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勞拉獎(德國電影獎)

德國電影勞拉獎

德國電影獎一般指本詞條

德國電影勞拉(羅拉)獎(Lola Awards),又稱德國電影獎,創辦於1951年,是德國電影的最高榮譽,有德國的“奧斯卡”之稱。

該獎的獎盃暱稱“勞拉”是在2001年由民眾投票得來,用來紀念被幾代德國電影人翻拍過的《藍天使》中名叫“勞拉”的經典角色。

該獎由德國電影學院主辦,設立15個獎項(2010年新增加了最佳化妝獎,令總獎項達16項)。評選結果由1200多名德國電影學院成員投票來決定歸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電影勞拉獎
  • 外文名:Lola awards
  • 別名:德國電影羅拉獎、德國電影獎
  • 地位:德國電影的最高榮譽
  • 創辦時間:1951年 
  • 主辦單位:德國電影學院
基本簡介,歷屆回顧,獲獎名單,

基本簡介

德國電影勞拉獎(Deutscher Filmpreis),又稱“羅拉獎”或“德國電影獎”,是德國電影的最高獎,有德國的“奧斯卡”之稱。之所以叫“勞拉獎”,是在2001年由民眾投票得來,以紀念被幾代德國電影人翻拍過的《藍天使》中名叫勞拉的這個經典角色。
該獎項誕生於1951年,由德國電影學院主辦,設立15個獎項(2010年新增加了最佳化妝獎,令總獎項達16項)。評選結果由1200多名德國電影學院成員投票來決定歸屬。“勞拉獎”最特別的一點是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分享由德國政府設立的280萬歐元獎金(約合370萬美元),該舉旨在鼓勵電影人、促進德國電影的發展。
2009年獲得七項提名的中德合拍大片《拉貝日記》一舉斬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美術和最佳服裝設計四項大獎,成為2009年無可爭議的德國電影之王。更值得一提的是,獲得本次最佳美術設計獎的屠居華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美術師。

歷屆回顧

歷屆德國電影獎回顧
第67屆德國電影獎
第68屆德國電影獎
第69屆德國電影獎
第70屆德國電影獎

獲獎名單

歷屆最佳男主角
1954年(第04屆)倫尼·戴爾根 《無路可退》
1957年(第07屆)Heinz Rühmann《科佩尼克上尉》
1958年(第08屆)Hannes Messemer《魔鬼的夜晚》
1959年(第09屆)O.W. Fischer《英雄們》
1961年(第11屆)Heinz Rühmann《Schwarze Schaf, Das》
1962年(第12屆)Richard Münch《The Miracle of Father Malachia》
1963年(第13屆)Harald Leipnitz《Die endlose Nacht》
1964年(第14屆)Fritz Wepper《Kennwort... Reiher》
1965年(第15屆)Wolfgang Kieling《Polizeirevier Davidswache》
1967年(第17屆)Hans-Dieter Schwarze《年復一年》
1968年(第18屆)Werner Enke《Zur Sache, Schätzchen》
1969年(第19屆)Walter Buschhoff《Scarabea - wieviel Erde braucht der Mensch?》
1970年(第20屆)Klaus Löwitsch《The Brutes》
1971年(第21屆)Michael König《Lenz》
1972年(第22屆)Hugo Lindinger《Bitte stehen Sie auf》、赫爾穆特·夸爾廷格《錯誤的重量》、漢斯·希爾斯繆勒《四季商人》
1973年(第23屆)Walter Sedlmayr 《Theodor Hierneis oder Wie man ehem. Hofkoch wird》
1974年(第24屆)Gustav Rudolf Sellner《步行者》
1975年(第25屆)Heinrich Giskes《浪潮下的基石》、考特納·赫爾穆特《卡爾·梅》、戴特·萊瑟《John Glueckstadt》
1976年(第26屆)Gerhard Olschewski《失落的人生》、布魯諾·甘茨《O女侯爵》
1978年(第28屆)彼得·科恩《希特勒:一部來自德國的電影》
1979年(第29屆)克勞斯·金斯基《諾斯法拉圖》
1980年(第30屆)Thomas Kufahl《Das Ende des Regenbogens》
1981年(第31屆)Sigfrit Steiner《Der Mond is nur a nackerte Kugel》
1982年(第32屆)卡爾·麥卡茨《屠夫 Bockerer, Der》、阿明·繆勒-斯塔爾《蘿拉》
1983年(第33屆)Gerhard Olschewski《Eisenhans》
1984年(第34屆)豪斯特·巴奇霍茲《Wenn ich mich fürchte》、馬克西米連·謝爾《明天在阿拉巴馬》
1985年(第35屆)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雷德爾上校》
1986年(第36屆)Heiner Lauterbach《男人啊男人》、Uwe Ochsenknecht《男人啊男人》
1987年(第37屆)肖恩·康納利《玫瑰之名》
1988年(第38屆)Vladimir Weigl《Das Mikroskop》、米歇爾·皮寇利《遙遠的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