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一般指本詞條

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坎城國際電影節競爭,自1978年起提前至2月舉行,為期兩周。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2018年5月,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林國際電影節
  • 外文名: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創辦時間:1951年
  • 獎項性質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
  • 舉辦地點:德國柏林
  • 最高獎項金熊獎 
  • 舉辦時間:每年2月
發展歷史,獎項設定,歷屆回顧,歷屆獲獎,金熊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歷屆之最,相關影響,華人獲獎,華人入圍,華人評審,合作夥伴,

發展歷史

1945 年的夏天,電影從德國人的生活中暫時消失了兩個月,德國多數大城市成了一片廢墟,柏林的建築倒塌了四分之三,許多人躲到地下掩體過夜,更多的人露宿街頭。盟軍雖然占領了德國首都,還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納粹餘黨,滿足居民日用供給。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文化場所都關門了,但衣食的匱乏也沒能阻礙老百姓對娛樂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剛剛來臨,歇業不久的電影院紛紛開張,奉獻出兩個小時的忘情投入和溫馨空間,是電影給了風雨飄搖中的德國人最後一點卑微的溫暖,即令國破家亡,德國電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誕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對資助電影極為熱心,他們想到要搞一個大規模的國際電影節,就定在柏林,須知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國的一塊飛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為什麼一定是柏林?
柏林黑夜如白晝柏林黑夜如白晝
柏林國際電影節
從柏林電影節誕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壓倒性的主題,至少電影藝術交流完全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一個完全的冷戰產物。
柏林電影節的創辦起到關鍵作用的其實是美國駐德的文化官員,他們一心要將電影節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對共產主義的文化橋頭堡。柏林這個曾經的東歐文化樞紐,此刻成為西德民主復興的象徵。
1951年6月,西柏林舉辦了第一屆電影節。因為預算不高,規模也不大,只有20個國家的來賓參加,這個被盟軍炮彈摧毀的城市顯然不是理想的旅遊之地,所有人都對糟糕的天氣和接待工作怨聲載道。柏林的濃厚政治色彩從一開始就和坎城威尼斯等競爭對手注重商業性涇渭分明,其他歐洲電影節都十分依賴明星及圍繞明星的狗仔隊來獲得關注,滿街是兜售電影和計畫書的片商。但柏林卻依靠地緣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麥可·鮑威爾羅伯托·羅西里尼亨利-喬治·克魯佐在內的一流電影人光臨。參加電影節的國家和人數也逐年穩步上升,終於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接納為國際A類電影節,加入了老資格的威尼斯和坎城的行列。
柏林電影節舉辦地:電影宮柏林電影節舉辦地:電影宮
第1屆柏林電影節美國人贊助了大部分資金,美駐德官員OscarMartay參加完威尼斯電影節後對在柏林舉辦一個類似的活動十分支持,他還希望舉行的時間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後,不然對新生的柏林電影節來說,吸引好電影參加就更困難了。幾乎就在柏林電影節創辦風聲剛傳出,東邊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舉辦一個國際青年電影節。所以西柏林這邊決定把會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東邊的人來參加,並不限於青年人。每年6月舉辦的傳統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辦不起來電影節的。
所以如果從電影人的角度來看待政治掛帥的柏林電影節,就會發現,真相併非僅僅政治那么簡單。
聽說要舉行國際電影節,德國的電影人開始摩拳擦掌,他們很希望有機會找到海外投資和發行的渠道。這種渴望在百廢待興的德國尤其強烈,所以柏林電影節的本地化特色從創辦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匯,最後都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阿爾弗雷德·鮑爾(AlfredBauer),他擔任了前幾屆柏林電影節的組織者。二戰中鮑爾在UFA工作,也擔任了戰後英國占領軍的電影政策顧問。他想通過努力讓柏林重新回到歐洲文化版圖的中心位置,再度成為電影製片和發行的樞紐。
柏林的電影業內人士起初也是歡迎電影節的,既是繼承了柏林作為德國電影中心的文化遺產,也能讓製片廠有利可圖。由於當時德國的分裂,西德電影人無法進入蘇聯控制下的巴貝爾斯堡製片廠(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電影製片廠之一)和約翰尼斯塔製片廠。他們的飯碗大都不穩固,於是許多柏林的從業者都跑到慕尼黑、漢堡、杜塞道夫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來在德國國內可以說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成了新的電影發行中心,巴伐利亞人開始宣稱慕尼黑成了電影之都,這都讓留守的柏林電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電影工會向市長施加壓力,說柏林的電影工業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製片廠,有的還想西遷中,已經沒什麼人把新電影的首映禮放到柏林,長此以往,電影工業將從柏林消失!
本來官方和電影業內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傳,我推廣我的電影,似乎可以在柏林電影節這個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電影人發現柏林電影節並非想像中那么有利。西柏林當時有200多萬人口,七分之一失業,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電影節沒法去和坎城、威尼斯的豪華尊貴相提並論,他們不得已打出親民、大眾的牌,將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參與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設定了露天電影、明星遊行、簽名大會的單元,特別是加上政治考慮,把露天放映場所設在東西柏林交界處,想吸引東柏林的人來看(柏林圍牆1961年才修建)。 電影節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國很出名,他對東西柏林的觀眾都具有極大號召力,最後果然喚起了觀眾們共同的情感。
柏林電影節與眾不同的另一點是把獎項的決定權交給普通影迷,從1952年第二屆到到1955年第五屆,都沒有專業評審會。觀眾投票來決定把大獎給誰,1956年改成國際評審和觀眾一起決定獎項歸屬,那屆的主席是馬塞爾·卡爾內,1957年後才全部改為評審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顯現出來。
但一開始的大眾政治路線就遭到了電影人的激烈反對,有人說盲目擴大放映規模在國際上沒有先例,不是電影節的正道,因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錢的場次,片方更不高興。發行人說,普通觀眾對較為藝術化的電影接納程度並不高,此舉毫無益處,我們是在辦電影節,不是什麼白酒展銷會。但這一回合最終是政治贏了。
得不到本地電影人的支持,必然難以持久。德國電影製片人協會聲明拒絕參加電影節活動,協會發言人表面上將不參與歸於德國製片人在國際市場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們無力和美國、法國、義大利競爭。其實從深層次來說,不過是電影人對美國占領政策不滿而產生的抵制,他們尤其討厭美國人把持柏林電影節,制訂的政策說到底主要是為美國人的政治宣傳服務,然後為覬覦中歐市場已久的好萊塢商人大開方便之門,對德國電影的發展卻沒什麼益處。
製片人協會還認為:因為盟軍的電影政策,德國電影現處在一個很悲慘的境地。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美國極力將居於壟斷地位的德國電影公司UFI(納粹時期,由最大的製片廠UFA和其他公司合併而來的卡特爾組織)分解的政策,並限制德國電影公司同時涉足電影業中的多個分支,比如從事製片的不得同時經營發行或放映環節,這樣的後果是出現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勢單力薄。所以德國業內人士頻頻向有關機構遊說,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許垂直經營,擴充實力和好萊塢巨頭展開競爭。
德國電影人在和電影節官方談判是否參加的時候,提出為了拯救德國電影,除非政府提供減稅優惠或者增加補貼。這個願望落空了,為了表示安撫,組委會同意在第二屆電影節設立一個特別單元,針對外國買片人和國際傳媒,宣傳30到40部德國戰後幾年中拍的好電影,幫助德國電影出口。鮑爾說電影節很願意成為德國電影公司和國外買家之間的橋樑,向外推介國產片,他希望勸服德國電影人,柏林電影節不僅是外國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國電影。 但事情並不順利,鮑爾向德國經濟部申請撥款被拒絕,計畫中的單元擱淺,一些製片人只好自己出錢做了個小型展會,把最有商業價值的幾部德國片推出去。因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業內人的積極性被挫傷了,他們對電影節的壞印象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觀。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屆電影節上,德國電影的參與率還是很低。這種局面直到好些年後,德國電影恢復了生機和信心,商業電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大幅上升後才好轉。
面對電影界批評政府不扶持國產電影的批評,西德內政部舉辦了一個類似德國奧斯卡的獎項(bundesfilmpreis),由公眾、文化界和知識分子組成的評審會對全年德國電影進行評選,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國電影獎)的前身,這個獎代表政府,其實更類似中國的華表獎,1953年這個獎成為電影節的特別單元。而把獎項納入電影節範疇,是對外推廣的一招,有助於提高獲獎影片的國際知名度。
但德國影人卻指出這個獎的目標才不是為了復興電影業,其中存在嚴重的政治傾向,內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約的電影。面對質疑,官方人士稱這個獎是個禮物,我們想給誰,就給誰。
1956年,柏林電影節被接納為A類電影節,但其聲譽卻被良莠不齊的競賽單元所削弱,影評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種太單一。
這個批評實際上是個參賽權的問題,一比較坎城柏林的參賽國家名單,很容易發現坎城的參賽資格面向所有國家,包括蘇東陣營,法國外交部會向所有建交的國家傳送邀請函,法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也積極向蘇聯和中國發出邀請。
1958年,坎城將金棕櫚頒給蘇聯電影雁南飛,德國記者強烈要求柏林電影節組委會邀請所有國家參賽,不管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有記者認為:電影節作為展示視窗的年代過去了,作為正宗的國際A級電影節,雖然不意味著不問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國家開放。在這點上,奧伯豪森電影節比柏林幹得好。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來說,柏林電影節太過壁壘森嚴,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獎給了南斯拉夫電影《第一次工作》。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2018年5月,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獎項設定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審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獎盃柏林國際電影節獎盃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羅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誌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雛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於1932年設計而成的,自1951年開始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並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金熊獎
  •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銀熊獎
  •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其他獎項
  •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歷屆回顧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歷屆獲獎

金熊獎

2019年(第69屆):《同義詞那達夫·拉皮德
2018年(第68屆):《不要碰我阿迪娜·平蒂列
2017年(第67屆):《肉與靈伊爾蒂科·茵葉蒂
2016年(第66屆):《海上火焰吉安弗蘭科·羅西
2015年(第65屆):《計程車賈法·帕納西
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刁亦男
2013年(第63屆):《嬰兒式卡林·皮特·內策爾
2011年(第61屆):《一次別離阿斯哈·法哈蒂
2010年(第60屆):《蜂蜜賽米·卡普拉諾格魯
2009年(第59屆):《傷心的奶水克勞迪雅·洛薩
2008年(第58屆):《精英部隊何塞·帕迪里亞
2007年(第57屆):《圖雅的婚事王全安
2006年(第56屆):《格巴維察亞斯米拉·茲巴尼克
2005年(第55屆):《卡雅利沙的卡門馬克·唐福特·梅
2004年(第54屆):《勇往直前法提赫·阿金
2003年(第53屆):《塵世之間麥可·溫特伯頓
2001年(第51屆):《親密帕特里斯·夏侯
2000年(第50屆):《木蘭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1999年(第49屆):《細細的紅線泰倫斯·馬力克
1998年(第48屆):《中央車站沃爾特·塞勒斯
1997年(第47屆):《性書大亨米洛斯·福爾曼
1996年(第46屆):《理智與情感李安
1995年(第45屆):《毒胭脂貝特朗·塔維涅
1994年(第44屆):《因父之名吉姆·謝里丹
1993年(第43屆):《喜宴李安、《香魂女謝飛
1992年(第42屆):《大峽谷勞倫斯·卡斯丹
1991年(第41屆):《微笑之家馬爾科·費雷里
1989年(第39屆):《雨人巴瑞·萊文森
1988年(第38屆):《紅高粱張藝謀
1987年(第37屆):《主題格里布·潘非洛夫
1986年(第36屆):《大審判Reinhard Hauff
1985年(第35屆):《韋瑟比戴維·黑爾、《女人和陌生人》Rainer Simon
1984年(第34屆):《愛的激流約翰·卡索維茨
1983年(第33屆):《1920年的法斯特》愛德華·本內特、《蜂巢馬里奧·卡穆斯
1981年(第31屆):《快,快》卡洛斯·紹拉
1979年(第29屆):《大衛Peter Lilienthal
1978年(第28屆):《鮭魚何塞·路易斯·加西亞·桑切斯
1977年(第27屆):《上升拉莉薩·舍皮琴科
1975年(第25屆):《領養》Márta Mészáros
1974年(第24屆):《學徒特德·科特切夫
1973年(第23屆):《遠方的雷聲》薩蒂亞吉特·雷伊
1971年(第21屆):《費尼茲花園維托里奧·德·西卡
1970年(第20屆):無
1969年(第19屆):《開始工作》Zelimir Zilnik
1968年(第18屆):《誰見她死去》揚·特洛爾
1967年(第17屆):《出發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1966年(第16屆):《荒島驚魂羅曼·波蘭斯基
1965年(第15屆):《阿爾伐城讓-呂克·戈達爾
1964年(第14屆):《乾旱的夏天》Metin Erksan
1963年(第13屆):《武士道殘酷物語今井正、《惡魔》Gian Luigi Polidoro
1962年(第12屆):《一點愛意約翰·施萊辛格
1961年(第11屆):《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0年(第10屆):《托梅斯的導盲犬》塞薩爾·阿達溫
1959年(第9屆):《表兄弟克勞德·夏布洛爾
1958年(第8屆):《野草莓英格瑪·伯格曼
1957年(第7屆):《十二怒漢西德尼·呂美特
1956年(第6屆):《舞會請貼》吉恩·凱利
1955年(第5屆):《羅伯特·西奧德梅克
1954年(第4屆):《霍布森的選擇大衛·里恩
1953年(第3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2屆):《幸福的夏天阿恩·馬特森
1951年(第1屆):《Four in a Jeep》Leopold Lindtberg

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68屆):韋斯·安德森犬之島
2017年(第67屆):阿基·考里斯馬基希望的另一面
2016年(第66屆):米婭·漢森-洛夫將來的事
2015年(第65屆):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身體》、拉杜·裘德喝彩
2014年(第64屆):理察·林克萊特少年時代
2013年(第63屆):大衛·戈登·格林雪崩王子
2012年(第62屆):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芭芭拉
2011年(第61屆):烏利胥·柯雷嗜睡症
2010年(第60屆):羅曼·波蘭斯基影子寫手
2009年(第59屆):阿斯哈·法哈蒂關於伊麗
2007年(第57屆):約瑟夫·斯達波弗特
2006年(第56屆):馬特·懷特克羅斯、麥可·溫特伯頓關塔納摩之路
2005年(第55屆):馬克·羅斯曼希望與反抗
2004年(第54屆):金基德撒瑪利亞女孩
2003年(第53屆):帕特里斯·夏侯死亡詩篇
2002年(第52屆):奧塔·埃索里亞尼星期一早晨
2001年(第51屆):林正盛愛你愛我
2000年(第50屆):米洛斯·福爾曼月亮上的男人
1999年(第49屆):史蒂芬·弗雷斯《非戀不可》
1998年(第48屆):尼爾·喬丹悲歡歲月
1997年(第47屆):Eric Heumann東非暗殺奇案
1996年(第46屆):嚴浩太陽有耳》、理察·隆克瑞恩理查三世
1995年(第45屆):理察·林克萊特愛在黎明破曉前
1993年(第43屆):安德魯·伯金賽門花園
1992年(第42屆):揚·特洛爾船長
1991年(第41屆):喬納森·戴米沉默的羔羊》、Riccardo Tognazzi《Ultrà》
1990年(第40屆):麥可·維赫文壞女孩
1989年(第39屆):Dusan Hanák《我愛,你愛
1988年(第38屆):諾曼·傑威森月色撩人
1987年(第37屆):奧利弗·斯通野戰排
1986年(第36屆):Giorgi Shengelaya《青年作曲家之旅》
1985年(第35屆):羅伯特·本頓我心深處
1983年(第33屆):埃里克·侯麥沙灘上的寶蓮
1982年(第32屆):馬里奧·莫尼切利《Marchese del Grillo, Il》
1980年(第30屆):伊斯特凡·薩博《信任 Bizalom》
1979年(第29屆):Astrid Henning-Jensen冬天的孩子
1978年(第28屆):Georgi Djulgerov《Avantazh》
1977年(第27屆):曼努埃爾·古鐵雷斯·阿拉貢黑幫
1976年(第26屆):馬里奧·莫尼切利《Caro Michele》
1975年(第25屆):謝爾蓋·索洛維約夫童年過後100天
1972年(第22屆):Jean-Pierre Blanc老處女
1968年(第18屆):卡洛斯·紹拉《薄荷刨冰》
1967年(第17屆):Zivojin Pavlovic老鼠的覺醒
1966年(第16屆):卡洛斯·紹拉狩獵
1965年(第15屆):薩蒂亞吉特·雷伊孤獨的女人
1964年(第14屆):薩蒂亞吉特·雷伊大都會
1963年(第13屆):Nikos Koundouros春醒
1962年(第12屆):弗朗西斯科·羅西龍頭之死
1961年(第11屆):伯哈特·維奇《The Miracle of Father Malachia》
1960年(第10屆):讓-呂克·戈達爾筋疲力盡
1959年(第9屆):黑澤明暗堡里的三惡人
1958年(第8屆):今井正《純愛物語》
1957年(第7屆):馬里奧·莫尼切利父與子
1956年(第6屆):羅伯特·奧爾德里奇秋葉

最佳男演員獎

2019年(第69屆):王景春地久天長
2018年(第68屆):安東尼·貝耶祈禱
2017年(第67屆):喬治·弗里德里希明亮的夜
2016年(第66屆):馬吉德·馬斯圖拉赫迪
2015年(第65屆):湯姆·康特奈45周年
2014年(第64屆):廖凡白日焰火
2013年(第63屆):納茲夫·穆吉奇渺生一頁
2012年(第62屆):米科爾·弗爾斯加德皇室風流史
2011年(第61屆):阿里-阿薩哈·薩哈巴齊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賽尼《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
2009年(第59屆):索提古·庫亞特倫敦河
2008年(第58屆):瑞扎·納基麻雀之歌
2007年(第57屆):胡立歐·查維茲其他
2006年(第56屆):莫里茲·布雷多基本粒子
2005年(第55屆):盧·泰勒·普奇吮拇指的人
2004年(第54屆):丹尼爾·亨德爾失去的擁抱
2003年(第53屆):山姆·洛克威爾危險思想的自白
2002年(第52屆):雅克·甘布林安全通行證
2001年(第5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毒品網路
2000年(第50屆):丹澤爾·華盛頓颶風
1999年(第49屆):麥可·桂斯德克《夜間幽靈》
1998年(第48屆):塞繆爾·傑克遜危險關係
1996年(第46屆):西恩·潘死囚漫步
1995年(第45屆):保羅·紐曼誰也不是傻子
1994年(第44屆):湯姆·漢克斯費城故事
1993年(第43屆):丹澤爾·華盛頓馬爾科姆·艾克斯
1992年(第42屆):阿明·繆勒-斯塔爾《烏茲》
1991年(第41屆):梅納德·埃濟亞施《開路先鋒
1989年(第39屆):吉恩·哈克曼密西西比在燃燒
1988年(第38屆):Manfred Möck、尤·波斯《另一種負擔》
1987年(第37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奪命追殺令
1986年(第36屆):彤吉爾·庫圖茲《Hiuch HaGdi》
1985年(第35屆):費爾南多·費爾南·戈麥斯史蒂哥
1984年(第34屆):阿爾伯特·芬尼化裝師
1983年(第33屆):布魯斯·鄧恩《冠軍季節》
1980年(第30屆):安德烈·瑟韋林嚮導
1979年(第29屆):米歇爾·普拉西多Ernesto
1978年(第28屆):克雷格·拉塞爾狂暴者
1977年(第27屆):費爾南多·費爾南·戈麥斯隱士
1972年(第22屆):阿爾伯托·索迪未決囚
1971年(第21屆):讓·迦本
1968年(第18屆):讓·路易·特蘭蒂尼昂說謊的人
1967年(第17屆):米切爾·西芒老人與小孩
1966年(第16屆):讓-皮埃爾·利奧德男性女性
1965年(第15屆):李·馬文女賊金絲貓
1964年(第14屆):羅德·斯泰格爾典當商
1963年(第13屆):西德尼·波蒂埃原野百合花
1962年(第12屆):詹姆斯·斯圖爾特《Mr. Hobbs Takes a Vacation》
1961年(第11屆):彼得·芬奇寂寞的男人
1960年(第10屆):弗雷德里克·馬奇天下父母心
1959年(第9屆):讓·迦本《Archimède, le clochard》
1958年(第8屆):西德尼·波蒂埃掙脫鎖鏈
1957年(第7屆):因方特·佩德羅提左克
1956年(第6屆):伯特·蘭卡斯特空中飛人

最佳女演員獎

2019年(第69屆):詠梅地久天長
2018年(第68屆):安娜·布倫女繼承人
2017年(第67屆):金敏喜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2016年(第66屆):崔娜·蒂虹公社
2015年(第65屆):夏洛特·蘭普林45周年
2014年(第64屆):黑木華小小的家
2013年(第63屆):寶琳娜·加西亞葛洛莉亞
2012年(第62屆):瑞秋·瑪瓦贊戰地巫師
2011年(第61屆):薩瑞·巴亞特蕾拉·哈塔米一次別離
2010年(第60屆):寺島忍芋蟲
2009年(第59屆):波奇特·密尼梅雅完美第二對
2008年(第58屆):莎莉·霍金斯無憂無慮
2007年(第57屆):尼娜·霍斯耶拉
2006年(第56屆):桑德拉·惠勒安魂曲
2005年(第55屆):朱麗婭·耶恩奇希望與反抗
2002年(第52屆):哈莉·貝瑞死囚之舞
2001年(第51屆):凱瑞·福克斯《親密》
1998年(第48屆):費爾蘭妲·蒙特內格羅中央車站
1997年(第47屆):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
1996年(第46屆):阿諾克·格林布戈浪得過火
1995年(第45屆):蕭芳芳《女人,四十》
1994年(第44屆):Crissy Rock《瓢蟲,瓢蟲》
1993年(第43屆):米歇爾·菲佛愛之田
1992年(第42屆):張曼玉阮玲玉
1991年(第41屆):維多利亞·阿布里爾情人們
1989年(第39屆):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1988年(第38屆):霍利·亨特廣播新聞
1987年(第37屆):安娜·貝琪茲·諾奎拉維拉
1986年(第36屆):Charlotte Valandrey《紅唇》、Marcelia Cartaxo星光時刻
1985年(第35屆):Jo Kennedy《Wrong World
1984年(第34屆):Inna Churikova戰地浪漫曲
1983年(第33屆):Yevgeniya Glushenko《願意愛誰就能愛上誰》
1982年(第32屆):凱薩琳·薩斯《擔保一年
1981年(第31屆):Barbara Grabowska《狂熱
1980年(第30屆):Renate Krößner《女歌手蘇妮
1978年(第28屆):吉娜·羅蘭茲首演之夜
1977年(第27屆):莉莉·湯普琳深夜脫口秀
1976年(第26屆):Jadwiga Baranska《夜與晝
1975年(第25屆):田中絹代望鄉
1972年(第22屆):伊莉莎白·泰勒《Hammersmith Is Out》
1971年(第21屆):西蒙·西涅萊》、雪莉·麥克雷恩《Desperate Characters》
1968年(第18屆):史蒂芬妮·奧德安《女鹿》
1967年(第17屆):伊迪斯·伊萬斯謠言
1966年(第16屆):洛拉·奧爾布賴特《Lord Love a Duck》
1965年(第15屆):Madhur Jaffrey莎劇演員
1964年(第14屆):左幸子她和他》《日本昆蟲記
1963年(第13屆):畢比·安德森《Älskarinnan》
1962年(第12屆):Rita Gam韋薇卡·琳德佛斯《一去不返》
1961年(第11屆):安娜·卡里娜女人就是女人
1960年(第10屆):朱麗葉特·梅尼爾The Fair
1959年(第9屆):雪莉·麥克雷恩鳳求凰
1958年(第8屆):安娜·瑪格納妮《孽海狂濤》
1957年(第7屆):伊馮娜·米切爾《Woman in a Dressing Gown》
1956年(第6屆):愛爾莎·瑪蒂妮利Donatella

歷屆之最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最
獲得金熊獎最多的導演:1人2次
先後於1993年第43屆憑藉《喜宴》、1996年第46屆憑《理智與情感》兩度獲得金熊獎,是世界首位雙金熊得主。其中,第43屆是與中國導演謝飛(《香魂女》)並列獲得金熊獎。
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最多的導演:1人3次
先後於1957年第7屆《父與子》、1976年第26屆《Caro Michele》、1982年第32屆《Marchese del Grillo, Il》三次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蟬聯過最佳導演獎的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
先後於1964年第14屆《大都會》、1965年第15屆《孤獨的女人》蟬聯兩屆最佳導演獎。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3人各2次
先後於1959年第9屆《Archimède, le clochard》、1971年第21屆《》兩度獲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還曾兩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先後於1977年第27屆《隱士》、1985年第35屆《史蒂哥》兩度獲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5屆獲得終身成就金熊獎。
先後於1993年第43屆《馬爾科姆·艾克斯》、2000年第50屆《颶風》兩度獲獎最佳男演員獎。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1人2次
先後於1959年第9屆《鳳求凰》、1971年第21屆《Desperate Characters》兩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另外還於1999年第49屆獲得終身成就金熊獎,此外還曾兩次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第一位獲金熊獎的中國導演
1988年第38屆憑藉電影《紅高粱》成為中國影史上首部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的影片,此外還於2000年第50屆憑《我的父親母親》獲得評審團大獎。
第一位獲得銀熊獎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1996年第46屆嚴浩導演憑藉電影《太陽有耳》獲得最佳導演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導演。此外還有中國台灣導演林正盛於2001年第51屆憑《愛你愛我》獲得過最佳導演獎。
第一位華人柏林電影節影帝
2014年廖凡憑藉影片《白日焰火》摘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影帝,成為中國第一個在柏林電影節“稱帝”的男演員。同片男演員王景春於2019年第69屆憑藉電影《地久天長》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第二位獲得這一獎項的華語男演員。
第一位華人柏林電影節影后
1992年張曼玉憑《阮玲玉》一片摘得柏林電影節影后,成為中國首位華人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此外,1995年蕭芳芳憑藉電影《女人四十》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第二位柏林電影節影后。2019年第69屆詠梅憑藉電影《地久天長》 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三位華人影后,也是第一位中國內地柏林影后。
最年輕的影人和第一位中國人擔任評審會主席
年僅35歲的鞏俐受邀擔任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成為最年輕、同時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擔任主席。
獲得金熊獎的女導演:5位
前蘇聯導演於1977年第27屆憑《上升》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
2006年第56屆由前南斯拉夫女導演亞斯米拉·茲巴尼奇執導的《格巴維察》獲最佳影片金熊獎。
2009年第59屆由秘魯女導演克勞迪婭·略薩執導的西班牙和秘魯合拍影片《傷心的奶水》獲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本屆電影節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之一德國影片《其他人》的導演瑪倫·阿德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2017年第67屆憑《肉與靈》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史上第四位獲得最高獎的女導演。
2018年第68屆憑《別碰我》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史上第五位獲得最高獎的女導演,本屆電影節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面目》同樣出自女導演的手筆,來自波蘭的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可謂是柏林系親信,她的最近三部電影全部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並且皆有斬獲。在2015年憑藉電影《身體》獲得最佳導演之後,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此次再上一個台階,奪得評審團大獎。對於此次獲獎,在施莫夫茲卡看來是“屬於女性的時代已經到來的標誌”。
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4位
於1979年第29屆憑《冬天的孩子》獲得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此外還於1996年第46屆獲得柏林攝影金獎。
2015年第65屆憑《身體》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2018年第68屆憑《面目》獲得評審團大獎。
2016年第66屆憑《將來的事》獲得最佳導演獎。
2019年第69屆憑《我當時在家,可是……》獲得最佳導演獎。
擔任過評審團主席的女性:17位
西爾維亞·薩姆絲,1975年第25屆
森塔·伯格,1977年第27屆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1978年第28屆
朱莉·克里斯蒂,1979年第29屆
瓊·芳登,1982年第32屆
讓娜·莫羅,1983年第33屆
麗芙·烏曼,1984年第34屆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1986年第36屆
安吉拉·摩琳娜,1999年第49屆
鞏俐:2000年第50屆
米拉·奈爾,2002年第52屆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2004年第54屆
夏洛特·蘭普林:2006年第56屆
蒂爾達·斯文頓,2009年第59屆
伊莎貝拉·羅西里尼,2011年第61屆
梅麗爾·斯特里普:2016年第66屆
朱麗葉·比諾什:2019年第69屆
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卡通片
日本影片《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於2002年第52屆獲得金熊獎,是第一部獲得最高獎的卡通片。
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紀錄片
2016年第66屆柏林電影節將最大獎項——金熊獎授予了以難民為主題的義大利紀錄片《海上火焰》(又名《蘭佩杜薩紀事》),這也是柏林電影節史上首次紀錄片奪得金熊獎,其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的另一部作品《羅馬環城高速》於2013年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也是該電影節首部獲得金獅獎的紀錄片。
最年輕的柏林影帝
2005年第55屆年僅20歲的盧·泰勒·普奇憑藉《吸拇指的人》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這是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最年輕的柏林影后
2012年第62屆年僅14歲的黑人女孩瑞秋·瑪瓦贊憑《戰地巫師》獲得最佳女演員,成為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后。這是繼第61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成了集體獎後,今年的這個獎項又爆冷門,這是她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而本屆最佳男演員米克爾·佛斯加德也年僅28歲,也是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
同一部電影大包攬
2011年第61屆這部由阿斯哈·法哈蒂導演的電影同時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該片同一時間分別造就了四位國際影帝兩位國際影后,他們分別是影帝:阿里-阿薩哈·薩哈巴齊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賽尼,影后:蕾拉·哈塔米薩瑞·巴亞特
同一部電影電影包攬影帝影后
2011年第61屆,該片同一時間分別造就了四位國際影帝兩位國際影后,他們分別是影帝:阿里-阿薩哈·薩哈巴齊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賽尼,影后:蕾拉·哈塔米薩瑞·巴亞特,同時這部電影還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熊獎。
2015年第65屆:影帝:湯姆·康特奈、影后:夏洛特·蘭普林
2019年第69屆:影帝:王景春、影后:詠梅

相關影響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坎城、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範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審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萊那·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羅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華人獲獎

華語電影歷屆主競賽單元獲獎情況
1988年(第38屆)
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
1989年(第39屆)
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吳子牛晚鐘
1990年(第40屆)
傑出藝術成就獎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2年(第42屆)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
1993年(第43屆)
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5年(第45屆)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蕭芳芳女人四十
傑出藝術成就獎銀熊獎:李少紅紅粉
1996年(第46屆)
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銀熊獎: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第47屆)
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蔡明亮河流
2000年(第50屆)
評審會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51屆)
評審會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腳踏車
最佳導演銀熊獎:林正盛愛你愛我
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腳踏車
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第53屆)
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張藝謀英雄
傑出藝術成就獎銀熊獎:李楊盲井
2005年(第55屆)
評審會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
傑出藝術成就獎銀熊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06年(第56屆)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
2007年(第57屆)
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08年(第58屆)
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
2010年(第60屆)
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
2014年(第64屆)
最佳影片金熊獎:刁亦男白日焰火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白日焰火
最佳藝術成就獎(攝影):曾劍推拿
2016年(第66屆)
最佳藝術成就獎(攝影):李屏賓長江圖
2019年(第69屆)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王景春地久天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詠梅地久天長
華語電影主要獎項獲獎情況
金熊獎
1988年(第38屆):張藝謀紅高粱
1993年(第43屆):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6年(第46屆):李安理智與情感
2007年(第57屆):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14年(第64屆):刁亦男白日焰火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2014年(第64屆):廖凡白日焰火
2019年(第69屆):王景春地久天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92年(第42屆):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第45屆):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9年(第69屆):詠梅地久天長
最佳導演銀熊獎
1996年(第46屆):嚴浩太陽有耳
2001年(第51屆):林正盛愛你愛我

華人入圍

中國日本韓國
1957:亡魂谷
1981:燕歸來
1982:鄉情
1983:陌生的朋友
1984:半邊人、血,總是熱的
1988:紅高粱
1989:晚鐘
1990:本命年
1991:大太監李蓮英
1992:阮玲玉
1993:喜宴、香魂女
1994:火狐
1995:女人四十、紅玫瑰白玫瑰、紅粉、歸土、煙(英語)
1996:太陽有耳、麻將、日光峽谷、理智與情感(英語)
1997:色情男女、我愛廚房、河流、埋伏
1998:愈快樂愈墮落、放浪、天浴
1999:千言萬語
2000:我的父親母親、有時跳舞
2001:十七歲的腳踏車、愛你愛我
2003:英雄、盲井
2004:20 30 40
2005:孔雀、天邊一朵雲
2006:伊莎貝拉
2007:圖雅的婚事、蘋果、沙漠之夢(蒙古語)
2008:左右、文雀
2009:梅蘭芳
2010:團圓、三槍拍案驚奇
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
2015:一步之遙
2016:長江圖
2017:大世界
2019:地久天長、恐龍蛋(蒙古語)
1953:看得見煙囪的地方
1954:生之欲
1956:白蛇傳
1957:嵐、大菩薩嶺
1958:純愛物語
1959:戰國英豪
1960:哥哥、女經
1961:懶漢睡夫
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
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
1964:日本昆蟲記、她和他
1965:牆中秘事
1967:Lost Spring
1968:初戀:地獄篇
1969:愛奴
1970:大地的群像
1971:再愛一次
1972:約束
1973:悲傷的顛茄
1974:朝之詩
1975:望鄉
1976:本陣殺人事件
1978:遙遙長路
1981:流浪者之歌
1982:謀殺·下山事件、再見吧,可愛的大地
1983:野獣刑事
1984:南極物語
1985:瀨降物語
1986:槍之權三
1987:海與毒藥
1989:城市英雄
1992:光蘚
1993:夢中的女人
1996:夢之村
1997:瀨戶內月光小夜曲
1998:感官新世界
1999:刑法第三十九條
2000:獨立少年合唱團
2001:睡蓮狗神
2002:千與千尋、綁架金大中
2003:黃昏清衛兵
2005:隱劍鬼爪
2008:母親
2010:芋蟲
2014:小小的家
2015:天之茶助
2017:龍先生
1959:鐘閣
1960:雲彩流動
1961:馬夫
1962:直到生命盡頭
1963:烈女門
1972:石花村
1973:小島的尊嚴
1985:烈日驕陽
1986:吉牛蓬
1994:華嚴經
1995:太白山脈
1996:美麗青年全泰壹
2001:共同警備區
2002:壞小子
2004:薩瑪利亞女孩
2007:機器人之戀、邊界
2008:夜與日
2011:愛,不愛
2013:惠媛
2017: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華人評審

主競賽單元
評審團主席
2000年(第50屆):鞏俐
2013年(第63屆):王家衛
評審團成員
1983年(第33屆):黃宗江
1989年(第39屆):陳凱歌
1992年(第42屆):張艾嘉
1993年(第43屆):張藝謀
1994年(第44屆):徐楓
1995年(第45屆):斯琴高娃蔡明亮
1996年(第46屆):陳冲許鞍華
1997年(第47屆):張曼玉
1998年(第48屆):張國榮
1999年(第49屆):楊紫瓊
2001年(第51屆):謝飛
2005年(第55屆):白靈
2007年(第57屆):施南生
2008年(第58屆):舒淇
2009年(第59屆):王穎
2010年(第60屆):余男
2014年(第64屆):梁朝偉
2017年(第67屆):王全安

合作夥伴

寶馬歐萊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靈珠寶、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