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外交

採購外交

採購外交是通過大筆購買對象國商品從而與特定利益集團建立緊密聯結,並藉助其對政府政策的大量遊說活動發揮效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採購外交 
  • 類型經濟術語
主要影響,作用,注意問題,

主要影響

1、採購外交在技術層面的影響
以大型客機技術方面的發展為例來加以說明。
大型客機是高科技密集的產品,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最新綜合科技水平,涉及的點多面廣,需要有雄厚的經濟科技以及生產製造能力作為支撐。我國在研發大型幹線飛機中,“自主研發還是從外國引進”爭論的雙方各執一詞。主張自主研製者認為唯有自力更生才能發展民族航空工業;主張引進者相信全球化浪潮浩浩蕩蕩,能夠在全球分工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才是穩妥之策。儘管這兩種觀點都有其正確之處,卻都難以為未來的產業發展勾勒出明晰的前景。以中國目前的國情國力,如果是以計畫為手段、以政治目標、集中一點、全力以赴,在某個技術前沿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並非不可能之事。但是,高科技研發的特徵是資本高度密集、耗時長且風險大。全方位地趕超高科技對我國而言是不現實的。我國不可能既在火箭發射,又在大型客機,還在高速列車和其他許許多多高科技領域在不太長的時間內都取得自主研製和自主開發的成果。衡量成功的標準也不應該是能不能造出來,而是造出來的高科技產品是否符合成本收益核算,是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面對現狀,我國政府採取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方法,將波音空客技術轉移至我國。事實上,波音和空客在中國商用飛機市場上形成有效競爭,有利於促使他們向中國轉移先進技術和生產線。在和中國的航空工業合作方面,波音公司起步較早。早在1979年,上海飛機工業公司就開始為波音生產MD—80主起落架的艙門。從1985年開始,波音MD—80飛機在上海組裝。目前,全世界36%的波音飛機的重要部件和組件是在中國製造的。空中客車與中國民用航空業的工業合作始於1985年。中法在三個傳統領域的合作將繼續加強,包括核能在內的能源科技領域,包括高速列車在內的交通運輸領域,還包括空中客車在內的航空技術領域。目前,中國五家航空企業直接參與了為空客飛機生產零部件的合作。在技術轉讓方面,雙方都宣稱向中國轉讓的是最先進的技術。上述150架空中客車飛機、價值100億元美元訂單,並不是純粹的訂單,包含了法國在中國開設飛機總裝線等內容。未來中國需要建造和引進的飛機大約2700架,這是美歐無法不垂涎的市場。這必然導致中國“以市場換技術”,從而快速提升中國的技術水平。另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德國、定購60列高速列車、包含了70%以上技術轉移的契約,與這一精神是一致的。由此可見,“採購外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先進技術的引進難度,縮短我國發展相關技術的時間。
1、採購外交在政治層面的影響
2005年似乎是中歐之間的多事之秋,這一年見證了雙方紡織品問題上的激烈爭端,也經歷了歐盟解禁對華軍售一事上的一波三折,時至年終歲末之際,更多的共識開始超越分歧,中歐關係復轉甜蜜。號稱歐盟“發動機”之一的法國歷來在中歐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謂歐盟國家中和中國關係最為緊密的一國。法國是歐盟國家中第一個提出解禁軍售問題的。法國當前會繼續進行催促,努力實現軍售禁令取消,這也是法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溫家寶總理訪法期間,中國買下150架空客飛機的訊息傳出後,歐洲媒體十分振奮,紛紛以大篇幅加以報導。輿論普遍認為,空中客車公司積極加強與中國航空工業合作,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選擇。法國《費加羅報》在報導中稱,溫總理的到訪對法國空客來說是個大豐收。《世界報》則指出,目前對飛機製造企業來說,最具前景的市場就是亞洲,最主要的是中國,所有大訂單都將來自這一地區。空中客車公司德國部的新聞官魏海恩博士對記者說,中國的航空公司目前共有大約800架飛機,還沒有歐美大航空公司一家的飛機數量多,預計在今後20年裡,中國購買的客機數量將在2700多架。法新社援引空客總裁的話說,中國是未來幾年時間裡“世界上增長率最快的地區”,人們“離不開亞洲,也離不開中國”。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政府是歐盟向中國軍購解禁的主要推動者。在席哈克政府因國內社會問題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予150架空中客車飛機、100億元美金訂單的支持,可謂雪中送炭之舉。空中客車與中國達成的150架空中客車飛機交易遠遠超過了70架波音飛機的交易,出於政治利益的考慮,我國在給美歐一方大筆訂單後,經常會接著向另一方做出表示。中國已經口頭承諾另外再購買80架波音737窄體客機。在我國崛起為負責任的大國,實行和平發展的道路方面,歐盟是非常積極的、相互呼應的戰略合作夥伴。“中歐關係的趨勢是穩定、成熟和進一步全面深化”。中歐未來幾十年的戰略合作關係的夯實,有助於中俄關係的發展、中美關係的發展、中日關係的發展,等等。在我國有了經濟實力的背景下,向法國採購150架空中客車飛機、鑒下價值100億元美元訂單,將增加日本經濟界對於日本政界的壓力,將增加日本親華友好團體和反對黨對於日本右翼的聲音。會讓日本政界、經濟界認識到,只有對我友好者,才能分享中國的巨大市場。隨後,吳邦國在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時說:“中法社會制度各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但多年來雙方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是政治上的戰略夥伴,經濟上的合作夥伴,文化上的交流夥伴。”薩科齊表示:“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法國支持中國和平發展。法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認為台灣和西藏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方希望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法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在中法雙邊關係上,雙方彼此理解和支持對方的重大關切,中方對法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表示讚賞;在經貿領域,兩國經濟互補性強,民用航空、核能、水電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環保、高科技、中小企業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中法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保持溝通與磋商。因此,運用好“採購外交”戰略,充分發揮它的直接、間接的政治影響力,將有利於我國國際政治環境改善
3、採購外交在經濟層面的影響
就經濟層面而言,國外採購的巨額訂單,可以顯示我國的實力、平衡進出口順差、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間接保護我國的中低端出口行業,塑造和改善我國的形象。通過巨額採購,包括對於美國70架波音飛機的採購,以及後繼的核電站等的巨額採購,有助於縮小進出口順差、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保護中國的中低端出口行業。中國的航空公司採購國外飛機方式方法比較靈活。巨額的飛機訂單往往在我國的外交活動中作為“彩禮”,靈活地用於和美國、歐盟的斡旋。雖然巨額飛機的訂單,是“滿足自身飛機需要+轉移技術+牽制美日+平衡外貿+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塑造和改善中國形象+減輕其他壓力”的、一舉多得的“多贏生意”在我國日益面臨國外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的背景下,巨額飛機訂單顯然可以培養和鞏固國外和中國利益一致的經濟政治集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一些國家的反華勢力。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打“飛機牌”在外交中的作用也不能被過高估計。比如,不少人總是認為中國購買美國飛機將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但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必須保持清醒。事實上,中國只占美國飛機出口的6%,而飛機出口只占美國出口的3%。在20世紀80年代,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當時美國為了紡織行業的片面利益,曾對中國的紡織品增加配額限制,作為“回報",中國馬上取消美國小麥的進口。這下美國那些出口小麥等地區的議員急了,找到中方,得到的答覆是,“中國紡織品不能出口,所以沒有美元來買你們的東西。"結果,這些議員馬上給總統寫了一封信,稱"您是美國總統,並不是美國紡織品界的總統。請考慮我們其他行業的利益"。於是,一個月後,美方就取消了對中國紡織品增加配額限制的措施。“採購外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國際關係中的摩擦,解決國際關係問題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超出了“採購外交”的控制能力,但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場合,實施適當的“採購”,毫無疑問將使我國在多方面的處境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也更有利於我國總體發展戰略的實施。

作用

1、改善中國的外交環境,擴展外交空間,平衡中美、中歐關係。
中國面向以德、法、英等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採購,是聯歐抗美策略的重要一環。在歐巴馬政府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就人民幣匯率等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時,適時開展對歐洲的採購外交,必然能削弱美國對中的強硬態度,美國內部的利益相關者也會向其政府施加壓力,從而大大緩解了中國面對的不利局面。
作為對中國大額訂單的回報,德法兩國一直在歐盟內部積極回響中國提出的解除禁止對華軍售的問題,並且很可能在2011年變成現實,這同樣使美國必須正視中國崛起的事實及不斷提升的國際地位,認清只有合作才能互利共贏的發展前景。反之,儘管歐盟對中國以建立和諧世界目標,實現和平崛起,成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的發展戰略上,一直持積極態度,但中歐之間屢有貿易摩擦,並且法、德等歐盟國家也曾對中國的內政外交提出質疑和批評,在這種情況下中方轉向對美國的採購也能起到平衡中歐關係的作用。
另外,在2月4日美國公布的報告中,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與胡主席赴美訪問之行是否有聯繫還尚需觀察,但中美兩方達成的大量貿易訂單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應是不爭的事實。
另一方面,中國的海外採購主要面向美歐兩方,這無疑將增加日本企業界對政界的壓力,增強日本親華友好團體反對日本右翼的力量,日本各界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對華友好的策略才是促進合作,共同繁榮,促進東北亞穩定的基礎。因此,適當的採用“採購外交”戰略,可以充分發揮中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將有利於我國國際政治環境的改善,有利於增強中國的話語權與國際地位。
2、消除保護主義壓力,平衡國際收支,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
就經濟層面而言,中國對外採購的巨額訂單,可以縮減外貿順差、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塑造和改善我國的形象,消除保護主義壓力,並為中國投資打通道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自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外貿依存度過高,中國十分擔心西方國家的嚴重經濟衰退會導致對中國出口需求的銳減,而貿易保護主義的再次抬頭,也將帶來針對中國出口的新的貿易壁壘,這些都將導致中國的出口行業遭受重創。但是中國近來的多次海外採購不僅為國內外企業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合作建立了平台,更為重要的是再次明確了中國政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這與美國經濟刺激方案中的“支持國貨”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國際形象,以實際行動回響了“促進貿易自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口號。中國多次簽署大額貿易訂單或協定,體現了中國為平衡全球貿易、增加已開發國家就業所做出的積極姿態和行動。用外匯儲備購買國外商品一方面有利於中國在匯率基本穩定的條件下減少貿易順差;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國內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亟需的設備和技術,促進國內產品的更新換代。
3、促進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雖然目前世界各國對構建新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達成普遍共識,但以已開發國家為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並未發生實質改變,中國若想真正崛起,改變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勢在必行。在後危機時代,中國頻頻簽訂大額採購訂單,以新的姿態參與世界經濟的重構,引領世界經濟走出衰退。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主要的製造品出口國,而且擁有巨大的、開放程度不斷提升的國內市場,中國的大額採購,對歐美等其他各國的經濟成長、就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有利於構建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新局面,有利於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政治外交氛圍。在此基礎上,我國應努力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在國際事務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在國際組織中享有更大的話語權,從而真正實現國家的崛起。

注意問題

採購外交策略的作用十分明顯,但我們也需注意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揚長避短,提高採購外交策略的“效益”。
首先,對外採購的前提應當是我國對所採購的商品確有現實的需求。儘管我國的外匯儲備已居世界第一,並且仍在快速增長(2010年四季度增加1990億美元),但無論是否通過政府組團對外採購,我們都沒有權利花費中國人民用血汗和大量儲蓄換來的外匯儲備去大手筆的採購無用之物,而僅僅是為了爭取其他國家一時的支持。近年來,在我們對國家能夠遠赴歐美進行大量採購而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卻鮮見對採購商品性價比、適用性等方面的分析,在今後的對外採購中,我們應更加注重此類問題,做到物盡其用。
其次,在從已開發國家擴大進口先進技術裝備的同時要大力發展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以市場換技術的單純想法已被證實是個幻想,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確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獲得技術,但西方國家非常注意對其核心技術的保護,絕不會輕易讓中國取得。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也曾敦促美方放寬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並指出這種出口限制是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美方也表示將逐步放寬,但實際操作上,筆者認為較之以前不會有很大的改善。因此,一方面,我們應更加注重對引進技術和設備的消化吸收,掌握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製造工藝,另一方面,仍然要發揚自力更生的作風,大力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促進其與進口商品的平等競爭,消除在某些領域已經相當嚴重的國貨歧視傾向。
第三,平衡採購外交對象,避免過度集中於少數已開發國家。目前,我國的海外採購主要集中於歐美已開發國家,但作為一種主動的經濟外交手段,我們完全可以把採購外交用於推進中國主導的區域政治經濟一體化之中,特別是對於中國的主要能源供給國,我們也都可以實施類似的採購外交策略,以穩定我國的能源供給,這對實現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有著重大的穩定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