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榮格分析心理學術語)

自性(榮格分析心理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的原型自我(self),是四大原型之一。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儘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

在榮格學說中,有兩個“自我",分別是意識自我(ego)和原型自我(self),《人格心理學》一書中將self翻譯成“自性”,以示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性
  • 外文名:Self
  • 提出者榮格
  • 套用學科:人格心理學
  • 相關學派: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
定義,特點,

定義

整體人格的思想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儘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self),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自性在集體潛意識中是一個核心的原型,自性是統一、組織和秩序的原型,它把所有別的原型,以及這些原型在意識和情節中的顯現都吸引到它的周圍,使它們處於一種和諧穩定的狀態。它把人格統一起來,給它一種穩定感和一體感。一切人格的最終目標,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自性的實現。只有少數人能到達那個地方。

特點

榮格認為,在中年以前自性原型可能根本就不明顯(那是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必須等待自我的成熟)。自性原型以某種程度的完整性開始顯現的同時,人格也正在通過個性化獲得充分的發展。
自性是人格的中心,它是有條理、統合的人格原型。在它四周其他系統像星座一樣將其圍繞,相互集合在一起,從而促使人格統一、平衡和穩定。形成統合的人格,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覺,是人生的目標,人們都奮力以赴,卻很少有人能達到這一境界。必須等到人格結構中的其他各個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分別獨立以後,才能達到自性。因此自性往往要到中年以後才會顯現出來。如果一個人覺得有“分裂”感、有衝突和焦慮,就說明自性的整合還不完全,功能沒有良好地發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