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國內政策

性教育政策是指導和保障性教育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2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指出應健全學生行為規範,並首次提出“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International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Revised Edition)指出,在政策層面,一個完善的全面性教育國家政策可直接和教育部門的規劃相關聯,也與愛滋病病毒和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國家戰略計畫和政策框架密切相關。

目前,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綱要、標準和條例等從多個角度對性教育提出了相關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教育國內政策
  • 外文名:Policy about Sex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學校性教育的法律地位,《母嬰保健法》(2017修正),《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訂),《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21修正),《親職教育促進法》(2021),中共中央國務院相關政策,《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的通知》,《愛滋病預防和控制中期規劃》,《關於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決定》,《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關於切實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愛滋病防治條例》,《遏制與防治愛滋病行動計畫》,《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決定》,《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關於進一步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遏制與防治愛滋病“十二五”行動計畫》,《做好“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的通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中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中學生物教學大綱》,《全日制十年制中學生理衛生大綱》,《改進和加強中學生理衛生知識教育的通知》,《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全日制國小、初級中學課程計畫(試行)》,《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預防與控制愛滋病中長期規劃》,《學校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小學生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大綱》,《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十一五”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國小健康教育規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加強中國小(幼稚園)預防性侵害工作》,《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性教育國內政策的效果和影響,

學校性教育的法律地位

在學校開展性教育具有法律地位。這一法律地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2017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21修正)和中都得到了充分確立。

《母嬰保健法》(2017修正)

199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十三號主席令)獲得通過,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章“婚前保健”指出,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其中包括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2017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保留了相關內容。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1991年9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2012年10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其進行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12修正)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章“學校保護”第十九條規定“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
在202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中,第三章“學校保護”第四十條明確指出“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稚園應當及時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體現了中國對於提供學校性教育政策保障的進步。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訂)

199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其中第五條指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對策的研究。”2012年10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決定。201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修正)。
2020年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訂)中第十二條規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心理關愛、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對策的研究。”

《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21修正)

2001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01),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三條規定教育、衛生等相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畫生育宣傳教育,“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畫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2015年12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第一次修正。2021年8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第二次修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21修正)第十八條中明確指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此外,其第十三條也指出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畫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親職教育促進法》(2021)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親職教育促進法》(2021)。這是我國首次就親職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親職教育促進法》規定:“親職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同時,其中明確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親職教育。國家和社會為親職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親職教育促進法》為親職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法律的發布有助於推進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相關政策

《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的通知》

1988年12月,中共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中學階段是學生身體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要結合生理、心理衛生教育,適時地進行青春期教育。

《愛滋病預防和控制中期規劃》

1990年8月,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愛滋病預防和控制中期規劃(1990~1992年)》,該規劃指出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病毒的基礎就是開展預防教育工作,並強調要開展針對中學、大學教師的培訓,從而加強學校內的宣傳教育。

《關於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決定》

2000年3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進一步落實了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的“三為主”方針,以推動不同地區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均衡發展。《決定》中明確各級黨校、行政幹部學校、團校等要重視人口與計畫生育教育工作,中等以上學校普遍開設人口及青春期、性保健講座或課程。

《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於2001年5月由國務院發布,旨在改善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提高兒童健康水平。《綱要》兒童與健康領域的目標部分指出“預防和控制性病、愛滋病、結核病的蔓延和增長。提供多種形式的兒童心理健康諮詢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策略措施部分則提出“重視兒童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兒童心理諮詢和矯正服務機構。”

《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於2001年5月由國務院發布,其主要目標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婦女與經濟,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婦女與教育,婦女與健康,婦女與法律,婦女與環境在教育目標上,《綱要》指出國家巨觀政策應該在課程、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中,把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教師培訓課程,在高等教育相關專業中開設婦女學、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社會性別與發展等課程,增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在健康目標上,法律和政策部門應以生殖健康教育為中心,普及生殖保健、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知識、生殖保健知識普及率和育齡人口計畫生育知識普及率達到80%以上。

《關於切實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04年3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將愛滋病病毒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納入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教學計畫,並落實教學課時。要深入持久地開展愛滋病病毒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愛滋病防治條例》

2006年1月國務院發布《愛滋病防治條例》,其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將愛滋病病毒防治知識納入有關課程,開展有關課外教育活動。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應當組織學生學習愛滋病病毒防治知識。

《遏制與防治愛滋病行動計畫》

2006年2月國務院發布《中國遏制與防治愛滋病行動計畫(2006~2010年)》,其規定各類學校要開展預防愛滋病病毒健康教育。共青團等團體要組織青年學生參加社會關愛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愛滋病病人的活動。

《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決定》

2006年1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規定中等以上學校要將人口和計畫生育、生殖健康納入相關課程教學內容或開設專題講座等;依託高等學校和重點科研機構,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計畫生育生殖健康科研基地和學科體系,組建若干多學科交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2010年2月8日,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婦聯與教育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關工委聯合印發《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是在總結多年來親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適應親職教育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和家長兒童需求,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制定的國家層面的親職教育指導大綱。其針對13~15歲年齡段、16~18歲年齡段以及特殊兒童、特殊家庭及災害背景下的親職教育提出的指導意見中涉及性教育相關內容。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其指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於進一步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年12月,國務院發表《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愛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教育、衛生部門要建立預防愛滋病病毒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切實落實國中及以上學生學習愛滋病病毒防治知識的規定。

《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

2011年7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下稱《剛要》)提出要加強對兒童的健康指導和干預。加強托幼機構和中國小校衛生保健管理,對兒童開展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導,提高兒童身心健康素養水平。
《綱要》兒童與健康領域的策略措施部分指出“加強兒童生殖健康服務。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增加性與生殖健康服務機構數量,加強能力建設,提供適合適齡兒童的服務,滿足其諮詢與治療需求。”《綱要》為在中國小開展性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

2011年7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指出要進一步加大避孕知識宣傳力度,提高婦女自我保護意識和選擇科學合理避孕方式的能力,預防和控制非意願妊娠和人工流產,並要強化男女共同承擔避孕節育的責任意識。
不僅如此,《綱要》關注到了性別平等議題。其中明確指出,要在教育法規、政策和規劃的制定、修訂、執行和評估中,增加性別視角,落實性別平等原則,要實施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性別評估,在課程和教材相關指導機構中增加社會性別專家,同時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會性別意識。在就業層面,要求消除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擴大婦女就業渠道。在環境與法律層面,要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力度,加強對法規政策中違反男女平等原則內容的審查。

《遏制與防治愛滋病“十二五”行動計畫》

201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愛滋病“十二五”行動計畫的通知》規定所有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每學年按照規定要求開展愛滋病病毒綜合防治知識專題教育或宣傳教育活動。

《做好“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的通知》

2014年11月《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做好2014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的通知》指出要組織學校廣泛開展預防愛滋病病毒宣傳教育活動,通過主題班會、讀書活動、知識競賽、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全面普及愛滋病病毒綜合防治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愛滋病病毒防治工作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作為青年志願者,參與社區預防愛滋病病毒宣傳教育活動。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規定教育行政部門要支持和指導中國小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及早發現並糾正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會同公安機關指導和協助中國小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傳和安全教育,幫助兒童增強防範不法侵害的意識、掌握預防意外傷害的安全常識。

《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

2016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規定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規定要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從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學知識。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國小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後培訓內容。強化社會綜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齡婦女及流動人群為重點,開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干預,加強對性傳播高危行為人群的綜合干預,減少意外妊娠和性相關疾病傳播。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2019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品德教育在親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適應新時代親職教育發展的新需求,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科協、中國關工委共同對《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進行了修訂。
在《大綱》第四部分分階段指導內容及要求中,明確在12~15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中指出:“對兒童進行性教育。指導家長充分了解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對兒童開展適時、適度的性教育,讓兒童了解必要的青春期知識,認識並適應身體的生理變化;開展科學的性心理輔導,對兒童進行與異性交往的指導;加強對兒童的性道德教育,幫助兒童認識到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應當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在15~18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要點中指出:“提高兒童交往合作能力。指導家長根據該年齡段兒童個性特點,引導兒童積極開展社交活動和正常的異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責任、性健康、預防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為重點,開展性教育;對有戀愛行為的兒童,給予正確引導;鼓勵兒童在集體生活中鍛鍊自己,學會與人相處,體驗與人合作的快樂;幫助兒童學會寬容待人,正確對待友誼;了解校園欺凌行為的性質、特點及家校合作的基本處理方法。”《大綱》明確了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為家庭性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指導意見。

《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

2021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70項主要目標和89項策略措施。“性教育”一詞首次被寫入其中。在《綱要》兒童與健康領域中,提出了性教育的明確目標和策略。主要目標包括“適齡兒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兒童性健康服務可及性明顯提高。”策略措施部分中則提出“為兒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務。引導兒童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道德觀念,正確認識兩性關係。將性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增強教育效果。引導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根據兒童年齡階段和發展特點開展性教育,加強防範性侵害教育,提高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促進學校與醫療機構密切協作,提供適宜兒童的性健康服務,保護就診兒童隱私。設立兒童性健康保護熱線。”
不僅如此,《綱要》增加了“兒童與家庭”領域,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把“堅持鼓勵兒童參與”作為基本原則之一,強調尊重兒童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兒童參與家庭、社會和文化生活,創造有利於兒童參與的社會環境。

《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

2011年9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75項主要目標和93項策略措施,涉及婦女健康、就業、家庭生活等多個方面。
《綱要》要求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平等享有接受教育、就業創業、參與決策和管理等權利,全面落實男女同工同酬,拓展支持家庭與婦女全面發展的公共服務,針對婦女特殊需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困難婦女基本保障和關愛服務,健全保障婦女合法權益的法律體系等。
此外,《綱要》也對性別平等教育提出了要求。在《綱要》婦女與教育領域的策略措施部分中明確指出“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適時出台性別平等教育工作指導意見。推動因地制宜開發性別平等課程,加強專題師資培訓。促進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內容、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探索構建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
不僅如此,《綱要》把“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作為基本原則之一,強調促進婦女積極投身高質量發展,踴躍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另外,《綱要》增加了“婦女與家庭建設”領域,以更好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

中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

《中學生物教學大綱》

國家教育部分別於1952年、1956年、1963年頒布了《中學生物教學大綱》。按照大綱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就有有關性生理和性衛生的教學內容,如男女生殖系統的構造、生殖細胞的形態結構、月經和排卵、受精、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人體各個發育時期的特點、各發育時期的衛生保健等,占2~3課時。

《全日制十年制中學生理衛生大綱》

1978年,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學生理衛生大綱(試行草案)》,指出,青春期生理衛生、晚婚和計畫生育等內容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青春期生理衛生在國中的《生理衛生》課中教授,晚婚和計畫生育等內容在高中人口教育講座中涉及。此大綱是改革開放後頒布的第一部正式的與性教育有關的政策檔案,意味著性教育的禁區就此被打破,有關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等問題相繼被社會公眾與政府部門關注並被提上相關議程。

《改進和加強中學生理衛生知識教育的通知》

1984年3月,教育部、衛生部和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聯合頒布了《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學生理衛生知識教育的通知》,要求在中學進行青春期衛生知識的教育。通知指出,生理衛生課的內容應包括人體解剖、生理和衛生三方面的基礎知識;生理衛生課中“生殖和發育”一章內容,對幫助學生正確對待戀愛、婚姻、生育問題和將來自覺做到晚婚和計畫生育以及對德、智、體全面發展,都有重要意義。老師必須端正思想,消除顧慮,認真講好這一章。並且除了在初三安排學習外,各學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大部分女學生月經到來之前先安排一、二次教育講座。

《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

1988年8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其明確青春期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等三個方面,以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為核心。要通過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生理的發育變化,注意保護健康,養成衛生習慣;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懂得自尊、自愛、自重、自強,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珍惜青春年華。《通知》對青春期教育的意義、內容、工作方針和原則做了說明,並指出了當前開展青春期教育要做好三項工作,即培訓師資;儘快擬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材;在實驗中加強科學研究。它的發布也標誌著中國已把青春期性教育正式納入中學教育的內容。

《全日制國小、初級中學課程計畫(試行)》

1992年8月,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初級中學課程計畫(試行)》,規定在國中階段,青春期教育主要結合體育(衛生保健部分)和生物(生理衛生部分)進行,其任課教師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在國小高年級階段,則根據需要適當安排青春期教育的短期課程或進行個別指導。

《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

1992年9月,衛生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愛衛會聯合發布《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其規定使兒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衛生知識,認識個人衛生習慣、營養、體育鍛鍊、防病保健、環境衛生、心理衛生、安全措施等諸因素與個體健康的相互關係及影響作用。逐步自覺地形成對自己健康負責的衛生觀念。

《預防與控制愛滋病中長期規劃》

1998年11月,衛生部、國家計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中國預防與控制愛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其規定各類高等和中等學校需將預防愛滋病病毒、性傳播疾病知識列為學校健康教育或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內容。向新生髮放預防愛滋病病毒、性傳播疾病健康教育處方。

《學校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2002年5月,教育部、衛生部發布《學校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規定在中學階段要將預防愛滋病病毒健康教育與相關學科教育結合,將有關預防愛滋病病毒健康教育知識滲透到思想品德、生物課、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中。利用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同伴教育、校園廣播、牆報板報、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預防愛滋病病毒教育。

《中小學生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大綱》

2003年2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大綱》,對在中學開展預防愛滋病病毒教育提出了具體的課時要求。《大綱》指出教育目標是通過專題教育形式,使學生了解預防愛滋病病毒相關知識、培養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抵禦愛滋病病毒侵襲的能力。在課時安排上國中為6課時,高中為4課時,可以藉助地方課程的時間來進行預防愛滋病病毒專題教育。《大綱》還建議理論教學與討論活動的課時比例為1:1,各個學校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及當地實際情況,在保證教學目標完成的前提下,努力拓展與愛滋病病毒預防相關的青春期教育等教學內容。

《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

2005年1月,衛生部發布《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指出城鄉各類學校應開設健康教育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健康行為養成教育,重點做好防治性傳播疾病、愛滋病病毒等重大傳染病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一五”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發展規劃》

2006年12月,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發布《全國“十一五”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宣傳教育,包括與教育部門配合,在國小高年級和中學以上學校普遍開設人口和計畫生育、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的課程。

《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2007年2月,教育部頒布《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旨在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保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知識和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個體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並掌握一定的技能。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路、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個模組。
國小1~3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
  • 了解社會安全類突發事故的危險和危害;
  • 了解並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 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的安全問題,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模組三:預防和應對意外傷害事故
  • 初步學會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國小4~6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
  • 認識社會安全類突發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範圍,不參與影響和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
  • 自覺遵守社會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以及公共場所的安全規範;
  • 會應對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 了解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了解常見病和傳染病的危害、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 初步了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模組四:預防和應對網路、信息安全事故
  • 初步認識網路資源的積極意義和了解網路不良信息的危害;
  • 初步學會合理使用網路資源,努力增強對各種信息的辨別能力。
國中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
  • 增強自律意識,自覺不進入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 不參加影響和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形成社會責任意識;
  • 理解社會安全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學會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等突發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了解青春期常見問題的預防與處理;形成維護生殖健康的責任感;
  • 了解愛滋病的基本常識和預防措施,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 了解和分析影響生命與健康的可能因素44。
模組四:預防和應對網路、信息安全事故
  • 自覺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抵制網路上各種不良信息的誘惑,提高自我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的意識;
  • 合理利用網路,學會判斷和有效拒絕的技能,避免迷戀網路帶來的危害。
模組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了解校園暴力造成的危害,學習應對的方法;
  • 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 學會在與人交往中有效保護自己的方法,構築起堅固的自我心理防線。
高中年級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掌握預防愛滋病的基本知識和措施,正確對待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 自覺抵制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具備潔身自好的意識和良好的衛生公德;
  • 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預防性侵害。當遭到性騷擾時,要用法律保護自己。
模組三:預防和應對網路、信息安全事故
  • 樹立網路交流中的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利用網路習慣,提高網路道德素養;
  • 樹立不利用網路傳送有害信息或進行反動、色情、迷信等宣傳活動以及竊取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識。

《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2008年12月,教育部頒布《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綱要》將中國小健康教育內容分為五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綱要》指出健康教育教學每學期應安排6~7課時,主要載體課程為《體育與健康》,其課時安排可有一定靈活性,如遇在下雨(雪)或高溫(嚴寒)等不適宜戶外體育教學的天氣時可安排健康教育課。另外,國小階段還應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學科的教學內容結合,中學階段應與《生物》等學科教學有機結合。
水平一(國小1~2年級)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水平二(國小3~4年級)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誕生、發育、成熟、衰老、死亡;初步了解兒童青少年身體主要器官的功能,學會保護自己。
水平三(國小5~6年級)
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有利於健康。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特點;
  • 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男性、女性第二性徵的具體表現);
  • 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月經形成以及周期計算);
  • 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
  • 變聲期的保健知識;
  • 青春期的個人衛生知識。
水平四(國中階段)
疾病預防
  • 愛滋病的基本知識;
  • 愛滋病的危害;
  • 愛滋病的預防方法;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與預防愛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 吸毒與愛滋病;
  • 不歧視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心理健康
  • 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
  • 異性交往的原則。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 痤瘡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
  • 月經期間的衛生保健常識,痛經的症狀及處理;
  • 選擇和佩戴適宜的胸罩的知識。
安全應急與避險
  • 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
水平五(高中階段)
疾病預防
  • 愛滋病的預防知識和方法;
  • 愛滋病的流行趨勢及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危害;
  • HIV感染者與愛滋病病人的區別;
  • 愛滋病的視窗期和潛伏期;
  • 無償獻血知識;
  • 不歧視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 青春期常見的發育異常,發現不正常要及時就醫;
  • 婚前性行為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 避免婚前性行為。
安全應急與避險
  • 網路交友的危險性。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2011年1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其中涉及性教育內容。《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強調應以體育與健康學習為主,滲透德育教育,同時融合部分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疾病預防、安全應急與避險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整合併體現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過程與方法等多種價值。
水平三(國小5~6年級)
身體健康
  • 了解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特點及保健常識。如知道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女生月經初潮和男生首次遺精及其意義,青春期的個人衛生知識,與體育鍛鍊有關的青春期保健常識(如女生知道經期體育鍛鍊的注意事項)等。
水平四(7~9年級)
身體健康
  • 了解愛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方法,不歧視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
  • 遵循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規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識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青春期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了解異性交往的原則,學會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預防網路成癮等。

《中國小健康教育規範》

2011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中國小健康教育規範》,旨在培養兒童青少年良好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培養學生保持和增進健康的態度與實踐能力,為一生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規範》提供了中國小發展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基本框架,學校負責依據此標準進行課程計畫、教學組織、課堂活動及時間安排,它明確了中國小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中國小應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依照國小低年級、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國中年級、高中年級五級水平,把五個領域的內容合理分配到五級水平中,循序漸進,適時適度。在實施途徑上,《規範》指出學校健康教育要通過學科教學和學校各種活動以及多種宣傳教育形式開展,而學科教學每學期應安排6~7課時,主要以《體育與健康》作為載體課程。
水平一(國小1年級~2年級)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認識生命,珍愛生命;
  • 初步了解生命孕育常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水平二(國小3年級~4年級)
心理健康
  • 關心尊重他人;
  • 正確對待殘疾同伴。
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
  • 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誕生、發育、成熟、衰老、死亡;
  • 認識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身體發育情況。
水平三(國小5年級~6年級)
健康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
  • 了解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
  • 了解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特點;
  • 了解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男性、女性第二性徵的具體表現);
  • 了解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月經形成以及周期計算);
  • 了解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
  • 注意變聲期的保健;
  • 注意青春期的個人衛生。
水平四(國中階段)
預防疾病
  • 認識愛滋病的危害;
  • 掌握愛滋病的預防方法;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
  • 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了解與預防愛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 了解吸毒與愛滋病;
  • 不歧視愛滋病病競感染者與患者;
  • 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
  • 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
心理健康
  • 了解異性交往的原則。
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
  • 了解青春期心理發育,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 了解痤瘡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
  • 注意月經期間的衛生保健,痛經的症狀及處理;
  • 學會選擇和佩戴適宜的胸罩。
水平五(高中階段)
預防疾病
  • 掌握愛滋病的預防方法;
  • 認識愛滋病的流行趨勢及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危害;
  • 了解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愛滋病病人的區別;
  • 了解愛滋病的視窗期和潛伏期;
  • 了解無償獻血知識;
  • 不歧視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
  •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 了解青春期常見的發育異常,發現不正常要及時就醫;
  • 婚前性行為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 避免婚前性行為。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2012年12月,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指出應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育的規律,制定教育內容,體現各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層次性和階段性。教育內容應包括“性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戀愛心理教育”等內容。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性心理教育
  • 了解其成長階段性心理特點和自我調適方法;悅納自己身體和心理的變化;
  • 了解男孩女孩兩性的心理差異,加強男女生之間的理解、溝通、合作與互助的意識;
  • 認識本年齡階段正確的性角色內容和性角色的行為規範;
  • 學習適合本年齡段與異性交往的方法與禮儀;
  • 初步理解性器官在人生中的意義識別性騷擾與性侵犯行為,提高預防意識,初步掌握防範性騷擾及保護自己的方法。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 了解青春期性生理的變化過程,認識性成熟和性心理活動的生物學和社會學意義,掌握與異性交往的方式,理解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
  • 初步了解性倫理、性道德4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戀愛心理教育
  • 加強性道德、性審美教育,指導戀愛心理適應,掌握異性交往的有關知識與技巧,正確處理好異性矛盾與挫折。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2012年12月,教育部頒布了修訂版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國小中年級
  •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
國小高年級
  • 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國中年級
  • 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
  • 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高中年級
  • 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2017年,教育部頒發《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旨在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方面學科核心素養協調和全面發展。
身體健康
第二單元: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
  • 了解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 了解性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 了解愛滋病和性病的國內外流行趨勢;
  • 理解愛滋病和性病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的危害;
  • 積極參與預防愛滋病和性病的宣傳和教育活動。
心理健康
第四單元:具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
  •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 認識自己的性心理變化;
  • 努力控制由於性吸引產生的干擾;
  • 正確認識正常的異性交往和性罪錯的區別;
  • 增強性問題上的守法觀念。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2017年6月,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是中國小健康教育的延續和深化,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性與生殖健康、安全應急與避險五個方面。《綱要》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掌握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強維護全民健康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性與生殖健康
  • 性與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識;
  • 友誼、愛情、婚戀、家庭與倫理道德;
  • 優生優育與適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願懷孕和應對措施;
  • 常見生殖健康問題與自我保健方法;
  • 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 常見性傳播疾病和預防;
  • 愛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愛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愛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 預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一)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二)了解同性和異性生殖器官的構造、特點和相關功能。
(三)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育,女性月經的發生、特點,男性的勃起和遺精等知識。
  • 男性第二性徵包括鬍鬚、腋毛、陰毛、喉結和變聲。女性的第二性徵包括乳房發育、陰毛、腋毛,其中乳房發育是首先出現的第二性徵。
  • 女性月經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標誌。月經初潮後,發生經量過多、痛經、周期不規律是常見現象,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形成規律的月經。
  • 遺精是在無性交活動的情況下發生的射精。青春期男性均會出現,每月1~2次遺精是正常現象。
(四)青少年性生理髮育帶來心理變化,對異性產生愛慕感,需要理智客觀地認識自我和他人,樹立正確戀愛觀,認識到戀愛、婚姻與身心成長、成熟程度密切相關。
(五)養成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保持外陰衛生,提倡每天清洗外陰;避免穿著緊身褲,應選擇柔軟舒適、透氣性好、易於吸汗的棉質內褲等。
(六)過早發生性行為、早孕或人工流產,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極大傷害。不安全性行為可帶來愛滋病、梅毒、淋病等性傳播疾病的感染。青少年要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拒絕性騷擾、性誘惑和性暴力。

《加強中國小(幼稚園)預防性侵害工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幼稚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保障學生安全,有效預防性侵害學生違法犯罪的發生,要深入開展預防性侵安全教育,切實加強教職員工隊伍管理,嚴格執行校園安全管理規定,不斷完善預防性侵協同機制,持續強化學校安全督導檢查。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

2021年5月25日,教育部第1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關於“學校保護”的規定,系統整合、創新完善了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制度,分一般保護、專項保護、管理要求和保護機制等章節,全面構建了學校保護制度體系,就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學生欺凌、校園性侵害等建立完善了相應專門制度。
第十八條 學校應當落實法律規定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和預防性侵害、性騷擾等專項制度,建立對學生欺凌、性侵害、性騷擾行為的零容忍處理機制和受傷害學生的關愛、幫扶機制。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教職工與學生交往行為準則、學生宿舍安全管理規定、視頻監控管理規定等制度,建立預防、報告、處置性侵害、性騷擾工作機制。
學校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預防並制止教職工以及其他進入校園的人員實施以下行為:
(一)與學生發生戀愛關係、性關係;
(二)撫摸、故意觸碰學生身體特定部位等猥褻行為;
(三)對學生作出調戲、挑逗或者具有性暗示的言行;
(四)向學生展示傳播包含色情、淫穢內容的信息、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
(五)持有包含淫穢、色情內容的視聽、圖文資料;
(六)其他構成性騷擾、性侵害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十六條 學校應當嚴格執行入職報告和準入查詢制度,不得聘用有下列情形的人員:
(一)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
(二)因賣淫、嫖娼、吸毒、賭博等違法行為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三)因虐待、性騷擾、體罰或者侮辱學生等情形被開除或者解聘的;
(四)實施其他被納入教育領域從業禁止範圍的行為的。
學校在聘用教職工或引入志願者、社工等校外人員時,應當要求相關人員提交承諾書;對在聘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定期開展核查,發現存在前款規定情形的人員應當及時解聘。
第四十二條 學校要樹立以生命關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利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健康教育、禁毒和預防愛滋病教育等專題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五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承擔學生保護的監督職責,有條件的,可以設立學生保護專兼職監察員負責學生保護工作,處理或者指導處理學生欺凌、性侵害、性騷擾以及其他侵害學生權益的事件,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學校安全區域制度,健全依法處理涉校糾紛的工作機制。
負責學生保護職責的人員應當接受專門業務培訓,具備學生保護的必要知識與能力。

《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

2021年8月2日,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學校實施、社會參與的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學校健康教育時間切實保證,健康教育教學效果明顯提升。辦學條件達到國家學校衛生基本標準。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研判、精準管控、應急處置等能力顯著增強。學生健康素養普遍提高,防病意識和健康管理能力顯著增強,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意見》指出要明確健康教育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掌握日常鍛鍊、傳染病預防、食品衛生安全、合理膳食、體格檢查、心理健康、生長發育、性與生殖健康、心肺復甦、安全避險與應急救護等方面知識和技能。落實預防愛滋病專題教育任務,加強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責任教育。

性教育國內政策的效果和影響

中國性教育在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綱要、標準和條例的保障及支持下,得到了不小的發展。政策的日益豐富與完善使得目前已經基本具備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性教育課程的主客觀條件。然而,學校性教育政策的具體落實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主要包括性教育觀念落後、性教育課時缺乏、性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性教育教材匱乏、性教育效果監測缺失等。因此在未來,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緊落實國家各項相關政策,將性教育真正得以發展,從而惠及所有兒童及其家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