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樂之辯

魚樂之辯

【注音】:yú lè zhī biàn

【同義】:知魚之樂 魚樂

【典出】:《莊子·秋水》【原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樂之辯
  • 外文名:Fish le debate
  • 拼音:yú lè zhī biàn
  • 同義詞:知魚之樂 魚樂
  • 典故:《莊子·秋水
典出,原文:,譯文:,賞析:,認識:,哲理:,影響:,莊子簡介,

典出

《莊子·秋水
濠梁下濠梁下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周和惠施在濠水岸邊散步。莊子隨口說道:“河裡那些魚兒遊動得從容自在,它們真是快樂啊!”一旁惠施問道:“你不是魚,怎么會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回答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魚的快樂?”惠施又問道:“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魚,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魚的快樂的!”莊子安閒的回答道:“我請求回到談話的開頭,剛才你問我說:‘你是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既然你問我魚為什麼是快樂的,這就說明你事先已經承認我是知道魚是快樂的,而現在你問我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那么我來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岸邊知道魚是快樂的。”

賞析:

本文講兩位辯論高手,同游於濠水的一座橋樑之上,俯看鰷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想,展開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而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敘述語略作交代外,通篇採用對話形式。兩人一句接著一句,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頂針式地把這場辯論深化。莊周肯定人能知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人能知魚之樂。且不說辯論雙方誰是誰非,光兩人在辯論中所反映出來的敏捷的思路,就使人應接不暇;睿智的談鋒,令人拍案叫絕;豐富的奇想,更能啟人遐思。他們兩人的辯論,雖則不可能談驚四座,卻也是洋溢著深厚的南華神理、機趣橫生的思辨力量和濃郁的抒情色彩,而使文章起到移情益智的作用。
“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除了它的雄辯之外,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者的思維方式卻截然不同,因而辯論的結果也就很難判斷出誰是誰非。
惠施是從認知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魚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樂感情;莊周則從藝術規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說,莊周的邏輯推理,純是玩弄詭辯。他是根據相對主義的理論,不僅完全泯滅了人和魚不同質的差別和界限,而且把惠施的發問作為辯論的前提。"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施展詭辯到了強詞奪理的地步。
然而,莊周的詭辯卻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人樂魚亦樂,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所謂"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自己高興時,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悲傷時,風雲花鳥都在嘆氣凝愁。惜別則蠟燭垂淚,興到則青山點頭,柳絮有時輕狂,晚峰有時清苦(朱光潛語)。這些和莊子人樂魚亦樂的情境是相仿的,也是符合藝術規律的。魚當然不可能有喜怒哀樂,但莊周把自己游濠梁之上的快樂,移栽到出遊的魚身上;反過來更加襯托出莊周的快樂。所以,本篇所寫不但不會使人感到莊子是在狡辯,強詞奪理,相反倒覺得莊周說得機趣橫生,使人讀後感到融融快樂,趣味盎然。

認識:

你能知道別人的快樂嗎?你能了解別人的悲傷嗎?你能清楚別人的痛苦嗎?可能你會不以為然的說:“我了解。”但是,你真的了解嗎?了解那個在皮肉之下,在五臟之內的那個他嗎?了解那個隱伏於他人生命中的靈魂嗎?你應當不會了解。人,生而為人,只是一個個體,寂寞是生命的底色。無論你有多少朋友,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成就。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你只有你,他也只有他。這是永不會改變的。是否因此,人和人就無法相互了解呢?惠子說是的。既然不是魚,你便不會了解魚的感受。但莊子說不是,即使你不是魚,你也能從它的表現中了解它的感受,你可以讀懂它,當你和它的情感一致之時。惠子自然是本著唯物的立場上說的,不諱言他是真正正確的,但你從中會感受到冷漠;莊子自然是本著道的立場上說的,道是一切的道,萬物齊一,物我同心,我自然能了解到和我所出相同的他,不諱言道是唯心的,是錯誤的,但從中你能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你能為此而感動。

哲理:

莊子對於外界的認識,常帶著觀賞的態度。他往往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則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場,來分析事理意義下的實在性。因此,他會很自然地懷疑到莊子的所謂"真"。
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如果從"認知活動"方面來看,兩人的論說從未碰頭;如果從觀賞一件事物的美、悅、情這方面來看,則兩人所說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同的立場與境界上,一個有所斷言("知道魚是快樂的"),一個有所懷疑,("你既然不是魚,那么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很顯然的!")他們在認知的態度上,便有顯著的不同;莊子偏於美學上的觀賞,惠子著重知識論的判斷。這不同的認知態度,是由於他們性格上的相異;莊子具有藝術家的風貌,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個性。
莊子與惠子,由於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

影響:

蘇東坡慕名游濠梁古蹟時作的詩說:“欲將同異較錙銖,肝膽猶能楚越知。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明代王世貞所說:“還將吾樂同魚樂,三復莊生濠上篇。”
杭州玉泉對聯云:“魚樂人亦樂,未若此間樂。”“泉清心共清,安知我非魚。”

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宋國蒙人,楚國公族,楚莊王之後裔。河南商丘民權人。鑒於莊子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曾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宋國蒙人,楚國公族,楚莊王之後裔。河南商丘民權人。鑒於莊子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象" 一棵難看的樹大家認為它無用,有一個木匠他要找一棵樹作房梁 ,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軲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道"也是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即使關於世界起源和本質的觀念,又是之人認識境界。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