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一作《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是《莊子·秋水》中的一篇語錄體議論文,創作於戰國年代,記敘了莊子與惠子二人在濠水橋上遊玩時進行的一場小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 作品別名: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莊子》(《秋水》篇)
  • 文學體裁:語錄體議論文
  • 作者:莊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釋

1. 濠[hāo]梁:濠水上的橋。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
2. 鯈[tiáo]魚:古同“鰷”。白鰷魚。
3. 從容:悠閒自得。
4. 是:這是。
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6. 子固非魚也:固,本來。
7. 全:完全,完備(是這樣)。
8. 循其本:追溯話題本原。循:追溯。其,話題。本:本源。
9. 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你說“汝安知魚樂”等等。汝安知魚樂:你怎么(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呢。雲者:如此。
10. 安:疑問代詞。怎么,哪裡。
11.之:助詞無實意。
12.梁:橋。
13.既:已經。
14.已:已經。
15.安:怎么(前一個) 哪裡(後一個)。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的快樂);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請追溯話題本源。你說‘你哪裡知道魚快樂’的話,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橋上知道的。”

作品鑑賞

該文節選自《 秋水》。標題是編者加的。
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典之一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繫,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游離之嫌。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輕鬆閒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後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同游於濠水的一座橋樑之上,俯看鰷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敘述語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採用對話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頂真式地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莊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了莊周的說法。且不說這場辯論誰是誰非,光是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談,就令人拍案叫絕,給人一種怡情益智的享受。
“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惠施是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規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來說,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莊周是宋國公室後代。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蒙牆寺)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莊子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是"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像“一棵難看的樹被認為無用,有一個木匠要找一棵樹作房梁,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軲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正是因為它的“無用”,這棵樹才逃脫了被砍倒的命運。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道”也是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即關於世界起源和本質的觀念,又是之人認識境界。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宿命論。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又名《華南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分為:外篇,內篇,雜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