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國際政策

性教育政策是指導和保障性教育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教育國際政策包括全球性國際組織(如各聯合國機構),區域性國際組織與各國家政府制定頒發的相關政策檔案等。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這是聯合國系統第一次針對性教育提出的技術綱領性檔案。此後,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也分別出台了相關政策檔案。

在國家層面,美國、英國、瑞典、芬蘭、澳大利亞、泰國、奈及利亞等國家也分別出台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指導性教育的推進與發展。對性教育國際政策的比較分析,可為中國性教育的政策發展提供啟示與參考。

目前,中國也出台了相關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明確提出,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教育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指出,學校要樹立以生命關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明確提及“性教育”,在“兒童與健康”部分增加“適齡兒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兒童性健康服務可及性明顯提高”一條主要目標,並提出“將性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增強教育效果”的策略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教育國際政策
  • 外文名:Policy about Sexuality Education Abroad
國際組織的相關政策檔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性健康協會,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世界其他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美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歐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澳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亞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非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國際組織的相關政策檔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與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這是聯合國系統第一次針對性教育提出的技術綱領性檔案。第一版《綱要》提出並倡導“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CSE)應作為優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張為所有兒童和青年提供“全面性教育”,保障其人權。
2018年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新的循證研究,聯合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署、世界衛生組織,再次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Revised Edition),說明了最新的研究數據,回應當代年輕學習者的需求,並為尋求解決這些需求的教育系統和實踐者提供支持。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以下簡稱2018年修訂版《綱要》)的發布旨在指導各國開發適合當地國情的性教育課程,它為在世界範圍內深入開展基於學校課程的性教育提供了指導和技術支持。
2018年修訂版《綱要》將“全面性教育”定義為一個基於課程,探討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意義的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使兒童和年輕人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其健康、福祉和尊嚴。全面性教育培養相互尊重的社會關係和性關係,幫助兒童和年輕人學會思考他們的選擇如何影響自身和他人的福祉,並終其一生懂得維護自身權益。2018年修訂版《綱要》中,將“全面性教育”的基本內容框架分為8個核心概念(在第一版《綱要》的6個關鍵概念基礎上做了更新與調整),分別為關係;價值觀、權利、文化與性;理解社會性別;暴力與安全保障;健康與福祉技能;人體與發育;性與性行為;性與生殖健康。每個核心概念下又細分若干主題並劃分了4個學習的年齡段(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適用於國小和中學階段的學習者。
2021年6月,在為期3天的2021聯合國大會愛滋病問題高級別會議上,聯合國通過了由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起草的全球愛滋病防治政治宣言。全球愛滋病防治政治宣言中措施部分的第一條明確提到“開展全面性教育”。政治宣言的通過將意味著,聯合國各成員國對愛滋病防治做出承諾,並要為之付出行動,以實現2030年終結愛滋病的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歐洲區域辦事處(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和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Federal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德語簡稱BZgA)聯合制定了《歐洲性教育標準》(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試圖為歐洲各國的政策制定者、教育和衛生機構以及專家們提供指導和參照。
《歐洲性教育標準》提出了“全人性教育”(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的概念,將性教育定義為“關於性的認知、情感、社會、交往和身體等多個層面的學習過程,從兒童早期開始一直貫穿青少年和成人期。其目的是支持和保護兒童與青少年性方面的發展。性教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年輕人掌握信息和技能,並建立積極的態度,從而能夠享有安全和令人滿意的關係,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負起責任。性教育讓年輕人能夠做出提高其生活質量的選擇,為一個關愛和公平的社會做出貢獻。所有兒童和年輕人都有獲取適齡的性教育的權利。”其將性教育分為8個主題:人體和發育;生育;性;情感;關係與生活方式;性健康與幸福感;性與權利;性的社會和文化因素。並將學習年齡階段劃分為5個(0~4歲;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和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發布《培訓事宜:性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框架》(Training matters: A framework for core competencies of sexuality educators)。該框架旨在為歐洲各國提供培訓性教育工作者的指導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國家的優秀範例。
該框架指出性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知識、態度和技能三大核心素養。應了解性教育相關的基本心理學知識,學習提供性教育知識的方法,認識不同的性教育方法及其影響;應致力投身於性教育,懷有對完整性的尊重和對界限的理解,思想開放並尊重他人;應能夠創造和維持一個安全、包容和有利的學習環境,能夠使用互動式的教學和學習方法,能夠進行有效溝通,能夠對信念和價值觀進行反思。

世界性健康協會

2009年6月,世界性健康協會(World Association for Sexual Health,WAS)發布由其專家團隊協商編寫的三份檔案——《性教育師和性健康促進實施的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Sexuality Educators and Sexual Health Promotion)、《性醫學專科醫師的國際標準(內科醫師和外科醫師)》(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Sexual Medicine Specialists (Physicians & Surgeons)和《性咨商師和性心理治療師實施的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Sexual Counsellors and Sexual Psychotherapists)。三份《標準》旨在為各領域的性學專業人士提供一個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基準,支持他們成為高效的、有道德的專業服務提供者。同時,《標準》也能作為設計課程和評估工具的指南,為世界各地的專業性教育工作者和管理部門提供相應的指導。

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

2010年,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IPPF)發布《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全面性教育框架》(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旨在通過提供針對全面性教育(CSE)的基本計畫框架來引發思考、激發討論,也有助於為新的全面性教育政策和計畫的制定提供信息。它將性教育劃分為7個主題,分別是:社會性別;性與生殖健康和愛滋病病毒;性權利和性公民;愉悅;暴力;多元化;關係。

世界其他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美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美國
《美國國家健康教育標準》
2006年,美國國家健康教育標準聯合委員會發布《美國國家健康教育標準》(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該標準規定性教育的目的為使學生具備健康素養,包括理解核心概念;分析與健康相關的影響因素;獲得有效信息;展示運用人際交往、做決策、目標設定、自我管理和倡導他人等技巧來增強健康的能力。此外,該標準作為美國各州制定“課程標準”及學校健康教育政策的基本指南,其在明確培養學生成為有健康素養者的總目標下,正式規定把性教育納入學校的健康教育政策之中。
《全面性教育指導綱要》
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委員會(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SIECUS)在1991到2004年間發布了共三版《全面性教育指導綱要》(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其將中國小性教育的目標具體分了四個領域,分別是知識態度、價值觀和視野,人際關係及其技巧與責任,並指出性教育的主要目標為促進年輕人的性健康,向他們提供保護自身性健康所需要的信息,幫助年輕人養成積極的性態度,使他們具備在當下和未來做決策的技能。2004年《全面性教育指導綱要》第三版將中國小全面性教育劃分為“人類發展;關係;個人技能;性行為;性健康;社會與文化”六大核心概念,並將教育對象劃分成四個年齡階段(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該綱要是“全面性教育”第一次在國際性教育模式上被提出。
《國家性教育標準:核心內容和技能,K-12》
2012年,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委員會聯合美國健康教育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美國學校健康協會(The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美國教育協會-健康信息網路(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國家健康與體育領袖協會(The Society of State Leaders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美國非營利性組織“青年倡導者”(Advocates for Youth)、美國性教育組織“答案”(Answer)共同發布《國家性教育標準:核心內容和技能,K-12》(National Sex Education Standards: Core Content and Skills, K-12)。其目標是為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學生提供明確、一致和直接的性教育指導。
2020年3月,《國家性教育標準:核心內容和技能,K-12(第二版)》(National Sex Education Standards: Core Content and Skills, K-12 (Second Edition))出版,以促進在美國公立學校中實施全面性教育。該標準將全面性教育分為了解剖生理學、青春期和青少年性發育、性別認同與表達、性傾向和認同、性健康、同意與健康關係、人際暴力七個核心概念,每個核心概念下又細分為五個年齡階段,分別是:學前至二年級、三年級至五年級、六年級至八年級、九年級至十年級、十一年級至十二年級。
《性教育專業學習標準》
2018年,包括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委員會在內的共二十個組織聯合而成的性教育合作組織(Sex Education Collaborative,SEC)發布了《性教育專業學習標準》(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Standards for Sex Education,PLSSE)。該檔案將性教育專業學習標準分為四個領域,分別是性教育背景、專業素養、最佳實踐和關鍵內容。檔案指出所有性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國家性教育標準》中的核心內容有廣泛而最新的了解,性教育的內容包括八大核心概念:健康的關係;同意、人際關係與性暴力;LGBQ+身份認同;跨性別與性別擴展身份;青春期與青少年發展;性與生殖解剖學及生理學;避孕、懷孕與生殖;愛滋病病毒與其他性傳播疾病。該檔案旨在為學校管理者和課堂教育者提供有效實施性教育所需的內容、技能和專業素養方面的指導。

歐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英國
《教育改革法》
英國的學校性教育政策可以回溯到1988年,當時的《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將一些有關性徵、青春期發育和生殖等方面的內容加入了國家法定課程的科學課之中。但由於缺乏嚴格的規定與監管,多數學校都忽略了此部分的教學,此階段的英國性教育幾乎沒有效果。
《教育法案》
1996年,英國教育與就業部門發布《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要求所有公立學校都必須教授與性教育相關的內容,例如青春期生理髮展、生殖和性傳播疾病傳播等。2000年,英國教育與就業部門頒布並實施的《學習和技能法案》(Learning and Skills Act 2000)的第148條重申了以上規定,並要求政府發布有關性教育的課程指導綱要。據於此,為確保性教育的順利實施,英國教育與就業部門隨即頒發了明確的性教育課程指南《性與關係教育指南》(Sex and Relationships Education Guidance),其明確了性教育的覆蓋範圍應為所有公立學校的所有學生,並且每個學校應制定有關性教育的相關政策,明確教學策略並發揮家庭和社區的作用。
《性和關係教育框架》
2003年,英國國家兒童局頒布了英國第一個專門針對性教育的教育框架《性和關係教育框架》(Sex and Relationships Education Framework),以指導各中國小進行更高質量的性教育課堂教學。該框架將性教育定義為“關於性和性徵、性行為、情感、兩性關係、性健康的學習,是終身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無關乎性別、種族、宗教信仰、生活背景、性傾向及健康狀況的所有青少年都享有的權利”。
《個人、社會、健康、經濟教育》
2013年,英國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英格蘭地區教授“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PSHE) education)教育”的指南,並在2020年進行了更新與修正。修訂後的課程主題為:關係教育(國小);關係和性教育(RSE)(中學);健康教育(國家資助的中國小)。
檔案提出“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PSHE)教育”是所有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鼓勵所有學校在良好的實踐基礎上進行“PSHE教育”,並建議學校可以以一些法定內容為基礎,包括國家課程,基礎學校課程以及有關毒品教育,金融教育,性與人際關係教育(SRE)以及運動和飲食對於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方面的法定指南等。同時,檔案明確指出性與關係教育(SRE)是PSHE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是所有公立中學的法定課程。
《兒童與社會工作法》
2017年3月,英國政府對《兒童與社會工作法》(Children and Social Work Act)進行了修訂,正式將性教育劃入必修課程體系。該法案要求英格蘭的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開設“關係與性教育”(Relationships and Sex Education, RSE)。
《關係教育、關係與性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法定指導》
2019年6月,英國政府發布了《關係教育、關係與性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法定指導》(Statutory Guidance for Relationships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and Sex Education (RSE) and Health Education)。檔案提出性教育的內容包括家庭、友誼、尊重、網路和媒體、保持安全、親密和性關係等。同時,檔案規定從2020年9月起,性教育課程將在英格蘭地區政府管理的中國小內強制實行。其中所有的國小都要教授“關係教育”(Relationships Education),而所有的中學都要教授“關係與性教育”(Relationships and Sex Education, RSE)和“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推行性教育的國家,其性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國家政策與法律的認可密不可分。
1933年,瑞典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非政府的性教育組織——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該組織的成立對瑞典性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1942年,瑞典議會提出要將性教育作為選修課在所有義務制教育學校開展,並在一些國小開展了性教育教師的第一期培訓班。1945年,瑞典頒布了世界上第一個針對國小階段的性教育大綱,針對中學階段的綱要也於1949年頒布。
1955年,性教育被列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並頒布了相應的教育教學大綱。在1970年全國所有學校都開始開展性教育工作。
《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2010)
2010年瑞典政府頒布了新的《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2010),從而促進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例如《學前班課程標準》(Curriculum for the Preschool)就規定所有學前班應努力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理解所有人,不論社會性別、種族、宗教、信仰、性傾向等,都應有獨立於社會背景的平等尊嚴。
《性教育:瑞典課程中的性別平等、性與人際關係》(Sex Education: gender equality, sexuality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in the Swedish Curricula)
2014年,瑞典教育部發布了名為《性教育:瑞典課程中的性別平等、性與人際關係》(Sex Education: gender equality, sexuality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in the Swedish Curricula)的檔案,展示了瑞典性教育的課程特色。檔案指出,自2011年以來,“性”、“關係”、“性別”、“性別平等”和“規範”等術語已納入瑞典的義務教育、高中和成人教育的若干課程和科目大綱中。此外,瑞典的中國小性教育強調三個方面相互作用,分別是“學科整合”、“抓住每一個機會”和“開展個別課程或主題日”。其中學校課程尤其重視“學科整合”,瑞典的課程強調性教育內容包含在不同的學科之中,例如生物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
芬蘭
芬蘭的性教育於1970年首次作為必修課程被納入學校課程,不斷提高的性教育水平使得當時人們對性與生殖健康及其權利都有了更好地了解,並且少女懷孕的人數也有所下降。但是到了1990年代中期,性教育的地位發生了變化,這時學校有了可以對性教育的教學進行自主選擇的權利。2000年,新的修改後的性教育計畫開始實施。2001年,性教育(又被稱為“健康教育”)成為13至15歲學生的必修課程。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課程標準
2004年芬蘭教育部頒布了《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課程標準,其規定在國小階段“健康教育”將融入到多個學科之中進行教授,例如一至四年級會作為“環境與自然”課程的一部分,而五至六年級時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學課也會成為其載體課程,教學主題主要包括基本的生物學和一些情感問題;在國中階段(七至九年級)“健康教育”則會被確定為一門獨立課程,在七、八年級課程將更深入地處理生物學和情感問題,包括月經、懷孕、性交、避孕、初次性經歷、約會和性傳播感染等,九年級時還將涉及自慰、射精、人工流產、性道德、情感和性少數群體等內容。
國家核心課程標準
2014年,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了國小階段的包含性教育在內的國家一級核心課程標準。在2015年接著推出了中學和職業學校的課程標準。這些國家核心課程為性教育設定了一個規範的框架,從而保證性教育是全面的且適合學生年齡的。
目前芬蘭教育部和國家教育委員會主要負責國家性教育課程,市政當局和地方學校則負責地方學校課程。同時,教師、教育專家、醫療專家和一些非政府組織也會對課程建設做出貢獻。在國家一級層面,社會事務和衛生部以及國家福利和衛生研究與發展中心也已發起了一些運動並發布了相應的政策。

澳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澳大利亞
1967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教育部將性教育納入了國中生的健康課程提綱中,使得學校性教育在新南威爾斯州正式化。當時性教育的重點是“家庭生活”,它包括社會、情感和性的發展。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所有州都頒布了有關學校性教育的正式政策。
1998年,大英國協衛生與家庭服務部(Commonwealt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Family Services)進行了一項關於開發一個促進青年人性健康的框架的研究項目。該研究的結果是制定了國家政策指南,以向中學生教授性傳播感染、愛滋病毒/愛滋病和血源性病毒的知識。此時政策的四個關鍵要素是:全校共同授課;將年輕人視作有性的個體,並提供使他們能夠控制和享受性行為的技能;迎合所有學生的性別多樣性;在個人決策與行為、性健康、多樣性、社會正義等領域提供適當和全面的課程內容。
《健康與體育》(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課程標準
如今澳大利亞政府規定的基礎教育學校主幹課程共有8個,其中性教育被包括在“健康與體育”課程之中。2015年,澳大利亞《健康與體育》(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課程標準完成了最新一次的修訂。課程標準中與性教育相關的內容集中在“關係與性”這一教育主題之下,其內容貫穿學齡前至十年級,在學齡前至二年級更多地涉及“關係”的內容,三至七年級涉及“性”的內容,包括:關係和性;身體各部分以及生長發育時身體的變化;如何與人相處;青春期生理、社會和情緒變化;建立和維持健康關係;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避孕、協商和預防性傳播感染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檔案指出,性教育的目標旨在為學生提供知識並培養技能以幫助建立和保持相互尊重的關係,養成良好的性與生殖健康行為習慣和身份認同。
紐西蘭
《性教育——校長、董事會成員和教師指南》(Sexuality Education: A Guide for Principals, Boards of Trustees, and Teachers)
2015年,紐西蘭教育部制定頒布了《性教育——校長、董事會成員和教師指南》(Sexuality Education: A Guide for Principals, Boards of Trustees, and Teachers)。《指南》規定了各個學段的性教育內容,同時也明確了實施評價策略。國小一至三年級生長發育、人體結構、友誼和家庭關係;四至六年級了解青春期變化和身體生長發育,包括人類生殖;國中(七至八年級)學會如何在青春期的變化中保護自己和他人,並培養積極的身體意象;高中(九至十年級)認識親密關係和性健康,學會管理自己的性健康以及如何獲得醫療保健,包括懷孕、避孕、性傳播感染和與性相關決策等;高中(十一至十三年級)學會批判分析與性別、性和性健康有關的更廣泛問題。該檔案指出關係教育是性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年輕人同樣應接受能夠幫助他們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對自己的身份變得積極,並具有促進和維持自己及他人福祉的能力的教育。此外,該檔案意識到當今世界的快速發展,包括不斷變化的家庭結構、與性別和性有關的社會規範的轉變、社交媒體的興起以及數字通信設備使用的增加。它強調了社會與情感學習對於健康關係的重要性。

亞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泰國
1978年,性教育的內容最初出現在由國家教育部發布的課程中,性教育正式開始在部分接受性教育並能夠將性教育與其他學科(如健康教育和社會學)結合起來的學校里進行教授,其內容被稱為“生活和家庭研究”,包括與生殖系統和個人衛生有關的問題。
《基礎教育核心課程》(The Basic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
2001年,泰國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基礎教育核心課程》(The Basic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該標準將基礎教育劃分為8個核心學科,並把性教育內容列為“體育與健康”核心學科課程的一部分,在國小和中學實施性教育,以達到為不同的年齡組提供適合其年齡的學習材料,但當時的性教育內容側重生物醫學方面。
2008年,泰國教育委員會重新修訂並頒布了《基礎教育核心課程》標準,並在所有提供基礎教育的學校中強制實施。這次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性教育正式納入“體育與健康”教育範疇。其中性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人類生長和發育”和“家庭生活”兩大部分。前者包括人類生長與發育的本質、影響生長的因素、身體各個系統及聯繫等具體教育內容,後者包括學生、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對身體、精神和情感方面的變化進行自我調整;建立和維繫與他人的關係;性健康習慣和生活技能。
《青少年懷孕法案》(Prevention and Remedial Measures for Adolescent Pregnancy Act 2016)
2016年,《青少年懷孕法案》(Prevention and Remedial Measures for Adolescent Pregnancy Act 2016)正式發布並生效。該法案要求各級學校開展性教育,並加強性教育教師的培訓。同年,泰國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還與合作夥伴組織一起,為“全面性教育”開發製作了一個手冊,其中清楚地定義了每個年齡組需要覆蓋的內容,並為“全面性教育”條款的管理和評估提供了指導。
日本
《關於學生指導中的性指導》
20世紀80年代,日本文部科學省編輯的《關於學生指導中的性指導》明確了中國小性教育的目標。它提出了中國小性教育的四項目標:一,使學生確實認識自己作為男性或女性的性;二,使學生能基於尊重人性和男女平等的精神,構築男女人際關係;三,使學生成為家庭和社會的一員;四,適應身心的發展,解決面對的各種課題;五,使學生學習作為青年人的理想生活方式。總的性教育目標是:把性作為人格的基本部分綜合看待,樹立平等的性別觀念,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形成高尚的人格。
《性教育指導要項解說書》
1990年,日本性教育協會編寫了《性教育指導要項解說書》,該檔案詳細地闡述了不同學段中小學生應當接受性教育的內容。整體來講,國小階段學生需要了解的與性相關的信息涉及到人體與發育、人際交往、預防暴力、生活技能、懷孕與避孕、信息技術的合理套用,以及如何應對性成熟和性慾望;中學階段學生需要了解性的歷史與畢生發展、性慾望與性行為、性傳播感染與愛滋病、性與權利、文化和社會的關係等內容。這些內容被拆分糅合進了日本現有各學科領域之中。
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部將性教育定義為一個獲得有關人類性方面的知識和形成態度、信仰和價值觀的過程,並規定所有學校必須為學生提供性教育。其內容涵蓋生理、心理、社會和倫理道德四大領域,圍繞五大主題,分別是人類發展;人際關係;性健康;性行為;文化、社會和法律。新加坡的性教育強調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它旨在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和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在性問題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具體教學內容上,學校性教育提倡婚前禁慾,將教授有關避孕、隨意性行為的後果、預防疾病以及如何對性挑逗說“不”的知識,以減少性傳播疾病及少女懷孕率。同時,學校性教育也會告訴學生關於同性戀的知識與法律,以及尊重與共情的重要性。
教育部指出,性教育相關課程從國小五年級開始一直延續到大專,主要通過科學與生物課程、品格與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CE)、“班主任指導期”(Form Teacher Guidance Period)、“成長歲月計畫”(The Growing Years Programme, GY)、“授權青少年計畫”(The Empowered Teens Pro-gramme,eTeens)以及一些對外課程展開。
“成長歲月計畫”(The Growing Years Programme,GY)
該項目主要面向國小五年級至大專的所有學生,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都有明確的課時安排,如國小階段需保證8節30分鐘的課時,大專階段則需保證3節60分鐘的課時。其內容包括建立健康和相互尊重的人際關係;約會,穩定,以及婚姻;性健康和性行為;青少年性行為和懷孕的後果;網路媒體對性的影響;安全和防止性虐待和性誘導。
“授權青少年計畫”(The Empowered Teens Pro-gramme,eTeens)
該項目主要面向中學三年級與大專一年級的學生。該計畫由健康促進委員會(Health Promotion Board)與教育部合作制定,旨在為學生提供準確的信息,幫助他們在人生選擇上做出正確的決定。教育內容包括:關於性傳播感染和愛滋病病毒的信息;禁慾,以及如何避免感染性傳播感染和愛滋病病毒;能夠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堅定自信,如何對性挑逗說“不”,如何抵抗同伴壓力。

非洲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

奈及利亞
1999年,首次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會議促成了實施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項目和服務的國家戰略框架。在同年3月,國家的最高教育政策制定機構——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性教育應該納入學校課程,以應對愛滋病和其它性傳播感染髮生率在年輕人中不斷增長的形勢。
2000年,奈及利亞教育研究和發展委員會與健康行動公司(Action Health Incorporated, AHI)開發出第一套奈及利亞國家綜合性性教育課程。由於宗教組織和保守政治利益團體對國家性教育課程的實施表示強烈反對,加之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導致課程開發進程從2002年開始發生了以下的政策轉變:名稱從“性教育”轉變為“家庭生活和愛滋病教育”;將性教育課程融入其他現有學科;獨立的州可以對課程進行改編,以適應它們的社會文化特徵;性教育課程不列入考試範圍;家庭生活與愛滋病教育是唯一被批准用於學校愛滋病預防和遏制的課程。隨著國家愛滋病預防教育政策在2005被推出,改名後的“家庭生活與愛滋病教育”課程也得以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其覆蓋了國小到大學的各教育階段,並以國中教育為主。
《家庭生活與愛滋病教育執行綱要》(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Family Life and HIV Education Curriculum)
2008年,奈及利亞教育部發布了《家庭生活與愛滋病教育執行綱要》(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Family Life and HIV Education Curriculum),對性教育過去幾年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質量監測。同時明確性教育納入大學師範專業的必修課程,大量的在職教師培訓也隨即開展。值得一提的是,短短的三年時間,全國開展性教育的省份就從8個增加到了34個(總共36個省)。
奈及利亞的性教育主要分國中和高中兩個不同階段進行,儘管一些原本設定在國中階段的話題因為較為敏感(如自慰、性傾向、避孕以及性功能障礙等)而被刪除,但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內容仍然以學習者為中心,按主題授課,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大部分的原有課程內容並沒有變化,能夠為年輕人提供最基本的性健康教育。
南非
《綜合學校健康政策》(Integrated School Health Policy,ISHP)
2012年,南非共和國頒布《綜合學校健康政策》(Integrated School Health Policy,ISHP),由基礎教育部、衛生部和社會發展部共同實施。該政策旨在促進、改善在校兒童的總體健康狀況以及學校的環境條件,並解決妨礙學習的健康障礙。該政策要求為南非全國的中國小學生提供全面、綜合的“一攬子”性和生殖衛生服務,其中就包括開展健康教育。政策中的性教育相關內容包括:虐待(性、身體和情感虐待,包括欺凌和暴力)、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月經、避孕、性傳播感染(包括愛滋病病毒/愛滋病)、生殖器官相關手術(包括男性包皮環切和終止非意願妊娠)、少女懷孕、心理健康問題(包括藥物和藥物濫用、抑鬱和焦慮以及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