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是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29日
- 發布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印發通知,規劃全文,
印發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的通知
晉政辦發〔2022〕105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山西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2月29日
規劃全文
山西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依據國務院《“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本規劃。本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時期山西省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戰略性、基礎性、綱領性檔案,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現狀和形勢
(一)“十三五”時期主要成效
“十三五”時期,山西省把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與用途管制制度建設,持續推進自然資源保護與節約集約利用,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著力健全自然資源管理制度和法治體系,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全省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提供了堅實的自然資源保障。
自然資源保護成效顯著。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將耕地保護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層層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和責任制。截至2020年底,全省耕地保護面積為5792.51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4890萬畝。“大棚房”、違建別墅、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專項整治成效明顯。統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共完成46個自然保護區和19個泉域重點保護區內的312宗礦業權退出處置工作,退出面積約1138平方公里。已建成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地272個,其中自然保護區46處、風景名勝區49處、森林公園83處、濕地公園63處、地質公園19處、沙漠公園12處。全省88%的野生動物種群和高等植物群落得到了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網路初步形成,全省現有野生植物2743種、野生動物541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5種。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林草有害生物成災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初步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
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落實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措施,實施節約集約用地“雙提升”行動,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供地結構不斷最佳化,建設用地產出效益和節地水平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全省清理“批而未用”土地25.14萬畝,處置閒置土地14.47萬畝。萬元GDP用水量41.20立方米,單位用水量低於全國平均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顯著提高,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穩步提升,達標率由75%提高到85%。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煤層氣體制改革領跑全國,非常規天然氣持續增儲上產,已探明儲量達1.06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90%,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68%。
生態保護修復紮實推進。深入實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強力推進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持續開展國家和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開展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和三個批次黃河流域重點地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修復治理面積6739公頃。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力度不斷增強,恢復治理面積1040平方公里,礦區土地復墾率達到50%以上。水沙治理成效顯著,水土流失治理度達62%,累計治理面積7.09萬平方公里。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截至2020年底,全省5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優良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斷面占比上升至70.7%。累計完成造林230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57%,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
國土空間格局不斷最佳化。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構建省、市、縣、鄉四級和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三類的山西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整體謀劃新時代山西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統籌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最佳化調整主體功能區布局,初步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和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建立了國土空間規劃資料庫和信息平台,形成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自然資源支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強化用地保障,“十三五”共批准建設用地59.8萬畝,有效保障了全省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用地需求。強化礦產資源保障,主動服務26座先進產能煤礦完善手續,釋放先進產能11900萬噸/年。戰略性礦產和新能源勘查成果顯著,新增探明儲量煤層氣4848.12億立方米、煤炭105.62億噸、鋁土礦3.58億噸、鐵礦4.11億噸、石墨(礦物量)3000萬噸、銅(金屬量)9.42萬噸、金(金屬量)50.5噸。氦氣資源調查取得重要發現,大同盆地重點地區深部高溫地熱資源詳查項目順利開展。以山西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SXCORS)為基礎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更加完善,全面完成第三次覆蓋全省1∶10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不斷加大高解析度遙感影像更新頻次,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加豐富。
服務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第三次國土調查全面完成,自然資源“一張圖”基本建成。持續引深“放管服效”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市縣95個自然資源行政審批事項“三級聯辦”。深化“多規合一”和“多測合一”改革,協同審批效率顯著提升,審批服務規範化、便利化、標準化的水平不斷提高。全省“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系統上線運行,推進“承諾制+標準地”改革,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土地市場網上交易平台,實現了一、二級土地市場聯動網上交易。初步建成了地質災害監測網路,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避讓搬遷,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經過“十三五”時期奮鬥,全省自然資源事業全方位邁上新台階,為“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打下了良好基礎。但也要認識到,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仍有差距,城鄉空間品質有待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的自然資源要素供給仍需強化;全省生態環境依然脆弱,資源利用效率還有待提高,保護和開發利用矛盾依然存在;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還較低,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
(二)“十四五”時期形勢
“十四五”時期,山西省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區,肩負能源保障和改革試點雙重使命。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以及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為山西省“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賦予了全新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務、新挑戰。
立足新發展階段,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撐的壓力更加凸顯。“十四五”期間,日趨複雜的國際環境要求守好資源安全底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自然資源提供穩定基礎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要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綠色發展要求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遵循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規律。“十四五”時期,是山西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自然資源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更加凸顯。
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新發展理念是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山西省生態本底脆弱、歷史欠賬過多、自然災害風險較大等現實問題依然存在,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狀況不容樂觀。未來5年,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任務依然艱巨,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勢在必行,保護資源、建立生態安全螢幕障與保障發展之間的矛盾仍需進一步統籌和協調。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任務更加繁重。“十四五”時期是我省整體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的視窗期,為全省發展提供國土空間保障的任務更加繁重,必須主動對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科學謀劃國土空間布局,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健全自然資源治理體系的責任更加重大。高質量發展對自然資源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管理方式必須由資源要素型管理轉向資源功能型管理。立足“兩統一”核心職責,圍繞履行所有者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這條主線,深化自然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促進治理理念、機制、方法等變革,全面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管理水平,形成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的自然資源管理體系的責任更加重大。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布局和“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建設目標,統籌保護與發展,統籌保障能源資源和自然生態安全,遵循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強重大戰略實施和項目建設支撐能力,夯實自然資源治理現代化的工作基礎和制度體系,為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自然資源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底線。貫徹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嚴格落實國家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全面保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原真性,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生態安全。堅持保護和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堅持資源開發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保障自然生態和能源資源安全,統籌保護和發展,增強生態系統保護整體性,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同發展。
——堅持節約集約。圍繞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建立健全促進自然資源高效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用好新增建設用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加強產業空間複合利用,提高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全面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增強對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保障能力。
——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厚植生態產品價值。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特殊管控,引導開展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綠色開發,增強生態系統固碳功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全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堅持系統思維。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堅持以系統論統籌推進自然資源改革發展。統籌保護與發展,在多目標平衡中抓關鍵、守底線,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為實現山西省經濟社會與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協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堅持改革創新。將改革創新作為破解保護與發展矛盾的根本途徑,深化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協同創新,完善自然資源法規政策體系與監管體系;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管理智慧型化轉型,推進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治理方式根本轉變;鞏固自然資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形成科學簡明可操作的制度體系。
(三)主要目標
1.2025年主要目標
國土空間格局更加最佳化。全省“一群兩區三圈”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空間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業空間特色優質、美麗祥和,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林茂草豐,城鎮空間集約高效、宜居宜業,支撐重大戰略實施和項目建設的能力顯著增強。
生態系統功能更加穩定。森林、草原、河湖、濕地、泉域等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逐步提升,生態安全螢幕障體系初步建成。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顯著增強,宜林荒山荒坡基本實現綠化。
自然資源保護更加高效。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國家下達目標,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3.4萬平方公里。
資源要素保障更加強力。土地、礦產、水、林、草等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資源集約化和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更加規範;國有建設用地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完善;礦產資源節約集約技術、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更加健全;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和水資源產權制度更加完善;地質災害重要隱患點得到有效治理;自然資源地理信息數據高度融合,地理信息服務能力有效提升。
2.2035年遠景目標
“一群兩區三圈”發展格局基本建成,形成與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資源利用方式、生態功能和管理服務水平。基本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碳匯潛力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自然資源治理現代化水平實現新的突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全面形成,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在國家發展大格局中的戰略地位顯著提高。
三、強化規劃引領管控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
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科學統籌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構建有力支撐新發展格局和主體功能明顯、可持續、富有競爭力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一)最佳化國土空間總體布局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推動形成分類(區)保護和集聚開發相適應的“一群兩區三圈”和“兩山七河一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嚴守安全永續的生態空間,營造特色富美的農業空間,建設集聚高效的城鎮空間,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最佳化主體功能區布局。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調整最佳化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和城市化發展區布局。重點生態功能區主要分布在晉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呂梁山、太行山等區域。農產品主產區主要分布在汾河河谷盆地、漳河河谷盆地、沁河河谷盆地、桑乾河河谷盆地和滹沱河河谷盆地。城市化發展區主要分布在區域中心城市以及發展條件相對較好、潛力較強的縣(市)及鄉鎮。對縣域內的鄉級單元細化主體功能治理分區,對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制定差異化政策。對自然保護地、戰略性礦產保障區和重要歷史文化資源等重點區域實施特殊管理。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根據主體功能定位,實施差異化的績效考核制度。
構建“一群兩區三圈”區域發展布局。將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進入國家規劃作為山西在中部地區爭先崛起、在全國版圖彰顯地位的重大機遇。重點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高質量建設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強化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南引擎。在晉北、晉南、晉東南建設高質量城鎮圈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全省城鎮化水平與質量。
構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發展新格局。統籌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構建“一核雙軸多組團”的開發格局和維育“兩屏四廊多區塊”的保護格局,支撐經濟區高質量轉型發展。以太原為核心,引領帶動忻州與太原、雄安新區相向發展;以雄忻高鐵、108國道沿線為雙主軸,構築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區)的大通道;打造形成繁峙—代縣—五台、忻府—定襄—原平、尖草坪—陽曲—古交、杏花嶺—迎澤—萬柏林4個城鎮組團。重點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構築恆山—雲中山、五台山—繫舟山為主體的兩大生態屏障帶。構建以滹沱河、牧馬河、清水河和汾河為主體的4條生態廊道,形成聯通山水、功能複合的綠色生態廊道網路。維育經濟區內各類自然保護地,涵蓋五台山草甸自然保護區等5個自然保護區、雁門關省級草原自然公園等22個自然公園。
打造“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新格局。築牢以呂梁山、太行山為主體的兩大生態屏障,強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功能,統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打造沿黃生態文化帶和沿汾生態經濟帶,構建和鞏固環京津冀和黃河中游生態屏障。統籌汾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打造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生態治理帶,重點開展水土流失生態治理,保障全省生態脆弱區的生態安全。
打造“三大戰略五大平台”現代農業空間布局。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建設。高水平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深化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建設,加快推進運城(臨汾)果業出口平台、山西(忻州)雜糧出口平台、晉北肉類出口平台、山西(長治)中藥材商貿平台、山西(呂梁)乾果商貿平台等“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乾果”五大平台建設。以汾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和沁河河谷盆地為核心,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打造優質玉米、水果、蔬菜等供應基地。推動呂梁山、太行山形成特色雜糧、中藥材、特色林果、畜牧業為主的特色農業生產帶。引領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分級分類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和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統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按照國家規定時限完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為全省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提供空間承載保障。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傳導機制。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統籌協調各專項規劃空間安排,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傳導管控機制。出台《山西省省級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編制目錄清單》。專項規劃經依法批准後納入同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和“一張圖”統一實施管理。
推進“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套用。緊緊圍繞國家安全戰略,優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國土安全,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分解下達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等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性指標。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科學有序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功能空間,嚴格遵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作為建設項目用地組卷報批依據。做好“三區三線”與各類專項規劃的銜接工作,保障重大戰略、重點項目及時落地。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管。整合自然資源規劃管控數據,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加強對各類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行為的動態監測和評估預警。建立規劃實施評估調整制度,定期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實行規劃全周期管理,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程留痕制度。完善規劃實施考核機制,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督察執法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三)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持續推進沁水、高平、右玉、祁縣、永和等5縣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試點,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建立健全全域全類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規則。
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在城鎮開發邊界內採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鎮開發邊界外採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對自然保護地、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超採區、文物等實行特殊保護。國家及省能源、交通、水利、國防等重點建設項目無法避開永久基本農田的,需經法定程式報批。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兩個等級的控制和監管,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一般控制區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
最佳化用途管制運行制度。依據規劃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和空間布局,以項目落地作為配置計畫指標依據。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既算“增量”賬,更算“存量”賬,統籌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設用地。最佳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審批實施程式。
加強用途管制監管力度。持續開展用地審批“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重點對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林地資源保護、越權審批等涉及底線紅線的問題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及時通報各地,並納入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價,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督體系。
四、堅持最嚴格保護制度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新水平
(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核定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嚴格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將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到地塊圖斑,夯實各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進一步強化土地衛片執法、土地督察例行整改等工作考核,健全耕地保護獎懲機制。構建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格局,明確耕地保護的政治責任、法律責任、經濟責任和管理責任。全面推動建立“田長制”,各級黨政負責人對責任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監督管理與保護利用負主體責任。
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鞏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以“三調”為基礎,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和儲備區劃定,對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按照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要求,對現有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優進劣出,根據目標任務核實永久基本農田落地落圖,確保規劃期末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少於國家下達任務。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將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作為項目選址的重要前提條件,國家級和省級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的要求補劃,健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機制,構建保護有力、集約高效、監管嚴格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新格局,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
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全面評估耕地資源資產,查清耕地質量等級和產能狀況。緊緊圍繞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堅持新增建設與改造提升相結合,“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增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822萬畝,改造提升已建高標準農田218萬畝。統籌利用撂荒地、鹽鹼地,推進桑乾河河谷盆地鹽鹼地改良工程,加強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沿黃灘區等地區的土地肥力保護提升,推進黃土丘陵溝壑區15°~25°的坡耕地改梯田。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推廣旱作節水技術。深入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強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完善耕地質量提升政策,鼓勵各類農業經營者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還田、綠肥種植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深耕(松)、輪作休耕,探索農林牧融合循環發展,築牢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依據“三調”成果,科學分析評價耕地後備資源潛力,逐地塊論證土壤與開發條件,劃定耕地資源戰略儲備區,優先開發集中連片的後備耕地資源,對難以或不宜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有序退耕。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管理。規範“占補平衡”,嚴格落實“占一補一、先補後占、占優補優、占永久基本農田補永久基本農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嚴格落實耕地年度“進出平衡”要求。充分利用耕地占補平衡動態監管系統,對農民建房、違法用地等占用耕地但未落實占補平衡的,以縣為單位相應扣減或凍結補充耕地指標,強化補充耕地核查等信息化監管,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最佳化占補平衡指標統籌方式,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制度。
建立耕地保護管理和補償機制。落實國家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一票否決”制度。強化“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建立常態化的考核檢查機制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政府保護耕地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突出耕地保護精細化管理,做好與林地、草地、濕地等自然資源保護政策的銜接。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加大對農產品主產區的轉移支付,加強對耕地保護責任主體的補償激勵,保障優質耕地用於糧食生產。運用土地指標交易平台,完善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價格形成機制,規範開展補充耕地指標易地交易。
(二)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
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供應強度雙控。突出內涵提升式發展,嚴格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與國土空間規劃管控,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評價,提高產業用地產出率、公共設施用地使用率,嚴格各類建設用地使用標準管控和準入審批。優先保障安居工程、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民生工程及省級以上開發區重點項目用地,堅決控制資源消耗高、環境危害大、產能過剩的項目用地。
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落實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數量掛鈎,加大存量土地消化處置力度,堅持“以存定增”,拓寬土地供給路徑,緩解增量保障壓力,落實“增存掛鈎”機制。定期開展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清理,對“批而未供”、閒置土地處置不力的縣(市、區)適時適度實施懲戒,提高“增減掛鈎”指標交易比例。加大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統籌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整治。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高質量開展。
完善土地立體開發和複合利用。建立健全土地兼容複合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政策,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管理、統籌開發利用制度,構建地下空間利用管理制度體系,促進地下空間開發。研究出台“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用地政策,推動土地資源與光能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保障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用地需求。加強立體開發節地技術、節地模式研究與套用推廣,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和空間利用效率,打造土地集約、資源共享、功能複合、服務便捷的空間利用新模式。支持存量工業用地複合利用、建築複合利用,最佳化存量產業用地轉型機制,倡導集中成片的存量工業用地區域整體轉型。
推進“標準地”改革。深化拓展“標準地”改革,探索向生產性服務業延伸,加大實施新增工業“標準地”出讓力度。完善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推進實施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供應。加強建設項目審批、用地預審、供地審查、批後監管、竣工驗收等多環節建設用地使用標準控制。
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同地、同權、同價、同責為導向,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落實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權能,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鼓勵新產業新業態利用存量用地,探索土地收儲利益共享機制。鼓勵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複合利用,合理最佳化村莊空間布局,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有序推動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探索農民“戶有所居”的多種實現形式。
(三)推進林草資源高質量保護和利用
推進森林資源管控和高質量利用。完善森林分類經營制度,加強林地分級管理,突出保護重點。強化林地定額管理,嚴格控制林地轉為建設用地。規範採伐管理,嚴格執行採伐限額和憑證採伐林木管理制度。深化集體林權改革,穩妥流轉集體林權,放活生產經營自主權。加快國家儲備林建設,利用國家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渠道和財政貼息政策,吸納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儲備林投資、運營和管理,培育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建設結構最佳化、優質高效、功能多樣的國家儲備林體系。加強國家、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和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及省級保障性苗圃建設。推動國有林區發展,完善國有林場全額財政預算管理,建立林區公益性與經營性並存機制,做優經濟林產業,最佳化林下經濟布局,因地制宜發展林藥、林菌、林禽、林蜂等種養殖基地,培育木本、草本藥材產業,推動森林旅遊、康養和自然教育產業持續發展。
推進草原資源管控和高質量利用。嚴格落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確保基本草原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功能不降低。加強國家、省級草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推動國家、省級草種質資源庫和草種生產基地建設。推進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積極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草原生態休閒旅遊勝地。構建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加強草原鼠害、病蟲害和毒害草監測、預警及防治工作。推動草原高質量發展,在滿足生態修複目標要求的前提下,改良天然草原、發展草種業和草坪產業。
強化林草生態建設。推進森林生態系統“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建設,加強林地用途管控,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確保林地保有量不減少,有效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發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碳匯功能。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植樹造林種草工程,堅持喬灌草相結合,“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大力營造混交林,因地制宜建設生物防火隔離林帶。穩步推進苗木良種化、樹種多樣化、模式科學化,提升人工林的生態穩定性和景觀豐富性。圍繞“東藥材西乾果”發展布局和“小灌木大產業”發展戰略,科學布局灌木經濟林和乾果經濟林,在綠化過程中夯實、壯大經濟林產業。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康養產業,依託九大林區等森林資源,推進森林旅遊度假、運動休閒、養老養生等多業態發展,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
(四)提升水資源保護和節約利用水平
科學“用水”,完善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貫徹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確定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斷面的基本生態流量,完成黃河乾、支流耗水指標細化,開展地下水管控指標確定工作。在水資源超載地區,對取自超載河流地表水、各超載類型地下水的取水申請,暫停審批新增取水許可;對合理的新增生活用水需求、通過水權轉讓獲得取用水指標的項目,可以繼續審批新增取水許可,但需嚴格進行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臨界超載地區應建立預警機制,暫停審批高耗水項目新增取水許可,執行嚴格的用水定額和節水標準。到2025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85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累計下降12%。
嚴格“控水”,強化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水源保護,以節水為前提,全面加強水資源節約、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等各環節管控和監督考核。在生態脆弱、嚴重缺水和地下水超採區,嚴格控制高耗水行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定期修訂用水定額標準。發揮用水定額的導向和約束作用,從嚴核定用水戶取水規模,加強用水管理,逐步將水效控制在定額範圍。
加強“管水”,實施岩溶大泉保護和地下水管控。推進岩溶大泉保護與生態修復,實施地下水用水總量和水位雙重控制。實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強地下水監控體系建設和監督管理,提高地下水監管能力建設。開展全省1∶50萬水資源評價,開展岩溶大泉水文地質及水資源承載力調查評價。劃定岩溶水超採區和孔隙淺層地下水超採區等地下水開採重點管控區。在地下水禁採區內,除應急供水外嚴禁開鑿取水井,對已有取水井限期關停。劃定汾河、御河、桑乾河、永定河、涑水河五大生態用水補給區,滿足主要河道生態基流需水。
加強“節水”,推進重點領域節水工作。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加強工業、農業和城鎮等重點領域節水提標改造,創建節水型企業和節水型園區,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形成全社會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和長效機制。推進農村生活節水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以黃河流域大中型灌區為重點的灌區現代化節水改造,建立節水型農業種植模式。深入開展工業節水減排。完善供用水計量體系和線上監測系統,強化生產用水管理。全面加強城鎮節水降損,將系統性節水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改造和管理各環節。持續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建立精細化管理平台和漏損管控體系。推進公共領域節水,開展公共機構節水診斷和節水標桿建設。
(五)統籌礦產資源科學保護和綠色開發
推進礦產資源保護和綠色開發。推進礦產資源集約化、規模化和規範化利用。有序推進煤炭資源接續配置,依法有序適度配置邊角、零星和夾縫等不能單獨設立礦業權的資源,以及已有採礦權同類礦產深部和上部資源,煤下鋁資源、共伴生資源等,進行統一規劃,實施綜合開發、整體開發,合理控制總量,堅決兜住底線。對部分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主焦煤和無煙煤)進行戰略儲備。健全礦業節約集約技術規範標準體系,加快綠色環保技術工藝裝備升級換代,推動智慧型綠色安全開採和清潔高效深度利用,激發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全省礦業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礦產資源綠色勘查。嚴格執行綠色勘查規範,完善綠色勘查管理制度,創新綠色勘查實施手段,加強綠色勘查監督管理,推動實施綠色勘查示範項目。加大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的研究與套用推廣力度,推廣“物化探無損地表”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健全礦產資源節約集約監管體系。嚴格監督管理礦山企業開發利用資源,引導企業在采、選、冶等重要環節上切實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推行礦業權人勘查開採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企業自律、政府抽查、社會監督的礦產資源監管體系。依法在“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廢棄物排放明顯減少,環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實現專業集成、投資集中、資源集約、效益集聚的礦產資源開發模式。
深化礦產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推動礦業權管理由審批制向“出讓+登記”制轉變。積極推進淨礦出讓,改進礦業用地管理政策。深化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健全礦業權交易市場監測監管和調控機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礦業高風險特點的投融資機制。
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推動非常規天然氣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三氣”綜合開發試點,加快煤層氣“增儲上產”步伐,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科學有序開發水電,加快建設垣曲、渾源等抽水蓄能電站,推進“風光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逐步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謀劃布局氫能產業化套用示範項目,積極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有序推進全省地熱能資源調查評價,摸清分布和資源家底。發展清潔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在具備生物質資源的農村地區發展區域生物質集中供暖。鼓勵煤炭企業獨立開發與聯合開發並舉,提高“採煤採氣一體化”水平。藉助國家煤鋁共採區域政策,爭取在全省範圍內推開。
推進礦山固廢資源化利用。推動煤矸石等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化和多重功能化發展,開展全省礦山固體廢棄物、尾礦及冶煉廢渣、粉煤灰等資源綜合利用調查與可利用性評價,發揮大型企業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領域的標桿示範作用,促進固體廢物減量和循環利用。推進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的回收、再利用,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的礦山企業,推進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
加強礦山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通過加強礦產資源規劃管控、完善礦業權出讓條件、最佳化礦山生產建設布局、嚴格礦產資源執法監督等,強化重大災害風險源頭防範。深入推進瓦斯、透水、頂板、衝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實施尾礦庫閉庫治理工程,建設尾礦庫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完善礦產資源管控體系。最佳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布局,合理開展重要礦產、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實施煤層氣“探采合一”制度,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能力建設,建立完善商業性勘查體制,建設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平台,科學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量調控指標。
五、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築牢綠水青山新屏障
以系統觀念科學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以重要生態區為基礎,以生態保護紅線為重點,以自然保護地為核心,築牢以“兩山七河一流域”為骨架的國土空間保護修復格局,增強山西生態系統穩定性,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本底,全力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實驗區,為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強化重要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加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聚焦增綠,繼續安排造林任務,將林草項目向“兩山”地區的81個縣傾斜,在黃河幹流4市19縣率先實現基本綠化。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6%,森林蓄積量達到1.69億立方米。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聚焦提質,不斷壯大經濟林、林下經濟和森林旅遊康養產業,統籌推進森林經營和退化林生態修復,加強天然林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聚焦“雙碳”,推進和儲備碳匯開發項目,積極支持省域森林碳匯項目納入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項目庫,參與全國碳交易。依託碳匯收益,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和生態公益補償,支持碳匯增收,實現“生態惠民”。
推進草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快推進草原保護修復,鼓勵和支持人工草地建設,促進草原生態修復與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以山地草原類、山地草甸類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加強退化草地恢復,保持原有草地生態功能。推進歷山舜王坪草原和沁源花坡草原等十大草原草甸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加強河湖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開展以“七河”“五湖”為主的河湖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加快劃定河湖空間保護範圍,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分區分類確定河湖生態安全流量目標。加強“七河”“五湖”為主的重要河流湖泊以及重點水源涵養區保護修復,嚴控地下水開發範圍和強度,推進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在山西重要河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實施保護修復工程,適度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開展生態旅遊,健全濕地保護體系,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
推進荒漠生態系統治理。針對乾旱化、沙漠化、鹽鹼化引起的土地生態系統退化問題,以防風固沙、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溝道攔沙攔污工程、坡面蓄水固土工程、固溝保塬綜合治理等為重點,推進防護林體系建設及退化人工林、退化草地修復,完善防風固沙植被建設體系,提高林草覆蓋水平。推進綜合治理,堅持以水定綠,工程、生物、保護措施結合,喬灌草立體配置,強化沙地邊緣區生態屏障建設,提升水土保持與防風固沙能力。
創建國家公園。選擇最具山西代表性、生態系統完整性、原真性的區域,創建國家公園,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維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保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維護生態安全。
創建自然保護地體系。創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森林、濕地、草原自然公園和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地(保護區、資源庫)等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科學劃定自然保護地保護範圍及功能分區,加快整合歸併最佳化各類自然保護地,開展勘界定標,制定自然保護地政策、制度和標準規範。按照調整劃定的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落實和完善自然保護地內鎮村、探礦權、採礦權、人工商品林、線性基礎設施建設等差別化管制規則。完善自然保護地監管制度,建設“天空地網”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監管體系,對自然保護地內人為活動實施全面監控,定期開展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多元化資金保障制度。
(二)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
構建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廊道。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加強候鳥重要遷徙通道和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保護和修復。加強兩大縱向(呂梁山、太行山)和四大橫向(恆山、繫舟山—雲中山、太岳山、中條山)陸生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的連通性,建成太行山—燕山華北豹重要遷徙廊道。保護修復大同桑乾河—汾河流域、雁門關滹沱河—清漳河—濁漳河兩條線路形成的水禽遷徙和魚類洄游通道,建成候鳥“中部重要遷徙地”。最佳化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護、人工繁育和基因保存體系布局,提升遷地保護能力。劃定並嚴格保護重要棲息地,科學推進華北豹種群復壯和生境改善,開展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搶救性保護。
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構建以呂梁山、太岳山—中條山、五台山及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為核心,以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為主體,以禁獵區、禁伐區、原生境保護小區為補充,以重要山脈、重要動物棲息地和遷徙路線等為脈絡,以陸生野生動物和水鳥遷徙通道為廊道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通過生態廊道和網路建設改善重要生態系統間的連通性,保障生物生存環境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進而提高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功能。加強黃河乾支流濕地、生態緩衝帶、沿岸防護林、自然保護地建設,提升生物洄游、遷徙等生態功能,構建山水聯通、功能複合的生態網路。
構建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網路。強化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自然景觀和瀕危物種種群保護,構建重要原生生態系統整體保護體系,推進核心保護區內原住居民有序遷出和退出耕地還林還草還湖還濕。強化主要保護對象及棲息生境的保護恢復,建設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保存庫、救護繁育場所。推進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管理,基於遺傳多樣性評價,制定就地、近地、遷地和離體等保護策略,建立完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體系。
(三)推動礦區生態修復和綠色礦山建設
統籌推進礦區生態修復。按照“誰開採、誰治理,邊開採、邊治理”原則,全面加強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摸清歷史遺留礦山問題現狀,科學部署廢棄礦區國土空間利用改造。探索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新模式,激發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修復的動力,加快生態修復進度。以我省黃河流域及其他重點生態功能區為重點區域,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和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推進復墾整地,傾斜支持採煤沉陷區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陡坡耕地生態治理、林草植被恢復等工程。到2025年,基本完成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修復治理工作。規範在建與生產礦山生態保護與修復管理,引導礦山企業落實“邊開採、邊治理”責任,推進在建與生產礦山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完善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長效責任機制,新建礦山在採礦權出讓時明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礦區土地和生態損毀的要求,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健全礦業權人信用約束機制,加強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義務履行情況監督檢查,全面落實礦業權人生態保護修復責任。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保護修復。
完善綠色礦山體系建設。建立綠色礦山常態化管理機制,完善綠色礦山評估指南,積極構建企業誠信體系,發揮礦業權人誠信自律和社會監督作用。開展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著力推進技術標準體系、產業模式、管理方式和政策機制創新。健全新建礦山生產標準體系,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落實老舊生產礦山改造升級政策,逐步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將綠色礦山建設從年度遴選工作轉變為常態化工作,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建、社會監督的綠色礦山建設良好氛圍。健全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完善配套激勵政策體系,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
(四)提升自然災害抵禦和防控能力
開展自然災害調查與評價。開展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建立健全災害區域綜合風險普查機制。利用基於星載、航空、地面的一體化多源立體觀測體系,開展多方法、分層次、多尺度綜合遙感調查,全面開展地質災害易發區隱患早期識別和地面驗證,加強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在全省縣(市、區)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基礎上,開展縣域內重點調查區1∶1萬調查評價及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人口聚集區重點隱患初步勘查工作,全面完成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工作。在地質災害極高和高風險區,針對人口聚集區、公共基礎設施區等開展地質災害精細專項調查,在地面沉降易發區、地下水超採區、重要城市平原區和重大線性工程區,開展地面沉降與地裂縫專項調查。
提升自然災害防災減災能力。開展以位移、應力、地下水、降雨等要素為主的立體綜合監測,建設全域全要素自然資源三維時空資料庫,推進自然資源數據採集和實體數據治理,提升氣象、地質等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搭建重點自然災害區域立體化監測平台,完善典型自然災害承災體的智慧型化探測技術。構建防災減災基礎設施網路,開展重點防災減災工程示範。
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建立省、市、縣礦山企業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資料庫和信息系統,實現全省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全覆蓋,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直接服務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加強對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的監管,強化對礦業權人落實主體責任的監督檢查。
強化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深化全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推進省、市、縣三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網路建設,提升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精準度,充分發揮地質災害防治“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制度和機制,完善格線化管理模式,繼續保持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全覆蓋,持續提升群測群防管理和技術水平。加強普適型地質災害監測點網建設,完善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網路。完善自然災害調查、評價、監測、治理技術標準,推進綜合治理水平,探索符合我省自然災害特點的治理機制和模式。
加強森林草原災害防控體系建設。構建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體系,綜合利用“天空地網”多種監測手段,提高森林草原火險預報預測和火情預警能力。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風險普查,在重點地段配置宣傳警示、檢查管控設施,推廣“防火碼”。推行格線化管理,發揮無人機、護林員、瞭望員的火情探測作用,加強隱患排查和火情早期處理。構建防火標準體系,建立安全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健全各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構建協同高效的指揮協調機制,提升綜合防控和救援能力。加強重大生物災害預防和治理能力建設,建設林草生物災害防控防治中心。
健全防災減災科教體系。強化對自然災害形成機理、早期識別、成災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支撐安全設施建設。建立多方參與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機制,開展科普宣教活動,普及災害防治基礎知識,與科普場所聯合開展以自救互救為核心的應急技能宣傳培訓,開展防災避災演練,提高公眾防災避險意識。
(五)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築牢太行山和呂梁山綠色生態屏障。在太行山區和呂梁山區堅持高標準保護,推進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營造生態功能為主的混交林,多樹種配置景觀林,“綠化彩化財化”同步推進,增綠增景增收有機統一,提高生態系統承載能力,構築黃河中游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和環京津冀生態安全螢幕障。統籌推進太行山、呂梁山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同步提速提質。完善以林長制牽引、以標準化實施、以市場化帶動的林草治理新體系。
推進“七河”流域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實施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系統修復,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湖泊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水系連通工程、岩溶大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和重要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實現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綜合治理。遵循流域單元的系統性和關聯性,順應流域上下游的生態聯繫及生態過程,加強源頭河口、上下游、乾支流、左右岸、水域、陸域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恢復受損生態系統,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加強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沿黃生態帶為重點,推進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黃土高原塬面保護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淤地壩建設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開展清河行動和灘區綜合治理,逐步恢復河流生物群落。加強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管護,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統籌規劃,坡溝梁峁川綜合治理,推進黃河流域護岸林工程、荒山綠化工程等工程建設。
實施“五湖”綜合治理工程。以晉陽湖、漳澤湖、雲竹湖、鹽湖、伍姓湖“五湖”為重點,綜合運用空間管控、水系連通、生態駁岸、生態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水生態保護、湖區生態濕地修復與整治、景觀建設和湖泊上游水系綜合整治等工程措施,維護全省的湖泊生態系統健康,推動河湖生態保護和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山水田園和城市自然宜居生態之美。
推進重要泉域保護修復工程。推進晉祠泉、蘭村泉、古堆泉等重要泉域保護修復,加快推進全省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尤其是太原、運城等地下水超采嚴重地區,採取強化節水、置換水源、禁采限采、關井壓采等措施。
實施重要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推進重點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和保護,實施濕地退還、濕地補水、棲息地修復等工程,運用工程生物技術,重建恢復濕地生物群落,構建點狀、珍珠串狀濕地生態修復空間布局。完善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濕地用途監管機制,對國家及省級重要濕地,通過設立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方式加強保護,對一般濕地通過設立濕地保護小區加強保護。
強化林草系統保育建設。持續推進以太行山和呂梁山為重點區域的國土綠化行動,提高區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構築生物多樣性保護屏障。發揮森林在改善城市環境和城市風貌方面的獨特作用,推進中部城市群、三大城鎮圈城市景觀和生態林草建設工程,增強城市碳匯和改善休閒空間。最佳化森林結構和功能,精準提升原有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碳匯能力;強化草原監督管理,加大草原保護修復力度,重點修復太行山、呂梁山、省直林區的退化天然草原和亞高山草甸。
夯實林草種苗基礎保障。推進全省4處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11處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1處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同時在最佳化布局、調整樹種結構、優勝劣汰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草種質資源庫、重點林木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草種生產基地、草品種區域試驗站的建設力度。
(六)開展碳控源增匯減排行動
圍繞“控碳源”,提升碳管控能力。制定優勢發展區域以及重要碳匯空間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標準,將碳排放控制與用途管制相結合,構建綠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落實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雙控”制度。強化建設用地總量管控,評估建設用地擴張的碳源/匯效應,切實通過低碳為導向的空間布局,控制高耗能公共建築發展,探索增加我省自然資源碳匯功能的技術途徑和方法體系。
圍繞“增碳匯”,提升碳增匯能力。強化國土空間規劃與用途管制,嚴控占用生態空間,穩定森林、草原、濕地、耕地等主要碳匯空間的固碳作用。聚焦國土綠化、礦山生態修復、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等工程,擴大植被覆蓋面積,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碳匯能力。推進河湖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強化森草撫育保護、加強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增加碳庫有機碳儲存。通過存量增量並重、數量質量統一,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推進“零碳城市、負碳農村”戰略,發展“負碳農業”,建立碳匯影響評估制度、碳匯損失或者碳匯空間補償機制,突出對高碳匯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
圍繞“減碳排”,提升碳減排能力。引導低碳產業合理布局,推進土地利用數量結構、空間布局的低碳最佳化。最佳化火電、水電、風電、光電等能源空間布局,加大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調查勘查開發力度,提升清潔能源占比。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健全資源循環利用統計核算與評價體系,服務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增長“脫鉤”的逐步實現。加強水熱型地熱資源、淺層地溫能、乾熱型地熱資源的整體勘查,摸清全省地熱資源家底,重點實施大同、忻定及運城等盆地地熱資源勘查。
強化科技支撐,建立低碳發展技術體系。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加快研發減少反芻動物甲烷排放和動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適合我省的農業秸稈與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產與利用技術;開展林草等生物固碳技術和各類固碳工程技術研究,提升固碳效果。研發土壤—植被生態系統增碳—減排技術,開展生態修復與碳負排工程化技術研發和推廣,有效增加碳匯。
六、最佳化資源要素配置增強重大項目新支撐
在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處理好守底線與促發展的關係,確保重大戰略有效實施和重大項目及時落地,發揮自然資源要素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
(一)提升重要區域自然資源支撐能力
最佳化重要區域發展布局。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質量提升、高效開發為總體目標,圍繞全省“一群兩區三圈”發展新格局,將規劃指標向重點發展區域傾斜。著力推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兩大引擎重要區域的資源配置、要素支持和公共服務。新增空間要素重點向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集聚。在節約集約用地前提下,充分預留規劃國土空間,促進形成協同發展。推進和完善“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深化“標準地”模式,提高省級以上開發區出讓“標準地”宗數占本開發區工業用地的比重。統籌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等一系列國家和省級發展重要區域資源要素支持,優先保障國家戰略空間落地。
強力支持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科學劃定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內市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在符合三條控制線管控規則下推進市場主體倍增,保障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推進雄忻高鐵、太忻大道、國道108線改道、滹沱河供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報批工作,打通忻州南融東進重要廊道。重點保障大盂新城、忻州經濟開發區、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用地需求。
服務“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建設。立足礦產資源稟賦,突出地域資源特色,堅決當好能源革命排頭兵,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深化礦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布局先進接續產能,加快煤礦智慧型化改造,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有序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制定中長期煤炭安全高效開採和清潔高效利用發展戰略,最佳化煤炭資源開發布局,科學開發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資源,支持綠色智慧型煤礦等先進產能釋放。大力推動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開發,建設國家非常規氣產業化基地。全力構建現代煤化工產品體系,破解資源型經濟困局,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革命興煤”之路。
(二)強化重大項目要素支撐能力
增強重大項目建設支撐能力。完善“地等項目”保障機制,強化用地計畫指標執行預警和年底調劑使用,創新規劃指標管理方式,將省級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規劃指標比例提高至總指標的40%,用於保障省級以上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開發區、“六新”和民生、環保及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和重大戰略實施。全力保障省級以上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用地,所需規劃指標優先安排留省統籌指標,強化省際、市域間空間聯結。全省優先考慮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用地需求,對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的重點產業鏈條、重大產業集群、重點企業項目用地以及跨區域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實行計畫指標傾斜。堅持項目跟著規划走、要素跟著項目走,重點做好開發區項目用地保障,創新供地模式、改善審批流程,加速項目落地。加強重大項目服務,市縣規劃應統籌各類區域基礎設施布局,合理引導線性基礎設施共用點位、線位,減少對國土空間的分割,對未明確選址的重大項目,做好空間和通道預留。
最佳化鄉村振興空間布局。分區分類推進鄉村振興,重點推進“一群兩區三圈”盆地區域城郊融合類和集聚建設類村莊發展,在歷史文化遺存集聚區和呂梁山、太行山生態優良地區重點促進特色保護類和整治提升類村莊發展,“兩山”生態敏感脆弱地區引導村莊搬遷撤併,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引導村莊逐步搬遷。強化村莊規劃編制與引領,為鄉村振興提供支撐保障。
保障鄉村建設用地需求。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三大戰略、五大平台、十大產業集群建設等鄉村產業用地。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實行負面清單管理。規範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治等方式,將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於鄉村產業發展,探索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狀”供地。建立健全土地徵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縮小土地徵收範圍。全面落實設施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政策,促進農村建設用地複合利用,拓展空間複合使用功能,按照規劃要求和用地標準,改造建設民宿、創意辦公、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農業農村體驗活動場所。
發揮自然資源政策優勢助推鄉村振興。做好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布局安排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村民住宅用地,暢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鄉村振興產業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計畫指標繼續向原國家級貧困縣傾斜支持,持續推進增減掛鈎節餘指標易地交易工作。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對地質災害治理搬遷項目實施傾斜支持。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合理確定入市地區。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工作,落實好土地出讓收益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
支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土地政策,健全城鎮建設用地同吸引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規模掛鈎機制。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完善農戶“三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提升城鎮人居環境品質,增強城市防範公共衛生風險的能力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能力。
完善住宅用地保障政策。統籌新增和存量土地,穩定住宅用地供應量,最佳化土地供應結構。完善支持房地產調控的土地政策,適當增加政策彈性,保持住宅用地充足有效供應。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土地政策,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企事業單位依法取得使用權的非居住存量土地通過自建或與其他市場主體合作建設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將閒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在符合規劃、權屬不變、滿足安全要求、尊重民眾意願的前提下,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七、夯實重大基礎工作提升自然資源治理新效能
(一)構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
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業務體系建設。構建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監測技術體系。制定形成較為完善的基礎調查監測、專項調查監測、資料庫建設、分析評價等系列調查監測技術規範和標準。開展調查監測成果數據整合,完成資料庫及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形成自然資源管理的“一張底版、一套數據和一個平台”,按需及時提供調查監測成果套用服務。
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適時開展全省自然資源調查和專項調查,掌握重要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權屬、保護和開發利用狀況。有序推進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全面開展省級自選礦種資料庫清理和礦區礦山資料收集,推進省級自選礦種外業調查和信息核查,完成成果數據匯總集成。
建立自然資源動態監測機制。開展自然資源全覆蓋動態遙感監測,監測結果用於年度變更調查、年度督察與執法以及各類年度考核等。實施衛星遙感動態監測,利用衛星遙感影像比對,開展土地利用在內的各類自然資源變化情況監測,按需開展耕地保護、地理國情、重點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狀況監測等專題監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測網路。實施多源數據綜合監測,多角度、多層次分類劃定監測格線區,綜合套用光學衛星遙感、雷達、無人機等多源數據對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開展精細化綜合監測,探索開展自然資源固碳監測。
健全調查監測支撐體系。推進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建設,以數字高程模型等基礎地理信息為基底,加快國土調查、自然資源監測、地質調查等各類調查監測成果的數據融合,逐步建成標準統一、相互關聯、實時更新、可量測的全省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及配套管理系統,實現自然資源的一體化三維管理。加強調查監測裝備能力建設,強化雷達、高光譜等新型遙感技術探索套用,拓展“網際網路+”、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套用研究,構建“天空地網”一體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
(二)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
加強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加快構建高精度、三維、動態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提高山西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SXCORS)服務能力,推進區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模型持續最佳化,促進高精度位置服務社會化套用,持續開展全省測量標誌日常巡查維護和動態信息化管理。統籌航空航天遙感資源,建立省級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統籌服務平台,逐步形成省級遙感數據按需保障能力。建立數據快速更新機制,持續做好基礎數據更新,推進全省統一的高精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建設,分級分要素開展省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獲取,實現五年全省更新兩次。逐步建立基礎地理信息分要素動態更新機制,探索建立省市縣三級協同分工採集、聯動更新、信息匯聚的新機制。
提升基礎測繪服務能力。打造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天地圖·山西”由單一地理信息服務向綜合地理信息服務轉變。健全共享交換措施,提升“地理信息+”技術融合能力,為用戶提供常態化、多元化的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和服務。增加地圖產品社會化供給,拓展鄉村級標準地圖,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標準地圖體系。建立政務工作用圖保障機制,開展政府系列工作用圖年度更新工作。回響省重大戰略、重大項目建設要求,出版一系列綜合性和專題性地圖集。提升應急測繪保障能力,支撐政府各部門和社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測繪地理信息需求,提升應急測繪技術和裝備水平,服務全省域突發事件應急測繪需求。
增強自然資源保障能力。構建省市縣三級新型測繪數據生產及服務技術體系,加快推進實景三維山西建設。按需豐富地下空間、“七河”“五湖”等區域雷射點雲、水下地形數據等新型測繪產品,構建覆蓋全省的實景三維地形級地理場景和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精細城市級地理場景。建設山西省時空信息資料庫,開展空間知識基礎設施頂層設計,創新發展時空智慧型對數字經濟的科技推動力,提升山西省地理信息服務能力。融合自然資源時空動態大數據與位置服務,聚焦智慧產業,服務智慧城市。著力打造區域一流地理信息高科技園區、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區。
提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能力。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完善省市縣“統一規劃、分級實施、縱向聯動、橫向共享、協同更新”的新型基礎測繪組織模式。構築地理信息安全底線,改進基礎測繪安全保密工作,強化地理信息保密處理技術推廣,最佳化現有成果管理及共享交換辦法。持續推進測繪“放管服”改革,健全地理信息市場信用體系和監管體系,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快推進“多測合一”改革,實現工程建設行政審批涉及的各階段測繪事項“一次委託、聯合測繪、成果共享、平台聯審”。推進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抽查機制。
(三)加強基礎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工作
深化基礎地質調查。以基礎地質調查空白區、主要經濟區和主要成礦區為主要工作區域,部署開展區域地質調查與基礎地質數據更新、三維地質填圖、地表基質與系統演變基礎地質調查、區域地球物理與化學調查,強化基礎地質數據集成與套用研究。
加快戰略性礦產勘查行動。加大對煤層氣、頁岩氣、乾熱岩、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的勘查力度。以鐵、銅、鋁、鋰、金等緊缺戰略性礦產為重點,以重點成礦區(帶)為重點區域、實施省地勘基金項目,加大已知礦集區、礦區深部和外圍找礦力度,為戰略性礦產找礦圈定找礦靶區。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成礦理論、找礦預測方法和勘查技術研究。對資源潛力大的地區,加大勘查力度,增加探明資源量;對已探明資源地區和老礦深部,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可采儲量。
(四)提高管理服務效能和信息化水平
創優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圍繞“無差別、無障礙、無後顧之憂”“可預期、可信賴、可發展”的“三無”“三可”目標要求,開展營商環境最佳化提升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推進“網上審批”擴圍提速,實行“網上交易”公開聯動,升級最佳化“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大力推廣“房證同交”“地證同交”改革,推動“標準地”制度化規範化,完善最佳化“三網兩同一地”改革路徑,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持續最佳化審批服務流程。建立以入口網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自然資源政務服務”系統,形成政務服務和社會監督網路化機制。將市縣審批業務納入三級聯辦平台,實現全業務全流程網辦,實行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實施小時制辦結。重點完善自然資源網上交易平台,升級網上交易和監管套用,建設自然資源市場供需、交易、監管、服務一體化平台。建立自然資源系統申請事項清單、申報條件清單、資料要件清單和審查內容清單,認真落實大廳之外無審批、清單之外無事項、流程之外無環節、指南之外無材料。修編完善新版行政審批服務指南,積極推廣電子證照和“一事一碼、一件一碼、一證一碼”智慧型服務。
強化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圍繞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的行使,整合土地、地質、礦產、測繪地理信息多套網路等基礎設施資源和各類資料庫,按照統一的標準構建自然資源大數據體系。建立安全高效自然資源“一張網”、三維立體自然資源“一張圖”和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推動建成自然資源智慧型決策和一體化規劃、審批、監管、決策套用服務體系。持續建設“網際網路+山西省自然資源大數據云平台(山西省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構建業務全覆蓋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自然資源監管決策、“網際網路+自然資源政務服務”三大套用體系。
八、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開創自然資源發展新局面
聚焦自然資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系,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
(一)加快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明確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任務目標。配合自然資源部開展省域內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以及河流、生態功能重要的濕地和草原、天然氣、稀有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空間的統一確權登記工作。開展除自然資源部直接確權登記之外的省域內各類自然資源所有權和所有自然生態空間的確權登記。
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分層級、分階段有序開展省內各類自然資源的確權登記工作,先行完成省內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適時啟動非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逐步實現全省國土空間內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全覆蓋,清晰界定各類自然資源所有權主體,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劃清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劃清不同集體所有者、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的邊界。構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體系,推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建立自然資源登記“一個簿”、產權管理“一張圖”、登記信息“一張網”,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提供基礎支撐和產權保障。
最佳化“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和數據連通模式。逐步推動主流業務“一次都不跑、全程網上辦、隨時可辦理”。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開展不動產登記業務“域內通辦”試點,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域內通辦、就近能辦”,並逐步推廣到“一群兩區三圈”域內通辦,為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奠定基礎。實現不動產登記同步生成電子證書(證明),加快完善不動產登記資料庫建設與更新,提高共享查詢運用能力,穩步推進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
(二)促進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
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擴大國有建設用地有償使用範圍,加快出台全省國有森林資源資產和草原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案。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放活宅基地使用權,深入探索“三權分置”的有效實現形式。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進一步規範、完善和調整與競爭性出讓相關的探礦權、採礦權審批方式,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構建自然資源領域市場配置體系。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自然資源市場配置體系,完善建設用地(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土地二級市場網上交易,加強煤炭、煤層氣、煤下鋁、地熱和砂石礦等礦產資源交易市場政策創設,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市場,進一步規範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和增減掛鈎指標交易市場。統籌推進全省自然資源資產服務體系建設,初步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市場信用體系,促進自然資源資產流轉順暢、交易安全、利用高效。
完善自然資源網上綜合交易監管平台。打造集自然資源網上交易、統一監管、分析預判、綜合指揮等多種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管理平台。科學配置自然資源網上交易,遵循“統一規則”“統一監管”要求,做到全省自然資源交易應上必上。開展自然資源信息化監管,融合視頻監管、流程監控等高科技手段進入監管平台,對網上交易進行實時監測,同時實現對私挖盜採礦產資源、違法亂占耕地等內容全網實時監管。實現自然資源綜合指揮,通過信息化採集和大數據綜合運用,實現對全省自然資源大數據實時分析研判,為全省自然資源巨觀決策提供強力支撐。
(三)強化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
建立健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健全完善多部門協作的自然資源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構建聯合執法責任體系。會同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部門建立自然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完善聯席會議、聯合執法、案件法律監督、重大案件會商督辦等制度。探索建立土地執法查處方面的公益訴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與自然資源執法協作配合機制,實現行政處罰與民事公益訴訟優勢互補。探索建立涉水領域聯合執法工作機制。
完善自然資源長效監管機制。建立健全“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長效監管體制。探索建立企業違法公示和自然資源執法“黑名單”制度,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建立健全非法違法採礦信息直報機制。推廣建立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對重點監管區域實施全方位、多角度視頻動態監管和實時預警。加強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推動領導幹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責任。壓實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執法責任,整合最佳化執法隊伍,推動執法重心下移,提高自然資源執法監管效能。加強定期監測和動態監管,強化與日常監管的銜接,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完善立案查處、掛牌督辦、公開通報、衛片執法等工作體系。
加強執法監督信息平台建設。依託綜合執法監管信息平台,將衛星遙感監測、實時視頻監控、移動終端、“三調”數據等信息貫通,構建省市縣三級上下互通、信息共享的一體化自然資源執法智慧型監管平台,對違法線索發現、報告、核查、移送、查處、整改等全過程留痕,實行數據化管理,形成監管閉環,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執法、執法過程實時監管。
啟動省級自然資源督察工作。對市縣政府落實耕地保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生態保護紅線、林地資源保護、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配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在山西開展的督察工作,組織、指導、監督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組織自然資源領域重大問題專項督察工作。
健全自然資源法律法規體系。根據修訂後的土地管理法,完善我省相關實施辦法。配合國家開展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條例的修訂工作,適時開展我省相關配套法規的起草修訂工作。繼續加強自然資源重點領域立法,配合自然資源部推進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自然保護地等立法工作,出台相關政策性檔案。
(四)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
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針對全民所有的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等六類自然資源資產,在省級和試點市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統一行使、分類實施、分級代理、權責對等”的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加強對統一履行所有者職責的統籌謀劃,制定統一規劃、統一考核監督、統一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情況。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處置配置和收益管理機制。構建統一完善的各類自然資源處置配置規則,制定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政策並組織實施。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的實物量清查、經濟價值估算、資產資料庫建立、負債表編制,建設省級資產清查價格體系,探索核實國家所有者權益。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價格評估制度和資產審核制度,建立自然資源等級價格體系和政府公示自然資源價格體系。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收益管理制度,配合中央調整地方收益分配比例和支出結構。
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考核評價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考核機制,建立代理人向委託人報告受託資產管理及職責履行情況的工作機制。建立政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制度,接受權力機關監督。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信息公開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充分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監管平台,提升監督管理效能。落實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賠償責任,加強考核監管。
(五)創新生態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建立生態產品調查監測機制。以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為主體,加強森林、灌叢、荒漠、濕地、草地、耕地、水流等生態資源調查能力建設,摸清各類生態資源和產品數量質量等底數,形成生態產品清單,建立生態產品分類體系和生態產品目錄。
創新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開展以實物量為重點的生態價值核算,通過市場交易、經濟補償等手段,探索不同類型和地域生態產品經濟價值核算方法和調節係數,推進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化,明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標體系和算法等,推進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化和核算成果套用。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基礎上,進一步納入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成本,開展經濟生態生產總值核算工作。探索經濟生態生產總值核算,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等區域開展試點,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範基地。
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制度,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培育新經濟、新業態。因地制宜推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延伸生態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造旅遊與康養休閒融合發展的生態旅遊開發模式。
促進生態產品價值保值增值。做好生態產品認證宣傳工作,支持具備條件的認證機構開展生態產品認證,提升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完善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流通全過程監督體系,推進區塊鏈等新技術套用,實現生態產品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查。
明確生態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清晰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劃清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明確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完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市場規則,規範市場建設,明確受讓人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資產的要求。
健全森林、草原、耕地等分類補償制度。完善以森林、草原、濕地、耕地、水等生態資源為實施對象的分類補償制度,構建以收益者付費為基礎,政府與社會各方參與的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格局。探索對公益林實施差異化補償,按保護等級制定分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統籌考慮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的規模及保護成效,確定補償分配因素及權重;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生態治理補貼制度。
加大縱向生態補償力度。加大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堅持生態補償力度與財政能力相匹配、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相銜接,將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納入生態補償轉移支付範圍,繼續對生態脆弱區給予生態補償。結合中央政策調整,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分配機制。
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鼓勵生態產品供給地和受益地、流域下游與上游自願協商建立橫向補償關係。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等不同領域生態補償標準體系,建立流域上下游地區有效的協商平台和補償機制。
九、強化科技引領打造自然資源創新新引擎
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強自然資源領域理論研究和重大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套用,提升認識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促進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綠色發展。
(一)研究重大基礎科學問題
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研究。開展重大基礎地質、鋁土礦勘查與綜合利用、煤鋁工業固廢無害化處理、水資源調查與評價,開展“煤下鋁”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煤系地層及鋁土礦中鋰礦和“三稀”元素開發利用關鍵技術攻關,以及鐵、鋁、金、銀、銅、石墨等礦種成礦規律研究和找礦預測,推進清潔能源探采技術創新,探索“探采一體化”發展道路,加快推動礦業開發板塊發展。
加強公益性地質勘查研究和古生物保護髮掘。開展地球科學基礎理論、深部結構探測和深部找礦技術方法研究,突破深地探測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研究,建立國土空間定量評價技術指標體系,研究制定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標準和地方規範,做好礦產資源國情調查、資源基地調查評價,加強先進採選冶技術與裝備的推廣套用和創新。切實有效地保護好古生物化石的地質自然遺產,提高其科學價值,並及時將科研成果引入保護管理工作中。
加快自然資源領域核心技術研究。以國土“三調”數據為基礎,實施全省林草碳匯計量監測和評估,建立林草碳匯資料庫,紮實開展林草助力“雙碳”戰略研究,探索開展林草碳匯價值核算,組織開發林草碳匯關鍵技術。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深化能源革命,科學規劃全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開展晉北地區高溫地熱成礦理論研究,開展地熱能地質試驗示範、高效發電、梯級利用等科技攻關。在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耕地資源保護、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戰略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煤系氣抽采技術、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套用中取得關鍵技術新突破,引領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以科技創新推進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激發自然資源科技創新
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科技創新。加強耕地資源要素耦合科技創新,加快研發耕地質量改良技術,探索耕地質量提升技術體系。加強國土空間最佳化開發技術創新,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要素、結構、功能、格局探索研究,創新大數據支撐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最佳化建設用地空間布局與規模控制方法。加強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技術創新,深化國土空間多元要素耦合機制研究,建立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技術體系,研發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新材料、新裝備。
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科技創新。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五水綜改”等,積極開展節約用水、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修復、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旱災害防禦、農村水利、水土保持和智慧水利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強工業、農業、城鄉節水改造,大力推廣工業節水工藝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加大城市再生水、中水、礦井水、雨水等非常規水的利用力度。加強重點管控區水環境綜合治理,明確不同重點管控區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強化開發區、產業園區等水污染治理,建設高標準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礦產資源保護和利用科技創新。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研發,推進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煤氣化技術突破,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提高煤炭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開展難選冶、低品位礦、共伴生礦的選礦與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發。加大煤層氣、頁岩氣、緻密氣“三氣”綜合勘探綜合開發力度,示範推廣中深層地熱能“采灌一體化”和“取熱不取水”等新技術,開展中高溫地熱能高效發電、地熱梯級利用等技術攻關。升級礦山開採、選礦、加工工藝技術裝備,推進能源清潔生產和推廣先進適用的采、選、冶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
林草資源保護和利用科技創新。突破林草生態保護與修復、林草資源高效培育與可持續經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建設關鍵技術瓶頸,不斷提升生態治理水平,提高林草資源培育和質量效益。著力健全和完善森林、草原、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體系。推進野生動植物資源科學研究,加強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推進遺傳資源產業化開發。積極探索構建林草資源管護的長效機制,加快現代化信息技術套用。
煤層氣等“三氣”科技創新。加強深部煤層氣勘查開發關鍵技術研究,探索適合深部煤層氣開發的關鍵技術。加強中低階煤煤層氣高效利用研究,探索適合中低階煤儲層煤層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創新研發基於大數據動態資料庫分析評價的“地質工程一體化”煤層氣資源高效開採技術。加強煤層氣勘查開發利用、煤礦瓦斯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推進煤層氣等“三氣”資源優質優用、分級利用、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推進煤層氣先進勘探、開發技術的套用,提升地面抽采技術、采動卸壓抽采、採空區抽采一井多用技術。
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防治科技創新。基於地質災害風險調查成果,試點探索形成“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制度、責任體系和技術方法,創新地質災害風險管理方法。基於物聯網及現代感測器技術,持續攻關研發低功耗、低成本、適應複雜環境、能夠反映災害變化特徵及影響因素的普適型監測儀器。研究高易發區和極高、高風險區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地質災害綠色新型防治、重大地質災害應急協同等技術。開展森林草原雷擊火防範防控科技攻關,提升沙塵暴應急處置的科技支撐能力。
加強自然資源科技成果轉化套用。落實國家“一核兩深三系”自然資源重大科技創新戰略,在資源能源探測勘查、自然資源監測監管、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培育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水平和效能。加快自然資源衛星遙感、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深地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先進適用技術和成果推廣套用。加強自然資源領域標準體系建設,促進科技進步、技術融合與成果轉化。
(三)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增強自然資源的科技支撐能力。圍繞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逐步建立與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切實增強對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從優勢領域建設和核心支撐業務需求出發,培育自然資源標誌性科技成果,進入國家同類成果前列。持續推進貫通部—省—市—縣的衛星套用技術體系建設。推進自然資源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制定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權屬和資產管理、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修復、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其他自然保護地等領域地方標準。依託自然資源部“礦業城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資源環境與災害監測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煤與煤系氣地質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從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環境保護與污染處置、地下開採空間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開展關鍵理論與技術攻關。
提升自然資源的協同創新能力。提高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技術,提升自然資源價值,包括調查研究、確權登記、資源有償使用的建立,加快建設和完善自然資源監管平台體系、交易平台等,推進建設“一張圖”“一張網”“一平台”等工作。探索建立自然資源系統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將科技成果創新轉化業績納入單位績效考評體系,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定、崗位管理等重要依據。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融合發展,加強與優勢高校、企業合作,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揭榜掛帥”機制,組建跨學科研發團隊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裝備研製和成果轉化。
(四)開展多渠道交流與宣傳
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積極開展國土空間規劃與綜合整治、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生態保護修復、耕地生態保育與碳中和、自然資源資產、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等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促進人才交流合作,圍繞自然資源重點和關鍵領域,積極尋找引進國際、國內專家開展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合作機制,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建設,鼓勵科技人員和專家參與重大科技合作計畫和項目。
開展多層次宣傳教育。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習宣傳,組織好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世界濕地日、植樹節、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活動,創新科普形式,打造山西特色自然資源科普品牌。深入開展自然資源“八五”普法教育、國情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自然資源保護和節約利用意識,充分發揮山西地質博物館、山西寧武萬年冰洞國家地質公園等自然資源科普基地以及省土地學會、省地質學會、省測繪學會等相關學會作用,建設自然資源科普網路體系。
十、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部門協調和上下聯動,凝聚全社會力量,紮實有序推進本規劃確定的重點目標任務落地生效。
(一)加強規劃組織領導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規劃組織實施的全過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完善權責明確、協調統一的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體系。
(二)建立規劃實施機制
建立廳際協調機制,制定分工實施方案,加強規劃宣傳解讀,協調推動規劃實施。市級政府要編制本地區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或實施方案,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縣級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編制相關規劃或實施方案。自然資源有關年度計畫要貫徹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科學設定年度目標,做好年際平衡。
(三)加強規劃銜接協調
加強與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和部門行業專項規劃的銜接,在自然資源重點領域制定實施一批專項規劃或實施方案。加強中期財政規劃和年度預算、政府投資計畫與本規劃實施的銜接協調,依據財力可能,分階段、分步驟實施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推進規劃管理信息化,探索建立規劃重大項目管理制度。
(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在自然資源領域轉移支付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等方面向山西傾斜。創新投融資模式機制,充分發揮各級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統籌協調各類財政資金,運用好開發性政策性金融貸款、政府債券等金融舉措,為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提供財力保障。
(五)做好實施評估檢查
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相結合、自我評估與第三方評估相結合,定期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總體評估和專題評估。建立規劃任務清單,健全規划動態評估、跟蹤、預警機制,加強規劃實施情況檢查,檢查結果納入各有關部門、當地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充分發揮審計機關、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作用。
(六)凝聚社會力量參與
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完善信息公開、意見徵集、民眾監督等制度,切實維護公眾在規劃編制實施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自然教育。開展優秀自然資源科普成果評選,推出一批優質自然資源文化產品,推進自然資源領域智庫建設。創新和豐富宣傳形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對規劃主要內容、實施成效開展宣傳,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為規劃順利實施和成果維護營造良好氛圍。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月10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