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陰道炎,也叫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或念珠菌性陰道炎,主要由假絲酵母菌引起的外陰陰道炎症。發病原因包括假絲酵母菌的感染、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糖尿病等,偏愛男性未做包皮環切及懷孕女性。80%-90%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其餘為光滑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菌等。臨床上主要分為單純性與複雜性兩大類,其中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為一年內有症狀發作四次或以上,發生率約5%。
病患主要症狀包括外陰瘙癢、白帶增多、外陰及陰道內部燒灼感。部分患者有疾病病原體但無自覺症狀。黴菌性陰道炎主要通過內源性傳染,假絲酵母菌可以在人的口腔、腸道寄生,亦可通過性交直接接觸傳染以及間接傳染。
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療主要包括消除誘發因素和使用抗真菌藥物進行局部或全身治療。醫生會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期需要較長時間,真菌學檢查陰性後仍需進行鞏固治療。對於伴有糖尿病的病患,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內分泌診療。
基本介紹
病因
發病原因
誘發因素
- 藥物,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大量套用免疫抑制劑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等;
- 妊娠、懷孕女性對假絲酵母菌易感,假絲酵母菌攜帶率和疾病發生率、復發率增高,其中孕晚期發病率最高;
-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發病率增高;
- 胃腸道假絲酵母菌感染者糞便污染陰道;
- 經常穿緊身化纖內褲,使得外陰局部溫度和濕度增加。
症狀
- 外陰瘙癢明顯,持續時間長,嚴重者坐立不安,夜晚更加明顯,影響工作和睡眠;
- 部分患者有外陰燒灼感、性交痛和排尿痛;
- 陰道分泌物為白色稠厚的凝乳狀、豆腐渣樣,也可為水樣稀薄白帶。少數患者出現白帶異味;
- 外陰紅腫,可伴有抓痕,嚴重者可有皮膚皸裂、脫皮;
- 陰道黏膜紅腫、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有白色塊狀物,擦除後露出紅腫黏膜面,急性期還可見糜爛及淺表潰瘍。
就醫
- 症狀出現的時間以及症狀的表現;
- 症狀的嚴重程度,是否導致坐立不安,異常痛苦;
- 分泌物是否有異味;
- 以前是否有過類似症狀;
- 最近是否服用過抗生素;
- 性生活是否頻繁;
- 是否懷孕;
- 是否經常使用洗劑清洗陰道;
- 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 之前是否進行過治療,用的什麼藥物,治療效果如何。
就診科室
相關檢查
- 陰道分泌物塗片
- 真菌培養
- 陰道分泌物的pH測定
- 若pH<4.5,可能為單純假絲酵母菌感染。
- 若pH>4.5,需要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合併細菌性陰道病的混合感染。
鑑別診斷
疾病 | 症狀 | 分泌物特點 | 陰道黏膜 | 陰道pH | 胺試驗 | 顯微鏡檢查 |
黴菌性陰道炎 | 重度瘙癢,燒灼感 | 白色,豆腐渣樣 | 水腫、紅斑 | <4.5 | 陰性 | 芽生孢子及假菌絲,少量白細胞 |
細菌性陰道病 | 分泌物增多,無或輕度瘙癢 | 白色、勻質、腥臭味 | 正常 | >4.5 | 陽性 | 線索細胞,極少白細胞 |
滴蟲性陰道炎 | 分泌物增多,輕度瘙癢 | 稀薄、膿性,泡沫狀 | 散在充血點 | >4.5 | 可為陽性 | 陰道毛滴蟲,多量白細胞 |
治療
一般治療
- 消除誘因
- 改變陰道酸鹼度
藥物治療
- 單純性黴菌性陰道炎
- 複雜性黴菌性陰道炎
中醫治療
- 內治
- 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