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朝鮮關係

明朝與朝鮮關係

明朝與朝鮮王朝保持著兩百餘年的友好外交關係。1392年,朝鮮王朝太祖大王李成桂稱王,明太祖賜予“朝鮮”國號。兩國建立宗藩關係

明成祖時期,明成祖正式賜予朝鮮國王稱號。朝鮮王朝對明朝採取“事大"的尊奉政策。1592年,日本侵略朝鮮。明神宗發兵抗擊日軍,1598年徹底擊敗日軍。明軍兩次出兵,與朝鮮軍民並肩作戰,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在兩國關係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朝鮮王朝視明朝此舉為“再造之恩”。明末,隨著女真族在東北的崛起,兩國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1636年,皇太極逼迫朝鮮王朝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但朝鮮王朝此後仍然心向明朝,使用崇禎年號,懷念明朝三百餘年。三百年間明朝與朝鮮基本上保持著往來聘使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朝與朝鮮關係
  • 人物李成桂
  • 時間:1592年
  • 國家:日本
宗藩關係,抗倭戰爭,東援之恩,關係終止,

宗藩關係


明初的交往明初朝鮮稱高麗,國王為王顓。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即位,朱元璋即遣使持書前往高麗諭告。次年,高麗國王顓也遣使上表慶賀明朝開國,並請封號。朱元璋應其之請,於洪武三年遣使持金印文誥,封王顓為高麗國王,從而確立了兩國的宗藩關係,“自是貢獻數至,元旦及聖節皆遣使朝賀,歲以為常”。是年,明朝開科取士,詔準高麗等國“行修經明之士,..貢赴京師會試,不拘額數選取”。這一年,高麗參加會試的有三人,其中金濤及第,授東昌府安丘縣丞,後因不通漢語,回到高麗。洪武五年高麗派一百五十多人前往南京國子監留學,途中因遇海難,溺死三十九人。“帝憫之,遣元樞密使延安答里往諭入貢毋數”。
洪武七年(1374)高麗國王顓為權相李仁人所弒,李仁人擁立權臣辛旽之子辛禑為王,遣使來明入貢,明太祖卻而不受。直到洪武十八年朱元璋見辛禑地位日益穩固,才不得不正視既成事實,加給辛禑高麗國王封號,並追謚王顓為恭愍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高麗東北面都指揮使李成桂發動兵變,除李仁人,囚禁了國王辛禑,十月辛禑讓位於子昌。次年,李成桂廢辛昌,擁立王顓之後王瑤(恭讓王)。洪武二十四年王瑤讓位於李成桂,改國號為朝鮮,“王氏自五代傳國數百年,至是絕”。二十六年,李成桂遣使來明,貢馬九千八百餘匹,明太祖回賜紵絲綿布等近二萬匹。建文初,李成桂因年老體弱,遜位於次子李芳果朝鮮定宗),兩年後芳果亦因病讓位於五子李芳遠(朝鮮太宗)。
明朝與朝鮮關係
明朝與朝鮮關係
明成祖即位,朝鮮太宗遣使朝貢。永樂五年(1407)朝鮮十四歲的世子李禔得到明朝允準,作為進表使率各級官員五十餘人,至明京師南京。次年正月到達南京,進貢馬匹金銀器物。成祖數次召見,厚加賞賜,“賜織金文綺。及歸,帝親制詩賜之”。永樂十六年朝鮮太宗李芳遠以年老遜位,廢世子禔,傳位於第三子李祹。明成祖遣使赴朝,封為朝鮮國王。時明“已遷北都,朝鮮益近,而事大之禮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禮,他國不敢望也”。

抗倭戰爭

萬曆年間援朝抗倭。日本戰國群雄,經過近百年的戰爭,到十六世紀末期,豐臣秀吉陸續削平了其他封建諸侯,統一了日本。萬曆十三年(1585),日本天皇任命他為“關白”(攝政),又兼太政大臣。這時日本社會隨著莊園經濟的瓦解,商業資本發展迅速。統一後的日本商人積極要求開闢海外市場,豐臣秀吉為了滿足他們的貪慾,策劃侵略鄰國朝鮮。
萬曆二十年(1592)初,豐臣秀吉正式發布命令,出征朝鮮。侵朝日軍總計十八萬餘人,舟師數百艘,分為九軍,四月十二日在朝鮮釜山登入,分兵北犯。“時朝鮮承平久,怯不諳戰,皆望風潰”①。日軍迅速占領王京漢城),進而攻占平壤。在三個月時間裡,日軍幾乎占領了朝鮮全國。朝鮮國王李昖逃到義州(今遼寧義縣),遣使向明朝告急,請求出兵援助。
明朝得報,遂派副總兵祖承訓、遼東遊擊史儒率軍三千餘去朝鮮作戰,結果明軍全軍覆沒,史儒戰死,祖承訓隻身逃回。敗報傳來,明朝大為震動。神宗即命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以提督陝西總兵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部署軍事,前往支援。次年一月,抵達平壤城外。平壤東南臨江,西枕山陡立,迤北牡丹台高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築設炮台。李如松指揮攻城,城上日軍炮矢如雨。李如松坐騎被擊斃,仍換馬再戰。部將吳惟忠被鉛丸擊中,也仍奮呼督戰。經過激烈戰鬥,明軍大敗日軍,史稱“平壤大捷”。收復平壤後,明軍與朝軍乘勝追擊,相繼收復了開城漢城等地。日軍連戰皆敗,傷亡慘重,退到釜山一帶。於是漢江以南千有餘里的朝鮮故土都被收復。然而在援朝抗倭戰爭即將取得完全勝利之際,明朝兵部尚書石星卻力主與日和議罷兵,豐臣秀吉以和議為緩兵之計,不僅留駐釜山的日軍始終未撤,而且暗中加緊準備,企圖捲土重來。萬曆二十五年(1597)二月,豐臣秀吉又調集十四萬大軍,再次侵入朝鮮。
明朝以兵部尚書邢玠為總督,僉都御史楊鎬為經略,麻貴為提督,再次赴朝抗倭。在朝鮮軍隊的密切配合下,連敗日軍。次年七月豐臣秀吉死去,日軍人心動搖。明軍乘勢加緊發動進攻。日軍企圖從海上逃走,副總兵鄧子龍和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統率水軍邀擊於釜山南海,大敗日軍。鄧子龍年逾七十,意氣風發,直前奮擊,日軍死傷無算。朝鮮李舜臣也曾在日軍第一次侵朝時,多次打敗日軍。在這次海戰中,鄧子龍和李舜臣都壯烈犧牲。這次海戰,取得了抗倭戰爭的最後勝利。
明朝與朝鮮關係
明朝與朝鮮關係
萬曆年間的援朝御倭戰爭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擴張的氣焰,維護了朝鮮的獨立和明朝邊境的安全。也為兩國抒寫偉大的友誼。

東援之恩

1636年2月,皇太極遣使通報朝鮮,自己將由汗改稱皇帝,希望朝鮮參與勸進,頓時朝鮮舉國譁然。士大夫紛紛上疏,痛批:“臣墮地之初,只聞有大明天子耳…我國素以禮義聞天下,稱小中華,而列聖相承,事大一心...今乃服事胡虜,偷安僅存,縱延晷刻,其於祖宗何,其於天下何,其於後世何!”當時有一百三十八名太學生聯名上疏,請斬使焚書。在舉國激忿的情勢下,朝鮮國王決定不見後金使節使,不受其書。四月,皇太極稱帝建清,改年號崇德,是為清太宗。當時恰有朝鮮使臣在清廷,被要求跪拜朝賀,被朝鮮使臣斷然拒絕,清、朝關係公然破裂。十二月,皇太極領兵親征朝鮮,一路望風披靡,僅十餘日便迫近漢城。情勢緊迫,朝鮮王子和妃嬪全部被送往江華島,國王自己與世子百官避往南漢山城固守待援。朝鮮告急的訊息也傳入中國,此時的明王朝內有寇亂,關外有虎狼之敵,但崇禎帝仍然“命總兵陳洪範調各鎮舟師赴援。三月,洪範奏官兵出海。可惜,在援軍到達之前,多爾袞所部清兵已經攻陷江華島,俘虜了島上的朝鮮宗室,押至南漢山城下,最終朝鮮國王被迫與清人簽訂了城下之盟。因為訊息阻隔,崇禎皇帝曾發兵相救之事直到1749年才為朝鮮君臣所知。朝鮮國王說“試思崇禎時景象,清兵滿遼陽,流賊遍中原,然猶欲涉海出師,遠救屬國,中夜念此,不覺淚下。毅宗德意,無異神皇。”將崇禎皇帝的恩義與神宗皇帝的再造之恩相提並論。

關係終止


女真與朝鮮的關係萬曆末女真族在東北崛起,努爾哈赤所向披靡,攻占了明朝遼東大片土地,建立後金政權,企圖問鼎中原。自努爾哈赤興起後,由於朝鮮地勢重要,後金和明朝都竭力結好朝鮮。後金的目的是要切斷朝鮮與明朝的來往,以消除後顧之憂。而明朝的意圖則是要聯絡朝鮮,牽制後金,使明軍與“麗(朝鮮)兵聲勢相依,與登萊音息相通,斯於援助有濟”。儘管後金百般離間朝鮮和明朝的關係,但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朝鮮仍和明朝合作。皇太極上台後,為了緩解三面(朝鮮、蒙古、明朝)受敵的境況,以爭取時間,儲備力量,進取中原,於是他不斷向明朝廷提出議和。崇禎四年(1631)至五年,是皇太極議和活動最頻繁的時期,他向明廷“上疏稱臣,求款再四”,而且要朝鮮出面,“紹介其間”,轉奏明廷,“以表其誠悃”。儘管如此,掠奪明朝和朝鮮的軍事行動卻並未停止。
天啟七年(1627,後金天聰元年)二月,皇太極不宣而戰,派遣阿敏等人統率三萬多八旗兵進入朝鮮,連陷義州定州等地。朝鮮國王李倧逃往江華島,派使者前往阿敏駐地求和。朝鮮政府在後金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被迫簽訂“江都和約”,這個和約基本上割斷了朝鮮和明朝的聯繫。
崇禎九年(1636,清崇德元年)十二月,皇太極以朝鮮“助明害我”為藉口,第二次對朝用兵。皇太極率十萬大軍渡過鴨綠江,直指朝鮮京城。次年一月,後金兵圍攻京城,朝鮮國王李倧退守南漢山城,後金兵又將該城包圍,迫使朝鮮國王投降,簽訂城下之盟。朝鮮斷絕和明朝的一切來往,向清稱臣納貢,變為清控制下的藩屬。至此,明朝與朝鮮結束了往來聘使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