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文都)

桐城市

文都一般指本詞條

桐城市,別稱文都安徽省轄縣級市,由安慶市代管,地處安徽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介於北緯30°40′—31°16′、東經116°40′—117°09′之間,總面積1571平方千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截至2022年末,桐城市總人口74.0萬人;下轄12個鎮、3個街道,另設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市政府駐文昌街道。

桐城市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享有“文都”盛譽,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合安高鐵、滬蓉高速、合九鐵路、206國道縱貫全境,屬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榮譽稱號。有桐城小花、桐城水芹菜、大關水碗、桐城豐糕等特產,有孔城老街、文廟、六尺巷、活海歡樂水世界等景點。

2022年,桐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億元,同比增長4.5%,三次產業比例為8.48:51.75:39.77。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政治,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城市建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原始社會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種。時期,桐城屬揚州之域。桐國,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
桐城市
六尺巷
夏,屬揚州之域。
商,屬揚州之域。
周,置桐國,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年),夏,桐叛楚,屬吳;越滅吳後,屬越;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滅越,鍵嚷求桐國再度附楚。
秦,為舒縣,隸九江郡
西漢,初為樅陽縣,隸廬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稱舒縣。東漢,屬舒和龍舒侯國,先隸廬江郡,後隸揚州刺史部
晉,屬舒縣,先隸廬江郡,後隸揚州道,又隸晉熙郡
南北朝,宋初為舒縣,隸廬江郡;後為陰安縣、呂亭左縣,隸晉熙郡。齊,屬晉熙郡陰安縣,廬江郡舒縣、呂亭左縣(建元二年割晉熙屬)。梁、陳,為樅陽郡樅陽縣
桐城市
東作門
隋,初為樅陽縣,屬熙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同安縣,隸同安郡
唐,初仍為同安縣,屬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年),因忌安祿山叛唐,去郡縣名稱中的“安”字,改同安郡為盛唐郡(後復為同安郡店凳腳戒)、同安縣為桐城縣,此為桐城縣名之始,一直轎白沿用下婚歡道來。
桐城市
桐城
宋,北宋初年屬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年),屬淮南西路德慶軍。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屬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年),屬安慶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屬江淮行省安慶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屬江浙行省安慶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剃狼協乃),屬河南江北行省安慶路。
,初屬寧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屬安慶府,直隸南京。
,初屬江南省安慶府,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安慶府。
民國元年(1912年),直隸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皖北行署安慶行政區,並析東南鄉大部分地區為桐廬縣(後定名為樅陽縣)。
桐城市
孔城老街
1952年,改屬安徽省安慶行政區。
1968年,始隸安徽省安慶地區
1988年8月,原安慶地區和安慶市合併組建新的安慶市,桐城縣隸屬安慶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立縣級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3月,桐城市轄現轄1個國家級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2個鎮、3個街道,196個村民委員會,2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重櫻連即新渡鎮雙港鎮青草鎮范崗鎮金神鎮嬉子湖鎮孔城鎮呂亭鎮大關鎮唐灣鎮鱘魚鎮黃甲鎮龍眠街道文昌街道龍騰街道。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介於北緯30°40′—31°16′、東經116°40′—117°09′之間。東鄰廬江縣、樅陽縣,西毗潛山市,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郊區,北與舒城縣相連。西依大別山,東臨長江,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北至省會合肥90千米,南鄰安慶市68千米,是皖西南的交通樞紐和承東啟西的通達之地,屬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前沿陣地,面積1571平方千米。
桐城市

地形地貌

桐城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

氣候

桐城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由於地形差異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物候反映明顯。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降水量1326.9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903.34小時,日照百分率43%,年平均無霜期246天。

水文

桐城境內河道交織,形成大沙河掛車河龍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匯入菜子湖,經樅陽閘注入長江。地表徑流量年均9.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約1.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十三五”期間,桐城市通過土地復墾整理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新增耕地項目建設等方式,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16.8萬畝,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15085畝,實施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新增耕地19697畝。

生物資源

桐城市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白鶴白鸛白頸長尾雉等,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水獺小靈貓林麝江豚鴛鴦大鴇白腹鷂雕鴞大鯢虎紋蛙等。
珍稀樹種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凹葉厚朴榔榆蝟實等。藥用動植物主要有桔梗柴胡薏苡元胡等。

礦產資源

桐城市礦物資源蘊藏量較小,以非金屬為主,金屬次之,主要有石墨花崗石透輝石河沙大理石泥炭等。

政治

主要領導
機構
職務
姓名
市委
書記
副書記、市長
市政協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領導信息截至2022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人口

據桐城市2022年公安年報,全市年末總人口74.0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5 萬拘堡朵人;當年出生人口 3883 人,比上年減少1140 人;當年死亡人口 4569 人,比上年增加 271 人。

經濟

綜述

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億元,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含供電)同比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60.6億,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貸款餘額437.5億元,增長1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99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2元,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38.3 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3.9 億元,增長 4.9%;第三產業增加值179.8 億元,增長4.2%。三次產業比例為 8.48:51.75:39.77。
2022年,桐城市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 42.9 億元,增長31.3%;實現省考核口徑財政總收入 38.5 億元,增長20.1%;地方財政收入22.3億元,增長 13.3%。財政支出 60.9 億元,增長5.9%。其中,農林水支出 9.1 億元,增長 9.0%;教育支出13.8 億元,增長5.0%;衛生健康支出 3.4 億元,增長1.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4億元,增長 12.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82.9 億元,增長13.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 559.9 億元,增長18.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37.5 億元,增長 16.4%。

第一產業

2022年,桐城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 7.0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0%;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總產值0.9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 11.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9 億元,增長3.8 %,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6 億元,增長10.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 5.3 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1.7萬噸,同比增長 0.6%;油料種植面積1.0 萬公頃,同比增長2.2%,油料總產量 2.6 噸,同比增長3.9%;棉花種植面積647公頃,同比下降 31.5%,棉花總產量532 噸,同比下降30.2%。茶園實有面積 3672.5 公頃,茶葉產量554 噸;蔬菜種植面積 6382 公頃,同比增長 1.94%,產量19.0 萬噸,同比增長 3.3%;園林水果產量 1451 噸,同比增加7.2%。生豬出欄 26.7 萬頭,同比增長1.46%;牛0.3萬頭,同比增長 19.4%;羊出欄 0.9 萬隻,同比增長19.1%;家禽出欄 614.0 萬隻,同比增長 10.9%。豬肉產量2.2 萬噸,同比增長 0.7%。禽蛋產量 7.8 萬噸,同比增長7.7%。生豬存欄量 13.8 萬頭,同比增長 0.2%。水產品產量4.0 萬噸,同比增長 5.0%。

第二產業

2022年,桐城市全部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 10.0%。規模以上工業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14.3%。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6.4%。規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2.7 萬噸標準煤,增長 58.3%。規模以上工業 30 個大中類行業中20 個保持增長,其中16個行業增幅超過 10%。橡膠和塑膠製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6 個主導行業工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7.2%、28.9%、10.8%、24.2%、32.4%、-11.8%;六大主導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76.2%。全市統計的 5 種主要工業產品中,輸送機械產量為5.4萬噸,增長 29.1%;大米產量為 15.3 萬噸,增長195.6%;塑膠製品產量為 98.9 萬噸,增長 3.5%;無紡布產量為3.9 萬噸,增長95.0%;玻璃纖維紗產量為 0.5 萬噸,增長1.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5.6億元,比上年增長 11.9%;實現利潤總額51.99 億元,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 96.5%。

第三產業

2022年,桐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0.6 億元,增長4.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 38.1 億元,增長10.4%。全市限上商貿企業190 家(新增 63 家),其中:法人單位122 家,產業個體68家;批零企業 129 家,住餐企業 61 家。按消費形態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長 9.2%;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8.4%;住宿業營業額增長 19.6%。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 31.1%,飲料類增長 27.1%,菸酒類增長12.8%,化妝品類增長 33.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2.8%,金銀珠寶類下降 3.8%,日用品類增長 18.5%,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下降45.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2.9%,石油及製品類下降8.4%,汽車類增長 12.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普通高等學校 1 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2526人,在校生 6161 人,畢業生 1949 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招生 1076 人,在校生 5128 人,畢業生2211 人。普通中學40所,招生 8554 人,在校生 26740 人,畢業生9674 人,國中升學率99.9%,高中升學率 87.9%。普通國小60 所,招生5297人,在校生 30342 人,畢業生 4569 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

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桐城市高新技術企業 94 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9.5%。全年專利授權 1261 件,其中發明專利89 件。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桐城市圖書館。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文化館 1 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 個,劇場1個,影劇院 3 個,公共圖書館 1 個,圖書總藏量25.8 萬冊。

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桐城市現有體育場館 4 個,全年全市開展大型民眾性體育活動20次,體育館內舉辦公益性體育賽事 4 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 311 個,床位數 3421 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324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 1509 人,註冊護師、護士1546人。

城市建設

2022年,桐城市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 0.4 平方公里,年末城市人均擁有道路面積 21.12 平方米,全市當年造林完成面積102 公頃;環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資 6310 萬元,城區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為 93.7%。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桐城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3 萬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 59.9 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9%,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實際補償比例58.1%;職工醫保人數5.2 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總計為65.1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3.5 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11 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15292 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4001 人。
自2023年3月1日起,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桐城市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70(元/月)。

交通運輸

合安九高鐵合九鐵路、德上高速、滬武高速、合安高速、G206、G237、江淮運河縱貫全境,構成水陸交通幹線網路。城鄉道路相互連通,“四好農村路”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公交全面覆蓋,初步形成了以國省道為主線,以縣道為支線,鄉村道為連線線,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合九鐵路縱貫全境,設桐城站。京港高鐵在境內設桐城東站桐城南站。從菜子湖經樅陽長河可通達長江。

歷史文化

桐城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桐城有各種不可移動文物500多處,其中重點地面文物130多處。桐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很豐富。以“六尺巷”為代表的眾多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數千首民間歌謠,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撥子》、《十番鑼鼓》等民間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諺語,以及彩繪、編織、雕刻、刺繡、紙紮等民間工藝等。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末,桐城市共有旅遊資源點86處,具主要分布在“一帶三區”,即以城區歷史文化遺存和歷史文化景觀為主題,以龍眠山人文山水區和孔城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的桐城文化旅遊帶和嬉子湖濕地生態旅遊區、三道岩幽谷飛瀑旅遊區、古洞岩古戰場遺址旅遊區等。共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三家(嬉子湖生態旅遊區、仙龍湖·活海歡樂水世界孔城老街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兩家(桐城文廟·六尺巷、玉雕文化產業園景區),國家AA級景區兩家(桐城市烈士陵園、披雪瀑景區)。
桐城市
廊橋
桐城老八景、新十景
桐城老八景
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鐘、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桐城新十景
孔城老街、古巷和風(六尺巷)、桐城文廟、文和竹影(文和園)、嬉子漁歌(嬉子湖)、龍眠河韻(龍眠河)、桐城中學、靈岩飛瀑(三道岩)、活海樂園(活海歡樂水世界)、黃梅飄香(黃梅酒業文博園)。
桐城景點分布一覽表
地區
相關景點
市區
桐城文廟(桐城派陳列館、桐城市博物館、嚴鳳英陳列館)、六尺巷、宰相府、懿德流芳牌坊、東大街古建築群、南大街古建築群、告春及軒、鳳儀里、瀟灑園、講學園、桐城中學校園、惜抱軒、半山閣、渡江戰役指揮所、左公祠、姚瑩故居吳越故居、紫來橋淨土蓮社、古靈泉、仙姑井、芹菜田、活海歡樂水世界
城郊
披雪瀑、西山公園、望湖亭、祈雨亭、一笠庵、石門沖、投子山、投子寺、投子曉鐘、趙州橋、卓錫泉、盛儀墓表石刻等
龍眠
龍眠山風景區、龍門、頌嘉湖(境主廟水庫)、碾玉峽、繞雲梯衝、瓔珞崖、媚筆泉、觀音崖、雙溪草堂、別峰庵、椒子崖、玉龍峽、賜金園、文和園、相國橋、龍眠山莊、大龍井瀑布、黃草寨、姚瑩墓等
白馬
孔城
孔城老街桐鄉書院藻青山、箱石山、砂崗、桐梓晴嵐、孔城暮雪、荻埠歸帆、十里柳堤、白兔湖、戴名世墓戴鈞衡墓等
高橋
南山橋、白兔湖等
呂亭
魯王墩、魯王河、魯肅讀書亭、半天山居、望曹尖、試劍嶺、洞賓泉、谷林寺、雙龍水庫等
興店
金牛湖(東風水庫)、馬尾松人工林等
大關
古洞岩、硤石關、歐家嶺等
卅鋪
龍頭山、雙忠墓等
中義
老關嶺、楊頭茶園等
黃鋪
城西湖(牯牛背水庫)、程芳朝墓、檀香崖等
唐灣
百丈崖、二姑洞、三芝庵、椒岩古民居等
大塘
桐舒古隘口、民主縣政府舊址等
陶沖
王屋寺塔墓群、三道岩、五聚嶺等
青草
大沙河、青草老街、釣魚寺(潛山)、太平庵、梅城寺等
掛車河
掛車山、桃花洞、掛車河、水庫大壩等
老梅
老梅樹街、銀杏林等
范崗
山考山老尖、朱邑墓等
金神
金神墩、施從雲墓、六兒城遺址等
嬉子湖
松山、落鳳窩、嬉子墩、嬉子湖余珊墓
香鋪
馬家宕、趙汝墩圩等
新渡
人形河、掛車河、柏年河等
雙港
大橫山、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妲妃台、吳鰲墓等
鱘魚
樅川夜雨、長江、沿江灘涂等

著名人物

桐城市著名人物
古代
近現代
方治

榮譽稱號

桐城市榮譽稱號
獲得時間
榮譽名稱
頒發單位
2001年
“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單位)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計委
2008年
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
中國包裝聯合會
2009年05月19日
2009年日全食指定觀測點
中國天文學會和國家天文台
2010年10月28日
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文化旅遊名城
國際文化旅遊促進會、中國旅遊品牌協會、中國縣域經濟協會、中國行銷學會
2013年6月
全國綠化模範市(縣)
全國綠化委員會
2014年4月
安徽省森林城市
安徽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安徽省綠化委員會
2014年12月29日
第一屆安徽省文明縣(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5年12月24日
2015年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區、市)名單
農業部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2015年11月
第三批全國標準化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縣(市、區)
中國氣象局
2015年
安徽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
2016年2月5日
全國首批2016—2020年度科普示範市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16年6月27日
第三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
國土資源部
2016年10月
2016年度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第16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7年
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
2017年
安徽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範縣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
2017年2月27日
2016年安徽省園林城市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7年5月
國家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
國家農業部
2017年6月
第二屆安徽省文明示範縣(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7年8月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
中國關工委、國家法務部、中央綜治辦
2017年11月23日
2017年度全國縣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75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華夏時報社
2018年3月
安徽省雙擁模範城(縣)
安徽省委、省政府、省軍區
2018年9月7日
2018年安徽省質量認證示範區(點)
安徽省質量監督管理局
2018年12月4日
2018年度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第77名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9年6月21日
安徽省2018年實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縣(市、區)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2019年7月1日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12月6日
2019年投資潛力全國百強縣(市)第45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9年12月28日
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0年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0年3月
2019年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

2020年6月
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20年6月
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20年11月
中央文明辦
2020年11月
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20年12月
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1年9月1日
2021-2025年度首批“全國科普示範市”
中國科協
2021年9月
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生態環境部
2021年11月7日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
2021年12月2日
2017—2020年度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
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
2022年11月10日
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創建單位
交通運輸部
2023年7月8日
中國“文學之鄉”
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
1968年,始隸安徽省安慶地區
1988年8月,原安慶地區和安慶市合併組建新的安慶市,桐城縣隸屬安慶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立縣級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3月,桐城市轄現轄1個國家級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2個鎮、3個街道,196個村民委員會,2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即新渡鎮雙港鎮青草鎮范崗鎮金神鎮嬉子湖鎮孔城鎮呂亭鎮大關鎮唐灣鎮鱘魚鎮黃甲鎮龍眠街道文昌街道龍騰街道。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介於北緯30°40′—31°16′、東經116°40′—117°09′之間。東鄰廬江縣、樅陽縣,西毗潛山市,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郊區,北與舒城縣相連。西依大別山,東臨長江,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北至省會合肥90千米,南鄰安慶市68千米,是皖西南的交通樞紐和承東啟西的通達之地,屬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前沿陣地,面積1571平方千米。
桐城市

地形地貌

桐城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

氣候

桐城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由於地形差異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物候反映明顯。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降水量1326.9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903.34小時,日照百分率43%,年平均無霜期246天。

水文

桐城境內河道交織,形成大沙河掛車河龍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匯入菜子湖,經樅陽閘注入長江。地表徑流量年均9.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約1.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十三五”期間,桐城市通過土地復墾整理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新增耕地項目建設等方式,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16.8萬畝,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15085畝,實施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新增耕地19697畝。

生物資源

桐城市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白鶴白鸛白頸長尾雉等,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水獺小靈貓林麝江豚鴛鴦大鴇白腹鷂雕鴞大鯢虎紋蛙等。
珍稀樹種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凹葉厚朴榔榆蝟實等。藥用動植物主要有桔梗柴胡薏苡元胡等。

礦產資源

桐城市礦物資源蘊藏量較小,以非金屬為主,金屬次之,主要有石墨花崗石透輝石河沙大理石泥炭等。

政治

主要領導
機構
職務
姓名
市委
書記
副書記、市長
市政協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領導信息截至2022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人口

據桐城市2022年公安年報,全市年末總人口74.0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5 萬人;當年出生人口 3883 人,比上年減少1140 人;當年死亡人口 4569 人,比上年增加 271 人。

經濟

綜述

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億元,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含供電)同比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60.6億,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貸款餘額437.5億元,增長1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99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2元,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38.3 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3.9 億元,增長 4.9%;第三產業增加值179.8 億元,增長4.2%。三次產業比例為 8.48:51.75:39.77。
2022年,桐城市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 42.9 億元,增長31.3%;實現省考核口徑財政總收入 38.5 億元,增長20.1%;地方財政收入22.3億元,增長 13.3%。財政支出 60.9 億元,增長5.9%。其中,農林水支出 9.1 億元,增長 9.0%;教育支出13.8 億元,增長5.0%;衛生健康支出 3.4 億元,增長1.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4億元,增長 12.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82.9 億元,增長13.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 559.9 億元,增長18.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37.5 億元,增長 16.4%。

第一產業

2022年,桐城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 7.0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0%;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總產值0.9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 11.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9 億元,增長3.8 %,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6 億元,增長10.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 5.3 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1.7萬噸,同比增長 0.6%;油料種植面積1.0 萬公頃,同比增長2.2%,油料總產量 2.6 噸,同比增長3.9%;棉花種植面積647公頃,同比下降 31.5%,棉花總產量532 噸,同比下降30.2%。茶園實有面積 3672.5 公頃,茶葉產量554 噸;蔬菜種植面積 6382 公頃,同比增長 1.94%,產量19.0 萬噸,同比增長 3.3%;園林水果產量 1451 噸,同比增加7.2%。生豬出欄 26.7 萬頭,同比增長1.46%;牛0.3萬頭,同比增長 19.4%;羊出欄 0.9 萬隻,同比增長19.1%;家禽出欄 614.0 萬隻,同比增長 10.9%。豬肉產量2.2 萬噸,同比增長 0.7%。禽蛋產量 7.8 萬噸,同比增長7.7%。生豬存欄量 13.8 萬頭,同比增長 0.2%。水產品產量4.0 萬噸,同比增長 5.0%。

第二產業

2022年,桐城市全部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 10.0%。規模以上工業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14.3%。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6.4%。規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2.7 萬噸標準煤,增長 58.3%。規模以上工業 30 個大中類行業中20 個保持增長,其中16個行業增幅超過 10%。橡膠和塑膠製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6 個主導行業工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7.2%、28.9%、10.8%、24.2%、32.4%、-11.8%;六大主導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76.2%。全市統計的 5 種主要工業產品中,輸送機械產量為5.4萬噸,增長 29.1%;大米產量為 15.3 萬噸,增長195.6%;塑膠製品產量為 98.9 萬噸,增長 3.5%;無紡布產量為3.9 萬噸,增長95.0%;玻璃纖維紗產量為 0.5 萬噸,增長1.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5.6億元,比上年增長 11.9%;實現利潤總額51.99 億元,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 96.5%。

第三產業

2022年,桐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0.6 億元,增長4.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 38.1 億元,增長10.4%。全市限上商貿企業190 家(新增 63 家),其中:法人單位122 家,產業個體68家;批零企業 129 家,住餐企業 61 家。按消費形態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長 9.2%;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8.4%;住宿業營業額增長 19.6%。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 31.1%,飲料類增長 27.1%,菸酒類增長12.8%,化妝品類增長 33.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2.8%,金銀珠寶類下降 3.8%,日用品類增長 18.5%,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下降45.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2.9%,石油及製品類下降8.4%,汽車類增長 12.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普通高等學校 1 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2526人,在校生 6161 人,畢業生 1949 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招生 1076 人,在校生 5128 人,畢業生2211 人。普通中學40所,招生 8554 人,在校生 26740 人,畢業生9674 人,國中升學率99.9%,高中升學率 87.9%。普通國小60 所,招生5297人,在校生 30342 人,畢業生 4569 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

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桐城市高新技術企業 94 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9.5%。全年專利授權 1261 件,其中發明專利89 件。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桐城市圖書館。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文化館 1 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 個,劇場1個,影劇院 3 個,公共圖書館 1 個,圖書總藏量25.8 萬冊。

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桐城市現有體育場館 4 個,全年全市開展大型民眾性體育活動20次,體育館內舉辦公益性體育賽事 4 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桐城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 311 個,床位數 3421 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324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 1509 人,註冊護師、護士1546人。

城市建設

2022年,桐城市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 0.4 平方公里,年末城市人均擁有道路面積 21.12 平方米,全市當年造林完成面積102 公頃;環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資 6310 萬元,城區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為 93.7%。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桐城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3 萬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 59.9 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9%,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實際補償比例58.1%;職工醫保人數5.2 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總計為65.1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3.5 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11 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15292 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4001 人。
自2023年3月1日起,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桐城市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70(元/月)。

交通運輸

合安九高鐵合九鐵路、德上高速、滬武高速、合安高速、G206、G237、江淮運河縱貫全境,構成水陸交通幹線網路。城鄉道路相互連通,“四好農村路”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公交全面覆蓋,初步形成了以國省道為主線,以縣道為支線,鄉村道為連線線,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合九鐵路縱貫全境,設桐城站。京港高鐵在境內設桐城東站桐城南站。從菜子湖經樅陽長河可通達長江。

歷史文化

桐城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桐城有各種不可移動文物500多處,其中重點地面文物130多處。桐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很豐富。以“六尺巷”為代表的眾多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數千首民間歌謠,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撥子》、《十番鑼鼓》等民間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諺語,以及彩繪、編織、雕刻、刺繡、紙紮等民間工藝等。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末,桐城市共有旅遊資源點86處,具主要分布在“一帶三區”,即以城區歷史文化遺存和歷史文化景觀為主題,以龍眠山人文山水區和孔城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的桐城文化旅遊帶和嬉子湖濕地生態旅遊區、三道岩幽谷飛瀑旅遊區、古洞岩古戰場遺址旅遊區等。共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三家(嬉子湖生態旅遊區、仙龍湖·活海歡樂水世界孔城老街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兩家(桐城文廟·六尺巷、玉雕文化產業園景區),國家AA級景區兩家(桐城市烈士陵園、披雪瀑景區)。
桐城市(文都)
廊橋
桐城老八景、新十景
桐城老八景
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鐘、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桐城新十景
孔城老街、古巷和風(六尺巷)、桐城文廟、文和竹影(文和園)、嬉子漁歌(嬉子湖)、龍眠河韻(龍眠河)、桐城中學、靈岩飛瀑(三道岩)、活海樂園(活海歡樂水世界)、黃梅飄香(黃梅酒業文博園)。
桐城景點分布一覽表
地區
相關景點
市區
桐城文廟(桐城派陳列館、桐城市博物館、嚴鳳英陳列館)、六尺巷、宰相府、懿德流芳牌坊、東大街古建築群、南大街古建築群、告春及軒、鳳儀里、瀟灑園、講學園、桐城中學校園、惜抱軒、半山閣、渡江戰役指揮所、左公祠、姚瑩故居吳越故居、紫來橋淨土蓮社、古靈泉、仙姑井、芹菜田、活海歡樂水世界
城郊
披雪瀑、西山公園、望湖亭、祈雨亭、一笠庵、石門沖、投子山、投子寺、投子曉鐘、趙州橋、卓錫泉、盛儀墓表石刻等
龍眠
龍眠山風景區、龍門、頌嘉湖(境主廟水庫)、碾玉峽、繞雲梯衝、瓔珞崖、媚筆泉、觀音崖、雙溪草堂、別峰庵、椒子崖、玉龍峽、賜金園、文和園、相國橋、龍眠山莊、大龍井瀑布、黃草寨、姚瑩墓等
白馬
孔城
孔城老街桐鄉書院藻青山、箱石山、砂崗、桐梓晴嵐、孔城暮雪、荻埠歸帆、十里柳堤、白兔湖、戴名世墓戴鈞衡墓等
高橋
南山橋、白兔湖等
呂亭
魯王墩、魯王河、魯肅讀書亭、半天山居、望曹尖、試劍嶺、洞賓泉、谷林寺、雙龍水庫等
興店
金牛湖(東風水庫)、馬尾松人工林等
大關
古洞岩、硤石關、歐家嶺等
卅鋪
龍頭山、雙忠墓等
中義
老關嶺、楊頭茶園等
黃鋪
城西湖(牯牛背水庫)、程芳朝墓、檀香崖等
唐灣
百丈崖、二姑洞、三芝庵、椒岩古民居等
大塘
桐舒古隘口、民主縣政府舊址等
陶沖
王屋寺塔墓群、三道岩、五聚嶺等
青草
大沙河、青草老街、釣魚寺(潛山)、太平庵、梅城寺等
掛車河
掛車山、桃花洞、掛車河、水庫大壩等
老梅
老梅樹街、銀杏林等
范崗
山考山老尖、朱邑墓等
金神
金神墩、施從雲墓、六兒城遺址等
嬉子湖
松山、落鳳窩、嬉子墩、嬉子湖余珊墓
香鋪
馬家宕、趙汝墩圩等
新渡
人形河、掛車河、柏年河等
雙港
大橫山、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妲妃台、吳鰲墓等
鱘魚
樅川夜雨、長江、沿江灘涂等

著名人物

桐城市著名人物
古代
近現代
方治

榮譽稱號

桐城市榮譽稱號
獲得時間
榮譽名稱
頒發單位
2001年
“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單位)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計委
2008年
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
中國包裝聯合會
2009年05月19日
2009年日全食指定觀測點
中國天文學會和國家天文台
2010年10月28日
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文化旅遊名城
國際文化旅遊促進會、中國旅遊品牌協會、中國縣域經濟協會、中國行銷學會
2013年6月
全國綠化模範市(縣)
全國綠化委員會
2014年4月
安徽省森林城市
安徽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安徽省綠化委員會
2014年12月29日
第一屆安徽省文明縣(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5年12月24日
2015年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區、市)名單
農業部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2015年11月
第三批全國標準化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縣(市、區)
中國氣象局
2015年
安徽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
2016年2月5日
全國首批2016—2020年度科普示範市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16年6月27日
第三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
國土資源部
2016年10月
2016年度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第16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7年
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
2017年
安徽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範縣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
2017年2月27日
2016年安徽省園林城市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7年5月
國家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
國家農業部
2017年6月
第二屆安徽省文明示範縣(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7年8月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
中國關工委、國家法務部、中央綜治辦
2017年11月23日
2017年度全國縣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75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華夏時報社
2018年3月
安徽省雙擁模範城(縣)
安徽省委、省政府、省軍區
2018年9月7日
2018年安徽省質量認證示範區(點)
安徽省質量監督管理局
2018年12月4日
2018年度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第77名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9年6月21日
安徽省2018年實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縣(市、區)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2019年7月1日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12月6日
2019年投資潛力全國百強縣(市)第45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19年12月28日
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0年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0年3月
2019年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

2020年6月
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20年6月
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20年11月
中央文明辦
2020年11月
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20年12月
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1年9月1日
2021-2025年度首批“全國科普示範市”
中國科協
2021年9月
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生態環境部
2021年11月7日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
2021年12月2日
2017—2020年度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
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
2022年11月10日
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創建單位
交通運輸部
2023年7月8日
中國“文學之鄉”
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