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原因
餵養不當
長期攝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輔食;人工餵養者,食物的質和量未能滿足需要,如乳類稀釋過度,或單純用澱粉類食品餵哺;突然斷奶,嬰兒不能適應新的食品等。
飲食習慣不良
飲食不定時、偏食、反芻習慣或神經嘔吐等。
疾病因素
早產和
雙胎易引起營養不良,宮內感染,孕母疾病或營養低下,
胎盤和臍帶結構與功能異常均可導致
胎兒營養不足和宮內生長阻滯,為嬰兒營養不良的先決條件。
重度營養不良大多由於多種因素所致。
病理生理
輕度營養不良的病理改變僅為皮下脂肪減少、
肌肉輕度萎縮,機體其它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尚不明顯。重度營養不良則常有腸壁變薄、
黏膜皺襞消失,心肌纖維混濁腫脹,肝臟脂肪浸潤,淋巴和胸腺顯著萎縮,各臟器均見縮小,從面產生一系列理生理改變。
由於糖元不足或消耗過多常致
低血糖症。體內脂肪大量消耗,使血清膽固醇下降。蛋白攝入不足而消耗增加形成負氮平衡。細胞外液常呈低滲狀態,血鉀,血鈣偏低,常並有鋅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
消化液及酶分泌減少。活性減低,影響各種營養素消化吸收。
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搏出量減少,
血壓偏低,脈搏細弱。腎濃縮能力減低,
尿比重下降。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失常,運動和
語言發育遲緩。細胞和體液
免疫功能低下,易並發各種感染,
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反應。
疾病表現
主要表現為脂肪消失,
肌肉萎縮及生長發育停滯,同時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統的功能紊亂,降低人體的抵抗力,給很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疾病分級
按輕重可分三度:Ⅰ度為輕型,Ⅱ,Ⅲ度為重型。
Ⅰ度營養不良:
精神狀態正常。體重低於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為0.8厘米-0.4厘米,皮膚乾燥,身高不影響。
Ⅱ度營養不良:精神不振,煩躁不安,肌張力減弱,
肌肉鬆弛,體重重低於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於0.4厘米,皮膚蒼白、乾燥,毛髮無光澤,身高比正常減低。
Ⅲ 度營養不良:精神萎靡,嗜睡與煩躁不安交替出現,智力發育落後,
肌肉萎縮,肌張力低下,體重低於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額部出現皺紋,呈老人樣面容。皮膚蒼白、乾燥、無彈性,毛髮乾枯,身高明顯低於正常,常有低體溫、脈搏緩慢、
食欲不振、便秘、嚴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現
營養不良性水腫。
疾病分類
小兒營養不良的分類:
①原發性營養缺乏病。由膳食中的營養素不足造成;
②繼發性營養缺乏病。原因較多包括:機體對
營養素的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障礙;機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增加;機體排泄營養素增多;體內營養素分解加劇等。其中以
營養素攝入不足和吸收不良為引起營養不良的主要人才原因尤其經過是機體處於生長發育、妊娠、授乳和同時疾病狀態時對營養素的需求增加若營養素的攝取不足更易造成營養不良。
疾病預防
1、長期營養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對外界反應遲鈍,不喜歡活動,很少與人交往,
頭髮枯黃稀疏,皮膚乾皺,口角發炎,舌苔光剝,四肢清冷,體溫偏低,經常發生各種感染炎症。家長如果注意觀察,不難早期發現孩子營養不良的情況,應儘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2、母乳是小兒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餵養,注意餵養方法,按年齡及時添加輔食,掌握先稀後乾,先素後葷,先少後多的原則。1歲左右
斷乳,給予易於消化而具有營養的食品。
3、注意戶外鍛鍊,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增強體質。
4、按原有之飲食逐漸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過多;如有
消化不良症狀出現,應酌量減量。
5、注意質、量之合理分配。
6、不定時到醫院或給中醫檢查,發現問題,建議用中藥和藥膳或食療調理,畢竟中醫是治根的,西藥治表筆治根,副作用也比較大。
疾病治療
中藥及偏方
1、取黃鱔魚1條,雞內金10克。將鱔魚去內臟,切塊放碗中,加雞內金,蒸熟後食用。
2、紅薯葉30克,雞內金10克,煎湯,調味服。
3、人乳拌麥芽,煎湯服。
4、山楂數個,紅糖少許,煎湯服。
5、鵝不食草3克,燉豬肉食用。
7、鮮蚌肉500克,先用冷開水洗乾淨,放入白糖100克浸1小時,取汁。每服3湯匙,每天3次。
8、核桃仁2個,神曲25克,水煎加紅糖適量,口服。
9、
針刺療法:針刺中脘、天樞、
氣海、足三里,配合刺雙手
四縫,出針後擠出黃色液體,用清潔消毒棉花試乾,隔日一次,有健脾
胃消積滯作用。
10、敷內關穴法:桃仁、杏仁,生山梔各等份,冰片、樟腦少許。將三味藥共研細末後,加入冰片,樟腦混勻備用。取藥15-20克,用雞蛋清攪拌成糊狀,乾濕適宜,敷於雙側內關穴,用紗布包紮24小時,沒次間隔2-3天。
11、敷腳心法:
疳積草15克、姜、蔥各50克。將上藥搗爛,加入鴨蛋白1個攪勻,外敷腳心一夜。隔3天一次,每療程5-7次。
12、
敷臍法:皮硝100克,用布包好後扎於臍部,以消積滯。
西藥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藥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
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習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
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混淆疾病
1、進行性
脊髓性肌萎縮: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脊髓前角細胞變性。臨床也表現為肌萎縮與無力,病程呈逐漸進展。但常見肌束顫動,肢體遠端肌萎縮也多較為明顯,
血清酶學檢查多無異常,肌電圖特徵是神經原性損害。
3、重症肌無力:晚期可有肌萎縮。但肌無力為波動性,常晨輕暮重,抗膽鹼酯酶類藥物試驗陽性。血清
肌酶無升高,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多為陽性。
肌電圖檢查時以重複頻率刺激神經,可見動作電位波幅漸減。
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抗膽鹼酯酶類藥物治療有效。
並發疾病
3、
鋅缺乏症 生長發育遲緩,頑固性
食慾缺乏,骨骼發育障礙,嚴重者呈侏儒狀態。並有肝大、貧血、皮膚粗糙和
色素沉著以及性發育障礙等。
4、自發性
低血糖症 重症營養不良患兒,有時突出現出汗、心慌、脈搏減慢、呼吸暫停等自發性低血糖症,多在夜間發作,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