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改造

房屋改造

房屋改造,是指對房屋功能或結構的改變,包括樓房升高、牆改梁、內牆改梁、夾山改梁 、框架房改造、打立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屋改造
  • 外文名:house alteration
  • 方法:直接加固法
  • 優先方法:鋼筋混凝土加固
換梁方法,加固方法,

換梁方法

換大梁的方法
夾山:就是內牆.(1)用支撐物支撐在需要打掉的內牆兩旁,以代替內牆的承重能力。(2)把內牆打掉。(3)在原來內牆的位置上方加上樑,並在兩邊牆體內打上立住,(4)用工具把梁固定好,(5)大約15天后(夏天和冬天的時間不一樣)把工具和支撐物拆掉(6)重新粉刷

加固方法

牆體改梁、夾山改梁加固的方法
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術。
1.1直接加固法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壓區加混凝土現澆層,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擴大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剛度,起到加固補強的作用;外包鋼加固是把型鋼或鋼板包在被加固構件的外邊,外包鋼加固鋼筋混凝土梁一般應採用濕式外包法,採用環氧樹脂化灌漿等方法把型鋼與被加固構傭粘結成一整體,加固後的構件,由於受拉和受壓鋼截面面積大幅度提高,因此正截面承載力和截面剛度大幅度提高。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於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於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外部粘鋼加固是在構件承載力不足區段(正截面受拉區、正截面受壓區或斜截面)表面貼上鋼板,這樣可提高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且施工方便。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後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淨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於承受靜力作用且處於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1.2間接加固法
預應力水平拉桿加固的混凝土受彎構件,由於預應力和新增外部荷載的共同作用,拉桿內產生軸向拉力,該力通過桿端錨固偏心地傳遞到構件上,在構件中產生偏心受壓作用,該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載產生的彎矩,減少了外荷載效應,從而提高了構件的抗彎能力。同時,由於拉桿傳給構件的壓力作用,構件裂縫發展得以緩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載力也隨之提高;鋼筋混凝土構件採用預應力下撐式拉桿加固定後,形成一個由被加固構件和下撐式拉桿組成的複合超靜定結構體系,在外荷載和預應力共同作用下,拉桿中產生軸向力並通過與構件的結合點傳遞給被加固構件,抵消了部分外荷載,改變了原構件截面內力特徵,從而提高了構件的承載能力。
增設支點加固法是通過減少受彎構件的計算跨度,達到減少作用在被加固構件上的載載效應,提高結構承載水平的目的。該法簡單可靠,但易損害建築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並可能減小使用空間;適用於具體條件許可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1.3裂縫處理技術
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性狀和大小,採用不同維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於已有建築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採用相應的加固措施。內部修補法,內部修補法是用壓力泵把膠結材料壓入混凝土裂縫中,結硬後起到補縫作用,並通過其膠結性使原結構恢復整體性,該方法適用於裂縫寬度較大,對結構的整體性和安全性及耐久性等有影響,或有防水防滲等要求的裂縫的修補。
在常用的房屋改造的技術中,碳纖維加固和粘鋼加固均需使用膠結材料,當採用有機膠時,工程的耐久性特別是高溫下的耐久性必然較傳統的採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方法要差一些,因此一鴻城市改造研究中心發現,在房屋改造中鋼筋混凝土加固方法還是應優先選擇的經濟方法之一。
牆體改梁、夾山改梁實例探討
某廠房車間因技術改造的需要而使結構平面內荷載分布發生了變化,造成某些已有結構構件不滿
足正常使用結構安全的要求,需要進行改造與加固處理。
2.1鋼筋混凝土加固結構的受力特徵及破壞機理
鋼筋混凝土加固結構的受力特性與普通結構有較大差異,首先它屬於二次受力結構,新加結構的應力應變始終滯後於原結構的累計應力應變,當原結構到達極限狀態時,新加部分的應力應變可能還很低因而潛力可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其次新舊兩部分存在共同工作和共同受力的問題,整體工作的關鍵在於結合面的構造處理和施工方法。由於結合面混凝土的粘結強度一般總是遠低於混凝土本身受拉強度設計值,因此在總體承載力上二次組合的加固結構一般會略低於一次整澆的結構。當加固結構受力臨近破壞時,結合面會出現拉壓、彎、剪等複雜應力,特別是受彎或偏壓構件的剪應力,有時可能是相當大的,加固結構新舊兩部分整體工作的關健,主要是結合面能否有效地傳遞和承擔這些應力,而且變形不能過大。結合面的混凝土具有的粘結抗剪和抗拉能力有時遠不能滿足受剪和受拉承載力的要求。
2.2新舊混凝土結合面的分析與處理
新舊混凝土的結合面實際上在梁的端部形成了一道豎向施工縫,次樑上有重達22t的設備致使兩端剪力較大,而結合面上的抗剪強度很低,故在結合面上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剪非常不利。新澆築的混凝土收縮會在結合面上造成剪下或拉伸,在荷載作用下會造成新舊混凝土結合面開裂,以致於不能協同工作,影響梁的承載力。但因結合面不影響壓力的傳遞,對梁的抗彎強度沒有影響。
本工程採用箍筋圍套法提高梁端的抗剪承載能力,具體施工方法是將框架梁需加箍筋圍套位置的混凝土保護層打掉,剔除浮起的混凝土並清理乾淨,然後將2條鋼筋焊為開口倒八字型,注意彎折部位應避免垂直彎折,因採用Ⅱ級鋼,應採用弧形彎折。這樣可按彎起鋼筋抗剪計算方法,計算鋼筋承擔在垂直方向的剪力分量。但應注意為了保證新加圍護箍筋與框架梁的良好結合,以及恢復原框架梁外表面時保證砂漿與鋼筋的粘結,不應採用光面鋼筋。
2.3框架梁的抗彎加固及次梁集中力加固
本工程經核算,框架梁的抗彎強度及撓度均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因此需對框架梁進行抗彎加固並增大其剛度,但因該車間濕度大,溫度高,不易採用碳纖維或粘鋼加固,決定採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框架梁,因原框架梁已能滿足抗剪要求,故只需在梁底增大截面,增加配筋量並與原框架梁共同受力即可。利用z型鋼筋將原縱筋與新加縱筋連為一體,協同受力,因原框架梁箍筋不變,z型形筋及新加U型開口筋保證了新舊結合為一體共同工作。為了抵抗新加次梁處的集中力,採用框架梁局部加寬,增加封閉環形套箍的方法,滿足了要求,次梁則每邊增加5~s12封閉箍筋。本工程直到未發現裂縫及承載能力不足現象,加固效果良好。
項目的實施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建築業迅速發展,建築工程質量逐年提高,但工程質量事故還時有發生,造成了許多不應有的損失。這是由於各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不同,土層分布、土的物理力學性質不同,即使同一建築場地,往往土質也不均勻,在進行工程勘察、工程設計與施工中,如果對地基條件掌握不全,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這些都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準確分析事故,合理地處理事故,是當前建築業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隨著加固與改造工程的日益增多,鋼筋混凝土加固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一些大型國營老企業,由於建築物日益陳舊、技術更新與改造以及建築物的抗震設防要求等原因,都需要對舊有廠房或民用建築進行加固改造處理。在常用的加固與改造的技術中,碳纖維加固和粘鋼加固均需使用膠結材料,當採用有機膠時,工程的耐久性特別是高溫下的耐久性必然較傳統的採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方法要差一些,因此在施工條件和生產條件許可時鋼筋混凝土加固方法還是應優先選擇的經濟方法之一。
房屋改造
房屋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