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陰道炎一般指本詞條

黴菌性陰道炎,也叫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或念珠菌性陰道炎,主要由假絲酵母菌引起的外陰陰道炎症。發病原因包括假絲酵母菌的感染、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糖尿病等,偏愛男性未做包皮環切及懷孕女性。80%-90%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其餘為光滑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菌等。臨床上主要分為單純性與複雜性兩大類,其中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為一年內有症狀發作四次或以上,發生率約5%。

病患主要症狀包括外陰瘙癢白帶增多、外陰及陰道內部燒灼感。部分患者有疾病病原體但無自覺症狀。黴菌性陰道炎主要通過內源性傳染,假絲酵母菌可以在人的口腔、腸道寄生,亦可通過性交直接接觸傳染以及間接傳染。

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療主要包括消除誘發因素和使用抗真菌藥物進行局部或全身治療。醫生會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期需要較長時間,真菌學檢查陰性後仍需進行鞏固治療。對於伴有糖尿病的病患,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內分泌診療。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黴菌性陰道炎
  • 外文名: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 別名: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念珠菌性陰道炎
  • 就診科室:婦科、婦產科
  • 多發群體:性活躍期婦女,絕經後的婦女,產後閉經或藥物假絕經治療的婦女
  • 常見病因:假絲酵母菌感染,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存在糖尿病
  • 常見症狀外陰瘙癢白帶異常,排尿痛,外陰及陰道內有燒灼感
  • 傳染性:是
  • 傳播途徑:內源性傳染、性交直接接觸傳染和間接傳染
  • 相關藥物: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制菌黴素栓劑,氟康唑
病因,發病原因,誘發因素,症狀,就醫,就診科室,相關檢查,鑑別診斷,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其他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假絲酵母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健康狀態下病原菌多存在於人體陰道內不致病,免疫力下降後才會侵犯組織,引起炎症反應。另外,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或糖尿病等也會促進該病的發生。

發病原因

80%~90%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10%~20%為光滑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菌等。
假絲酵母菌對熱敏感,加熱至60℃,1小時即可死亡;對日光、乾燥、紫外線及化學製劑等抵抗力較強。假絲酵母菌為條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假絲酵母菌寄生,但菌群數量少,且沒有侵襲組織的能力,不引起炎症反應。當全身或陰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假絲酵母菌會大量繁殖、侵襲組織,引起炎症反應。

誘發因素

  • 藥物,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大量套用免疫抑制劑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等;
  • 妊娠、懷孕女性對假絲酵母菌易感,假絲酵母菌攜帶率和疾病發生率、復發率增高,其中孕晚期發病率最高;
  •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發病率增高;
  • 免疫系統受損,伴有HIV感染者更易患病;
  • 胃腸道假絲酵母菌感染者糞便污染陰道;
  • 經常穿緊身化纖內褲,使得外陰局部溫度和濕度增加。

症狀

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增多,外陰及陰道內有燒灼感,嚴重者會影響工作和休息。少部分患者攜帶有病原菌但無自覺症狀。主要典型症狀有:
  • 外陰瘙癢明顯,持續時間長,嚴重者坐立不安,夜晚更加明顯,影響工作和睡眠;
  • 部分患者有外陰燒灼感、性交痛和排尿痛;
  • 陰道分泌物為白色稠厚的凝乳狀、豆腐渣樣,也可為水樣稀薄白帶。少數患者出現白帶異味
  • 外陰紅腫,可伴有抓痕,嚴重者可有皮膚皸裂、脫皮;
  • 陰道黏膜紅腫、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有白色塊狀物,擦除後露出紅腫黏膜面,急性期還可見糜爛及淺表潰瘍。

就醫

當有外陰瘙癢、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時,應及時到婦科就診,醫生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結合陰道分泌物檢查等可確診。
醫生可能會詢問以下問題,以完善病史:
  • 症狀出現的時間以及症狀的表現;
  • 症狀的嚴重程度,是否導致坐立不安,異常痛苦;
  • 分泌物是否有異味;
  • 以前是否有過類似症狀;
  • 最近是否服用過抗生素
  • 性生活是否頻繁;
  • 是否懷孕;
  • 是否經常使用洗劑清洗陰道;
  • 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 之前是否進行過治療,用的什麼藥物,治療效果如何。
接下來,醫生會做婦科檢查,觀察外陰及陰道情況、分泌物的性狀,作出初步判斷。
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徵,僅能確診部分病例,大多數需要做陰道分泌物塗片以明確診斷;懷疑有混合感染者,醫生可能會建議行陰道pH檢測;部分塗片檢測陰性但症狀明顯者,還需做真菌培養。

就診科室

非妊娠或妊娠期女性出現外陰瘙癢、白帶異常首先考慮到婦科婦產科就診。伴有糖尿病者,還需到內分泌科進行相應的診治。

相關檢查

  • 陰道分泌物塗片
在陰道分泌物中找到假絲酵母菌的芽孢或菌絲即可確診,常採用10%氫氧化鉀濕片法或革蘭染色法。
10%氫氧化鉀濕片法
將取得的分泌物放到玻璃片上,加10%氫氧化鉀,蓋上一片薄且平的玻璃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高倍鏡下可見假絲酵母菌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一端有芽生孢子,有時可連在一起,有時可找到菌絲。
將取得的分泌物放到玻璃片上,自然乾燥,然後進行特殊的染色,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孢子和假菌絲染成藍色。
  • 真菌培養
有黴菌性陰道炎的症狀但是多次鏡檢為陰性的患者或者頑固病例,可採用培養法,同時可行藥物敏感試驗。
  • 陰道分泌物的pH測定
醫生會用醫學專用的無菌棉拭子取陰道分泌物塗在pH試紙上,與標準pH比色條進行對比,確定分泌物pH。此檢查方法對黴菌性陰道炎和其他陰道炎的鑑別具有重要意義。
成年女性陰道pH正常範圍為4.0~5.0。
  • 若pH<4.5,可能為單純假絲酵母菌感染。
  • 若pH>4.5,需要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合併細菌性陰道病的混合感染。

鑑別診斷

黴菌性陰道炎需與細菌性陰道病滴蟲陰道炎相鑑別。
疾病
症狀
分泌物特點
陰道黏膜
陰道pH
胺試驗
顯微鏡檢查
黴菌性陰道炎
重度瘙癢,燒灼感
白色,豆腐渣樣
水腫、紅斑
<4.5
陰性
芽生孢子及假菌絲,少量白細胞
細菌性陰道病
分泌物增多,無或輕度瘙癢
白色、勻質、腥臭味
正常
>4.5
陽性
線索細胞,極少白細胞
滴蟲性陰道炎
分泌物增多,輕度瘙癢
稀薄、膿性,泡沫狀
散在充血點
>4.5
可為陽性
陰道毛滴蟲,多量白細胞
細胞溶解性陰道病
細胞溶解性陰道病(CV)主要由乳桿菌過度繁殖,pH過低,導致陰道鱗狀上皮細胞溶解破裂引起。
CV表現為外陰瘙癢、陰道燒灼樣不適,陰道分泌物為黏稠或稀薄的白色乾酪樣。黴菌性陰道炎和CV主要通過實驗室檢查鑑別,前者在顯微鏡下可見到芽生孢子或假菌絲,而CV可見大量乳桿菌和上皮溶解後細胞裸核。

治療

患病後需消除誘發因素,醫生還會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給予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藥物,病情嚴重或反覆發作者需要延長治療時間,真菌學檢查陰性後,還需鞏固治療。
性伴侶一般無需接受常規治療,但有龜頭炎症者,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及治療。男性伴侶包皮過長者,需要每天清洗,建議擇期手術。

一般治療

  • 消除誘因
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等藥物,積極治療糖尿病
患者應勤換內褲,停止穿緊身化纖內褲,用過的毛巾等生活用品用熱水燙洗。
  • 改變陰道酸鹼度
使用鹼性溶液擦洗陰道或坐浴,不推薦陰道內沖洗。

藥物治療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局部用藥或全身用藥的方式進行治療。
單純性黴菌性陰道炎治療比較簡單,局部用藥包括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或制菌黴素栓劑等,全身用藥常用氟康唑;對於複雜性黴菌性陰道炎,用藥複雜、療程較長,醫生會根據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
  • 單純性黴菌性陰道炎
局部用藥
局部用藥可選用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或制菌黴素栓劑放置於陰道深部。
全身用藥
未婚女性、不能耐受局部用藥者及不願採用局部用藥者可選用口服藥物,常使用氟康唑頓服
  • 複雜性黴菌性陰道炎
重度黴菌性陰道炎
無論是局部還是口服用藥,療程均需要延長。局部用藥可延長至7~14天;症狀嚴重者,外陰局部可套用低濃度糖皮質激素軟膏或唑類霜劑。
復發黴菌性陰道炎
醫生會根據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分為強化治療及鞏固治療,強化治療陰道用藥可選用咪康唑栓軟膠囊克霉唑栓或片,口服用藥可選用氟康唑。真菌學檢查陰性後進行鞏固治療,每月發作規律者,可在每次發作前預防用藥1次,連續6個月;沒有規律的發作者,可採用每周用藥1次,連續6個月。長期套用抗真菌藥物者,應檢測肝、腎功能。
妊娠期黴菌性陰道炎
選擇對胎兒無害的局部唑類藥物,7日療法效果較好,禁止口服唑類藥物。

中醫治療

  • 內治
辨證論治。
濕蟲滋生證:治以清熱利濕,殺蟲止癢,方用萆薢滲濕湯加減。
濕毒內蘊證:治以利濕解毒,殺蟲止癢,方用止帶方加減。
腎虛濕阻證:治以溫腎燥濕,固束帶脈,方用溫腎除霉湯。
  • 外治
用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的中藥煎湯外洗。

其他治療

微波治療
微波治療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通過溫熱的良性刺激,局部營養和代謝明顯改善,促進病理產物的吸收和消散,促進組織的再生和修復;而且可以加強未損傷血管的代償作用,改善組織缺氧狀態,有利於炎症的吸收,可以迅速消除炎症。

預後

黴菌性陰道炎經規範治療,預後良好。
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遷延不愈,反覆發作。此外,黴菌性陰道炎可誘發宮頸炎、盆腔炎,反覆感染者,可使陰道酸鹼度改變,導致不孕
妊娠期感染黴菌者可能出現絨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產剖宮產後或陰道產後子宮內膜感染等,嚴重影響婦女的身體健康。

預防

參考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