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全文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為貫徹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號)、《省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快遞服務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4〕85號)、《省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8號)等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快我市快遞業發展,更好地發揮快遞業在促進電子商務、服務製造業、服務農業、完善城鄉物流流通體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就促進我市快遞業健康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建設與新時期相適應的現代快遞業為目標,以“網際網路+”快遞為方向,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安全為基、規範引領,創新驅動、協同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擴展快遞服務網路惠及範圍,保障寄遞渠道安全,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快遞業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
——產業規模躍上新台階。到2020年,快遞業務量突破3億件,年均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達42億元,年均增長19%。
——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培育年業務收入超1億元企業5家,其中超5億元企業2家、超10億元企業1家;建成快遞產業集聚園區5個,吸引一批國內外大型快遞企業區域性總部、樞紐中心落戶園區,帶動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發展。
——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寄遞服務產品體系更加豐富,力爭長三角地區內重點城市間12小時送達、其他城市間24小時送達,基本實現重點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48小時投遞,國際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服務質量顯著提高,“12305”申訴處理平台受理率達到100%,消費者對企業處理投訴
工作滿意度98%以上,對郵政管理部門申訴工作滿意度99%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促進行業集聚發展
1. 規劃建設快遞產業集聚園區。統籌全市電商快遞物流園區規劃和布局,加快園區配套功能設施建設,落實土地、金融、財稅等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快遞企業入駐,促進快遞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各轄市、區政府,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2. 規劃建設區級大型分撥中心。各轄市、區要將快遞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市政配套等因素,最佳化選址布局,在各轄市、區規劃並分步建設各轄市、區快遞分撥中心。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物流規劃和城市配送發展規劃的區級分撥中心,用地指標予以傾斜。(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市郵政管理局)
(二)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1. 引進培育行業龍頭企業。支持國際、國內知名快遞企業落戶和布局企業總部、全國性區域總部、全國或區域性服務功能設施;支持優勢快遞企業通過兼併重組、上市融資等方式做大做強,加快形成若干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龍頭快遞企業牽頭制訂行業安全和服務標準,引導快遞企業從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提升快遞服務質量。符合條件的快遞企業可享受市總部經濟、金融發展、科技創新等相關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郵政管理局)
2. 加快航空快遞物流業務發展。引導快遞企業總部建設區域性航空快遞基地,主動融入航空產業園發展。積極開拓國際國內貨運航線,提升機場貨運通達和載運能力。積極引進大型骨幹航空公司、跨境電商企業、航空物流企業和快遞運營商特別是具有全貨機業務能力的快遞企業,加快航空物流發展,積極推動機場全天候無預約通關。對在常州註冊並在常州國際機場開通貨運航線的快遞企業,可享受我市航線補貼政策。(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三)促進協同融合發展
1. 推動快遞業與現代農業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快遞下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農產品網路銷售和同城配送,推動快遞與農村電商、特色農產品村鎮協同融合發展。鼓勵部分快遞企業積極參與涉農電商平台和農村電商快遞村建設,推動
電子商務平台向鄉鎮和農村延伸,支持優勢快遞企業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特色農產品提供包裝、倉儲、運輸的標準化、定製化服務,發揮快遞企業在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方面的作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2. 推進快遞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促進快遞企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鼓勵優勢快遞企業進駐常州高新區、武進高新區、常州經開區等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為新光源、新醫藥、碳材料、太陽能光伏、智慧型電網、智慧型數控和機器人等先進制造企業提供在原材料採購、零配件專項配送、樣品遞送、倉儲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加強與智慧型製造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合作,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升級改造,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積極參與郵政快件自動化裝備設計,研發和生產自動化快遞成套設備,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新亮點。(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科技局、市郵政管理局)
3. 深化快遞業與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快遞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鼓勵快遞企業進駐我市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促進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深度合作,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共同發展新零售、社區經濟、逆向物流等便民利商新業態。支持快遞企業與上下游服務業態實現優勢互補和信息互聯互通,提供倉儲、金融、保險、通關、貨代等一體化解決方案。鼓勵快遞企業通過自建、合作、併購等方式建設跨境物流網路和公共海外倉,提升快遞企業跨境業務承接能力。(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
(四)促進末端服務提升
1. 加強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工業、商業項目和居住小區應為快遞配送末端網點建設預留,根據地上總建築面積配置20-50平方米的快遞服務用房,已建住宅區、商業區參照新標準設定快遞服務用房。在校學生超過1萬人的高等院校,應在校區內提供面積適合的快遞服務用房,建築面積不低於50平方米。(責任單位:各轄市、區政府,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郵政管理局)
2. 加快推進末端設施建設。將快遞末端服務網點、智慧型信包箱等快遞服務設施與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相銜接。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控制指標的相關要求,設定與其規模相適應的郵政服務用房。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時,儘可能按照業主需求將郵政快遞服務場所納入更新改造內容。(責任單位:各轄市區、市房管局、市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郵政管理局)
3. 推動建設終端共享平台。支持郵政快遞企業、第三方運營商和智慧型快件箱供應商整合資源、合作共建,加快推進快遞服務“進社區、進單位、進校園”,支持郵政、快遞企業或社會第三方在城市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鄉鎮、農村投入建設快遞服務中心,最佳化服務網路布局,創新共享服務模式,推行落地配及共享
智慧型終端,降低快遞物流流通成本。在高校布局建設快遞
共享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在社區布局建設快遞共享服務點,覆蓋率達到90%,對容納6家以上快遞品牌且驗收合格的快遞服務中心、社區(村)快遞共享服務平台享受市相關產業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各轄市、區,市房管局、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郵政管理局)
(五)最佳化行業發展環境
1. 強化財政政策支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對快遞業發展扶持力度,主要對快遞企業在跨境通關業務、倉配一體化服務、區域總部中心建設、技術設備升級改造與信息化建設、促進業務量和收入增長、末端配送與智慧型投遞設備建設、新能源車輛套用、人才引進培育等方面進行獎補,對符合條件的快遞企業、快遞產業(物流)園區和快遞服務項目,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扶持。(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
2. 保障快遞車輛通行。進一步落實《
快遞暫行條例》和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
省交通運輸廳、省工商局四部門《關於加強快遞企業運輸車輛管理的通知》,對按要求噴塗統一專用標識的快遞服務機動車輛在城市通行、短暫停靠和作業及交通事故處理等方面給予便利。對快遞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快遞服務的,享受直接發放通行證、優先停靠停車場且15分鐘內免費等相關優惠政策並建立系統管理,符合行業標準的快遞電動三輪車進行規範管理,加強快遞電動三輪車通行管理,對快遞電動三輪車實行外觀標識、車輛尺寸、編號放大、登記發證“四統一”,對其在城市通行、停靠、作業等方面給予便利,切實解決“最後一公里”通行難題。(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經信委、市城管局、市郵政管理局)
3. 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快遞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失信“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獎勵機制。發揮快遞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完善快遞行業信用評價體系與市信用管理平台的信息對接機制,實現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和處置。(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快遞協會、市信用辦)
4. 引導行業綠色發展。鼓勵快遞企業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以及可降解的物料輔料作為包裝、運輸材料,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在快遞終端投遞環節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電動專用車,對快遞企業購買、租賃新能源電動專用車,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給予支持。對快遞企業投資購置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按國家規定落實稅收抵免政策。(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快遞協會)
5. 強化人才政策支持。支持建設快遞人才培養基地,鼓勵院校與快遞企業合作共建業務技能培訓基地和學生實訓基地。整合人才培訓優勢資源,採取學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模式,建立全市快遞人才培訓基地。實施快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人才評價制度,落實就業創業和人才引進政策。建立行業從業人員信息庫,專門設定工傷保險品種,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確保從業隊伍穩定。(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郵政管理局、市快遞協會)
6. 強化快遞安全監管。將快遞業安全管理工作納入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加強跨部門協作配合,建立綜治、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與郵政管理部門聯合執法機制,聯動處置突發事件,督促和指導快遞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建立嚴格的收寄驗視制度和應急保障制度,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及
物聯網技術,建立安全信息監管系統,保障郵路寄遞渠道安全。加強郵政管理部門安全信息監管系統建設,提升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能力。(責任單位: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國家安全局、市安監局、市郵政管理局)
四、組織實施
建立常州市快遞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聯席會議召集人,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郵政管理局主要負責人為副召集人,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市綜治辦、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局、財政局、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農委、商務局、規劃局、房管局、郵政管理局分管負責人為成員。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郵政管理局,承擔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聯席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認真研究和制定促進快遞業發展政策,統籌協調和安排各部門具體工作,及時會商和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共同推動全市快遞業健康發展。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促進我市快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注重安全防範,強化協同聯動,加大支持力度,為快遞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全市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29日
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
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6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號),《省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8號),近日,市政府發布《市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發布實施是我市加快推動流通方式轉變和消費升級,促進我市快遞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現對《意見》解讀如下:
一、《意見》出台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務業迅猛發展,2017年業務量達400億件,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李克強總理先後十餘次在公開場合提及快遞,主要包括稱讚快遞增長迅猛、點讚快遞突出貢獻、鼓勵快遞拉動消費、支持快遞健康發展等。我市快遞業務量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17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9億萬件,年人均使用量40件,全省排名第六位。《意見》的出台,將有利於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有利於發揮快遞業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撐電子商務、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利於滿足廣大市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寄遞需求,從而加快推動我市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一)發展目標
與《常州市“十三五”郵政業發展規劃》確定的到2020年目標保持一致。
(二)主要內容
總體框架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組織實施。在指導思想部分,以建設與新時期相適應的現代快遞業為目標,以“網際網路+”快遞為方向,著力解決制約快遞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立足於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在發展目標部分,《意見》參照國務院、省目標體系,結合我市快遞發展實際和形勢,提出了產業規模躍上新台階、企業實力明顯增強、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三大目標。在主要任務部分,《意見》對國家、省相關意見進行了細化、補充和完善,結合常州實際提出了五類16項促進行業集聚發展、促進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協同融合發展、促進末端服務提升、最佳化行業發展環境具體任務。
(三)主要任務
(一)促進行業集聚發展。通過規劃建設區級快遞分撥中心實現集聚發展和科學合理布局,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同時,提出市級相關部門和各轄區政府在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合理安排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傾斜。
(二)促進協同融合發展。一是鼓勵企業間共享發展。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和智慧型快件箱運營商整合資源、合作共建,充分利用各自現有網點優勢,提倡共建共享或一建共享,提高基礎設施利用效率,共同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二是快遞業與其他關聯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與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快遞業支撐電子商務主渠道的作用,通過倉配一體化、建設公共倉等形式,為關聯產業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三是堅持行業發展的成果與消費者共享。《意見》著眼服務能力建設,強調服務質量提升,以消費者申投訴滿意度達98%為目標,深入開展放心消費活動,推進快遞市場誠信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獎勵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三)促進企業發展壯大。《意見》以“堅持市場導向、著力解決制約快遞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等相關內容為指導思想,強化快遞企業在市場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意見》提出支持優勢快遞企業通過兼併重組、上市融資等方式做大做強,加快形成若干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龍頭快遞企業牽頭制訂行業安全和服務標準,引導快遞企業從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同時,《意見》提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發揮監管作用,在
公共基礎設施規劃、行業安全監管、推動快遞行業綠色發展等方面強化職能,營造快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環境。
(四)促進末端服務提升。加強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工業、商業項目和居住小區為快遞末端預留用地,並將快遞末端服務網點、智慧型信包箱等納入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支持企業與第三方運營商合作共建,推動建設終端共享平台。
(五)最佳化行業發展環境。在突出政策方面,《意見》提出符合相關條件的快遞企業除了在共享終端建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人才培訓等方面享受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外,還可同時享受市總部經濟、金融發展、科技創新、新能源汽車等其他相關配套政策的扶持,此外,《意見》還提出了著眼於解決困擾快遞末端配送難題的
電動三輪車“四統一”通行方案。在突出政策的可操作性方面,《意見》圍繞強化財政政策支持,提出了對建設終端共享平台的企業,對推動快遞業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較好的項目,對引進區域總部的快遞企業、提供倉儲一體化服務的企業、實施技術升級改造的企業等給予通過財政政策鼓勵,引導快遞業規範、可持續發展。
三、保障措施
結合常州市快遞業重點任務、發展中存在問題,建立了快遞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在《意見》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六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強財稅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二是提供便利通行條件,解決快遞車輛通行難題。三是規範快遞市場秩序,最佳化市場環境。四是引導綠色發展,推進企業健康發展。五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素質。六是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強部門聯動,推動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