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略
- 外文名:manage and plan
- 拼音:jīnglüè
- 性質: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引證詳解,典故,
基本解釋
(1) [manage and plan]∶籌劃治理
經略之才
(2) [outline]∶要略;大略。
[a high official] 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掌管一路或數路軍、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
經略洪承疇。(洪承疇,字亨九,南安即今福建省南安縣人。崇禎末年任薊遼總督,與清軍戰於松山,兵敗降清,隨多爾袞入關打敗李自成,又幫多鐸攻打江南,做清軍的開路先鋒。此時洪承疇任七省經略,駐在南京。)——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經略北來。
引證詳解
1、經營治理。
《漢書·敘傳下》:“自昔黃唐,經略萬國。”
宋蘇軾《議學校貢舉狀》:“特願陛下留意其遠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總覽眾才,經略世務。”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嬴樛先使張唐護送赧王君臣子孫入秦奏捷,自引軍入雒陽城,經略地界。”
梁啓超《滅國新法論》:“英人經略印度之起點,在千六百三十九年。”
2、籌劃;謀劃。
《晉書·袁喬傳》:“夫經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於胸心,然後舉無遺算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守門詣闕,獻書言計,率多空薄,高自矜誇,無經略之大體,鹹粃糠之微事。”
《舊唐書·韋顗傳》:“性嗜學,尤精陰陽、象緯、經略、風俗之書。”
3、官名。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方在司馬門時,會老酋死,袁經略遣僧吊贈,公(袁可立)力詆其辱國。”
參閱《新唐書·百官志四下》、《宋史·職官志七》。
典故
水滸傳之“老種經略”與“小種經略”
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提到過“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書中第二回他就說過“……洒家聽得說,他(王進)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俺這渭州卻是小種經略相公鎮守……”。“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此處提到的“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是兄弟倆。老種經略相公指种師道,小種經略相公指种師中。這兩人是北宋名將種世衡的孫子,都在西北邊境出任經略安撫使,也就是書中稱的“經略相公”。宋朝時“相公”原本是對宰相的稱呼,後來演化為民間對高階文官的俗稱,如“經略相公”、“樞密相公”。經略安撫使作為統管一路軍政的最高長官,權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書中魯智深打死了鄭屠後,因為他是“經略相公”帳下的軍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請示了“經略相公”,得到同意後才敢下文書捉人。可見當時“經略相公”的權力確實極大。 《水滸傳》中的好多好漢都提到過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像王進、魯智深、楊志等都在這經略相公手下任過職,金錢豹子湯隆也以在老種經略相公手下打造過軍器為榮。由此可見好漢們對鎮守邊關的功臣名將極為尊敬。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為延安郡,後仍為州。1089年,宋升為延安府。西魏治廣武,唐治膚施,均在今延安東北,宋移膚施至今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