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家族

孟子家族

孟子家族為公元前372年開始往後所有孟子後裔的總稱。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戰國時期魯國(今屬山東省鄒城)人,貴族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子家族
  • 始祖:孟子
  • 時間:公元前372年
  • 居住地:山東
始祖,名裔,家譜,總序,世系,

始祖

孟子:華夏族,約出生公元前372年,即孟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權貴慶父的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著有《孟子》一書。
從孟軻至以後的二十代均為單傳,他們是孟軻-仲子-睪-寓-舒-之後-昭-但-卿-喜-鎡-興-嘗-展-戫-敏-光-康-宗-揖-觀,孟觀即為孟軻的第二十代孫。觀生二子,長子曰嘉、次子曰陋。嘉又生二子,長子曰懷玉,次子曰龍符,他們是孟軻的第二十三代孫。從孟懷玉以下十代,即孟軻的第三十三代孫又均為單傳,即懷玉-表-斌-威-恂-儒-景-善誼-詵-大融-浩然。浩然即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他是孟軻的第三十三代孫。孟浩然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曰云卿,次子曰庭玢。長子云卿又生二子,長子曰簡,次子曰華,他們是孟軻的第三十五代孫,但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浩然次子孟庭玢的孫子—孟郊(唐代大詩人)之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三十六代繼承人。孟常謙生二子,長子曰遵慶,次子曰元陽。遵慶生一子,曰孟琯,琯生二子,長子曰方立(北支孟氏),次子曰方遷(南支孟氏),他們是孟軻的第三十九代孫。
明朝建文二年,惠帝欽賜孔氏八字行輩:“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以供取名。明崇禎元年,原行輩已經不夠用,經65代衍聖公孔胤植奏準續十字,取名行輩:“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清同治二年,原行輩亦已經不夠用,經75代衍聖公孔祥珂奏準續十行輩,即“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8年,76代衍聖公孔令貽又曾擬二十行輩,但未及上呈而逝世。民國9年10月由其遺孀陶夫人召集合族,議定先公所擬二十行輩,咨請北洋政府內政部核准公布。新擬行輩為:“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長,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孟氏自58代(即“公”字輩)起始用此行輩。
而“弘”字避清高宗諱改為“宏”;“胤”字避清世宗諱改為“衍”。孟子的後代,亦仍有依其分支,而使用不同的派語。

名裔

第10代 孟喜 -東漢今文經學家
第13代 孟嘗 -先後任東漢會稽郡戶曹吏和合浦郡太守
第17代 孟光 -先後任東漢講部吏,蜀漢議郎符節令屯騎校尉長樂少府大司農
第19代 孟宗 -古代流傳行孝模範,二十四孝之一。歷任孫吳監池司馬、吳令、豫章太守,遷光祿勛御史大夫司空
第21代 孟觀 -仕西晉,歷任殿中中郎、黃門侍郎、積弩將軍、上谷郡公和安南將軍
第33代 孟浩然 -唐代著名詩人,其詩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
第35代 孟郊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長孫。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最著名的一首詩是《遊子吟
第67代 孟毓溪 -北京著名的綢緞店“謙祥益”的創始人
第69代 孟繼笙 -字洛川,北京著名的綢緞店“瑞蚨祥”(八大祥之首)的創始人
第74代 孟繁貴 -當代有名的相聲演員

家譜

總序

行輩的作用是 “分尊卑,定表字,別長幼。”孟氏按行輩起名始於明代,從明景泰年間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孫孟希文被授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算起,從次,孟子後裔開始授世職。當時,立了 “希、言、公、彥、承、 弘、聞、貞、尚、胤”十個子輩,後來,為了避清高宗(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之諱,改 “弘”,為“宏” ,為避清世宗(雍正)愛新覺羅胤禎之諱,改“胤”為“衍”。明末,又立了“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十個字輩。清統治四年(1865年),孟氏修譜時又立了“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十個字輩。民國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二十個字輩,並咨請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核准,登報周知。這樣,從孟軻孟繁驥共經歷了74代,到“昌”字輩共105代。《孟子世家譜》明確記載了“分派以十一,別戶以二十”,這“十一派”、“二十戶”的孟氏後裔,是孟子的嫡傳子孫自46代,即復興祖孟寧的兩個兒子,宗子孟存,次子孟堅,經過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輩,總計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誠、克昭、克威、克珏、克寬、克尹、克繼、克緒、克縉、克綸這11支有傳人。這11支即劃分為11派,孟子後裔自“克”字輩傳到56代“希”字輩,總計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淵、希源等22人有傳人。其他11人失傳。這22支就劃分為20戶。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宗子為大宗,奉祖先祀,其餘的為小宗。
至今孟氏族眾對自己的“戶”屬輩分也比較重視,都能知數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擺正自己的位置。

世系

1世祖(父親):字,配;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國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啟聖祠,稱先賢;清雍正元年改祀崇聖祠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孟軻,字子輿,華夏族,魯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伋弟子;他是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尊稱亞聖”;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後世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睪,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5世孫孟之後,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10世孫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苟合,言無夸衿,為時所重
27世孫孟儒,字敬業,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將軍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孟雲卿、孟庭玢(孟郊、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雲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注: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41世孫孟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
47世孫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弟弟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孟毓瀚,字鐘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7世孫孟傳槤,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孟繼烺(lang),字型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二十年代襲世職;至光緒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孫孟祥協,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2015年台灣去世
75世孫孟令繼,現居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