壓抑和忽視了的偏好,即剩下的第三和第四功能。
心理類型理論認為,個體在出生時就帶有先天性的氣質和功能上的偏好,,這種先天的性質就是形成類型的原因。但來自家庭、社會等外在環境上的影響非常重要。邁爾斯說,“這是因為環境因素既可以促進個體的先天偏好的理想發展,也可以通過在行為和動機上的消極強化而造成個體先天偏好的發展遭遇困難甚至被阻止。”這種對個體類型發展的理想途徑造成轉變被榮格稱之為“篡改”並認為它將造成神經症或生理上的嚴重衰竭。
以上是心理類型理論的功能等級理論和類型的終生髮展,這兩個部分通過類型的動力學機制相互結合,構成了類型理論的主體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