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生,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安徽桐城,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6年寧津生從同濟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測繪學院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4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1988年至1997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擔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寧津生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津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桐城
- 出生日期:1932年10月22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2年10月22日,寧津生出生於安徽桐城(今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
1951年9月,寧津生進入同濟大學測量系工程測量專業學習。
1953年9月,寧津生進入北京俄語專科學校學習(至1954年9月)。
1956年7月,寧津生從同濟大學本科畢業。9月進入武漢測繪學院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至1984年8月)。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寧津生成了白專典型,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發配到食堂進行勞動改造。後來因為做實驗實被發現,進了牛棚。
1984年8月,寧津生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至1988年1月),同年晉升為教授。
1988年1月,寧津生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至1997年2月)。
1995年,寧津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
2000年8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併入武漢大學,寧津生擔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從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中國天文重力水準的理論、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當時由蘇聯專家為中國設計的天文重力水準布設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訂後的中國《天文重力水準測量細則》,作為中國重力測量實際作業的依據和標準。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確定相對大地水準面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其成果為確定中國大地原點的地心坐標及橢球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80年代,利用地球磁場和重力場與衛星的相互作用,寧津生採用星上的磁力矩器和可用的一切手段設計出了一整套搶救衛星的技術方案。這在當時是一種大膽和從沒用過的方法,他和眾多的科研人員一道,經過75天的艱苦努力,使這顆瀕臨報廢的“風雲一號”衛星重新建立了三軸穩定的對地定向姿態。80年代中後期,他重點研究局部重力場的逼近理論,由他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新技術項目和國家測繪科學基金項目180階和360階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為止中國階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場模型。他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衛星重力梯度邊值問題的研究”等,是大地測量領域新的、代表發展方向的研究課題。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和同事完善了前蘇聯專家為中國設計的天文重力水準布設方案,其意見後來成為中國重力測量實際作業的依據和標準之一。
- 學術論著
寧津生編著出版教材、專著6部,翻譯出版外文文獻6部,發表論文50餘篇。
- 承擔項目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
整體大地測量 | 國家測繪局科技發展基金項目 |
衛星重力梯度邊值問題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對外公開的30’×30’平均重力異常的研究 | 國家測繪局測繪基金項目 |
深圳高解析度高精度大地水準面的研究 | 橫向項目 |
- 科研成果獎勵
寧津生共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其中地球重力場精細結構及中國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整體大地測量、大地測量學科發展戰略等四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國家測繪局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
1985年 | 《重力與固體潮教程》 | 國家地震局優秀教材一等獎 |
1992年 | 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 | 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3年 | 整體大地測量研究 | 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4年 | 《地球重力場模型理論》 | 國家測繪局優秀測繪科技圖書一等獎 |
1995年 | 《地球重力場在工程測量中的套用》 | 國家測繪局優秀教材二等獎 |
1995年 | 大地測量學科發展戰略 | 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7年 | 《中國地球物理圖集》 | 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
1997年 | 地球重力場精細結構及中國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研究 | 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8年 | 地球形狀及外部重力場 | 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9年 | 清江隔河岩大壩外觀變形GPS自動化監測系統研究 |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寧津生對學生要求嚴格,寫科研報告時都要求他們用外語。在他的嚴格指導下,他的很多學生都在遙感技術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學生陳軍完成的《數字地球測繪》,為測繪技術的發展與數字地球的構建提供了理論依據;學生郝曉光編制的新世界地圖打破了傳統的以經線分割世界的製圖定式,分別以經線和緯線來分割世界,有利於表達南極洲與世界的地理關係,已被用作第21次南極考察的航線示意圖;2004年12月,他的學生王華獲得了第三屆夏堅白院士測繪事業優秀學生獎。
- 主講課程
每年武漢大學新生入學時,寧津生都會給本科新生上專業課《測繪學概論》。雖然只講其中的一個章節,但開學前他就已重新備了課,重新編寫了講義,上課的前一天晚上還會溫習一遍。
寧津生《地球重力場》的專業課講了30多年,可每次上課前,他仍要重寫講義。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湖北省師德標兵 | |
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 |
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 |
1995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 |
社會任職
寧津生先後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寧津生是中國大地測量領域的頂級科學家之一,寧津生一直他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研究地球重力場理論、局部地球重力場逼近技術、衛星重力學和固體潮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為中國的測繪領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名字被收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輯出版的《澳大利亞及遠東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