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於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於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是普洱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20日印發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於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20日
  • 發布單位:普洱市人民政府
通知,實施意見,解讀,

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駐普各單位:
現將《關於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普洱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 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雲政發〔2021〕20號)精神,切實改善當前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狀況,解決預算管理中存在統籌力度不足、政府過緊日子意識尚未牢固樹立、預算約束不夠有力、資源配置使用效率有待提高、預算公開範圍和內容仍需拓展、財政資源統籌和可持續性較差等問題,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結合普洱市實際,提出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財政改革工作的精神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普洱現場辦公會精神,緊緊圍繞“三張牌”、“兩示範一勝地”,結合普洱的區位優勢,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步調,加強預算管理各項制度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提高預算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和預算透明,建立健全高質量可持續財政體系,推動建立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服務和保障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過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堅持系統觀念,加強財政資源統籌,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決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強化預算對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實現有限公共資源與政策目標有效匹配。
堅持預算法定。增強法治觀念,強化紀律意識,嚴肅財經紀律,更加注重強化約束,著力提升制度執行力,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制度的剛性約束力。明確各級各部門的主體責任,切實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堅持全面統籌。將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工作作為縣(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組織保障統籌帶動財政資源的統籌,以財政資源的統籌為根本,努力克服當前財政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堅持目標引領。按照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完善管理手段,創新管理技術,破除管理瓶頸,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以信息化推進預算管理現代化,加強預算管理各項制度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提高預算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和預算透明度。
堅持底線思維。把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杜絕脫離實際的過高承諾,形成穩定合理的社會預期。加強政府債務和中長期支出事項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預算收入統籌力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1.加強財政資源統籌。規範政府收入預算管理,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依照法律法規及時足額徵收應徵的預算收入。將依託行政權力、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以及特許經營權拍賣收入等按照規定全面納入預算,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不低於35%。強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統籌配置,優先安排經濟社會效益高的資本性支出項目。加強政府性資源統籌管理,積極探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利用、管理的新模式,提升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加強財政撥款資金與非財政撥款資金的統籌,加強不同年度間財政資金的統籌。健全國有資產共享共用機制,建立政府公物倉,完善政府性資源資產市場化出租出借和交易處置制度,適時推動政府股權項目處置。創新重大項目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共建共享,擴大基礎設施項目直接融資規模。
2.強化部門和單位收入統籌管理。結合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和預算指標賬試點工作,制定《普洱市單位資金管理意見》,明確各部門和單位要依法依規將取得的財政撥款收入、非財政撥款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年初部門或單位充分測算各項收入,全部列入預算編制、如實填報,財政部門根據部門或單位資金收入情況統籌合理安排財政撥款預算,依據批覆的預算嚴格控制執行,未納入預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杜絕單位無預算、超預算使用單位資金。
3.落實省級分享稅收收入增量管理政策。落實好省級以2020年為基期年,2021—2025年,將分享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耕地占用稅等3項稅收收入增量部分全額留歸各地的政策。對省級留歸各縣(區)的部分,市級不再調整。對於省級明確給市級的部分,市級將以鼓勵縣(區)培植財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原則,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市級稅源培植專項資金,用於鼓勵縣(區)財源培植和經濟發展。
4.鼓勵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獎補。嚴格落實省級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獎補制度,“十四五”時期,省級按年度實施差別化的高質量發展成效獎補政策,對排名前10的州(市)、前90的縣(市、區)進行獎補。其中,對前5名的州(市)和前30名的縣(市、區)實行重獎。根據省級高質量發展考核辦法,市級將按高質量發展成效、財源培植成效、財政管理評價等因素對獲得省級獎補的縣(區)進行額外獎勵,激勵各縣(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5.盤活各類存量資源。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收回部門或單位專用賬戶沉澱資金和不需要使用的財政專戶資金。從嚴控制結餘結轉資金,結轉2年以上的,一律收回財政統籌使用。健全完善財政結轉結餘資金與預算安排的統籌機制,部門結轉資金作為下年度部門預算安排的首要來源,上年末結轉結餘資金規模較大的部門,按一定比例相應核減其下年支出預算。
6.加強財政往來款項的清理力度。嚴格按照《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往來款管理工作的通知》(雲政辦發〔2021〕1號)的要求,市、縣(區)財政部門要按照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的消化方案分年度消化存量暫付性款項,嚴禁增加新的暫付性款項,實現往來款只減不增,將暫付性款項累計金額占本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控制在5%以內。
(二)規範預算支出管理,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
7.加強財政支出政策統籌。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大力最佳化支出結構,堅持“三保”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國家和省級標準“三保”支出優先落實,堅決兜住“三保”底線,不留硬缺口。按照事權劃分承擔支出責任,形成全市協同保障機制。嚴格控制競爭性領域財政投入,強化對具有正外部性創新發展的支持。加強跨部門支出政策協調,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推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經驗,綜合運用以獎代補、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方式,結合支持對象進行最佳化組合。不折不扣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大力壓減無效、低效支出,騰出財力優先保障“三保”等重點支出。運用零基預算理念,到期政策經評估後分類予以延續執行、調整或取消,取消的額度收回財政統籌,不作為部門固化支出基數。
8.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各縣(區)財政部門會同本級有關職能部門,根據國家基礎標準和省級、市級標準,結合各縣(區)公共服務狀況、支出成本差異、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本級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報縣(區)人民政府審定和市級財政部門備案後執行。鼓勵各縣(區)結合實際在國家尚未出台基礎標準的領域制定地方標準,重點圍繞“三保”等基本需要研究制定縣級標準。市級堅持以“標準科學、約束有力、分類保障”為原則,根據支出政策、項目要素及成本、財力水平等,爭取用2—3年完成全市支出標準體系修訂工作,並選取部分縣(區)作為試點,再逐步推廣。支出標準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物價變動和財力變化等實行動態調整。加強對項目執行情況的分析和結果運用,將實際執行情況作為制定和調整標準的依據。各縣(區)要加快推進項目要素、項目文本、績效指標等標準化規範化。將支出標準作為預算編制的基本依據,不得超標準編制預算。
9.合理安排支出預算規模。財政支出要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的原則確定。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僵化、預算只增不減的格局,在確定單位和部門預算時,不得與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層層掛鈎。結合財力情況合理確定支出預算規模,各縣(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財政部門要嚴格公共財政預算管理,“十四五”期間,一律不安排財政預算資金用於各級黨政機關及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樓堂館所建設。嚴禁以城市改造、城市規劃等理由新建辦公用房,嚴禁改變技術用房的用途建設技術用房,不得以任何理由審批安排財政資金用於包括培訓中心在內的各類具有住宿、會議、餐飲等接待功能的設施或場所建設項目。
10.加強財政庫款管理。結合預算指標賬試點工作,制定《普洱市國庫庫款管理控制規則》,研究國庫現金流量預測和財政庫款目標餘額管理,設定庫底資金餘額和大額資金支出控制規則,加強對各縣(區)庫款管理工作的指導,建立健全庫款風險預警機制,統籌協調國庫庫款管理,確保庫款安全。
11.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依託監控系統建立直達資金總台賬,在直達資金單獨下達、單獨標識的基礎上單獨調撥直達資金。加強對直達資金情況的監督,確保資金安排符合相關制度規定、體現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直達資金監控體系,加強部門協同聯動。聚焦重點單位、重點項目開展針對性監控,通過情況通報、關注函、工作提示函、信息簡報、實地督導、現場核查等措施,督促資金使用單位規範有效使用資金,並做好項目績效管理,健全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的直達資金監控體系,確保資金直達使用單位、直接惠企利民,防止擠占挪用、沉澱閒置等,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12.規範臨聘人員管理。以2021年為基數,按照“只減不增、逐步規範”的原則,由市級機構編制部門牽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對中央和省、市近年來已出台涉及增加臨聘人員的相關政策進行全面清理,進一步摸清臨聘人員種類數量、政策依據、招聘方式、薪酬標準、經費保障和社會保障等情況,按照人崗相適應的原則分類清理。各部門在政策明確的用人總數上限內,根據工作需要和財政可承受能力提出用人需求,按程式上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人社部門要不定期進行核查,防止超計畫使用臨聘人員。加強對臨聘人員經費使用情況的專項審計,行業主管部門要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健全臨聘人員規範管理長效機制,從招聘、培訓、使用、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制度體系,加強臨聘人員日常管理。各縣(區)參照市級對臨聘人員進行清理規範。
(三)嚴格預算編制管理,增強財政預算完整性
13.改進政府預算編制。市級將依法依規提前下達轉移支付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預計數,增強地方預算編制的完整性、主動性。縣級應當嚴格按照提前下達數如實編制預算,既不得虛列收支、增加規模,也不得少列收支、脫離監督。規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
14.加強跨年度預算平衡。圍繞國家、省、市重大戰略任務和發展規劃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強化中期財政規劃對預算編制的約束。涉及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部門、行業規劃,要做好與中期財政規劃銜接。各縣(區)各部門應當嚴格落實償債資金來源,科學測算評估預期償債收入,合理制定償債計畫,並在中期財政規劃中如實反映。結合項目償債收入情況,探索建立政府償債備付金制度。
15.加強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依法納入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探索建立財政支出政策庫,完善預算支出事項政策支撐。落實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主體責任,部門和單位要對預算完整性、規範性、真實性以及執行結果負責。各部門要統籌各類資金資產,結合本部門非財政撥款收入情況統籌申請預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將項目作為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的基本單元,預算支出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預算項目庫,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未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一律不得安排預算。有關部門負責安排的建設項目,要按照規定納入部門項目庫並納入預算項目庫。實行項目標準化分類,規範立項依據、實施期限、支出標準、預算需求等要素。建立健全項目入庫評審、滾動管理和到期清理機制,做實做細項目儲備,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應當按照規定完成可行性研究論證、制定具體實施計畫等各項前期工作,做到預算一經批准即可實施,並按照輕重緩急等排序,突出保障重點。使用專項債券資金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項目編制收支預算總體平衡方案和分年平衡方案,全面反映項目收入、支出、舉債、還本付息及資產等,分年納入預算管理。推進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研究開展事前績效評估。依法依規管理預算代編事項,除應急、救災等特殊事項外,部門不得代編應由所屬單位實施的項目預算。
16.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完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將全市各縣(區)各部門納入編制範圍,全面真實客觀反映政府資產負債與財政可持續性情況。健全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推動總預算會計核算系統的升級改造並實現平穩過渡,將財政財務信息內容從預算收支信息擴展至資產、負債、投資等信息。推進單位會計核算與預算管理各環節的貫通銜接,實現以項目為核心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全面有效實施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完善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做好與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銜接。
(四)強化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增強預算約束
17.強化預算對執行的控制。嚴格執行人大批准的預算,預算一經批准非經法定程式不得調整。對預算指標實行統一規範的核算管理,實現預算指標對執行的有效控制。堅持先有預算後有支出,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或開展政府採購,嚴禁將國庫資金違規撥入財政專戶。嚴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新的增支政策原則上通過以後年度預算安排支出。規範預算調劑行為。規範權責發生制列支事項,市級、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結餘不再按照權責發生制列支。嚴禁以撥代支,進一步加強財政暫付性款項管理,除已按照規定程式審核批准的事項外,不得對未列入預算的項目安排支出。嚴格按照預算安排使用資金,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從嚴管理財政資金,嚴控無預算支出資金形成新的往來款,有效避免財政往來款規模不正常增長。加強對政府投資基金設立和出資的預算約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本管理與監督,確保國有資本安全和保值增值。
18.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和監督約束。將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作為預算績效管理重點,加強財政政策評估評價,各級各部門要將績效關口前移,對新出台重大政策、項目,結合預算評審、項目審批等開展事前績效評估,最佳化財政資源配置,增強政策可行性和財政可持續性。聚焦重大政策、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分類明確轉移支付績效管理重點。開展重點財政支出政策績效核心指標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項目運行監控,按照項目進度和績效情況撥款,對存在嚴重問題的要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項目的全過程績效管理和國有資本資產使用績效管理。健全以績效為導向的預算分配體系,完善預算安排與績效結果掛鈎的激勵約束機制。市財政局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安排、預算支出方向和支出重點等,對部門申報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評分,申報的績效目標評分按100分制計算,低於60分的,一律不予安排預算,對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
19.最佳化國庫集中收付管理。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制度為基礎,對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對所有財政性資金(包含財政專戶和單位資金)實行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嚴禁將國庫庫款轉入財政專戶以撥代支,嚴禁將國庫資金和財政專戶資金借出周轉使用,定期開展財政專戶收付結餘資金情況自查,切實防範財政資金風險。
(五)加強風險防控,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20.增強縣級管財理財能力。實施市對縣級的“三保”支出計畫審核機制、績效考核獎審批制度,嚴禁縣級占用上級專項資金髮放績效考核獎,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糾正,通過程式合規性的前置審核,督導縣級科學合規配置財政資源。推廣定期研究財政重點事項工作機制,各縣(區)各部門要每月集體研究分析收入組織管理、支出執行和績效目標運行等情況。積極謀劃縣級財政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市級財政部門加強政府債務風險評估結果套用,配合實施縣級財政承受能力評估。
21.健全適度舉債機制,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持續完善政府債務新增限額分配機制,控制高風險地區債務增量。完善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嚴格新增專項債券使用負面清單,嚴把項目儲備、申報和發行質量關。建立健全專項債券項目全生命周期收支平衡機制,按規定將專項債券項目收益足額繳入國庫並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適當拓寬專項債券項目收益渠道,提高項目收益水平,依法落實到期法定債券償還責任。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結果套用。完善以法定債務率為主的政府法定債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提高償債保障倍數,逐步降低法定債務率至合理水平。健全完善政府債券還本付息保障機制,按照“誰使用、誰負責、誰償還”的原則,強化地方政府債券還本付息監督管理。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抓實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嚴禁虛假化債、數位化債,做好隱性債務風險等級評定工作。嚴禁地方政府以企業債務形式增加隱性債務。健全國有企業債務監測預警體系,科學評估債務風險狀況。清理規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進一步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堵塞金融機構向地方政府違規提供融資的漏洞。
22.防範化解財政運行風險隱患。加強醫療、失業、工傷等社保基金管理,根據收支狀況及時調整完善繳費和待遇政策,促進收支基本平衡。對本地區自行出台不可持續的民生政策及時進行清理整合,嚴格控制範圍。除應急救災事項外,“三保”未落實前,不得支出其他事項。各縣(區)要結合實際,“一縣一策”制定縣級“三保”保障方案,建立“三保”風險預警機制,動態評估“三保”保障情況,提前做好“三保”風險防範措施。加強庫款及相關資金運行情況的跟蹤分析,科學統籌庫款安排,積極防範“三保”支付風險,根據省財政廳劃分的縣級財政運行風險等級,細化措施,精準施策,分類管理。堅持精算平衡,加強基金運行監測,防範待遇支付風險。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管理。各級各部門制定政策時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對基本民生項目應保盡保,嚴控超財力提標擴圍。除黨中央、國務院統一要求以及共同事權地方應負擔部分外,市級部門不得出台要求下級配套或以達標評比、考核評價等名目變相配套的政策。加強政府中長期支出事項管理,客觀評估對財政可持續性的影響。
(六)加強財政透明度,提高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23.強化“數字財政”系統支撐。持續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和預算指標賬試點工作,硬化預算管理約束,2022年年初實現預算指標賬試點工作全面運行。加快完善覆蓋本地區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縱向貫通縣(區)、鄉(鎮)財政部門,橫向接入各級預算單位,動態反映各級預算安排和執行情況,實時記錄和動態反映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撥付、使用情況,實現資金從預算安排源頭到使用末端全過程來源清晰、流向明確、賬目可查、賬實相符。規範各級預算管理要素、業務流程和控制規則,強化預算動態監控和閉環管理,實現資金來源去向全程留痕、可追溯,支撐預算管理制度創新,實現市縣兩級預算收支平衡動態監控及預警。
24.改進預決算公開。加大各級政府預決算公開力度,大力推進財政政策公開。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各部門所屬預算單位預算、決算及有關報表應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推進政府投資基金、收費基金、國有資本收益、政府採購意向等信息按照規定向社會公開。建立民生項目信息公示制度。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及績效目標、預算安排情況等應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細化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項目預算安排、使用情況等項目信息和“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應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推進按支出經濟分類公開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需公開到功能分類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需公開到經濟性質分類款級科目。同時,要進一步強化預算績效信息公開。績效評價工作結束後,各級應及時公開部門績效自評報告和重點績效評價結果。涉及國家安全、保密等特殊經費及事項,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按照“誰主管、誰公開、誰負責”的原則,預算信息公開責任主體為負責編制預決算信息的單位和部門,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公開本級政府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匯總數,並對公開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負責指導和規範預算部門和單位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各級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和單位(含下屬二級、三級預算單位)負責公開本部門本單位的預決算等信息並負責對公開內容進行解釋說明。
25.依法依規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監督規定。各級財政部門要做好財稅法規和政策執行情況、預算管理監督工作,構建日常監管與專項監督協調配合的監督機制。落實部門和單位財務管理主體責任,強化部門對所屬單位預算執行的監控管理職責。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的主導作用,加強財會監督,促進財會監督與黨內監督、監察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協同發力。各縣(區)各部門要依法接受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計部門的監督。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做好財稅法規和政策執行情況、預算管理有關監督工作,構建日常監管與專項監督協調配合的監督機制。強化監督結果運用,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嚴格依規依紀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加大處理結果公開力度。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縣(區)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要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來,用心領悟、真抓實幹,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創新精神,不折不扣將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落實到位,加強和改進對財政和財務工作的組織領導,配優配強財務管理人員,合力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取得實效。
(二)強化配合協作
各縣(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財政上下聯動、財政與預算單位協同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推進財政系統一體化、財政財務一體化,聚集強大合力,切實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財政部門要不折不扣地做好財政服務保障工作。各部門要緊抓改革重點,擺脫慣性思維,把預算管理改革與部門事業發展統籌結合起來,納入工作全局統籌考慮、周密部署、協同推進,形成良性互動的改革合力,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三)強化督查落實
各縣(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要求推進改革、強化管理,市級將定期對預算改革情況進行通報,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追究責任。

解讀

為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中央、省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有關要求,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化預算改革、加強預算管理。現就出台背景和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出台背景
建立科學高效的預算管理制度,對於最佳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力度明顯加快步伐,對政府強化預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4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同年9月3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深化預算制度改革政策舉措,結合普洱實際,由市政府辦印發了《實施意見》,旨在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績效,實現有效監督,構建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
二、重要政策解讀
《實施意見》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第二部分是主要措施。第三部分為組織保障。
(一)總體要求
明確了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二)主要措施
《實施意見》包含六方面25項內容。一是加大預算收入統籌力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方面:明確了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強化部門和單位收入統籌管理,落實省級分享稅收收入增量管理政策,鼓勵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獎補,盤活各類存量資源,加強財政往來款項的清理力度6項內容。二是規範預算支出管理,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方面:明確了加強財政支出政策統籌,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合理安排支出預算規模,加強財政庫款管理,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規範臨聘人員管理六項內容。三是嚴格預算編制管理,增強財政預算完整性方面:明確了改進政府預算編制,加強跨年度預算平衡,加強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4項內容。四是強化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增強預算約束方面:明確了強化預算對執行的控制,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和監督約束,最佳化國庫集中收付管理三項內容。五是加強風險防控,增強財政可持續性方面:明確了增強縣級管財理財能力,健全適度舉債機制,防範化解財政運行風險隱患三項內容。六是加強財政透明度,提高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明確了強化“數字財政”系統支撐,改進預決算公開,依法依規加強監督管理3項內容。
(三)組織保障
《實施意見》提出了強化組織領導、強化配合協作和強化督查落實等組織實施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