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作為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媽祖文化近千年來一直與我國諸多和平外交活動、海上交通貿易,都有著密切關聯。隨著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更是成為了全人類尤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屬的精神財富。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媽祖文化體現了中國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台定台,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徵。中國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這就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而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係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中國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媽祖
  • 外文名:MAZU 
  • 其他名稱:海上女神 天上聖母、天后、天妃、輔斗元君、娘媽
  • 神話體系:中國神話
  • 所屬:民間信仰
  • 居所:莆田湄洲島
  • 司掌:海上安全、商業興隆、平安守護、消災避難
  • 象徵:海洋、大愛、平安
  • 父母:父親林願 母親王氏
文化內涵,文化外延,學術價值,祭典流程,儀式,鹵簿,船模,祭海,人物傳說,生平,化草救商,神女救船,其它傳說,現實意義,稱謂,稱謂由來,其它稱謂,信仰功用,歷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驅疫,鎮壓義軍,抵禦外敵,歷代賜封,歷朝褒逢,媽祖廟,發祥地,海上傳播,朝廷冊封傳播,宮廟文化傳播,航運貿易傳播,學術文化傳播,歷史傳播,影響意義,精神財富,歷史文獻,涉及領域,學術影響,旅遊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

文化內涵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作為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媽祖文化近千年來一直與我國諸多和平外交活動、海上交通貿易,都有著密切關聯。隨著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更是成為了全人類尤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屬的精神財富。
媽祖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擁有媽祖宮廟5000多座,媽祖信眾有兩億多人,其中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甚。
由於獨特的歷史發展條件和傳播範圍,媽祖信仰不僅具有神緣文化的特質,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象徵。在海外,不少華人集聚地,因為對媽祖文化的認同,而把天后宮作為社群活動的組織核心和主要場所。媽祖信仰與世界三大宗教信仰容易溝通、理解和融洽,無形中也促進了華僑與所在國人民之間的感情聯絡,達到“世界媽祖同一人,天下信眾共一家”的大同境界。因此,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的大愛精神,可以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民眾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媽祖文化作為文化交流的先鋒,在促進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和區域經濟深度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由媽祖文化搭台,在基礎設施、產業對接、海洋經濟、投資貿易等領域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展開合作。福建已在東協建有7個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沿海港口業已開通至東南亞的51條海上航線,同時面向東協國家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及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進沿線地區信息互通、貨物通關和人員往來便利化。
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是福建省、全國乃至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所共同的責任。要大力推進媽祖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創新,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搭建密切情緣關係、擴大交流合作的廣闊平台,推動媽祖文化交流與傳播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品牌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影響力。

文化外延

從媽祖文化的外延來說,則是指媽祖信仰持續一千年來形成許多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借鑑的相關學術文化課題。
媽祖文化與中外關係史
在中外關係史上,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40多國,明、清兩朝持續近500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藉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勝海上的千災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外交使節們為報答媽祖神功,寫下了大量頌聖文章,而這些原始資料對澄清一些歷史遺留的爭議很有作用。即如鄭和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詳細記錄七下西洋的過程,對史書記載的訛誤和不足起到了訂正和補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國冊使汪楫所著《使琉球雜錄》詳述在媽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飛速通過釣魚嶼、黃尾嶼、赤嶼而進入琉球國境的姑米山、馬齒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鄭永安驚嘆如“突入其境”。由此記載可證,釣魚島列島自古就是跟台灣連結在一起的中國領土。
媽祖文化與反侵略戰爭史
在反侵略戰爭史上,有關古籍曾記載中國水師將領依恃媽祖庇護多次把殖民主義者驅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實。澎湖媽祖廟迄今尤存一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的石碣,這是明萬曆三十二年(1640年)荷蘭殖民者企圖強占澎湖,沈有容從廈門率船隊抵達澎湖,令其無條件撤離後的刻石紀功。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國水師復在澎湖克敵制勝,迫使侵略軍首領牛文來律在媽祖廟簽字投降。至於媽祖助潮讓鄭成功的艦隊順利進入台灣鹿耳門港的傳說,則在台灣已家喻戶曉。
媽祖文化與海上交通貿易及沿海港口開發史
在海上交通貿易及沿海港口開發的歷史上,更與媽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國從東北至華南,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開發史幾乎都跟媽祖廟息息相關。“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這句諺語是對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說明。宋代華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廣州四大市舶司均與媽祖廟建在一起。還有營口、煙臺、青島、連雲港等都是以媽祖廟的興建為標誌,使荒涼的漁村變為繁榮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龍彭蒲罔村林氏族譜》關於媽祖信仰自南宋傳入的記載,則成為香港歷史文獻記載的第一筆。澳門地名的葡萄牙語稱作MACAU,就是粵語“媽閣”的音譯。台灣同胞把早期的分靈媽祖稱為“開台媽祖”,這更充分說明媽祖渡台和寶島開發是直接關聯的。
媽祖文化與科學技術發展史
科學技術史上,媽祖廟也有其獨特的地位。古代一種航海習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時,必須同時製作一隻模型供奉在媽祖廟內,這樣媽祖就會時刻關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許多媽祖廟內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威遠號”軍艦模型都是極為珍貴的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此外,各地媽祖廟還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宮存有一幅明代星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利用星圖定向航海的難得實物資料。
媽祖化與施琅收服台灣
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總督姚啟聖率三萬水師、223隻戰船、集結平海衛、平海澳訓師待機進剿台灣。因乾旱缺水,水師將士士氣低落,軍心不振。之後,施琅將軍誠心祈求媽祖顯靈庇佑,掘枯井“湧泉濟師”。軍士軍心振奮,感媽祖庇佑,於是攜媽祖神像赴台,一舉收復台灣。並將神像供於台南大天后宮,為開台的首尊媽祖金身,為此2010年台南大天后宮與平海天后宮締結姐妹宮。施琅班師回朝後奏明此事,康熙告天追封媽祖為“天后“,並重塑媽祖金身,施琅撰寫傳頌媽祖顯靈賜水的《師泉井記》(石碑保存完好),並親筆寫下大楷書“師泉”石碑立於井邊(保存完好),這一古老石刻,是清政府收復台灣,統一祖國的歷史見證。
媽祖文化的外延僅直接記載媽祖信仰的歷史文獻資料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一百萬字。

學術價值

媽祖中國民間信仰的學術價值在本世紀70年代起就引起學者的注意,作為一門學問進行研究。
媽祖故里的學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媽祖研究熱潮,先後舉辦了五次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廈門、寧德等地方也舉辦過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媽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後出版了《海內外學人論媽祖》、《媽祖研究論文集》、《媽祖研究資料彙編》、《媽祖文獻資料彙編》、《媽祖信仰與祖廟》、《湄洲媽祖》等;在澳門出版了《澳門媽祖論文集》;在台灣出版了《媽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等;還有《兩岸學者論媽祖》、《媽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媽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媽祖》(吳金棗)等對媽祖文化進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媽祖》、《林默娘》、《媽祖傳奇故事》、《媽祖的傳說》、《中華與媽祖文化》、《湄洲媽祖千年祭》、《媽祖祭拜宴會》等一大批文獻資料、學術專著、文學作品、大型畫冊等。莆田還舉辦《媽祖信仰源流展》.
世界最高媽祖聖像在天津落成
9月28日,參觀者在天津濱海旅遊區媽祖文化經貿園觀看媽祖聖像安座大典。當日,高42.3米的媽祖像在天津濱海新區落成。兩岸四地上千名媽祖信眾、遊客當天相聚在渤海之濱,參加了媽祖聖像安座大典。媽祖像坐落於天津濱海旅遊區媽祖文化經貿園,採用大理石和鋼筋混凝土建造。該文化經貿園由台灣媽祖聯誼會發起,台灣大甲鎮瀾宮財團投資興建。按照規劃,除了建媽祖像外,還將建媽祖廟、媽祖閬苑、禪居會館、津台文化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民藝大街、商貿大樓和台灣美食廣場等。
媽祖文化的神格內容涉及神話學、民俗學、歷史學、文化學、宗教學、海洋學、建築學、考古學、版本學、文學、藝術等學科領域,同時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又與道教、佛教、儒學等文化有機地結合,汲取其 精華,兼收並蓄,逐步形成獨特的媽祖文化體系。
宋代崇道促進了媽祖文化與道教文化的結合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政權後,他的身邊總有位華山道士張持的身影。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把君權與神權結合起來,崇道風氣越演越神化,宋太祖懼怕天下人對他得皇位而不服,編造所謂“一擔兩天子”的神話故事。而媽祖短暫的一生也正處在這樣充滿道氣的時代,由此造就了媽祖其生前死後不少濃厚的道教色彩。
媽祖在世時,身為女巫,實際上是與宋代道教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如廣為流傳的“窺井得符”、“靈符回生”故事,尤其是神人授予的銅符,從此媽祖神通廣大,奔波海上,法力玄通,人稱“神女”。這是典型的由巫得道而成仙的道教神話故事。
宋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云:“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元祐丙寅歲、墩上常有光氣夜現,鄉人莫知為何祥。”從中可知,自元祐丙寅(1086)媽祖中國民間信仰形成開始,至宣和五年(1123)“賜廟額曰順濟”,表明僅僅過了三十七年官方就對媽祖信仰的首肯認可。
宋徽宗本身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他對媽祖首次封號,起因於北宋末高麗國王俁病死,其子繼位,派使者來宋告哀。“宣和四年,俁卒。初,高麗俗兄終弟及,至是諸弟爭位,其相李資深立俁子楷,來告哀。詔給事中路允迪、中書舍人傅墨卿等尉。”(《宋史》卷四八七)路允迪在途中遇險被媽祖顯靈得救,才得以平安到達高麗。他回國後將媽祖顯靈護佑一事上奏朝廷,宋徽宗賜匾“順濟”於莆田聖墩廟,開了官方媽祖信仰之先河,無疑對中國民間信仰起了巨大的推動。
由於朝廷對媽祖的首肯,媽祖神話中帶有道教色彩愈加濃厚,如明代《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把媽祖列入道教諸神之中,在媽祖“儼然端坐而逝”後,“見其輿從侍女,擬西王母雲。”把媽祖的輿從車仗,直接與道教尊神西王母相提並論。明代《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中,又把媽祖說為“北斗降身,三界顯跡,巨海通靈,神通變化”,這些著作把中國民間信仰的媽祖逐漸納入龐雜多端的神仙譜系,提高媽祖信仰的深信度。
總之,媽祖信仰之所以具有濃厚的道教色彩,這完全與宋代崇奉道教有關,這是因為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的關係最為密切,它的神仙譜系中不少來源於中國民間信仰。而媽祖傳說,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的神話,其信仰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與道教有密切關係,她汲取了道教文化中的精華,逐步形成獨特的媽祖文化體系。
元代媽祖文化與佛教文化的結合
蒙古貴族長期崇奉藏傳佛教,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便以藏傳佛教喇嘛教為國教。之後元代諸帝出於統治需要,對佛教崇奉至極。而出於漕運海運保泰的需要,對媽祖也是崇奉有加。甚至水旱之災,也離不開媽祖的庇佑。
特別是元代“修佛事”的記錄比比皆是。如《元史》載:“至治元年(1321)春正月丁丑,修佛事於文德殿。”元黃淵《聖墩順濟祖廟新建蕃厘殿記》記載:“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處子也。泉南、楚越、淮浙、川峽、海島,在奉嘗,即普陀大士之千億化身也。”將媽祖第一次賦予佛教中觀音之角色。《元史》捲雲十五《河渠志》:“文宗天曆元年(1328)十一月,都水庸田司言:‘八月十日至十九日,正當大汛,潮勢不高,風平水穩。十四日,祈請天妃入廟,自本州岳廟乘海北護岸鱗鱗相接。”
由於元代這種兼容並重的宗教政策,為媽祖文化與佛教文化的結合造就了機緣。明代《三教搜神大全》中《天妃娘娘》中就有不少佛典故事。如:“母陳氏嘗夢南海觀音與以優缽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免(娩)身,得妃……異香聞里許,經旬不散。幼而穎異,甫周歲在襁褓中見諸神像,又手作欲拜狀,五歲能誦觀音經。”
中國民間中也有傳說媽祖母親夢中吃了南海觀音的“優缽花”而懷孕。觀音本是佛國菩薩之首,原名觀世音,唐時因避諱李世民的“世”字而稱觀音。“觀世音”之意,是說塵間的芸芸眾生在危險之時,觀音會普渡眾生的幸福。媽祖也是如此,“元朝,每歲漕運經涉海洋,當驚風怒濤,倉卒無措之庥,楫上柂師叫號靈妃,廷頸俟命,忽桅檣之顛有絳炬木妻集,則神至而無虞矣”(明盧熊《靈慈宮》)。這些故事與觀音救人的故事極為相似。《七修夾稿》中云:“舟將覆矣,舉船大呼天妃,但見火光燭船,船即少寧,明日有粉蝶繞舟飛,不去。黃雀立柁樓食米,頃刻風又作,舟行如飛,徹曉至閩,午後入定海也,神實不可掩也。”類似故事太多,大都說明媽祖顯靈先兆的出現有“紅燈”、“紅火”、“神鳥”、“黃雀”、“粉蝶”等等,這些都與觀音顯身大有相似。難怪有人稱媽祖為“南海女神”。
以上這些包蘊著佛教文化的媽祖傳說,大都出於元代及以後的明清時代。也就是說媽祖文化隨著元代漕運發展一百多年後才逐漸形成的。
說到“忠”,自然離不開“孝”。“孝”是儒家倫理的集中表現。《天后聖母幽明普度真經》也提到“子臣弟友、忠孝節義”思想。文中有“為子盡孝,為弟盡悌,行動天地,德通神明,善之至也”,認為只有孝敬雙親,尊敬長輩,愛老扶幼、矜孤恤寡,謙良恭讓,才算達到道德的標準。在媽祖傳說中,“伏機救父”的故事,也正是突出“孝”德這一主題。
在《天上聖母經》中有許多“忠、孝、節、義、信”之內容,如有“孝父母,守倫規”、“一等人,忠烈士,曰成仁,曰成義”,“求忠臣,宜孝子,克孝人”,“三從訓,四德備”,“廉說盡,講節義”、“百善行,孝為先”等等。這些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成為媽祖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祭典流程

在媽祖誕辰和羽化升天之日,湄洲祖廟及各地媽祖廟(宮)都舉行隆重的祭典。

儀式

祭典由主祭一人、與祭若干人、司儀司香、讀祝文等各一人主持,還有司鐘、司鼓、司樂、司僚等執事。祭典在鳴炮、鳴鐘、奏樂中開始,主祭、與祭等各就各位,虔誠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接著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最後“焚祝文、焚寶帛”,又在香菸繚繞、鐘鼓齊鳴、炮聲震天中禮成
整個祭典過程,雍容肅穆,瑞氣氤氳。各地媽祖廟(宮)的進香團隊,以及本地媽祖信眾,好幾萬人聚集在湄洲祖廟之前,虔誠上香、膜拜、祈福,人山人海,秩序井然,真是一瓣心香到湄洲。

鹵簿

媽祖“出遊”(或“出巡”)時,有“鑾駕”和“鹵簿”等兩者兼而有之的執事和儀仗隊。
所謂“鑾駕”,就是媽祖“出遊”時所坐的神輿。所謂“鹵簿”,就是儀仗隊。
儀仗隊包括:龍頭杖、大鑼、長管銅號、銅鏡、紅燈、彩旗、“天上聖母”街牌、“肅靜”牌、“迴避”牌,以及金釒戊、玉斧、大刀、畫戟、驅妖牌、斬怪刀等器械儀仗;有由人裝扮的開路神、八班、御林軍等神曹;還有吹笙、車鼓、十音、八樂、馬隊、妝閣等隊伍;最後是香亭、“鱟扇”和涼傘等擁護著媽祖的神輿。
“鹵簿”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鹵”,就是大盾。“出遊”時兵衛以大盾為前導,其餘儀仗隊排列的次序,都記在簿籍里,故叫“鹵簿”。一是說:“出遊”時以滷水灑道,使路面不會馬上乾,可以清除塵埃。儀衛在簿籍里明明記載著:“以”鹵開頭,故叫“鹵簿”。

船模

因為古代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時,主要依靠風力,如遇到狂風駭浪,則有生命、貨物之危,所以出海漁民及航海商人往往寄託于海神媽祖的保佑。如化險為夷,則是媽祖的神功,就要按照被保護的船為模型製作一隻小船,供奉在媽祖廟裡,並求今後能繼續得到媽祖的保佑。
山東長島縣廟島天后宮,為宋代福建人所建,原有船模350多隻,其中有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贈送的“威遠號”軍艦模型。可惜這些已在“文革”中被破壞了。廟島天后宮已闢為長島縣航海博物館,館內陳列幾十隻船模,其中有關東船、東海船、沙船、機帆船等。
香港白堂天后宮正殿中門,懸有木刻航船。正殿天后神位前、桌旁左右、牆邊,各有一隻中國式帆船模型,長約2米多,船上裝有古炮及天后聖像。
澳門媽祖閣的船模,是仿明萬曆間一隻遇風漂流來澳門的閩人貨船而製作的。殿邊還有一隻用巨石雕刻的石船,與泉州後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頗相似。
廈門忠侖神霄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現位忠侖公園(原忠侖苗圃)內。歷史上 修建數次,最後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霄宮,被綠樹所環抱,四周 綠樹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霄宮仿佛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 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祭海

涵江霞徐天妃宮於媽祖誕辰和羽化升天之日,都由地方人士和商紳主祭:宮中正殿掛起“天后聖跡圖”,偏殿正中掛上“天文星圖”。宮內外點燈結彩,神壇前安放一隻裝滿五穀的大海螺殼,宴桌、鮮花,燈火輝煌,香菸繚繞。午後漲潮時,還在海灘上排好宴桌,以全豬、全羊為祭品,祭祀媽祖及其父母、兄嫂,稱為“祭海”。這是莆田獨特的祭典。

人物傳說

生平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褒稱。媽祖姓林名默。關於她的生平,說法不一,一曰唐天寶年間生人,另說生於宋建隆年間,但有一點確定無疑:媽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漁家姑娘。據史料較多的宋代記載,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畔一個美麗的小漁村——賢良港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媽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時仕閩。曾祖林保吉,仕後周,顯德元年(954)任統軍兵馬使,鑒於天下紛亂,棄官歸隱。祖父名孚,官福建總管。媽祖的父親名林願(一說名惟愨),宋初官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之小女。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然終胎又是一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鄰里鄉親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映得島嶼上之岩石紅光四射,父母察覺此嬰必非等閒之女,遂關懷備至,疼愛有加。因其出生至彌月間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時聰明穎悟,勝於姐妹,八歲入塾師讀書,勤學強記且過目成誦。她年小志弘,不滿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鑽研醫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災。她性情和順、熱情,排難解紛,行善濟世,均樂事為。傳說林默二十八歲時,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不幸被桅桿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後人緣以“人行善事,死後為神”,視她升天為神,專門到海上搶險助人去了。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亦時常見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嗣後,鄉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覲祭祀者絡繹不絕。
媽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護國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後,她仍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救逢凶遇難於眾,人們最終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
媽祖平生勇敢善良,聰明穎悟,普渡眾生,濟世利人,死後,人們對她的仰慕和愛戴較之生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為此,有關媽祖的傳說愈演愈眾,愈演愈神。據《天后志》記載的有十五則,據《天妃顯聖錄》記載的有十六則。它們分別是:萊嶼長青,禱雨濟民,掛席泛搓,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尋兄,懇請治病,收伏二怪,窺井得符,媽祖誕降,湄嶼飛升,驅除怪風,鐵馬渡江,收伏晏公,收高里鬼。

化草救商

湄洲之西,有一地方叫文夾(今名文甲),為湄洲灣出入之要衝,礁石夾雜。一次,一艘商船經過此地遭遇巨風襲擊,船角觸礁,海水湧進船艙,危急中傳出求救哀號。媽祖聞後,焦急地對村民說:前頭商船即將沉沒,應速往援救。可是大家捏攝於狂風巨浪,不敢向前。緊急關頭,媽祖信手將腳邊小草拋向大海。剎時間,小草變成大杉,排駕流向船旁,商舟緣於大杉相附,不致沉沒。小可,風平浪息,船上的人相慶大難不死,都以蒼天相助,互相慶賀。待到船將靠岸,忽發現大木不知去向,經詢問鄉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媽祖的神奇功力。這即是傳說中的《化草救商》。
媽祖文化展覽館媽祖文化展覽館

神女救船

傳說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隊出使高麗(今朝鮮),於東海遇到風浪,八船七沉,僅剩下使者所乘的船還在風浪中掙扎,忽見船桅頂上閃現一道紅光,一朱衣女神端坐於上,隨即風平浪靜,使者所乘之船轉危為安。使者驚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說是湄洲神女搭救,這就是廣為流傳的媽祖顯靈《神女救船》。

其它傳說

較為有名媽祖顯靈說有甘泉濟師澎湖助戰、託夢建廟、聖泉救疫、神女救船、保護使者、天妃神助、庇佑漕運、官員脫險、庇佑致勝、使節脫險、旱情解難、神助修堤、神助擒寇、神助宋師、護助剿寇。
媽祖媽祖
在廈鬥神霄宮的村民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都到何厝順濟宮進香。
有一次神霄宮媽祖到何厝順濟宮時,媽祖顯靈,發現何厝—民家裡有一小偷,令神童去抓小偷,最後小偷被抓到。這個故事一直流傳於何厝與忠侖乃至整個廈門的民間。另有一次,到順濟宮進香時,剛好何厝有一村民吃飯時被小竹絲阻塞喉嚨數天不出,快到死亡邊緣,媽祖顯靈,即刻把小竹絲排出體外,該村民平安無事,這也成為佳話流傳於民間。還有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時,日本攻打廈門,神霄宮裡放稻草,日本鬼子要放火燒廟,但是一直燒不起,日本鬼子膽顫心驚。這更是神奇!還有很多傳說故事令神霄宮名聲在外,家喻戶曉,因此常有香客到此朝拜,香火鼎盛。

現實意義

傳說也好,顯靈也好,都是人們海上遇難危機情形之中,為求生而藉助於媽祖化險成祥的一種心理反應,如其說媽祖救難,不如說是“精神勝利法”,而精神的作用往往在一定的境遇是其它力量無法替代的,這就是“信仰”的奧秘之所在。

稱謂

媽祖有許多名稱,如“林氏女”、“神女”、“默”、“默娘”、“媽祖”、“婆祖”、“靈女”、“林夫人”、“天妃”、“天后”等等,這些名稱不是一時造成的,而經歷了幾個階段。

稱謂由來

林默娘、默娘按閩南風俗,女孩子名字前加“娘”已示尊稱。這個命名已是在媽祖死後幾百年後的事。
媽祖在閩南方言中,“媽”示對女性長者或德高望重者女性的最高尊稱。媽祖一詞也較晚出現,是中國民間尊稱的一種。
神女、靈女、天妃、天后的由來
媽祖未婚而加封為妃,是基於古代天神信仰而來的,把海神列於地神之後,同嫁於天,故為天妃。統治階級加封后而出現,且先有“靈女”、“夫人”,後有“天妃”、“天后”之稱。

其它稱謂

1、海神娘娘。
2、山東、遼東稱之天上聖母。
3、台灣稱之雨媽、過水媽, 因媽祖主宰雨水而稱之。

信仰功用

歷史背景

航海之神海上守護神宋元時代航海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移民和僑民的不斷出現,以及統治階級的加封與提倡是媽祖成為著名海神的歷史原因。人們將媽祖視為海神加以崇拜,是從中國民間開始的,以巫覡為核心傳播開來,在民族中傳承下來,進而在朝廷官吏中傳播。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
助漕運媽祖到元代得以迅速傳播,除航海原因外,還以元代漕運改為海路有關,媽祖信仰逐漸擴大,從東南亞沿海擴大到北方京津地區,媽祖信仰已為中央王朝所承認。
雨水之神求雨我國為農業大國,雨水不僅是飲食之源,也是從事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條件,沿海地區也把主宰海事活動的媽祖視為司雨之神。從歷史看,巫覡都是求雨的主祭者,媽祖既然生前為巫,死後為神自然與雨水有難解之緣。

祈晴

錢塘修堤錢塘江畔,潮水兇猛,不斷衝擊海岸附近的農田,人們修堤以防之。但潮水大、工程難,進展緩慢,後來在媽祖的幫助下,才順利完工潮水由潮神支配,而潮神是海神的擴大。
媽祖文化媽祖文化

生育之神

中國自古就重視生育,不斷繁衍人口,因此有種種生育之神。媽祖本為巫女,未婚未育,自然不會主宰生育,但求育乃是巫女重要活動之一,這是把生育與媽祖聯繫起來的最初原因。

驅疫

疾病是對人類一大威脅,對沿海居民也是如此。媽祖成為當地生命保護神,必有驅疫作用。

鎮壓義軍

戰爭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常見的社會現象,古代戰爭不僅是人力、物力、財力之爭,也往往利用宗教和巫術。一些是著名的農民起義本與媽祖無涉,但歷代統治者為標榜自己替天行道,往往把自己征伐鎮壓視為媽祖神助,藉以麻痹民眾。
媽祖文化媽祖文化

抵禦外敵

自宋代以來,中央王朝受到外敵侵擾,較大的事件是“金人南侵”、“倭寇之患”,也把媽祖搬入軍事舞台。

歷代賜封

宋元以後,隨著閩南海上貿易和漁牧事業的發展,以行船謀生的船工漁夫亦逐漸增多。他們面對反覆無常的大海,惟有從祈求神明庇護中得到一些精神安慰,媽祖信仰遂之傳開,歷代皇帝對媽祖的褒封也逐步升級。
初時,媽祖廟只是莆田海邊的雜祠。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領事路允迪奉使高麗國,船在黃水洋遇風暴。恰好此船上水手從莆田雇來,危難中祈禱媽祖,終轉危為安。返國後,奏請朝廷,宋徽宗於是賜順濟廟額,順濟廟即當時寧海墩(聖墩)媽祖廟,媽祖信仰從此獲得了朝廷的承認。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封崇福夫人,這是對媽祖最早的褒封。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莆田人陳俊卿為當朝丞相,篤信媽祖,於是奏請朝廷誥封媽祖為靈惠夫人,之後,一路加封。
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時,“經禮部核議,以為封號字號過多,轉不足以昭鄭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這樣,自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直至清同治十一年,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對她敕封了36次,封號最長達64個字,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媽祖和孔子、關帝等一同被列入清朝地方的最高祭奠,規定地方官員必須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列入國家祀典,使她成了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

歷朝褒逢

朝代年號(時間)封 號
祖廟賜封牌匾圖片祖廟賜封牌匾圖片
宋朝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崇福夫人
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靈惠夫人
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靈惠昭應夫人
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靈惠妃
寧宗慶元四年(1198年)靈惠助順妃
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存靈惠助順顯衛妃
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理宗寶祜二年(1254年)封存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理宗寶祜三年(1255年)靈惠助順嘉應慈濟
理宗寶祜四年(1256年)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封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
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元朝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護國明著天妃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護國輔聖庇民顯佑明著天妃
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護國輔聖民顯佑廣濟明著天妃
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天后
嘉慶五年(1800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鹹豐二年(1852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天后
鹹豐三年(1853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天后
鹹豐五年(1855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天后
鹹豐五年(1855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天后
鹹豐七年(185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

媽祖廟

宋雍熙四年(987年),媽祖升天后,人們崇奉海神,在湄洲島建廟祭祀,此廟宇即最早的媽祖祖廟。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所有媽祖廟之祖,世上所有的媽祖廟都是從湄洲“分靈”出去的。有華人即有媽祖廟。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遍布20多個國家與地區,信奉者近2億人。
莆田地區是媽祖信仰的發源地,媽祖廟數以百計;福建、廣東、浙江、海南以及東北部的上海、江蘇、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湖南、貴州、遼寧、吉林等地也建有媽祖廟。台灣三分之二人口信仰媽祖,島上媽祖廟宇500多座。港澳地區也有媽祖廟50多座。國外媽祖廟宇較密集的地區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其它分布於美國、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朝鮮、挪威、丹麥、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紐西蘭及非洲等地。
媽祖廟宇各地名稱不一,或稱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或稱天后寺、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天后祠、安瀾廳、雙慈亭、紛陽殿等等,在這些媽祖廟宇中,福建湄洲媽祖廟(987年)、天津天后宮(1326年)、台灣北港朝天宮(1694年)(以上被成為世界三大媽祖廟)、福建泉州天后宮(1196年)、湖南芷江天后宮(1748年)、台灣澎湖天后宮(1592年)、蓬萊閣天后宮(1122年)、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寧波天后宮即慶安會館(1853年)、澳門天后宮(2003年)新加坡天福宮等在年代、規模、地位及影響方面均極富特色,為媽祖廟宇建築中的佼佼者。
泉州天后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較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傳說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實當浯江巽水二流之匯,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時,羅城尚在鎮南橋內而是宮適臨浯浦之上。”當時建的這座媽祖宮規模已經很大,有三殿、山門、兩廊、兩亭。宋元時期,泉州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商港之一,與亞洲五十八年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同時,泉州的造船業也著稱於世,國家出海貿易的船舶“多廣州、泉州所造。”宋代,泉州地方長官和市舶司官員,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祈風”、“祭海”儀式,祈求風浪平青靜,航海平安,以鼓勵發展對外貿易。最初祭海在晉江邊的真武廟,祈風儀式在南安縣的九日山,但到了南宋未年,取而代之的是順濟宮的祭儀。宋元明歷朝經常遣官致祭,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欽定春秋兩祭,此後,順濟宮官祭便成定例。
元代,泉州港更為繁盛,和海外通商的國家多達九十多個,海上巨船入港有時多達三百多艘。元代帝王為了漕運、海運的順利,也多次詔封媽祖,以祈求媽祖的庇祐。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再次下詔,“遣正奉大夫宣德使左副都元帥兼福建道市舶司提舉蒲師文冊爾為護國明著天妃”,特地指派泉州的蒲師文(其父蒲壽庚,仕宋嘗為泉州市舶司提舉,入元累官至福建行中書省中書左丞,擅蕃利者三十年)為冊封大臣,在泉州天妃宮舉辦祭祀和褒封天妃的典禮。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二十日,元文宗下詔書,“加泉州海神曰護國庇民明著天妃。”詔文中直呼媽祖為“泉州海神”。媽祖的海神職位進一步明確。天曆二年(1329年),元文宗又命翰林院擬定祭文遣官齎香詣宮致祭。祭文曰:“聖德秉坤極,閩南始發祥。飛升騰玉輦,變現藹天香。海外風濤靜,寰中麟鳳翔。民生資保賜,帝室借匡襄。萬載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元代帝王在蕃人雲集的泉州港多次御祭天妃,其影響之大是可以想見的。
進入明代,泉州港仍然是全國的一個重要港口。洪武三年(1370年),泉州復設市舶司,專通琉球。此後,又“以諸番貢使益多”,在天妃宮附近的車橋村設定“來遠驛”,專門接待琉球等國的外賓。為了幫助琉球開發經濟文化,洪武二十二年(1392年),明太祖“敕賜閩人三十六姓”定居琉球。這三十六姓中,泉州人占了相當一部分,如南安的蔡氏,晉江的李氏、翁氏等,他們在琉球擔任通事(翻譯),傳授操舟技術和文化知識。當時明政府規定,凡是封舟必須安放天妃神像,開洋前正副使必須先到出口發港的天妃宮祭拜。封舟到達目的地,正副使必須恭奉船內的媽祖神龕上岸,安放於所在國的天妃宮,藉以朝夕膜拜。當時,福建開洋至琉球,必經滄水,過黑水,古稱“滄溟”,又稱“東溟”,是一條深達兩千多米的大海溝,波濤洶湧,航海者經常在此遇難。這樣,媽祖就被“閩人三十六姓”恭奉於船中,伴隨他們從泉州出發,披波斬浪,順利到達琉球。“閩人三十六姓”來到琉球後,分別在琉球首府那霸和他們聚居的久米村建起了上、下兩座天妃宮,宮成之後,琉球當地地方官也作了規定:“自貢船開船之日起至第七日,上至大夫下至年輕秀才,都必須參拜兩天妃宮”,“自第七日至貢船回歸本國為止,每日大夫以下的年輕秀士與鄉官士們都要輪流詣廟參拜。”由此,隨著中琉兩國交流的不斷密切,天妃信仰在琉球逐漸深入人心。
永樂五年(1407年),三保太監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時途經泉州,遣使祭拜媽祖,因天妃宮“歷歲既久,寢以傾頹”,五年特奏請“令福建守鎮宮重新其廟。”永樂十三年(1415年),鄭和部屬“少監張謙使渤泥(今北加里曼丹島)得乎州,發自浯江(泉州),實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再次途經泉州,在依制祭拜媽祖之後,又去靈山伊斯蘭聖墓行香,祈求祖先靈聖庇佑。鄭和行香所立碑石至今尚在,文曰:“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靈聖庇佑護。鎮撫蒲和日記立。”嘉靖十九年(1540年)郡人徐毓集資大修,先修正殿五間,重建寢殿七間,涼亭四座,兩廂三十間,東西軒及齋館二十八楹。二十三年(1544年)落成。
清代,靖海侯施琅奉旨東征台灣,統一祖國。他分兵三路出擊,其中一路在泉州十五都圍頭,《泉州府志》載:“國朝將軍施琅征海師次於此,神有助順功。”平定台灣後,施琅感念涌潮濟師之神恩,在自己的同鄉、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題請未準,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歷數媽祖助順神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將軍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后”,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自此,泉州天妃宮改稱天后宮。施琅將軍為報答神恩,對天后宮進行重修和擴建。嘉慶二十一年(1916年)署泉州府徐汝瀾以棟宇漶漫,非復舊觀,倡捐再次重修。道光年間(1830—1850年)清文宗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泉州天后宮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
清代,私商貿易和向東南亞各國及台灣的移民熱潮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媽祖信仰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史料記載,泉州商人“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在國內,有廣東的番禺、瓊州崖州濠鏡、海南、東莞、徐聞、香山溴、潮州雷州、惠州、高州、邁州等;江浙的寧波、雙嶼、溫州、杭州、舟山、蘇州、南京、台州、臨清等,廣西的南寧、梧州、羅定、郁州等,台灣的雞籠、淡水、鹿港等,還有京師、濟寧、包頭、徽州等城市,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陝西、山東等省份;省內則有福州、廈門、月港、漳州、建寧等。在國外,有呂宋、暹羅、巴達維亞、勃泥、爪哇、占城、占城、交趾、高棉、巨港、長崎、琉球、高麗等。泉州商人每到一處,必當建造會館,並從家鄉請來媽祖祀奉。泉州天后宮內原本就設有蘇、寧、福、寮郊等許多商郊,附近還有鹿港郊公堂。天后宮每次修建,各大商郊會館都傾力資助,以表虔誠。
據統計,台灣現有八百多座媽祖廟,皆拜莆田湄洲媽祖祖廟為祖庭。媽祖的信徒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稱媽祖信仰的極盛之地。從台灣媽祖廟宇的級別來看,無不屬於“分靈”。一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神符或香火到台灣奉祀,稱為“分香”,二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的神像到台灣奉祀,稱為“分身”,天下媽祖祖湄洲。其源蓋出於明清時期福建向台灣大規模的移民。

發祥地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原名林默,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默幼年時就聰明穎悟,過目成誦,她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平素精研醫理,教人防疫消災,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被稱為“神女”、“龍女”。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僅28歲。從此以後,傳說航海的人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世界各地有兩億多的媽祖信眾,在台灣媽祖信眾占人口的三分之二。
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域北連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雲山脈,東南瀕臨台灣海峽港口資源得天獨厚,擁有“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湄洲灣秀嶼深水良港和三江口楓亭等輔助港;擁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以及湄洲、南日等大小150多個島嶼。

海上傳播

媽祖文化的傳播得益於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
中國人向海洋進軍的歷史很早。秦漢時期,方土徐福三次東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東半島,漢武帝步求仙后塵有過之而無不及,雖未能如願,卻無意間推進了造船、航海和港口業的發展。自漢代開始,由於開闢了歷史上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綿延2000多年的中外貿易和東西方交流,成為貫穿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主線,海外交往勢盛而時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為始發港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連線中國與朝鮮、日本等西方諸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帶動了渤海和山東半島航海業的發展。南路”之廣州的遠洋貿易可直達亞歷山大港。泉州港的對外貿易可與世界名港亞歷山大齊名。
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擾,海上對外貿易相對減弱,但國內南北萬餘里海上航線和南北河漕貿易相對增強,後因定都北京800年時政的相對穩定,國內沿海港口亦日益興盛起來,逐步進入黃金時期。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尚早半個世紀,更是無與倫比。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擁有者。
遠在十世紀,中國航海者首先擁有指南針,以保證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駛,也首先發明了隔艙航舟,萬一海上遇難觸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艙,而船體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儘管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相當發達,由於沒有氣象預測,海上氣候變化萬千,一片小舟如滄海一粟,當狂風暴作時,在威力無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類的行為還是顯得極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於神靈護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朝廷冊封傳播

唐中業,玄宗以欽定形式冊封“四海龍王”,因傳說其能施風布雨,興濤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這種想像中的自然神形象醜惡,東海龍王敖廣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視為凶神,加上當時“五行五陰”之說盛行,認為“天屬陽,地屬陰,水在地上亦屬陰;男屬陽,女屬陰,水神應為女性才適合‘五行陰陽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灣出現了年輕貌美,勇於在海上冒險救人的林默,死後被人們祈奉為女海神,這是航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媽祖的出現不負眾望。明萬曆年間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錄》一書中有一段生動的記載,說:“船搖盪於暴風雨中,篷破、桿折、舵葉失、舟人號哭、蘄於天妃,妃雲立即換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葉重二三千斤,由於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換舵須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數十人舉而有餘”。南宋開禧元年的紫金山擊金和合肥的解圍,也是以媽祖的精神作用來鼓勵士氣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內載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採取丞相平章國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顏的“南糧北調”的主張,起初官方造舟把國家糧食直接由江南糧區海運到直沽,後來改雇用中國民間舟舶包運,有私商兼任海上運輸,一時間自廣州至天津天妃宮接踵而起,足窺航海者對媽祖的信仰程度。
鄭和七下西洋,亦禱於祖廟,明清大量漢人向南洋群島進軍,均舟載媽祖神像以行,這說明媽祖這位“女海神”是中國傳統航海業的保護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媽祖的傳播後,發展為“媽祖會”,以宗教形式規定朝拜制度。台灣同胞家家戶戶信仰媽祖,稱為“開如媽”,海峽兩岸共同信奉媽祖的俗例一樣。故此,媽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溝通海峽兩岸,密切同胞往來的和平女神

宮廟文化傳播

作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蓬萊閣天后宮和登州港在媽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國與東方諸國的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萊閣天后宮建於1122年,比“世界三大媽祖廟”之台灣北港朝天宮和天津天后宮及台灣最早的澎湖天后宮早200多年;比中國第一個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泉州天后宮(公元1196年)亦早數十年。史料記載:“宋徽宗時,赦立天后聖母廟,乃於閣之西建設焉。時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計建廟四十八間。”。作為媽祖廟之“鼻祖”的湄洲媽祖廟,建廟時僅“落落數椽”,直至清乾隆年間才逐步形成99間齋房,由此可見蓬萊閣天后宮建造時的規模。
另外,與蓬萊閣天后宮齊名的、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的長島顯應宮(廟島因此得名),在中國北方媽祖廟宇中也占有顯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麗恭愍王的賀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國時在讚美登州海道的詩《留沙門島(沙門島即古時蓬萊以北的長島廟島),奉呈同行評理相君》中寫到:“沙門翹首立多時,暮景撩人慾賦詩。神妃享祀應需報,海若潛形不敢窺……”。由於蓬萊與長島為中國南北和東西方水路交通樞紐,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媽祖,有船必有媽祖祈像”這種古代傳統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萊閣天后宮和廟島顯應宮所肩負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廈鬥神霄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始建於宋朝,現位於忠侖公園(原忠侖苗圃)內。歷史上修建 數次,最後一次 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霄宮,被綠樹所 環抱,四周綠樹 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霄宮仿佛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航運貿易傳播

古代登州是廣州至京津海漕運輸和朝廷與東方諸國交流的中樞,是承擔北方貿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港口,其地位遠遠高於後來的廣州、泉州、明州、揚州“四大名港”。
首先,媽祖是海上航行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沿廣東、福建至京津及東北的海上漕運航線傳到渤海灣沿岸,並與地方文化相融合,與城市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媽祖文化迅速得以傳播,逐漸成為當地的民眾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極為虔誠,一般人民亦漸信仰……天后遂成為掌司各事之神”。

學術文化傳播

2001年天津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辦的“媽祖文化與沿海城市的興起”學術研討會,有學者在考察媽祖文化落戶天津並對這個城市進行孕育和催生的過程後,發現其沿革軌跡是“先人後廟,以廟聚人”;接著“以廟興城,以廟興市”,形成廟旺城興的良性互動態勢。如果說天津當初是“以廟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說是“以城興廟”。
登州是當時連線中國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樞紐,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與媽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媽祖文化由南傳入後迅速被當地文化和民眾信仰所接受,繼爾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優勢得以消化、容納,逐漸成為當時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導。
同時,媽祖文化的傳入也為登州聚集了人氣,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形成了廟與城良性互東,相得益彰的勢態。蓬萊閣天后宮建於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對媽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廟之早,即使在媽祖文化的濫觴福建沿海地區也是鳳毛麟角,無疑為北方建造最早、當時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加之登州港無以替代的區位條件,如此說,登州及其蓬萊閣上的天后宮是中國古代北方媽祖文化的淵藪不足為過。
  • 中國民間貿易傳播
媽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北亞國家,最終北上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洲地區,作為我國北方沿海地區媽祖信仰與媽祖文化傳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載:“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是以登州港為起點,分為兩條,一條是從登州港出發,渡渤海海峽到遼寧旅順口,再沿遼東半島鴨綠江口,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另一條從登州港出發,經八角、芝罘,再渡黃海,到朝鮮仁川,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隋唐是我國古代海上貿易和對外交流的鼎盛時期,尤其唐中期以後,登州以其特殊區位優勢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與朝鮮半島及周圍諸國的外交與貿易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宋時遼國屢屢北犯,但由於內地通往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陸路交通被阻隔,兩國間的交流勢必靠海上船隊來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術的提高及指南針的發明與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線距離明顯縮短,兩國的使臣和貿易來往頻繁,銳勢不減。北宋滅亡,南宋與金爭戰於山東半島,海上航線南移,元朝主要發展陸上交通和海上漕運,中國的對外貿易受到束縛。
但是,由於從松都附近港口橫穿黃海至朝鮮半島的航線太長且十分危險,曾多次遭遇海難,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麗國王的請求,答應改道經遼南渡海至登州,並於1376年升登州為府。《明實錄》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時載曰:“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麗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裡有船,那裡就有媽祖,那裡有華人,那裡就有媽祖廟。信仰無國界,“海上女神”由蓬萊隨船沿登州海道飄洋東渡,為遠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歷史傳播

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威遠號”軍艦模型。這些船模成為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歷史的重要資料。現存一批媽祖廟古建築,如福建泉州、山東、江西景德鎮、廣東澄海、貴州鎮遠和寧波慶安會館等天后宮,從廟宇結構造型到各類雕刻構件,都是極為珍貴的古代建築藝術精品。

影響意義

精神財富

媽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給人類留下了相當的精神財富。

歷史文獻

僅直接記載媽祖信仰的歷史文獻資料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一百萬字。

涉及領域

它涉及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華僑、移民等領域的許多課題,內容相當豐富,史料價值很高。

學術影響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客肇祖先後發表了多篇關於《天后》的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反響。
自80年代起,台灣、澳門、廈門等地掀起了媽祖研究熱潮,舉辦多次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海內外學人論媽祖》、《媽祖研究論文集》、《媽祖研究資料彙編》、《媽祖文獻資料彙編》、《媽祖信仰與祖廟》、《湄洲媽祖》等近百餘篇學術專著。

旅遊文化

各地的“媽祖文化旅遊節”亦似雨後春筍,如天津、澳門、福建等地大有“媽祖文化,獨占鰲頭”之勢,可見媽祖文化的生命力。

信仰文化

千餘年來,無論朝野和中國民間怎樣對媽祖崇拜無限,愛戴有加,從今天唯物論角度講,媽祖信仰是無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拋去其“升天”、“顯靈”等純唯心思想,從媽祖人文層面看,其信仰的當代功能還是顯而易見的。

核心思想

1、弘揚愛國思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大陸和台灣,同根共祖,千餘年文化傳承,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民族意識。媽祖是中國的“神”,媽祖之愛國也決定了其信眾的愛國。
1989年5月6日,200餘名台灣同胞衝破台灣當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媽祖祖廟;
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媽祖金身巡遊台灣103天,駐蹕36個宮廟,接受台灣媽祖信眾1000萬人次的朝拜,在台灣島內引進了巨大反響。
2002年7月25日,媽祖金身直航澎湖,萬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熱淚盈眶。
2004年10月21日早上8點,湄洲媽祖金身從莆田市湄洲島媽祖祖廟起駕,在54位護駕團的陪同下,從長樂國際機場乘飛機飛往澳門,參加第二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
2005年,連戰和宋楚瑜先生分別為湄洲媽祖祖廟題詞:“神昭海表”,和“聖德配天”。
這就是媽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媽祖已成為海峽兩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徵,成為統一祖國,溝通兩岸往來的和平女神。媽祖信仰中的這一功能還將繼續發揮作用,直至祖國的完全統一。
2、傳播博愛精神,教化眾生向善。
浩瀚宇宙,蒼莽無垠,而人卻是宇宙的主宰。儘管因地域,種族,文化根柢的差異,派生出審美觀、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但作為“生”的本能,人性對於善惡美醜之認知卻趨於大同
媽祖信仰在諸多方面適應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認同,如扶危濟困,治病救人,賜人以平安吉祥等等。這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更是一種觀念的教化。
“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則忘言”(張君房《雲笈七籤》),當一種理念為民眾所接受後,教化則退居其次,而觀念(對真、善、美的認同)則生根、開花、結果。
3、啟迪良知,樹立珍惜自然、回歸自然。
千餘年來,人類面臨旱澇蝗災,瘟疫流行時,往往把祛災的希望乞求於神靈,媽祖之平息海嘯、張天師之祈禳瘟疫、龍王爺之普降甘霖……人類在對神靈的不斷祈禱中逐漸地得到啟發:眾生平等、萬物有靈,道法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回歸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類的呼聲,誰能說,這當中沒有神的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