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龍舒縣考
《三國志·吳書》記載:“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這裡的“廬江”指廬江郡。“舒人也”,指周瑜系東漢末年舒縣人。如今地望之爭,名望之爭激烈,說周瑜是今舒城人,說周瑜是今廬江縣人。到底周瑜是何縣人氏?東漢末的“舒”,是舒城,還是廬江?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依據史志記載和歷史事實,對古廬江郡舒縣和龍舒縣進行一次研究考證,實事求是地加以辨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古今縣名考無法退回時間實證,僅是研究,各縣邊界怎能千年不變,舒縣、龍舒相鄰,古代劃分當今相互交錯才是,無論所屬,實屬一家。
三國戰亂,廬江郡分治為二:魏廬江郡治六安、吳廬江郡治皖城(潛山),原廬江毀於戰禍;至西晉復廬江郡,治舒縣,行政中心在今舒城縣縣城東北處。
建置沿革
舒城縣,古為郡舒,後又分立舒蓼、舒庸、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國。漢置龍舒縣。應劭曰:龍舒縣,即郡舒之邑。《辭源》:舒鳩故城在今
安徽舒城縣。《安徽人物大辭典》注釋:“舒城縣取古龍舒縣為名,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置龍舒縣,屬廬江郡。後漢改龍舒侯國,後復罟龍舒縣。
南朝宋廢,梁時為潛縣地,隋為廬江縣地。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廬江縣地始置城縣”。
現存地名
古龍舒即今舒城縣。舒城縣境至今仍存有“龍舒”名,宋《太平寰宇記》:“龍舒河,在舒城縣南三里”。現“龍澗口水庫”即“古龍舒河”口。舒城縣不僅有“龍舒河”,而且有龍舒山。《輿地記勝》:龍舒山“在縣(桐城)西北三十里,與舒城、六安接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龍舒山,在安徽舒城縣西南八十里,接桐城縣界,即龍眠山也”。《舒城縣誌》有“南溪,一名歐溪,發源縣西孤沖,南入巢湖,蓋即龍舒之水也”。山此可見,只有龍舒縣(今舒城縣)有“龍舒”二字,有“龍舒山”、“龍舒河”、“龍舒水”,三、漢舒縣為今廬江縣和舒城縣,晉舒縣為今舒城縣 根據史實,七門堰是劉邦侄子劉信在舒縣建立的,位於今安徽舒城乾汊河鎮境內,因此漢舒縣包括今廬江和舒城的部分。
考證地名、縣名,“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地近則易核,時近則易明”。杜預(222-284年)注《左傳》早《太平寰宇記》700多年,他據當時史實對《左傳》加以注釋,以“廬江(郡)南有舒(縣)城(今廬江縣城池埂),舒(縣)城西南有龍舒”。
光緒《安徽通志》辯訛關於“古舒縣古龍舒縣考”也明確記載:“舊說及府志皆以舒城為古舒縣,而以廬江為古龍舒。按,蕭齊志廬江郡舒縣註:建元二年為郡治。《隋書》廬江縣註:齊置廬江郡,梁置湘州,據隋志所云置郡之地與齊志合,是舒與廬江皆為郡治,而今之廬江即古之舒縣明矣”。“又按,漢志廬江郡所領有舒、龍舒二縣,杜預注廬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龍舒,明是舒縣在東,龍舒在西。今舒城在廬江之西,則舒城之為龍舒尤為明證,且其縣唐時所置,上取古舒(縣)城為名,後人泥其名,以為即古舒縣,遂反以廬江為龍舒,誤矣”。
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廬江郡治遷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改六縣為六安縣。建安十九年(214年),吳撥皖城,廬江郡一分為二,吳廬江郡仍治舒(今廬江縣城池埂、大城坂),魏廬江郡陽泉(今霍邱臨水鎮)。 復隋始建廬江縣,唐始建舒城縣。
“凡史志所載之州,郡、縣、邑,必詳其建置,釋以今地”,“甚至一山、一水、一鎮、一地方位偶移或分屬兩邑,輒列為數名數處,鉤稽考證,誤者正之”。
舒縣範圍。
舒縣範圍有多大?是否等同於今天一個縣的概念?史料證明,舒縣的範圍包括今天安徽舒城、廬江、桐城、無為、懷寧、鵲尾渚五個縣和地區,遠非今天一個縣的概念。
《後漢書·郡國志》記載:“舒有桐鄉”,即舒縣包括桐鄉,即今天的桐城市。
舒城是舒縣的主要地區。《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原註:“以舒之眾屠破六縣。舒,今廬江之故舒城縣也。故六城在壽州安丰南百三十里。”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傳記》註:“率領舒之軍屠六。舒即今安徽省舒城,六即六安。”不僅記載了“舒”,即“舒國”,而且對“舒”及“六”均作明確註解說明。
《漢書·高帝本紀》中也有“以舒屠六”的記載,註解“舒”與“六”與上同,證明舒城是漢是舒縣。
《三國志·臧霸傳》和《三國志·張遼傳》中臧霸討伐東吳陳蘭的史實,也證明舒城在漢時屬舒縣。史實中所出現的“舒”、“舒口”地名均在今天的舒城縣,先後交戰的地點“夾石”、“逢龍”都位於舒城與桐城、舒城與潛山交界地區,出現的“潛山”,是指漢時的潛縣,即今天霍山縣。霍山與舒城相鄰。史書所載史實證明,漢時舒城屬舒縣!
關於以上“舒”及“舒口”等地名,《三國志·吳主傳》等也有同樣的記載。
漢時舒縣包括今天的廬江縣。《漢書·地理志》“舒縣”註:“故國,莽曰昆鄉”,《宋史·志》云:“廬江縣有崑山礬場。今廬江縣南有大小礬山,是漢舒縣兼有今廬江縣境”。《漢書》和《宋史》都記載得非常明確,“漢時舒縣兼有今廬江縣境”,即今廬江縣屬漢時舒縣範圍,舒縣“兼有”,而不是今廬江為漢時舒縣所專有。
姚鼐在《漢廬江郡縣沿革考》里分析了漢時舒縣的範圍包括今天的舒城縣南、桐城市北、廬江縣西:“舒縣,蓋得今舒城南、桐城北、廬江西地。
姚鼐的考證與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編的《續修舒城縣誌·卷四·輿地誌》的記載基本相同,不過《續修舒城縣誌·卷四·輿地誌》對舒縣的地理範圍有更全面完整的記載:漢時舒縣的疆域“有桐鄉、鵲尾渚,蓋得今縣(註:即舒城)及廬江全境、桐城北境,無為西南境,絕長補短,逾三數百里,屹然一大邦也……自唐以前,疆域廣狹,其詳不可得聞,可據者,惟歷代地誌,由明以來,詳載之。”
因此,如果把漢時屬舒縣地區今天的某一個縣說成是漢時唯獨的舒縣,或今天的某一個縣是漢時的舒縣,都是不科學、不準確的,也是違背歷史的,是錯誤的。
史書和史料史料記載,晉時和南朝時的舒縣,範圍略小,主要地區在今舒城縣。
舒縣治所。
縣治或治所,是縣城所在地,是一個縣的代表和象徵,治所或縣治所在地是該縣當然的中心地區。
漢晉時期舒縣治所在今天舒城縣,史料依據如下: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編撰,1999年1月方誌出版社出版)第27頁記載:“羹頡侯邑位今舒城縣西北15公里。”“離此(註:舒縣城邑)不足3公里俗稱舒王墩為羹頡候墓。”“邑”即舒縣縣治(城址和治所)。漢領舒縣等地、時稱“舒王”的羹頡侯劉信城邑(舒縣治所)及死後墓葬(舒王墩)均在今舒城縣。“舒王墩”是舒縣著名的歷史遺址(新中國成立前,“舒王墩”一直屬於舒城縣,解放後肥西建縣,舒王墩從舒城劃歸肥西縣)。
《安徽省志》還記載,劉信在位時,在其封地今舒城縣乾汊河鎮七門嶺興修水利,建成了與都江堰齊名的漢代水利工程“七門堰”。“七門堰”是劉信任羹頡侯領舒縣時在舒城留下的著名歷史遺址遺蹟。清《安徽通志》及我國權威史書《中國史綱要》(剪伯贊主編,1983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23頁均有記載:“如漢羹頡侯劉信在舒(今安徽舒城)修建七門三堰,灌溉田畝。”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續修舒城縣誌·卷四·輿地誌》對此有較為詳盡地記載:“七年(前200年),封劉信為羹頡侯,領舒、龍舒兩縣”。“羹頡侯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輿地紀勝》舒城縣槽牘堰,漢羹頡侯所築。《名勝紀》:羹頡侯城在縣西北三十里,有墓存焉。”“漢羹頡侯墓,縣東三十五里,俗稱舒王墩(《輿地紀勝》)。明嘉靖間,知府何稱立石。”
“羹頡侯城”,即羹頡侯劉信所築舒縣縣城。“槽牘堰”即七門堰三堰之一。“羹頡侯墓”即劉信墓,俗稱“舒王墩”。
漢“羹頡侯領舒”、時稱“舒王”的羹頡侯劉信城邑(舒縣治所)及死後墓葬(舒王墩)均在今舒城縣,並在舒城修建“七門堰”,從而充分證明,舒城是漢時舒縣縣治所在地,是漢時舒縣的中心地區。
清·《江南通志》和《安徽通志》還用具體裡程計算來確定漢時舒縣縣治的具體位置。《江南通志》曰:“漢廬江郡注,李氏兆洛云:(廬江郡治)今廬江縣西一百二十里,後漢揚州同。按今廬江縣治西四十里,入舒城縣界,又五十里到舒城縣治。”《安徽通志》記載與此相同。即廬江郡治在今天“廬江縣西一百二十里”的地方,而且說明“後漢揚州同”即東漢也是如此”。該書進一步載明:“按今廬江縣治西四十里,入舒城縣界,又五十里到舒城縣治”。這兩部《通志》記載證明,漢時廬江郡郡治和舒縣縣治都在今天的舒城縣:從廬江縣治向西四十里就到了舒城縣境,又深入舒城境內五十里就到了舒城縣治,舒城縣治距離廬江縣治西九十里,廬江郡治在舒城縣治西三十里的地方,距離廬江縣治共“一百二十里”。
清·姚鼐在《漢廬江郡縣沿革考》對“舒治”也進行了考證:“故,章懷《後漢書》註:舒城在今廬江縣西。以杜注、章懷之言度之,漢舒治在今舒城界內。”即舒縣治所的具體方位在今舒城縣境。
漢時舒縣縣治在舒城,舒城文物部門通過實地勘查有過明確的記載,並且得到了省級文物專家的共同認定。《舒城縣文物志》(舒城縣文化局編寫,1984年12月出版)第二章第二節“古城址”認為,漢時舒縣縣治在今天舒城縣城關鎮古城村:“城關鎮古城址……春秋時群舒國之‘舒庸’與‘舒鳩’城,均在此城址內。秦漢時為舒縣縣治。據城關北古城埂斷面調查,城牆為夯土築成,內涵物陶片、瓦片均具有漢代特徵,由此可證,漢代城邑。”
《舒城文物志》的記載,同時也得到了安徽省文物專家組的認可。2011年7月2日,安徽省“文物專家考察組”在舒城古城埂(今舒城縣委大院)考察,發現這裡俯拾即是漢時殘磚碎瓦,證明這裡是漢代舒縣城址。
由此,2011年9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安徽通史編委會編寫的《安徽通史》第2卷第51頁闡明:“舒:舊置春秋舒國為舒縣,西漢仍之。故城在今六安市舒城縣境(一說在今廬江縣西南)。王莽新朝易縣名‘昆鄉’”。
西晉時,舒縣縣治在今舒城縣城關鎮,史書記載明確,被史學家所公認。
如:《中國歷史地圖集》對“舒縣治所”明確標註。《中國歷史地圖集》是我國最為權威的歷史地圖集,由復旦大學譚其驤教授主編。該書“西晉,揚州”地圖中非常明確地繪出了“西晉時期舒縣縣治及廬江郡治均在今天的舒城縣”。該書標註西晉時期的“舒縣”與西晉史學家陳壽撰《三國志·周瑜傳》中記載的“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的“舒縣”完全一致。
《安徽歷代政區治地通釋》由原安徽省圖書館館長李天敏編著,安徽省文化廳文物叢書,1984年出版。該書明確指出:“舒縣,西晉徙置。郡治。故址在今舒城縣城關鎮(《與地紀勝》卷四十五廬州舒城縣引《元和郡縣誌》云:‘開元二十三年,刺史竹承構奏,於故舒城置舒城縣。’)。”
又載:“廬江郡,西漢郡治古舒縣。晉郡,移治於今舒城縣治之舒縣……三國時期移治六安縣,吳徙治皖縣,古舒縣郡治遂廢。晉復置舒縣於今舒城縣治為廬江郡治。”
《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也對“舒縣治”明確認為:“舒縣,西漢置,治今廬江縣西南,西晉遷治今舒城縣,南朝梁廢”。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68頁)對西晉“舒縣縣治”記載得很清楚:“舒縣,漢舊縣,兼廬江郡治,魏撤銷……晉初復立,改治舒故國廢邑(今舒城縣城關鎮),後兼郡治。”西晉初,舒縣再次設立,縣治即設舒城縣城關鎮。
南朝宋和南朝齊時期,舒縣縣治和廬江郡治也都十分明確,即在舒城縣城關鎮。《安徽歷代政區治地通釋》認定:南朝宋(公元420年——470年):“廬江郡領縣三:潛、舒、始新。舒縣——西晉徙置。郡治,故址在今舒城縣城關鎮。”南朝齊(公元479年——502年):“廬江郡,舊置。治舒縣。領縣七:舒、潛、始新、和城、西華、呂亭左縣、譙。”“舒縣故治在今舒城縣城關鎮。《南齊書·地理志》南豫州廬江郡舒縣註:'建元二年(480)為郡治'。”
綜上所述,漢晉時期的舒縣治所在今舒城縣,舒城是漢晉時期舒縣的中心地區,故唐朝設定舒城縣名取“故舒城”。舒城縣名一至沿用至今未變。
可是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漢時舒縣治所在今廬江縣城池鄉城池村城池埂大城畈。
1999年出版的《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26頁載:“廬江郡治舒縣,考其遺址,位今廬江縣城池鄉城池村城池埂,地名大城畈,今遺址城牆依稀可見,30米護城河尚存。”這裡注釋是“考其遺址”,沒有明確說明根據和理由,可信度則大打折扣。因為“考”是帶有編撰者個人觀點的,難以令人信服。
省志這裡的“考”漢舒縣治在今廬江縣城池鄉城池村城池埂大城畈,存在五個方面矛盾:
一是與《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記載矛盾。該書1999年1月方誌出版社出版,第27頁記載:“羹頡侯邑位今舒城縣西北15公里。”“離此(註:舒縣城邑)不足3公里俗稱舒王墩為羹頡候墓。”即統領漢舒縣等地的羹頡侯劉信城邑在舒城,其墓葬也在舒城,充分說明舒城是漢時舒縣治所。
二是與《廬江縣誌》記載矛盾。《廬江縣誌》(1993年5月版第675頁)記載:“大城,在城池鄉城池村,城垣基腳斷續可見,護城河明顯。相傳為曹操抗吳時所築。”《廬江縣誌》並沒有記載城池村大城是漢時舒縣治所,而是曹操抗吳時所築的城池。
三是與當地民眾傳說矛盾。實地調訪廬江縣城池鄉城池村池埂,現不見城牆和城池,也無土墩和護城河。當地老人傳說,這裡是曹操修建的城池,曹操在此修城挖土,曾挖出了一個筆頭,還在這裡“痾了三跑屎”,變成了前面的三座山,叫“筆頭山”。
四是與史實相矛盾。舒縣建立於西漢初年,而曹操生活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間相隔400多年!更何況,三國時期舒縣已撤消,這時不可能還有“舒縣城池”。如果這裡是舒縣的城池,為什麼《廬江縣誌》沒有記載?這不是縣誌編撰者的疏漏,而這裡不是“舒縣城池”!
綜合以上可判定,廬江“城池”與曹操有關,是曹操或其部下在此修建的護城河,以抗拒東吳的孫權。因這裡是吳、魏交界地區,曹操在此修建城池以抗吳。可見,這個“城池”不是漢時舒縣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