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上映信息,製作信息,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馬里奧是混跡於市井之間的一名閒漢,他與小酒館招待琳達是交好的情人;班巴原本為酒館老闆工作,可是最近他失業了;胖子魯奇是個水泥搬運工,他被醫生告知,他的肺里進了水泥,已經時日不多了;落魄商人吉奧乘飛機來到小鎮,雖然衣著考究,但實際上已經是瀕臨破產。四個男人,沒有什麼雷同,但他們都一樣非常需要錢。在這個閉塞的荒涼之地,每個人都想離開,首要的矛盾是出去的路途遙遙,貧困成了最為兇猛的攔路虎。
石油公司地處深山的油井起了大火,撲滅這場火必須用到硝化甘油,難題是硝化甘油是一種極易爆炸的危險品,碰撞顛簸都是致命的威脅,為了賺錢,馬里奧與吉奧,班巴與魯奇各開一輛車上路了,死亡似乎就在眼前,恐懼也就隨之而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馬里奧 | 伊夫·蒙當 | ---- |
吉奧 | 查爾斯·文恩 | ---- |
班巴 | 彼得·范·埃克 | ---- |
Camp Chief | Antonio Centa | ---- |
魯奇 | 福爾科·盧里 | ---- |
琳達 | 薇拉·克勞佐 | ---- |
Bernardo | Luis De Lima | ---- |
Smerloff | Jo Dest | ---- |
Hernandez | Darío Moreno | ---- |
Darío Moreno | Darío Moreno | ---- |
Bill O'Brien | William Tubbs | ---- |
Dick | Jeronimo Mitchell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美術設計 | 布景師 |
---|---|---|---|---|---|---|---|---|---|
Raymond Borderie | Georges Arnaud Roberto Savarese | 亨利-喬治·克魯佐 | Michel Romanoff | 亨利-喬治·克魯佐 Jérôme Géronimi | 阿爾芒·提拉爾 | 喬治斯·奧里 | Madeleine Gug Etiennette Muse | René Renoux | René Renoux |
角色演員介紹
- 馬里奧演員:伊夫·蒙當無業游民,他是一個遊手好閒的小混混,與小鎮裡所有的人一樣,馬里奧也曾努力地在找工作,可是最終卻沒能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馬里奧想不明白,就是這樣一個貧窮的地方,居然每天還有無數人前來淘金。
- 吉奧演員:查爾斯·文恩落魄商人,乘著飛機來到了這個荒涼偏僻的小鎮,吉奧雖然衣著考究,表面看起來無比風光,但實際上已經是瀕臨破產。被債主逼上絕路的他與窮困潦倒的失業者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都非常需要錢。
- 班巴演員:彼得·范·埃克酒保,為人囂張跋扈,當地一個魚龍混雜的酒吧里工作。然而由於酒吧的生意漸漸不景氣,加上班巴的壞脾氣經常得罪客人,某天酒吧老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就將他解僱了。
- 魯奇演員:福爾科·盧里水泥搬運工,他和無業游民馬里奧住在一起,兩人經常一起抱怨社會的不公平。胖胖的魯奇看起來非常健康,然而某天醫生卻告訴他,他的肺里進了水泥,時日不多了。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 該片在美國放映時被剪去了一些所謂的“反美”鏡頭,其中包括片中有一段美國老闆闡述僱傭流浪漢當卡車司機的原因,將美國資本家塑造成了大惡棍。
- 讓·迦本拒絕了最終由查爾斯·文恩扮演的角色,因為他認為影迷不會喜歡他扮演一個“懦夫”。
- 蒙當和文恩在拍完在原油中打滾的戲後,不約而同地得了結膜炎。
- 馬里奧是伊夫·蒙當獲得的第一個戲劇角色。
- 該片是第一部同時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
- 該片於1951年8月27日開拍,原本預計9周就拍完,但遭遇的一系列麻煩和困難卻使影片一直拖到1951年11月底才完成了一半的拍攝任務。
- 由於天氣影響,加上導演克魯佐摔壞了腳踝,而且隨著冬日的臨近,白天變得更短,因此該片不得不停拍了6個月,在1952年的夏天才最終完成拍攝。
- 由於拍攝周期加長,該片的預算超出了五千萬法郎。
- 導演原打算在西班牙拍攝此該片,但遭到了伊夫·蒙當和其妻子的反對,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還沒有下台。最後拍攝地點改在了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而片中的村落則是根據草圖搭建起來的。
穿幫鏡頭
- 爆炸引起的震動波比爆炸的亮光還要先到達馬里奧和喬乘坐的卡車。
- 當馬里奧往喬的臉上扔石頭時,儘管他站在高處,但石頭看起來卻像是從低處擊中了喬的臉。
- 當班巴巴在卡車裡刮鬍子時,他的右半邊臉上塗滿了剃鬚膏。但當他掉頭跟路吉說話時,這時他右邊臉上的剃鬚膏卻消失了。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
1953年 | 第6屆坎城電影節 | 電影節大獎 | 亨利·喬治·克魯佐 |
特別提及獎 | 查爾斯·文恩 | ||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 | 亨利-喬治·克魯佐 | |
1955年 | 第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恐懼的代價》 |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
1953年4月22日 | 法國 |
1953年9月11日 | 西德 |
1954年1月26日 | 葡萄牙 |
1954年2月 | 奧地利 |
1954年2月15日 | 丹麥 |
1954年6月10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1955年 | 俄羅斯 |
1955年2月16日 | 美國 |
1955年6月24日 | 西班牙 |
1955年9月23日 | 芬蘭 |
1955年12月 | 土耳其 |
1957年9月27日 | 東德 |
1992年10月23日 | 澳大利亞 |
製作信息
製作公司 | 1. CICC2. Filmsonor S.A. [法國] 3. Fono Roma [義大利] 4. Vera Films [法國] |
---|---|
發行公司 | 1. 標準收藏 [美國] 2. Polyband GmbH [德國] (2000) 3. Distributor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DCA) [美國] (1955) 4. Cinedis [法國] (1953) 5.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2002) 6. VTI Home Vídeo [巴西] 7.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 [法國] 8. Compagnie Industrielle et Commerciale Cinématographique[法國] (1953) 9. Swenson [瑞典] |
影片評價
《恐懼的代價》的場景比較單調,比不上同時期的災難電影,但是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懂得讓觀眾參與到故事中,並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敘事。影片在克魯佐的強調和灌輸下,觀眾會比片中的主角更惦記危險的存在,滿滿一車能炸毀南美的炸藥,一點點的震動都是致命的,在那種簡單的場景下,恐懼反而變得單純而且具體(時光網價)。
《恐懼的代價》是一部備受肯定的驚險片,與依賴電腦特效維繫視覺效果的電影不同,導演所營造的緊張氣氛全面助推了影片在動作場面上的刺激度,成為標準的“以慢制勝”動作戲範例,感官效果非常震撼。該片的聲音方面略微有些發悶感,具有很濃厚的老電影味道(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