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架構》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架構
- 作者:袁莉
-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06月01日
- 頁數:236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9027969
- 字數:207000
《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架構》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圖書。
《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架構》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總體架構》在研究視角上突破了以往從技術、管理或組織等單一視角進行研究的模式,套用總體架構理論從全局視角對政府應急管理信息化展...
應急管理體制是指為保障公共安全,有效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避免、減少和減緩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消除其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建立起來的以政府為核心,其他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有機體系。體制內涵 首先,應急管理體制是經過應急管理實踐檢驗並證明行之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任何組織的工作機制,不因組織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內設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
專業理論、套用技術和典型案例的有機融合,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力圖為讀者系統地把握應急管理信息化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供全面的參考。《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適合對應急管理感興趣的各類讀者,尤其適合政府部門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以及從事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各類研究開發人員,既可用作教學培訓教材,又可作為...
全國應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於2023年7月19日在北京召開。參加人員 國家消防救援局、國家礦山安監局、中國地震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局,部機關各司局,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部屬有關事業單位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活動內容 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
應急指揮體系逐步最佳化,對6個省級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的組織架構、職責職能、運行機制及各成員單位的職責進行了重新調整。編制修訂了各類預案,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形成省、市、縣三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搭建了信息化系統建設總體框架,實現了省應急管理廳與多部門監測預警系統互聯...
城市應急機制是指在應對突發事件中,對政府行政權力進行應急配置而形成的權力運行機制。城市應急機製作為行政應急權運作的社會現實通道,是行政應急權的權能充分發揮的社會體制平台,行政應急權目標實現過程中人、財、物的調動能夠被統一支配,因而實現行政應急權最大的權能效益。內容 應急管理機制的內容包括應急領導和指揮...
提升應急管理信息化套用水平,推廣套用上級部門研發的各類應急管理平台,不斷提升應急管理工作效能。集成建立全市應急物資裝備、預案、專家、救援隊伍等資料庫,推進建立集應急信息資料庫、信息交換、指揮調度於一體的應急管理指揮平台,實時接入消防、氣象、交通等相關重要數據,實現多部門視頻監控點位互通。加大先進應急裝備...
3. 數位化改革加速推進為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撐 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全面推進,數字賦能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推進新技術裝備開發和先進技術套用;衛星遙感、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及區塊鏈等高科技技術在應急管理領域的深度集成套用,為加快應急管理組織架構、工作模式、監管...
張東良 張東良,男,漢族,1971年10月生,大學,學士,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人物履歷 現任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一級調研員。職務任免 2022年5月,擬任省屬高職院校黨委書記,試用期一年。
第三節 應急準備體系回響主體被擴大,能力與制度建設尚待推進 第四節 應急機制總體架構基本形成,標準化、規範化有待推進 第五節 應急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建立,內容尚需補充、深化和完善 第六節 全國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形成,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強 第七節 科技與信息化提供了有效支撐,科技創新與應急產業...
陳悟 陳悟,現任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被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授予“記三等功”表彰。人物經歷 現任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
領導責任、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協調聯動的工作體制;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立體化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推進市、區、街鎮、居村的應急管理工作有機銜接和縱向貫通;完善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進一步明確突發事件應對議事協調機構的架構設定、職能關係。
車磊 車磊,現任廣東省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科技信息化和資源保障處處長。人物經歷 現任廣東省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科技信息化和資源保障處處長。人物榮譽 2020年12月,被授予“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推進應急管理數位化套用。建設數字應急綜合平台,夯實應急管理信息底座。建設救援物資綜合管理系統,整合有關部門應急物資儲備信息,實現全量實時掌握。完善高危行業建設檢查監控系統,實現風險面全監控。建設省級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資料庫,推動普查數據共享套用。完善應急“一張圖”系統建設,實現“一圖”數據集成、套用集成...
施琦 施琦是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信息化指導處二級主任科員。所獲榮譽 2021年9月,入選應急管理部政治部公示關於雲南漾濞6.4級、青海瑪多7.4級地震抗震救災擬獎勵對象名單。2022年1月16日,應急管理部給予施琦雲南漾濞地震抗震救災嘉獎。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局(應急管理局)是福建省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個政府機構。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加掛“應急管理局”,為福州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內設工作職能部門,機構規格為正科級。 主要職責 工業信息化科 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戰略、法律法規和政策;起草...
基於《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構建江西省數字政府總體架構,包括技術運行架構、業務套用架構、建設管理架構三大部分。(一)業務套用架構。基於全省統一的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支撐平台,全面構建面向不同服務對象,助力政府高效履職和協同運行的業務套用架構。1.“贛服通”(公眾端)。按照全省...
研究院致力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黨和國家治理社會的能力,助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出實踐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在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源和政務業務等領域的套用,助力黨和國家治理社會的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我國網路強國建設。機構人員 北京時代遠景信息技術研究院現設有電子政務研究中心...
數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建成“蘇農雲”和益農信息服務平台,益農服務資源惠及鄉村。加快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惠民服務、城市精細治理水平明顯提高。(二)存在問題和不足。總體而言,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相比,我省數字政府建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短板弱項比較明顯;與先進地區相比,存在差距擴大的趨勢,系統性...
數字政府建設缺乏頂層設計,組織管理體制有待最佳化,縣市區管理部門長期缺位,協同推進機制尚未發揮實效,項目統籌管理力度不強,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條塊分割,數據歸集難、數據共享難、系統整合難、項目統籌難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二)資金投入總量不足 隨著全市數字政府基礎平台和統建系統規模不斷擴大,智慧城市和...
省數字政府邏輯架構圖 (三)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數字政府建設統籌協調和整體協同機制更加健全,安全高效的基礎架構和公共平台支撐體系基本形成,數據資源有效賦能政府治理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政審批制度實現數位化、系統性重塑,政府履職能力和政務服務環境整體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主要指標和營商環境相關指標...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現狀 早在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就深刻洞察信息科技發展趨勢,極具前瞻性地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大戰略決策,親自部署推動全省電子政務建設。20多年來,我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方面率先探索,建成了全國首個...
加強災害事故風險防控,構建了以格線中心、災害監測預警站網和各應急管理單位為基礎的安全運行管理體系,形成了氣象災害、水旱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防禦體系,完成了市區兩級氣象局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建設全覆蓋,發布自然災害類信息,應急救援和應急值守架構、監測預警預報發布、信息共享報送等...
王祥喜 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 孟 揚 國務院副秘書長 王小洪 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公安部部長、黨委書記,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 成 員:郭衛民 中央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新聞辦副主任 連維良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孫 堯 教育部副部長 徐南平 科技部副部長 王志軍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劉 釗 公安部副...
(17)預警分級與信息發布;(18)應急方案的最佳化確定與啟動;(19)動態的應急決策指揮和資源、力量調度;(20)事故過程的再現與分析;(21)應急行動的總體功效評估和應急能力評價等。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1.應急管理體制問題 從國內目前的應急聯動實踐情況來看,應急聯動系統建設中遇到的首要問題不是...
(1)企業CIO、CSO等信息化相關的高層領導;(2)政府機關單位的信息化主管領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法務人員、合規人員;(3)信息技術總監、大數據部門研發總監、信息安全總監及經理;(4)安全顧問、分析師、審計師、架構師、設計師;(5)主要面向安全領域有相關經驗的管理者和專業人士、相關研究人員,以及...
科技引領支撐效能顯著發揮。支撐敏捷開發、快速疊代的信息化技術架構基本完善,消防大數據中心數據獲取、治理、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與政府相關部門間信息互動渠道暢通高效,火災防控智慧型感知觸角全面延伸,應急救援所需信息多元匯聚。消防工作信息化創新套用能力普遍增強,“數據賦能”科學救援、精準防控、精細管理成效明顯提升。共...
5.3 應急管理 5.4 移動政務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6章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管理 6.1 政府信息資源概述 6.2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6.3 政府信息資源利用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技能實訓題 案例分析 第7章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 7.1 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 7.2 政府電子化採購 7.3 行政審批 ...
由於全國海關之間存在信息資源共享水平不高,重複開發建設、各海關之間信息化工作發展不平衡等薄弱環節。因此,除了逐漸將電子口岸中心打造成面向公眾服務的獨立運營機構外,海關總署還將用3-5年的時間,建立以“三網一庫”為基本架構的海關係統政務信息化的樞紐框架(聯接全國各海關並與全國政府系統辦公業務資源網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