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西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山西省低碳創新行動計畫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現將《山西省低碳創新行動計畫》印發給你們,請認真
貫徹執行。
2014年2月25日
山西省低碳創新行動計畫
為加快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全省低碳創新發展,根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西行動計畫》總體要求,編制本計畫。
本計畫執行期為2014-2020年。計畫執行期間,根據形勢變化,依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相關指標和內容適時進行調整。
檔案內容
一、總體要求
低碳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作為國家煤炭能源基地和典型的高碳經濟省份,長期以來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和粗放式利用對我省經濟社會、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希望之路,實施低碳創新行動是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長期戰略選擇和重大民生工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以低碳發展為主題,全面實施低碳發展,全力推廣低碳工藝技術。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實施重大低碳建設工程、產業減碳計畫、企業低碳行動、低碳科技創新行動。加快低碳社會建設,最佳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增強碳匯能力。探索資源型地區高碳產業低碳發展路徑,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較2010年累計下降17%,到2020年較2005年累計下降45%。
——到2015年,單位GDP能源消耗下降率較2010年累計下降16%,到2020年完成同期國家下達指標。
——到2015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10年90%下降至82%,到2020年下降至73%。
——到2015年,燃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10年2.1%增加至8%,到2020年增加至12%。
——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10年0.9%增加至4%,到2020年增加至10-12%。
重點工作初見成效,低碳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低碳科技支撐和引領能力顯著增強,能源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完善,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公眾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明顯提高,低碳消費和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二、重大低碳建設工程
(一)山西科技創新城低碳高地建設工程。
打造低碳科技創新高地。整合優勢科技資源,建設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中試基地、企業技術中心等,搭建低碳科技研發平台。重點推進煤炭綠色開採、清潔高效燃煤發電、煤炭綜合利用、煤層氣/乏風氣開發利用、新能源汽車、CO2捕集、封存及轉化利用、分散式能源、電網智慧型化等技術研發。(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打造低碳產業高地。制定低碳產業發展目錄,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新型節能材料、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現代物流、軟體開發和計算機服務等高端服務業,建設低碳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打造低碳新城建設高地。在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全過程,引入低碳理念,踐行低碳行動。從產業發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住區建設、公用建築、社區管理等方面,探索低碳新城建設模式與管理經驗。(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二)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工程。
推動晉城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建立健全低碳發展制度和保障能力。設立晉城市低碳發展辦公室,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低碳發展規劃,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和碳減排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探索建立固定資產投資碳評估制度,建設煤炭清潔利用、煤層氣高效開發利用等技術研發平台,實施一批節能低碳示範項目,構建低碳產業體系,積極探索低碳發展的巨觀調控體系,推行低碳公用設施,倡導低碳生活模式。
鼓勵我省其他城市申報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晉城市政府)
推動省級低碳城市試點。成立太原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推進機構,構建低碳產業體系,編制低碳行動方案,重點實施基礎設施特別是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築示範,引導更多城市開展低碳試點。(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太原市政府)
(三)煤基低碳示範園區建設工程。
開展煤基循環利用工業園區示範。以同煤塔山循環園低碳園區為代表,開展以煤電材循環為特徵的煤基能源循環利用示範。實施中煤末煤綜合發電、電廠餘熱居民供熱、煤矸石綜合利用、粉煤灰制水泥、礦井廢水淨化後作為電廠冷卻水的全循環示範,實現物料閉路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開展煤化工循環工業園區示範。圍繞以煤焦化、煤氣化、煤液化等產業鏈,開展煤化工循環產業示範,構建煤基多聯產循環經濟體系。推動180萬噸潞安煤制油、40億方大同煤制氣、焦煤集團6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重點項目實施,探索煤基多聯產循環經濟體系,創新低碳發展模式。(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建設太原低碳工業園。開展低碳能源利用為特徵的園區示範。建設60萬KW風電機組,打造太原風電基地。啟動太原300MW等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示範工程,創造綠色煤電示範經驗。實施東山2×9F級大型低碳燃氣熱電項目,提供清潔電力。
借鑑太原低碳工業園發展模式,建設低碳能源利用園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太原市政府)
(四)“氣化山西”重點建設工程。
最佳化低碳能源供氣布局。充分利用煤層氣資源管理許可權下放山西的政策,加快建設六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基地。增加焦爐氣綜合利用和過境天然氣利用量,實施大同煤制氣等重大項目,統籌利用煤層氣、天然氣、焦爐煤氣制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等,改善能源利用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建設低碳能源輸配系統。完善“三縱十一橫”輸氣管網布局,構建“一核一圈多環”輸氣管格線局。連通省級長輸管線與西氣東輸、陝京線一二三線、榆濟線等國家幹線網,加快建設通達大中城市、重點工業企業和園區、重點礦區、重點城鎮的支線管網。(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開拓低碳能源消費市場。加快低碳清潔能源置換步伐,實施縣級城市燃氣改造工程,建設1000座加氣站。重視“五氣”在民用、汽車交通運輸、分散式能源、工業等領域的推廣套用。將晉城市作為“氣化山西”示範區,全面實施氣化工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三、產業減碳計畫
(一)火電行業碳減排計畫。
強化火電行業節能。紮實推進100萬KW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建設,推行現役發電機組電能替代和大用戶直供。實行電力競價上網、替代電量等措施,促進現有大容量高參數機組提高發電負荷。推動電廠低品質熱源充分利用,發展電熱冷聯產。(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調整最佳化燃料結構。推動瓦斯氣、乏風氣發電利用,推廣燃氣發電機組,以太原市、晉城市為重點,啟動天然氣、煤層氣分散式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燃氣發電示範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推動低熱值煤發電。充分利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准權委託山西政策,加快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設。推廣套用先進技術,實現能源利用的低碳化、高效化。(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二)冶金行業碳減排計畫。
鋼鐵行業低碳路徑。淘汰落後產能,實行存量改造,提高項目能效,有效推進碳減排。引導企業有序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煉鐵高爐、50噸以下轉爐和電爐以及與其配套的燒結、連鑄、軋鋼系統。推廣煉鐵工序配套高爐高效噴煤技術和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制定鋼鐵行業低碳關鍵控制指標體系,控制新增產能能耗水平。(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鋁鎂行業低碳路徑。推廣新型低碳冶煉技術,實現鋁鎂行業碳減排。氧化鋁行業重點推廣選礦拜耳法、推行燒結法氧化鋁生產技術。電解鋁行業推廣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新型陰極結構、新型導流結構和高陽極電流密度超大型鋁電解槽工藝。鎂冶煉行業推廣新型豎窯煅燒技術、蓄熱式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三)煤炭行業碳減排計畫。
推進煤層氣與瓦斯氣利用。加快煤層氣勘探開發及配套管網建設,實現地面煤層氣抽采全部利用。建設煤礦瓦斯抽采利用體系,重點搞好晉城、陽泉、潞安、西山和離柳5個瓦斯礦區的抽采利用,推廣低濃度瓦斯脫氧及其他先進技術,大幅提高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率。(牽頭單位:省煤炭廳、省發展改革委)
開展煤炭行業工藝裝備節能改造。實行礦井通風、供電、提升、運輸、排水系統改造,推廣高效率、大功率快速採掘技術和裝備,提高礦井節能水平。推廣煤矸石等井下充填開採技術和井下餘熱利用技術。(牽頭單位:省煤炭廳)
(四)化工行業碳減排計畫。
推廣先進低碳技術。合成氨行業推廣先進煤氣化技術、節能高效脫硫脫碳、低位能餘熱吸收製冷等技術。化肥企業推廣固定床富氧連續造氣技術改造。電石行業採用大型密閉式電石爐,推廣電石爐爐氣利用、空心電極等節能技術。己二酸、硝酸生產行業推廣使用先進控排技術。(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最佳化化工燃料結構。鼓勵企業優先選擇燃氣、電力等清潔能源。對於以煤為主的新增產能,要提高準入門檻,嚴格技術標準,推廣高效工藝和設備。(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五)焦炭行業碳減排計畫。
加快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鼓勵採用焦爐單室調壓技術,推動焦爐煤氣全部綜合利用。鼓勵焦爐煤氣制甲醇、制尿素、制烯烴,實行焦化園區焦爐氣集約化、規模化深度開發。加快推動焦煤60萬噸焦爐煤氣制烯烴項目、潞安6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豐喜30萬噸焦爐煤氣制尿素項目建設。(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推動焦爐系統節能改造。發展6米(5.5米搗固)以上炭化室的大型焦爐,鼓勵煉焦行業推廣使用乾熄焦技術、導熱油換熱技術、初冷水和循環氨水餘熱利用技術、煤調濕技術,提高餘熱利用效率。(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六)建材行業碳減排計畫。
推行水泥行業原料替代和餘熱利用。制定政策,鼓勵水泥行業採用電石渣、脫硫石膏、粉煤灰、礦渣、冶金渣等非碳酸鹽原料替代傳統石灰石原料。推廣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技術、餘熱供暖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技術。(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促進新型低碳建材的生產和使用。按照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要求,大力推廣新型保溫材料、節能門窗、輕質節能牆體材料,促進建材行業碳減排,推動低碳綠色建築發展。(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七)新能源產業培育計畫。
開發利用風能資源。開展風能資源狀況調查,科學規劃風能布局。建設大同、朔州、忻州百萬千瓦以上大型風電基地,重點支持太重集團、汾西重工等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骨幹企業,加快發展風電裝備製造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推進太陽能資源利用,利用荒山、荒地和工礦廢棄地等,建設一批大型光伏電站。推廣太陽能熱水和太陽能輔助採暖工程,加快大同、潞安太陽能一體化工業園區和太原、黎城光伏產業園建設。以政府、學校、醫院、賓館等公共建築為重點,建設太陽能光電建築套用示範項目,推動建築節能改造。(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開發利用其他低碳能源。推進黃河北幹流古賢、磧口、禹門口大型水電及垣曲、渾源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重點在運城、長治、晉中、忻州等地推動秸稈生物質發電項目。(牽頭單位:省水利廳、省農業廳)
(八)低碳導向的循環農業建設計畫。
發展低碳設施農業。建設滴灌、立架、仿太空艙、溫室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增施有機肥,推廣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培育耐旱抗病蟲品種,降低農業碳排放強度。推廣牛、羊等反芻動物的營養調控技術,減少甲烷排放。(牽頭單位:省農業廳)
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豬-沼-果”低碳生產方式,拓展“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途徑,形成“養殖-沼氣-種植”循環農業鏈條。推廣動物廢棄物製造生物有機肥生產技術。優先選擇晉中市推廣秸稈製成型燃料技術,代替農村居民炊事和取暖用化石燃料。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牽頭單位:省農業廳)
四、企業低碳行動
(一)碳盤查與清潔生產審核行動。
開展企業碳盤查試點。率先在電力和冶金企業開展碳盤查試點,逐步擴大到其他高耗能企業。逐步推行重點用能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費的台賬記錄製度,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碳排放管理制度,制定重點行業碳排放標準。(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加強清潔生產審核行動。研究將碳排放核查納入清潔生產審核內容,探索開展碳排放量大於10萬噸/年企業的碳排放核查。(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環境保護廳)
(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減碳行動。
重點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分解落實碳減排目標任務,定期發布重點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在重點碳排放企業強制性推廣低碳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快推廣高效節能鍋爐。加強企業能源計量,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選擇部分企業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節能減碳,在水泥、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焦化等企業建設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加強能源計量管理,實現能源計量數據線上採集,實時監測。(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重點企業節能減碳對標行動。制定高耗能行業、大耗能企業能效和碳排放對標方案。在水泥、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焦化等主要耗能行業開展企業節能減碳對標活動。(牽頭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
(三)契約能源管理推廣行動。
完善社會化節能服務體系。支持發展一批從事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核、節能評估、節能設計等第三方服務機構。重點推廣契約能源管理機制。發展壯大20家年銷售收入過千萬的綜合性節能服務公司,鼓勵節能裝備生產企業採用契約能源管理方式,推廣節能裝備和工藝技術,實施節能改造。(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推進重點耗能單位開展契約能源管理。對年耗能大於5000噸標準煤的單位開展專項節能業務培訓,宣傳推廣契約能源管理運行模式。重點推進工業領域,特別是在主要耗能企業實施契約能源管理,扶持一批具有帶動性和示範性的重點節能項目。(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四)探索碳排放權交易行動。
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基礎工作。結合我省產業特點和碳排放狀況,重點開展企業(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核查方法、配額核定方法、市場監管制度等方面的基礎工作,為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做前期準備。(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開展碳減排項目交易示範。在晉城市選擇重點耗能單位,開展強制碳減排項目排放權交易試點,制定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合理分配碳排放份額,引導試點單位通過市場交易方式實現碳減排目標。(牽頭單位:晉城市政府)
五、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一)煤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專項。
以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為主線,重點研究以煤炭低溫熱解過程為先導的煤炭分級高效轉化技術,開發催化劑、反應器,定向製備油氣、半焦等高附加值的化學品以及高效製備燃氣新技術。開發煤炭高效洗選技術。建立適於劣質煤提質、能效利用模型和方法。開展煤制烯烴產業化技術攻關及烯烴下游高端產品研發。開發煤瀝青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煤炭資源的清潔化、高值化開發利用。(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二)煤基清潔能源生產技術專項。
以煤炭資源轉化製備油氣產品為主線,重點研究煤炭高效、低耗、節水轉化製備天然氣和液體燃料的產業化技術,煤制氫及儲氫,焦化輕油能源化利用。雙氣頭(焦爐煤氣、氣化煤氣)制合成氣技術。實現煤炭轉化技術的綜合集成和煤炭能源的高效利用。(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三)煤層氣/乏風氣規模化開發利用技術專項。
以煤層氣抽采利用為主線,重點攻克煤層氣資源高效抽采利用和低濃度煤礦瓦斯脫氧純化關鍵技術,乏風低成本催化燃燒和乏風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甲烷產物的儲運等關鍵技術及裝備。開展示範區域性井上下聯合抽采技術研究,推廣低濃度瓦斯安全輸送技術及裝備。打造煤層氣抽采利用完整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碳減排、技術創新與裝備製造的協同發展。(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煤炭廳)
(四)高耗能高排放企業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專項。
針對煤炭、焦化、電力、鋼鐵、有色、化工、水泥行業的典型能耗過程,研究過程最佳化設計、工業餘熱回收新途徑,實現系統高低溫餘熱資源的高效利用。研究整體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IGCC)發電技術,提高發電效率。針對低熱值煤發電過程中廢氣廢渣大量排放問題,開發難燃煤低氮高效燃燒技術與廢渣低溫固化等節水節能低碳技術。研究煤矸石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溫發電(850℃)與灰渣協同高值利用關鍵技術,高爐鋼渣與低溫粉煤灰協同利用關鍵技術,實現能質耦合梯級利用。研究基於煤層氣的分散式能源利用新技術。提高高能耗企業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委)
(五)建築與基礎設施節能技術專項。
重點研究綠色建築設計技術、建築圍護結構能效提升技術、建築能耗設備能效提升技術、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技術。開發新型建築節能保溫材料,建築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從建築設計、建造、運營、拆除的全壽命周期推進建築業節能減排,推動從綠色建築到綠色社區、生態城市的發展。(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項。
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重點研究電動汽車電池及管理技術、電機及驅動技術、整車控制技術。重點開發高密度長壽命電池製備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突破電動汽車發展關鍵技術瓶頸。研究甲醇汽車動力提升技術,甲醇隨車制氫催化劑技術。開發CNG、LNG汽車。研究車用鋁鎂合金材料及成型技術。形成具有山西特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技術體系。(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委)
(七)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技術專項。
以開發適合我省的新型能源為主線,重點研究大容量高能效多晶矽鑄錠裝備,低成本、長壽命、高轉換效率光伏電池,研究高效儲能技術和分散式光伏發電技術,突破高純度多晶矽、高轉換率電池等核心技術研發,形成完整的太陽能光伏創新鏈。開展風力發電關鍵技術攻關及裝備研製,形成高端化風電設備創新鏈。開展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質能發電、生物燃料乙醇技術研究,突破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技術;加強沼氣技術推廣。推進頁岩氣開採和利用技術研發。(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八)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專項。
以重要燃煤行業CO2集中排放源的吸附捕集利用為主線,重點研究大規模、低成本CO2捕集、淨化技術,CO2輸送、封存、礦化及安全檢測技術,CO2地下貯存,CO2驅煤層氣、驅頁岩氣等規模化利用技術。以CO2為原料製備綠色聚碳有機物、無機化工產品,CO2與甲烷重整製備合成氣關鍵技術等。以煤基工業固廢中的鹼性成分為固碳轉化原料,研究開發通過礦化轉化方式實現低濃度CO2礦化捕集封存工藝技術。建立低濃度CO2資源化轉化綜合配套技術體系,實現CO2資源的規模化高效轉化,打造CO2利用創新鏈。(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九)生物固碳工程技術專項。
以構建區域生物固碳減排模式為主線,重點研究通過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調控農業生產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專用技術。套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對環境脅迫適應性高的植物品種,提高人工重建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固碳效率。研究微藻固碳技術、綠色住宅技術、藍碳技術和細菌固碳等新興生物固碳技術。探索管理措施與環境因子複合作用下,不同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與固碳機理,最佳化固碳模式。為實施森林、草地農田和微生物固碳工程提供技術支撐。(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
六、低碳社會建設
(一)促進低碳消費。
實施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建立規範的低碳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體系。培養低碳產品認證核查人員,建立一批具備從事低碳產品認證活動相關技術能力的機構和檢測實驗室。推廣國家低碳產品認證標誌,探索開展低碳工藝、低碳產品認證示範試點。引導批零企業採購低碳標識、綠色標識、二級以上節能標識的商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
建立低碳市場。支持企業按照國家綠色市場的有關要求和標準對場地環境、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取得國家綠色市場認證標誌。支持企業開展綠色低碳行銷,建立低碳產品銷售專區、專櫃,集中展示、推介和銷售低碳產品。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綠色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注重利用網路、電視、直銷等方式,拓展低碳產品信息發布和銷售渠道,塑造低碳產品品牌。(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引導低碳消費。鼓勵購買低碳產品,推廣高效節能家用電器、辦公設備和高效照明產品。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簽字筆等。各類賓館飯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和超薄塑膠購物袋生產銷售,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籃子,重複使用節能環保購物袋。(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二)倡導低碳出行。
推進公交優先發展。支持太原市建設全國“公交都市”,推進交通智慧型化,加快建設空港、高鐵、高速公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快速公交系統(BRT)無縫對接換乘的綜合交通體系。以科技創新城周邊區域為試點,先行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支持城市和旅遊景區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
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引導建設腳踏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合理布局公共腳踏車配置站點,方便公眾使用。積極倡導公眾採用腳踏車和步行方式出行,減少機動化出行。(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加強車輛用能管理。限制和減少使用低標號汽油,提高用油標準。推進車輛能源替代,提高公車、計程車中燃氣及電動車輛比重,加快運輸裝卸設備“油改氣”、“油改電”。加強車輛節能管理,實施營運車輛能源消耗量準入制度和道路運輸領域雙“70%”制度,提高道路運輸實載率。(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三)推行低碳辦公。
推廣使用低碳辦公設備。編制低碳產品政府採購清單,鼓勵優先採購節能效果顯著、低碳特徵突出、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公共機構和辦公建築率先實施綠色照明工程、綠色數據中心工程,實行零待機能耗計畫。(牽頭單位:省、市政府辦公廳,省級政府採購中心)
培養低碳辦公行為。嚴格控制室內空調溫度,夏季不低於26℃,冬季不高於20℃。減少電梯使用,三層樓以下(含三層)原則上電梯不停頓,非尖峰時段減少運轉台數。鼓勵辦公用紙雙面列印或重複使用。改革公務用車管理辦法,加強公務車日常管理。推廣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鼓勵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實現“無紙化”、“網路化”辦公。(牽頭單位:省、市政府辦公廳)
(四)推行低碳建築。
提升建築節能水平。對新建建築開展建築節能專項驗收,嚴格落實節能設計標準。推廣居住建築節能改造技術,開展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安裝公共建築能耗監測系統,加強建築用能管理。(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推動新能源建築套用。推廣套用工業餘熱、污(中)水、淺層地能供熱(製冷)和太陽能建築。開展分散式能源建築示範,重點在太原、榆次等大中型城市的公用建築、公共場館,集中建設綜合利用燃氣的分散式能源示範項目。探索開展被動房零能耗建築、智慧型建築試點示範。(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建設農村低碳建築。最佳化農村建築用能結構,鼓勵使用電力、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用能設備。推進使用天然氣和煤層氣,鼓勵將有條件的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納入城市管網覆蓋範圍。財政資金支持的移民新村和新農村,按照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規劃和建設。(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七、低碳發展體制與政策
(一)舉辦“中國(山西)低碳發展國際論壇”。
依據能源博覽會高峰論壇,積極申請舉辦“中國(山西)低碳發展國際論壇”。論壇將以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為基本定位,通過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化、市場化運營模式,成立專業組織機構和發展基金,組織低碳展覽會。通過舉辦論壇,促進低碳技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力爭使山西成為全球低碳先進思想的發生地和先進技術的輻射源,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區域特色品牌。(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二)制定低碳試點示範政策。
選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具備一定發展基礎的2-3個資源型城市開展低碳發展試點。重點在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建立低碳產業體系、能源體系、工業建築節能體系,增加森林碳匯,創新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低碳城鎮發展的新路徑。
選取居住人口相對集中、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若干社區和學校進行試點,重點在建築節能改造、社區綠化、垃圾分類與回收、社區交通等方面進行示範,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
在水泥、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焦化等高耗能行業各選擇2-3家企業進行低碳化改造試點。要與區域和部門規劃相銜接,系統規劃,協同布局,定位明確,推動碳減排與節能工作同步發展。(牽頭單位:省經信委、省科技廳)
(三)制定低碳產業發展政策。
編制《低碳產業發展目錄》,鼓勵高耗能產業低碳發展的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立項。加大傳統高碳產業限制發展力度。加快淘汰落後技術、工藝、設備。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產業發展。(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四)建立碳交易與節能量交易機制。
探索制定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配額制度。探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研究成立碳排放權交易平台,配套完善相關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碳匯造林制度,搭建碳匯交易平台,鼓勵排碳企業購買碳匯。
加快在全省範圍內推進節能量交易,建立節能量交易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健全契約能源管理項目扶持機制,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化。(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五)建立要素傾斜配置機制。
優先保證低碳項目的建設用地,建立市場化用地機制。對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途徑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向低碳項目傾斜。對符合《山西省優先發展產業目錄》的低碳研發項目和產業項目所需用地,依據相關政策優先支持。(牽頭單位:省國土資源廳)
簡化地方新能源發電併網審批程式,制定併網相關技術標準,優先保障新能源發電運行,確保新能源發電項目及時併網。(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創新低碳人才引進機制,將急需的“高、精、尖”人才納入高端人才計畫。引進和培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創新創業團隊。組建低碳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開展重大低碳技術項目、管理、決策事務的專家諮詢活動。對獲國家級研發機構和獲得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獎勵的單位,給予專項人才政策優惠。(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建創新平台,攻克關鍵共性技術瓶頸。設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通過無償支持、有償資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低碳研發項目和低碳技術產業化項目。(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六)改善投融資環境。
研究制定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地方政府投資補貼政策,確定補貼環節和補貼對象,適當降低補貼條件。制定低碳產品政府優先採購辦法。制定低碳個人和家庭的政府獎勵辦法。(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加大財政對低碳發展的支持力度,創新支持方式,拓展支持範圍。設立低碳創新專項資金,支持低碳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低碳技術研發。(牽頭單位:省財政廳)
加大銀行信貸支持力度,建立節能減排項目貸款綠色通道。依託山西省金融服務平台,加強低碳金融服務創新,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參與低碳建設。
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加大直接融資比重。支持低碳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推動低碳企業改制上市,引導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投入低碳產業,優先支持低碳企業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發起設立面向低碳產業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
積極利用政府多邊基金、銀行以及多邊組織項目融資,爭取國際金融機構貸款。(牽頭單位:省金融辦、省財政廳)
(七)建立低碳交流合作機制。
以技術引進和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低碳交流合作。加強與已開發國家和我國先進省市的交流合作,借鑑先進管理經驗,提升我省低碳發展水平。(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省低碳創新行動工作領導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
強化政府低碳發展能力建設。加強政府與社團組織、諮詢機構、學術機構的合作。(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建立低碳統計核算制度。
嘗試建立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定期編制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建立相關統計指標體系,摸清全省溫室氣體排放底數。按照生產、消費、廢棄物處理三個碳排放環節,結合能源統計數據、行業排放數據和相關技術參數,確定核算邊界與核算方法,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牽頭單位:省統計局、省發展改革委)
(三)加強評價監督。
建立各級政府和重點企業低碳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細化目標任務和考核內容。
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特別是媒體、網路的監督作用,使高碳行為和發展模式受到輿論譴責、約束。(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引導廣播、電視、報刊、書籍、網路等媒體,及時發布低碳技術和政策信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傳。在社區街道和農村鄉鎮開展各種形式的低碳知識普及活動,引導全社會形成低碳消費觀念和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
加強教育培訓,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等內容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引入到職工培訓中。(牽頭單位: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