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禪詠魚詩”陶然魚樂,有律詩、絕句、七古等。詩的內容或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談論藝術的見地,或詠嘆畫面的意境。其所題魚類繁多而形態又各不相同,對“詩、書、畫”界有一定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懷禪詠魚詩
- 作者:懷禪
簡述,詩作原文及注釋,五律十首,七律二首,七古二首,五絕一首,七絕四十二首,附:詞四首,作者簡介,
簡述
懷禪愛魚、畫魚、詠魚,陶然魚樂,其詠魚詩,主從得體,有條不紊,筆致多變,具錯綜之妙。圖上題款詩,補畫之空處也,起到豐富畫面的意念和啟發觀賞魚圖的想像作用。“懷禪詠魚詩”在“詩、書、畫”界流傳甚廣,詠魚詩得之不易,欲工尤難。“懷禪詠魚詩”或自題或為他人題詠,被眾多人當做畫魚、詠魚較好的參考資料。
懷禪詠魚詩
![懷禪詠魚詩 懷禪詠魚詩](/img/2/a97/nBnauUmNlF2MzMGMwYjY2QjM2YmMlN2NwIzM5YWMyYmN0EGMiNmY3E2Y2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詩作原文及注釋
五律十首
(一)九鯉捧日圖
扶桑①初出日,隆照②射天紅。
靄靄霞光里,曈曈蜃氣中。
鱗矜嬉浪樂,鬣奮躍波雄。
宛轉隨羲③馭,傾心一一同。
〔注釋〕
①扶桑,神木名,傳說日出其下。《離騷》:“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淮南子》:“日出於暘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
②隆照,《尚書考?靈曜》:“日光隆照。”注云:“隆,盛也。”
③羲,指羲和,古代神話為太陽御者。
懷禪題魚詩(九鯉捧日圖)
扶桑①初出日,隆照②射天紅。
靄靄霞光里,曈曈蜃氣中。
鱗矜嬉浪樂,鬣奮躍波雄。
宛轉隨羲③馭,傾心一一同。
〔注釋〕
①扶桑,神木名,傳說日出其下。《離騷》:“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淮南子》:“日出於暘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
②隆照,《尚書考?靈曜》:“日光隆照。”注云:“隆,盛也。”
③羲,指羲和,古代神話為太陽御者。
![懷禪題魚詩(九鯉捧日圖) 懷禪題魚詩(九鯉捧日圖)](/img/a/432/nBnauQDZmFGM2EmN0IjNmNjNiZDO4cTYwkDOkZDNhBjYjJ2NhN2NkNjZ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二)秋日蘆花游鯉圖
麗日簇明霞,荻蘆依浦斜。
風輕揮玉麈①, 秋老幻楊花②。
鷗宿藏身穩, 雁銜③望眼賒。
江湖歌樂歲,撒網傲漁家。
〔注釋〕
①玉麈,此處喻蘆花。古以駝尾為拂塵,因稱拂麈為麈尾,或省作麈。
②楊花,柳絮。
③雁銜,雁銜蘆草以自衛。《尸子》下:“雁銜蘆而綱。”《淮南子?修務》:“夫雁順風以愛氣力,銜蘆而翔,以備矰弋。”
懷禪題魚詩(秋日蘆花游鯉圖)
麗日簇明霞,荻蘆依浦斜。
風輕揮玉麈①, 秋老幻楊花②。
鷗宿藏身穩, 雁銜③望眼賒。
江湖歌樂歲,撒網傲漁家。
〔注釋〕
①玉麈,此處喻蘆花。古以駝尾為拂塵,因稱拂麈為麈尾,或省作麈。
②楊花,柳絮。
③雁銜,雁銜蘆草以自衛。《尸子》下:“雁銜蘆而綱。”《淮南子?修務》:“夫雁順風以愛氣力,銜蘆而翔,以備矰弋。”
![懷禪題魚詩(秋日蘆花游鯉圖) 懷禪題魚詩(秋日蘆花游鯉圖)](/img/f/c19/nBnaugDOidTZlVTO0UzY4YGO0ImZ1kTZhlTYkFmZkZmNxQWOiFTZjZWZ2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三)百魚玩月圖
江上玉輪浮,光含萬頃秋。
聚觀金粟影①,簇擁水晶球。
雁陣平沙外, 砧聲古渡頭。
嫦娥②應不寂,魚戲破閒愁。
〔注釋〕
①金粟影,佛像,即維摩詰像。佛家謂維摩詰之前身為金粟如來。又《唐詩紀事》載李郢中元夜詩:“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②嫦娥,《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奔月宮。嫦娥,羿妻。李商隱《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懷禪題魚詩(百魚玩月圖)
江上玉輪浮,光含萬頃秋。
聚觀金粟影①,簇擁水晶球。
雁陣平沙外, 砧聲古渡頭。
嫦娥②應不寂,魚戲破閒愁。
〔注釋〕
①金粟影,佛像,即維摩詰像。佛家謂維摩詰之前身為金粟如來。又《唐詩紀事》載李郢中元夜詩:“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②嫦娥,《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奔月宮。嫦娥,羿妻。李商隱《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懷禪題魚詩(百魚玩月圖) 懷禪題魚詩(百魚玩月圖)](/img/3/890/nBnaugjZmdTZmFTZ1YGZykjMhNTZ5kTZ1UTZlRTNjhjZ4QjYlR2MmFTNl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六)春波九鯉圖
九鯉戲春陂,傳神筆一枝。
聽琴①猶在藻②,濯錦③尚依池。
頒首還莘尾④,矜⑤鱗復鼓鰭。
龍門看已近,變化正其時。
〔注釋〕
①聽琴,見《說文》傳曰:“伯牙鼓琴,鱘魚出聽。”
②在藻,見《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第二個“在”作“於”解。
③濯錦,見王符實貢篇:“濯錦以魚。”
④莘尾,見《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其莘尾。”傳:莘,長貌。
⑤矜,竦也,聳也,震動也。魚冷則竦其鱗。《文選?思玄賦》:“魚矜鱗而並凌兮。
九鯉戲春陂,傳神筆一枝。
聽琴①猶在藻②,濯錦③尚依池。
頒首還莘尾④,矜⑤鱗復鼓鰭。
龍門看已近,變化正其時。
〔注釋〕
①聽琴,見《說文》傳曰:“伯牙鼓琴,鱘魚出聽。”
②在藻,見《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第二個“在”作“於”解。
③濯錦,見王符實貢篇:“濯錦以魚。”
④莘尾,見《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其莘尾。”傳:莘,長貌。
⑤矜,竦也,聳也,震動也。魚冷則竦其鱗。《文選?思玄賦》:“魚矜鱗而並凌兮。
(七)澄波戲鯉圖
旭日照澄波,稚龍①潑潑②多。
揚鰭看腹白,頒首見顏酡。
戲葉浮如鏡,銜花擲似梭。
何須燒尾③去,自在勝登科。
〔注釋〕
①稚龍,《釣磯立談》:鯉一名稚龍。
②潑潑,亦作發發,活躍貌。《詩經》:“鱣鮪潑潑。”元薩都剌詩:“魚蝦潑潑初出網。”
③燒尾,《尸子》:“魚躍龍門必雷神與燒其尾,乃得成龍。”又:“善為魚者,不求為龍,望禹門輒退,是以無暴腮點額之患。”
懷禪題魚詩(澄波戲鯉圖)
旭日照澄波,稚龍①潑潑②多。
揚鰭看腹白,頒首見顏酡。
戲葉浮如鏡,銜花擲似梭。
何須燒尾③去,自在勝登科。
〔注釋〕
①稚龍,《釣磯立談》:鯉一名稚龍。
②潑潑,亦作發發,活躍貌。《詩經》:“鱣鮪潑潑。”元薩都剌詩:“魚蝦潑潑初出網。”
③燒尾,《尸子》:“魚躍龍門必雷神與燒其尾,乃得成龍。”又:“善為魚者,不求為龍,望禹門輒退,是以無暴腮點額之患。”
![懷禪題魚詩(澄波戲鯉圖) 懷禪題魚詩(澄波戲鯉圖)](/img/f/c0e/nBnaugjZ2EGZyQjM5UDM2EmM3QGO3MzY0I2M2MGNhFDOmJWZ0QzN4MzM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八)九鯉朝陽圖
朗鏡海天開,稚龍掉尾①來。
凌波紅似染,跋浪雪成堆。
聊作銜花戲,終存作雨②才。
須臾看變化,待發禹門雷。
〔注釋〕
①掉尾,擺尾。《左傳》:“水濁則無掉尾之魚。”《國語》:“譬之如牛馬,處暑之既至,蝱維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
②作雨,唐元稹《魚登龍門》詩:“有成當作雨,無用恥為鵬。”
朗鏡海天開,稚龍掉尾①來。
凌波紅似染,跋浪雪成堆。
聊作銜花戲,終存作雨②才。
須臾看變化,待發禹門雷。
〔注釋〕
①掉尾,擺尾。《左傳》:“水濁則無掉尾之魚。”《國語》:“譬之如牛馬,處暑之既至,蝱維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
②作雨,唐元稹《魚登龍門》詩:“有成當作雨,無用恥為鵬。”
(九)寒潭戲鯉圖
寒潭碧漲秋,九鯉豁清眸。
吹絮駢頭①戲,銜花結隊游。
揚鰭②翻碎錦,頒首弄浮漚。
我欲同斯樂,安肯下釣鉤。
〔注釋〕
①駢頭,頭並頭,駢,並列,對偶。
②揚鰭,《西京雜記》:“向者孤洲乃大魚也,掉尾揚鰭,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風雲。”
寒潭碧漲秋,九鯉豁清眸。
吹絮駢頭①戲,銜花結隊游。
揚鰭②翻碎錦,頒首弄浮漚。
我欲同斯樂,安肯下釣鉤。
〔注釋〕
①駢頭,頭並頭,駢,並列,對偶。
②揚鰭,《西京雜記》:“向者孤洲乃大魚也,掉尾揚鰭,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風雲。”
(十)海日魚嬉圖
東海有波臣 ①,悠揚濯錦鱗。
鉺香能閉口,水闊好藏身②。
玉尺騰波迅,金梭映日新。
龍門雖可上,未若自相親。
〔注釋〕
①波臣,古人構想江海之水族也有君臣,被統治之臣隸,稱為波臣。《莊子?外物》:“(莊)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②閉口藏身句:白居易《放魚》詩:“香鉺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東海有波臣 ①,悠揚濯錦鱗。
鉺香能閉口,水闊好藏身②。
玉尺騰波迅,金梭映日新。
龍門雖可上,未若自相親。
〔注釋〕
①波臣,古人構想江海之水族也有君臣,被統治之臣隸,稱為波臣。《莊子?外物》:“(莊)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②閉口藏身句:白居易《放魚》詩:“香鉺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七律二首
(一)錦鯉綠萼梅①圖
去年春在履端回,淺水低坡正放梅。
一樹參差堆綠萼,數枝瀟灑染蒼苔。
漫矜玉色風前艷,早候韶光雪後催。
更有稚龍花下樂,淹留不獨為渠來。
〔注釋〕
①綠萼梅,《群芳譜》載,梅種類不一,白者有綠萼梅等。曰:“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
懷禪詠魚詩(錦鯉綠萼梅圖)
去年春在履端回,淺水低坡正放梅。
一樹參差堆綠萼,數枝瀟灑染蒼苔。
漫矜玉色風前艷,早候韶光雪後催。
更有稚龍花下樂,淹留不獨為渠來。
〔注釋〕
①綠萼梅,《群芳譜》載,梅種類不一,白者有綠萼梅等。曰:“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
![懷禪詠魚詩(錦鯉綠萼梅圖) 懷禪詠魚詩(錦鯉綠萼梅圖)](/img/5/81d/nBnauUGMjR2MyYDN0EGMyEGNmRzMhRzNmVTZ1ImZyImYmVTNkZDZzUWZ4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二)月季①蜻蜓錦鯉圖
淡白深紅設色來,芳菲便向畫中開。
清香略許薔薇②妒,穠艷終教玫瑰③猜。
錦鯉洋洋偏繾綣,蜻蜓款款更徘徊。
長春最是如人意,綰住春陽不放回。
〔注釋〕
①月季,一名長春,一名月月紅。葉小於薔薇,莖與葉俱有刺,花有紅、白及淡紅三色。逐月一開,四時不絕。花千葉厚瓣,亦薔薇之類也。見《廣群芳譜》。
②薔薇,一名刺紅,一名買笑。藤身叢生,莖青多刺,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雙瓣,開時連春接夏,清馥可人,果實入藥。
③玫瑰,一名徘徊花,細葉多刺,類薔薇;莖短,花亦類薔薇。
淡白深紅設色來,芳菲便向畫中開。
清香略許薔薇②妒,穠艷終教玫瑰③猜。
錦鯉洋洋偏繾綣,蜻蜓款款更徘徊。
長春最是如人意,綰住春陽不放回。
〔注釋〕
①月季,一名長春,一名月月紅。葉小於薔薇,莖與葉俱有刺,花有紅、白及淡紅三色。逐月一開,四時不絕。花千葉厚瓣,亦薔薇之類也。見《廣群芳譜》。
②薔薇,一名刺紅,一名買笑。藤身叢生,莖青多刺,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雙瓣,開時連春接夏,清馥可人,果實入藥。
③玫瑰,一名徘徊花,細葉多刺,類薔薇;莖短,花亦類薔薇。
七古二首
(一)《九鯉圖詠》
繪事①世間比比是,
難能一一得奧旨。
君看此幅妙丹青,
墨瀋淋漓現九鯉。
跋浪跳珠若有神,
鼓鰭頒首②戲清沘。
噞喁③涵泳④樂洋洋,
莊子濠梁⑤安足擬。
從來靈物能飛騰,
移情疑在聽宮徵⑥。
師物師心不師人,
虹光仿佛生繭紙⑦。
有朝夜半動風雷,
定化蛟龍出尺水。
〖自注〗
①繪事,繪畫之事。《論語?八佾》:“繪事後素。”《文 心雕龍?定勢》:“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色糅而犬馬殊形,情交而雅俗異勢,鎔范所擬,各有司匠。”
②頒首,《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箋:“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後因以“頒首”為對長官清明不擾民者的美稱。李白:“波而動之則憂,赬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則安,頒首之頌興焉。”
③噞喁,魚在水面作張口呼吸樣。《文子》:“水濁則魚噞喁。”左思《吳都賦》:“泝洄順流,噞喁沈浮。”
④涵泳,水中潛行。左思《吳都賦》:“涵泳乎其中。”
⑤濠梁,猶濠上。《莊子?秋水》記莊子與惠施游於濠梁之上,見儵魚出遊從容,因辨論魚之知樂與否。
⑥宮徵,曲調之簡稱。依十二律高下次序定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聲,是樂律之本。
⑦繭紙,用繭絲製作之紙。韓偓《紅芭蕉賦》:“謝家之麗句難窮,多烘繭紙;洛浦之下裳頻換,剩染鮫綃。”又,黃庭堅《次韻錢穆父贈松扇》詩:“銀鉤玉唾明繭紙,松箑輕涼並送似。”
繪事①世間比比是,
難能一一得奧旨。
君看此幅妙丹青,
墨瀋淋漓現九鯉。
跋浪跳珠若有神,
鼓鰭頒首②戲清沘。
噞喁③涵泳④樂洋洋,
莊子濠梁⑤安足擬。
從來靈物能飛騰,
移情疑在聽宮徵⑥。
師物師心不師人,
虹光仿佛生繭紙⑦。
有朝夜半動風雷,
定化蛟龍出尺水。
〖自注〗
①繪事,繪畫之事。《論語?八佾》:“繪事後素。”《文 心雕龍?定勢》:“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色糅而犬馬殊形,情交而雅俗異勢,鎔范所擬,各有司匠。”
②頒首,《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箋:“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後因以“頒首”為對長官清明不擾民者的美稱。李白:“波而動之則憂,赬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則安,頒首之頌興焉。”
③噞喁,魚在水面作張口呼吸樣。《文子》:“水濁則魚噞喁。”左思《吳都賦》:“泝洄順流,噞喁沈浮。”
④涵泳,水中潛行。左思《吳都賦》:“涵泳乎其中。”
⑤濠梁,猶濠上。《莊子?秋水》記莊子與惠施游於濠梁之上,見儵魚出遊從容,因辨論魚之知樂與否。
⑥宮徵,曲調之簡稱。依十二律高下次序定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聲,是樂律之本。
⑦繭紙,用繭絲製作之紙。韓偓《紅芭蕉賦》:“謝家之麗句難窮,多烘繭紙;洛浦之下裳頻換,剩染鮫綃。”又,黃庭堅《次韻錢穆父贈松扇》詩:“銀鉤玉唾明繭紙,松箑輕涼並送似。”
(二)九鯉戲波圖-自題並贈二兄
名家畫鯉真奇絕,
噴沫跳珠翻白雪。
解衣般礴①對畫叉,
近來技癢欲塗鴉。
設色含毫難下筆,
祗緣六法②尚未悉。
權且依樣畫葫蘆,
管他不鯉亦不鱸。
尺水亂教起波濤,
元龍③湖海氣亦豪。
難期禹門④能一躍,
但望濠梁同斯樂。
勸君看罷莫搖頭,
待到傳神之時切勿下釣鉤。
〔注釋〕
“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山靜居畫論》)。
①解衣般礴,神閒意定,不拘形跡之貌。般礴,箕踞,伸開兩腿坐。詳見《莊子?田子方》。
②六法:南唐謝赫《古畫品錄》稱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
③元龍,陳登字,東漢下邳人,有威名。卒後,劉備在劉表座論天下人物,座中許汜曰:“昔見元龍,元龍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求田間舍,言無可采,如小人慾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也。”
④禹門,即龍門,相傳為禹所鑿,故稱禹門。《藝文類聚?三秦記》:“大魚積龍門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
名家畫鯉真奇絕,
噴沫跳珠翻白雪。
解衣般礴①對畫叉,
近來技癢欲塗鴉。
設色含毫難下筆,
祗緣六法②尚未悉。
權且依樣畫葫蘆,
管他不鯉亦不鱸。
尺水亂教起波濤,
元龍③湖海氣亦豪。
難期禹門④能一躍,
但望濠梁同斯樂。
勸君看罷莫搖頭,
待到傳神之時切勿下釣鉤。
〔注釋〕
“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山靜居畫論》)。
①解衣般礴,神閒意定,不拘形跡之貌。般礴,箕踞,伸開兩腿坐。詳見《莊子?田子方》。
②六法:南唐謝赫《古畫品錄》稱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
③元龍,陳登字,東漢下邳人,有威名。卒後,劉備在劉表座論天下人物,座中許汜曰:“昔見元龍,元龍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求田間舍,言無可采,如小人慾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也。”
④禹門,即龍門,相傳為禹所鑿,故稱禹門。《藝文類聚?三秦記》:“大魚積龍門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
五絕一首
神仙魚圖
涵泳亦翩翩,
懷禪題魚詩(神仙魚圖)
![懷禪題魚詩(神仙魚圖) 懷禪題魚詩(神仙魚圖)](/img/d/39e/nBnauETO2YTZkJjZxUjZhFmZkZ2N5QDOmNGZiZWZ3EmNjZzNmVGM5ETM2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翱翔水底天。
滄溟無限闊,
樂得作神仙。
七絕四十二首
(一)荔枝錦鯉圖
綠雲稠處絳紗囊,
斂玉凝脂有異香。
不遣紅塵飛一騎,
但招錦鯉乞先嘗。
〔注釋〕
①紅塵句:《后妃傳》載:貴妃楊氏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馳載七日夜至京,人馬俱斃於路,百姓苦之。杜牧《華清宮》詩:“長安回首繡成堆,山頂千門萬戶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最膾炙人口。
綠雲稠處絳紗囊,
斂玉凝脂有異香。
不遣紅塵飛一騎,
但招錦鯉乞先嘗。
〔注釋〕
①紅塵句:《后妃傳》載:貴妃楊氏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馳載七日夜至京,人馬俱斃於路,百姓苦之。杜牧《華清宮》詩:“長安回首繡成堆,山頂千門萬戶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最膾炙人口。
(二)水仙紅鯉圖
濠梁之樂①樂無窮,
脂粉靚妝淡淡紅。
嬉水偷閒睜眼看,
凌波仙子②嫁東風。
〔注釋〕
①濠梁之樂,莊子與惠子觀魚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②凌波仙子,喻水仙也。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詩:“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楊萬里“凌波仙子更凌空”,鄧文原“仙子凌波佩陸離”,明屠隆“夜靜有人來鼓瑟,月明何處去凌波”,梁辰魚“一段凌波堪畫處,至今詞賦憶陳王”,陳淳“盈盈仙骨在,端欲去凌波”,清康熙“騷人空自吟芳芷,未識凌波第一花”等所詠皆是。
濠梁之樂①樂無窮,
脂粉靚妝淡淡紅。
嬉水偷閒睜眼看,
凌波仙子②嫁東風。
〔注釋〕
①濠梁之樂,莊子與惠子觀魚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②凌波仙子,喻水仙也。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詩:“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楊萬里“凌波仙子更凌空”,鄧文原“仙子凌波佩陸離”,明屠隆“夜靜有人來鼓瑟,月明何處去凌波”,梁辰魚“一段凌波堪畫處,至今詞賦憶陳王”,陳淳“盈盈仙骨在,端欲去凌波”,清康熙“騷人空自吟芳芷,未識凌波第一花”等所詠皆是。
(三)淺浦遊仙圖
艷陽紅染水中天,
涵泳群鱗潑潑鮮。
非畏禹門三級浪①,
只圖淺浦作遊仙。
〔注釋〕
①禹浪,范仲淹詩:“明年桃花開,禹浪如霞高,之子可變化,咫尺登金鰲。”龍門水險浪急,古代傳說魚鰲之類皆不能上,上即成龍。
艷陽紅染水中天,
涵泳群鱗潑潑鮮。
非畏禹門三級浪①,
只圖淺浦作遊仙。
〔注釋〕
①禹浪,范仲淹詩:“明年桃花開,禹浪如霞高,之子可變化,咫尺登金鰲。”龍門水險浪急,古代傳說魚鰲之類皆不能上,上即成龍。
(四)螗蜩①鳴柳對群鱗圖
螗蜩鳴柳說新涼,
斷續聲牽客夢長。
賴有群鱗能解語,
年年報導有餘慶。
〔注釋〕
①螗蜩,《方言》云:“蟬,宋衛之間謂之螗蜩。”注云:“今胡蟬也。似蟬而小,鳴聲清亮。江南呼螗蛦。”
懷禪題魚詩(螗蜩鳴柳對群鱗圖)
螗蜩鳴柳說新涼,
斷續聲牽客夢長。
賴有群鱗能解語,
年年報導有餘慶。
〔注釋〕
①螗蜩,《方言》云:“蟬,宋衛之間謂之螗蜩。”注云:“今胡蟬也。似蟬而小,鳴聲清亮。江南呼螗蛦。”
![懷禪題魚詩(螗蜩鳴柳對群鱗圖) 懷禪題魚詩(螗蜩鳴柳對群鱗圖)](/img/1/7a6/nBnauMmZ5MTZ2MWY1QmYxQjZlBTY5gzY5EWYjJzY0EGN5cDOmNDNkhDO3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六)紛紛上水報年豐圖
錦文赬尾醉顏紅,
戲葉銜花湛碧中。
結隊紛紛爭上水,
且憑一幀報年豐。
錦文赬尾醉顏紅,
戲葉銜花湛碧中。
結隊紛紛爭上水,
且憑一幀報年豐。
(十)白玉蘭紅鯉圖
寫將彩筆到方塘,赬尾紅鱗潑刺①霜。
韻友②亦知春意好,低徊玉面試新妝。
〔注釋〕
①潑刺,魚躍聲,也作“撥刺”“跋刺”。宋仁宗詩:“魚躍紋波時潑刺。”
②韻友,指白玉蘭。宋曾慥以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其中,以荼 為韻友。然明沈周偏稱白蘭為韻友,故從沈周。
寫將彩筆到方塘,赬尾紅鱗潑刺①霜。
韻友②亦知春意好,低徊玉面試新妝。
〔注釋〕
①潑刺,魚躍聲,也作“撥刺”“跋刺”。宋仁宗詩:“魚躍紋波時潑刺。”
②韻友,指白玉蘭。宋曾慥以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其中,以荼 為韻友。然明沈周偏稱白蘭為韻友,故從沈周。
(十一)龜背竹游鱗圖
背縱生文①偏曰竹,
身雖披甲仍依蒲。
乘時自有逃形處,
獻瑞奚辭共負圖②。
〔注釋〕
①背生文,《禮統》曰:神龜之象,上圓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盤,法丘山。黝文交錯,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黝錦文,轉運應四時,長尺二寸,明凶吉,不言而信。
②負圖,龍魚河圖曰:天授元始建帝號,黃龍負圖從河中出,付黃帝。北齊趙宗儒詠龜詩:“負圖非所冀,支床空見留。”唐丁澤龜負圖詩:“天意將垂象,神龜出負圖。”
懷禪題魚詩(龜背竹游鱗圖)
背縱生文①偏曰竹,
身雖披甲仍依蒲。
乘時自有逃形處,
獻瑞奚辭共負圖②。
〔注釋〕
①背生文,《禮統》曰:神龜之象,上圓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盤,法丘山。黝文交錯,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黝錦文,轉運應四時,長尺二寸,明凶吉,不言而信。
②負圖,龍魚河圖曰:天授元始建帝號,黃龍負圖從河中出,付黃帝。北齊趙宗儒詠龜詩:“負圖非所冀,支床空見留。”唐丁澤龜負圖詩:“天意將垂象,神龜出負圖。”
![懷禪題魚詩(龜背竹游鱗圖) 懷禪題魚詩(龜背竹游鱗圖)](/img/b/847/nBnauEDO5QTZkJjY5ATMkhTNykjZjZGNwkTN1MjM5ADN1kDNzEjYjFjYjh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十五)蘆花新月游鱗圖
新樣娥眉月一鉤,
無窮秋色似汀洲①。
游鱗亦起思鄉念,
不獨蘆花雪滿頭。
〔注釋〕
①汀洲,水中小洲。《楚辭 九歌 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遣兮遠者。”唐許渾詩:“一上高樓萬里愁,兼葭楊柳似汀洲。”
新樣娥眉月一鉤,
無窮秋色似汀洲①。
游鱗亦起思鄉念,
不獨蘆花雪滿頭。
〔注釋〕
①汀洲,水中小洲。《楚辭 九歌 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遣兮遠者。”唐許渾詩:“一上高樓萬里愁,兼葭楊柳似汀洲。”
(十六)油菜花紅鯉圖
平疇歲歲送佳音,
油菜花開滴滴金。
更有群鱗同濯錦,
時時戲浪出還沉。
懷禪題魚詩(油菜花紅鯉圖)
平疇歲歲送佳音,
油菜花開滴滴金。
更有群鱗同濯錦,
時時戲浪出還沉。
![懷禪題魚詩(油菜花紅鯉圖) 懷禪題魚詩(油菜花紅鯉圖)](/img/c/588/nBnauEmN1EjM4EGO3ETZxMmZmN2NhhTO0gDMhVDN3IGNjJWZ5EzMiVTNi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十七)百鯉圖
彩筆憑誰著意描,
錦鱗百尾未曾燒。
乘時只待風雷動,
一躍便騰至九霄。
彩筆憑誰著意描,
錦鱗百尾未曾燒。
乘時只待風雷動,
一躍便騰至九霄。
(十八)九鯉戲牡丹圖
洛陽春色①畫圖中,
醉臉勻妝淡淡紅。
惹得群鱗爭上水,
紛紛頒首剪雙瞳。
〔注釋〕
①洛陽春色,指牡丹花。歐陽修《花品敘》曰:“牡丹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群芳譜》曰:“唐宋時洛陽之花為天下冠,故牡丹竟名洛陽花。”
懷禪題魚詩(水浮蓮魚戲圖)
洛陽春色①畫圖中,
醉臉勻妝淡淡紅。
惹得群鱗爭上水,
紛紛頒首剪雙瞳。
〔注釋〕
①洛陽春色,指牡丹花。歐陽修《花品敘》曰:“牡丹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群芳譜》曰:“唐宋時洛陽之花為天下冠,故牡丹竟名洛陽花。”
![懷禪題魚詩(水浮蓮魚戲圖) 懷禪題魚詩(水浮蓮魚戲圖)](/img/5/039/nBnauUjY2MzNwUDZiJzN5gTMiFWNhBTM2U2MxYjNyUDZmZjYiRWOzI2Yw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二十)水仙雙鯉圖
濠梁之樂樂洋洋,
澤國波臣自在翔。
更有凌波仙子伴,
勾人詞賦憶陳王①。
〔注釋〕
①陳王,即曹植,曹操第三子,少善詩文,建安七子領袖,以封陳王,謚曰思,稱陳思王。作《洛神賦》,中曰:“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序謂:“黃初三年,余朝京都,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洛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濠梁之樂樂洋洋,
澤國波臣自在翔。
更有凌波仙子伴,
勾人詞賦憶陳王①。
〔注釋〕
①陳王,即曹植,曹操第三子,少善詩文,建安七子領袖,以封陳王,謚曰思,稱陳思王。作《洛神賦》,中曰:“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序謂:“黃初三年,余朝京都,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洛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二十一)香稻紅鱗圖
歲稔時和世太平,
農夫漁父喜秋成。
畫圖為見民生事,
香稻紅鱗愜此情。
歲稔時和世太平,
農夫漁父喜秋成。
畫圖為見民生事,
香稻紅鱗愜此情。
(二十八)葡萄游鯉圖
水晶馬乳①湛露晞,
架下群鱗正依依。
環遊為俟驪龍②睡,
探得明珠奏凱歸。
〔注釋〕
①水晶、馬乳,皆葡萄名種,見《廣群芳譜》。
②驪龍,古代寓言說深淵中有驪龍, 頷下有千金之珠,欲得之甚難。見《莊子?列御冠》:“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成語有“探驪得珠”條。
水晶馬乳①湛露晞,
架下群鱗正依依。
環遊為俟驪龍②睡,
探得明珠奏凱歸。
〔注釋〕
①水晶、馬乳,皆葡萄名種,見《廣群芳譜》。
②驪龍,古代寓言說深淵中有驪龍, 頷下有千金之珠,欲得之甚難。見《莊子?列御冠》:“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成語有“探驪得珠”條。
(三十)石榴①錦鯉圖
照眼榴花紅似燭②,
金房醉綻紛紛玉③。
游鱗不識塗林④種,
錯擬海螺看未足⑤。
〔注釋〕
①石榴,植物名。以漢武帝時張騫自西域城國安國傳入內地,故名安石榴。夏月開花,有大紅、粉紅、黃、白四色,果實形如球,熟則色紅而開裂,根皮可入藥。
②照眼句:韓愈詩:“五月榴花照眼明。”又白居易詩:“青芽細炷千燈焰。”又陸龜蒙詩:“猗蘭燈燭未熒煌。”又梁武帝詩:“燃燈疑夜火。”皆詠石榴之佳句也。
③金房句:《格物論》曰:石榴中如蜂窩子,如人齒,帶淡紅色,光皎若琥珀,又有潔白如雪者,故云。
④塗林,石榴別名。《太平御覽? 陸機與弟雲書》:“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塗林安石榴也。”景元帝詠石榴:“塗林未應發,春暮轉相催。”
⑤海螺句:莊步《石榴歌》:“美人擎在金盤腹,錯認海螺斑碌碌。”
懷禪題魚詩(雙鯉寄書圖)
照眼榴花紅似燭②,
金房醉綻紛紛玉③。
游鱗不識塗林④種,
錯擬海螺看未足⑤。
〔注釋〕
①石榴,植物名。以漢武帝時張騫自西域城國安國傳入內地,故名安石榴。夏月開花,有大紅、粉紅、黃、白四色,果實形如球,熟則色紅而開裂,根皮可入藥。
②照眼句:韓愈詩:“五月榴花照眼明。”又白居易詩:“青芽細炷千燈焰。”又陸龜蒙詩:“猗蘭燈燭未熒煌。”又梁武帝詩:“燃燈疑夜火。”皆詠石榴之佳句也。
③金房句:《格物論》曰:石榴中如蜂窩子,如人齒,帶淡紅色,光皎若琥珀,又有潔白如雪者,故云。
④塗林,石榴別名。《太平御覽? 陸機與弟雲書》:“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塗林安石榴也。”景元帝詠石榴:“塗林未應發,春暮轉相催。”
⑤海螺句:莊步《石榴歌》:“美人擎在金盤腹,錯認海螺斑碌碌。”
![懷禪題魚詩(雙鯉寄書圖) 懷禪題魚詩(雙鯉寄書圖)](/img/3/94e/nBnaukjM2gDNmNGMyEGMkdjYyI2MwMDN4UjZmRDNxEGZkdTOzITM5cDZ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三十一)雙鯉寄書圖
寄書①今日意云何,
滄海居常閱歷多。
萬語殷殷只一願,
鵬溟從此不揚波②。
〔注釋〕
①寄書,《玉台新詠》載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②鵬溟句,意即海不揚波,指聖人治世,天下太平。出自《尚書大傳? 韓詩外傳》。相傳周公攝政,越裳國使臣言:“吾受命國之黃髮曰: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不波溢,三年於茲矣。意者中國殆有聖人,盍往朝之。”
寄書①今日意云何,
滄海居常閱歷多。
萬語殷殷只一願,
鵬溟從此不揚波②。
〔注釋〕
①寄書,《玉台新詠》載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②鵬溟句,意即海不揚波,指聖人治世,天下太平。出自《尚書大傳? 韓詩外傳》。相傳周公攝政,越裳國使臣言:“吾受命國之黃髮曰: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不波溢,三年於茲矣。意者中國殆有聖人,盍往朝之。”
(三十八)自題《九鯉圖》
三十年前縱不才,
亦曾設色漫鋪排。
於今重把生疏筆,
學寫游鱗掉尾來。
三十年前縱不才,
亦曾設色漫鋪排。
於今重把生疏筆,
學寫游鱗掉尾來。
(三十九)金鱗逐汛圖
凌波跋浪雪成堆,
結隊金鱗逐汛回。
好向禹門千里去,
魚龍變化待鳴雷。
凌波跋浪雪成堆,
結隊金鱗逐汛回。
好向禹門千里去,
魚龍變化待鳴雷。
(四十)濠梁魚樂圖
稚龍潑潑醉東風,
掉尾矜鱗雪浪中。
悟道何須鯤化①去,
濠梁之樂樂無窮。
〔注釋〕
①鯤化,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後稱人升擢高第為鯤化。
稚龍潑潑醉東風,
掉尾矜鱗雪浪中。
悟道何須鯤化①去,
濠梁之樂樂無窮。
〔注釋〕
①鯤化,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後稱人升擢高第為鯤化。
附:詞四首
(一)牽牛花游鯉圖(調寄《相見歡》)
群鱗結隊嬉遊,
自沉浮,
仿佛濠梁之樂對莊周。
箇中味,
誰能會,
不知愁。
還擬天孫①七夕戀牽牛。
〔注釋〕
①天孫,指織女。《漢書》:“織女,天女孫也。”相傳,織女為西王母之外孫女。
懷禪詠魚詩(調寄相見歡-牽牛花游鯉圖)
群鱗結隊嬉遊,
自沉浮,
仿佛濠梁之樂對莊周。
箇中味,
誰能會,
不知愁。
還擬天孫①七夕戀牽牛。
〔注釋〕
①天孫,指織女。《漢書》:“織女,天女孫也。”相傳,織女為西王母之外孫女。
![懷禪詠魚詩(調寄相見歡-牽牛花游鯉圖) 懷禪詠魚詩(調寄相見歡-牽牛花游鯉圖)](/img/c/279/nBnauEDZhV2MwcjZwkTY0EDM5I2MwIjY0gjNkNmZmNmNyIDO5E2M0UDN2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二)海棠九鯉圖(調寄《菩薩蠻》)
紅勻醉臉香綃骨,
阿嬌合貯黃金屋①。
含露怯朝寒,
春工畫未乾。
畫成虛半幅,
添上群鱗蹴。
結伴在濠梁,
花前作楚狂②。
〔注釋〕
①阿嬌句:漢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阿嬌好否?”帝曰:“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又,石崇對海棠曰:“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
②楚狂:接輿,楚人,披髮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後因用為狂士之通稱。韓愈詩:“花前辭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
阿嬌合貯黃金屋①。
含露怯朝寒,
春工畫未乾。
畫成虛半幅,
添上群鱗蹴。
結伴在濠梁,
花前作楚狂②。
〔注釋〕
①阿嬌句:漢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阿嬌好否?”帝曰:“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又,石崇對海棠曰:“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
②楚狂:接輿,楚人,披髮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後因用為狂士之通稱。韓愈詩:“花前辭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
(三)枇杷戲鯉圖(調寄《浣溪沙》)
一樹纍纍三月時,
嘉名漢苑識風儀①。
蠟兄焦子合題詩。
枝外蜻蜓來款款,
波心錦鯉去遲遲。
不疑金彈②自相嬉。
〔注釋〕
①嘉名漢苑句:嘉名,美名。《離騷》:“肇賜余以嘉名。”梅堯臣詠枇杷詩:“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于慎行《紀賜鮮枇杷》詩:“嘉名漢苑舊標奇。”
②蠟兄焦子句:《清異靈》云:“建曲野人種枇杷者,夸其色曰蠟兄。”《廣志》云:枇杷“無核者名焦子。”
③金彈,古人將枇杷果實喻為金彈、金丸者眾。名句如:宋范誠大“化成黃金彈”、陸游“且從公子拾金丸”、明吳寬“箬籠曉來傾瀉處,金丸錯落駭兒曹。”沈周“數棵黃金彈,枝頭駭鳥飛。”原福州畫院副院長、先師吳其珌任閩侯師範教席時,余曾見其畫枇杷扇面,題句云:“鳥疑金彈不敢啄。”
懷禪詠魚詩(調寄浣溪沙-枇杷戲鯉圖)
一樹纍纍三月時,
嘉名漢苑識風儀①。
蠟兄焦子合題詩。
枝外蜻蜓來款款,
波心錦鯉去遲遲。
不疑金彈②自相嬉。
〔注釋〕
①嘉名漢苑句:嘉名,美名。《離騷》:“肇賜余以嘉名。”梅堯臣詠枇杷詩:“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于慎行《紀賜鮮枇杷》詩:“嘉名漢苑舊標奇。”
②蠟兄焦子句:《清異靈》云:“建曲野人種枇杷者,夸其色曰蠟兄。”《廣志》云:枇杷“無核者名焦子。”
③金彈,古人將枇杷果實喻為金彈、金丸者眾。名句如:宋范誠大“化成黃金彈”、陸游“且從公子拾金丸”、明吳寬“箬籠曉來傾瀉處,金丸錯落駭兒曹。”沈周“數棵黃金彈,枝頭駭鳥飛。”原福州畫院副院長、先師吳其珌任閩侯師範教席時,余曾見其畫枇杷扇面,題句云:“鳥疑金彈不敢啄。”
![懷禪詠魚詩(調寄浣溪沙-枇杷戲鯉圖) 懷禪詠魚詩(調寄浣溪沙-枇杷戲鯉圖)](/img/3/a9a/nBnauQzYkFTN1IGMxMTO3MzYmF2NiZ2YmhTNjZGNzADN2IWYkVmYmJmZhR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