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公元前522年),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孫氏(一說國、東里亦為其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謚成子,歷史典籍以“子產”為通稱,亦稱“公孫僑”、“公孫成子”、“國僑”等等。他是鄭穆公之孫、公子發之子,前554年為卿,前543年執政,先後輔佐鄭簡公、鄭定公,卒於前522年。
子產在主持鄭國政務期間,既維護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貴族的特權,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為田洫,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制,對私田按地畝課稅;作丘賦,依土地人口數量交納軍賦;鑄刑書,修訂並公布了成文法;實行學而後入政、擇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毀鄉校,願聞庶人議政,有控制地開放言路。其政治經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時社會的轉型。在對楚、晉等國的外交方面,子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鄭國在子產的推動下呈現出中興局面。
在世界觀方面,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他認為天體運行的軌道與人事遵行的法則互不相干,否定占星術能預測人事。但子產仍保留靈魂不死觀念,認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厲。這是中國哲學史上對形神關係的初步探討。他還提出了人性觀念,認為“夫小人之性,釁於勇,嗇於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探討人性問題的開端。(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眾望所歸,執政治國,力克時艱,古之遺愛,主要成就,經濟,政治,外交,思想,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軼事典故,子產告范,不毀鄉校,論政寬猛,與申徒嘉,欺於校人,金水之河,其他典故,人際關係,家世,兄弟,堂侄,後嗣,人物爭議,卒年考證,乘濟洧人,殺鄧析否,後世紀念,歷代祭祀,文物遺存,史料索引,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子產是鄭國公子子國的兒子,生年不詳。前565年(鄭簡公元年),公子發(子國)和公孫輒(子耳)入侵蔡國,俘虜了蔡國司馬公子燮,鄭國人都很高興,只有子產不隨聲附和,子產說:“小國沒有文治卻有了武功,沒有比這更大的禍患了。楚國人前來討伐,我們能不順從他們嗎?順從了楚國,晉國的軍隊就一定會前來了。晉楚兩國進攻鄭國,從今往後,鄭國至少四五年不得安寧。”公子發憤怒地對他說:“你知道什麼?國家有出兵的重大命令,而且有執政的卿在那裡,小孩子說這些話,是會被殺的。”
眾望所歸
前554年(鄭簡公十二年),子孔被誅殺,簡公任命子產為卿。
前551年(鄭簡公十五年),晉國要求鄭國派人赴晉朝見。子產時任少正,對晉國加以答覆。
前548年(鄭簡公十八年),子產與子展(公孫舍之)一起率軍攻入陳國國都。得勝的鄭軍不擾陳哀公的宮室,歸還土地、百姓後班師凱旋。隨後,子產前往晉國奉獻戰利品。晉國的士文伯質問子產,子產一一化解,得到晉國趙武的讚賞。同年,晉國的程鄭去世,正如然明所預言的那樣,子產由此開始了解然明,向他問政,並跟子太叔(游吉)說:“之前我只知道然明的容貌,現在了解到他心中很有見識了。”子太叔又向子產問政,子產說:“政事好像農活,白天黑夜想著它,要想著他的開始又想著要取得好結果。早晨晚上都照想著的去做,所做的不超過所想的,好像農田裡有田埂一樣,過錯就會少一些。”
前547年(鄭簡公十九年),鄭簡公將六座城邑封給子產,作為入陳戰功的賞賜。子產依禮制推辭,最後只接受了三座,得到公孫揮(行人子羽)的讚揚。
前545年(鄭簡公二十一年),子產輔佐鄭簡公訪問楚國。
前544年(鄭簡公二十二年),子產隆重接待了訪問鄭國的吳季子(季札),兩人一見如故,互贈禮物,留下了“僑札之好”的佳話。吳季子告誡子產說:“鄭國的執政者奢侈,大難將臨頭,執政的重任必將落到你身上。你若執掌政權,一定要謹慎地按禮行事;否則,鄭國將會滅亡。”同年,鄭國公族中良氏與駟氏矛盾激化,對局勢洞若觀火的裨諶說:“上天降禍於鄭國很久了,一定要讓子產平息它,國家才可以安定。不這樣,就將會滅亡了。”
執政治國
前543年(鄭簡公二十三年),子產輔佐簡公出使晉國, 又參與在陳國的會盟,預言良駟之爭將見分曉、陳國將會在十年內滅亡。同年,鄭國爆發良駟之爭(伯有之亂)。子產在明哲保身的同時,依禮安葬良氏一方的死者(包括良霄本人)。駟氏欲攻殺子產,遭罕虎怒斥後才作罷。事後,子產得到罕虎(子展之子,字子皮)的信任,正式執掌鄭國國政。他賂伯石(公孫段)以邑,取得其支持,又因看到伯石的矯飾而對伯石加以壓制。
子產當政後,推行田制改革,讓城市和鄉村有所區別,上下尊卑各有職責,田土四界有水溝,廬舍和耕地能互相適應。對於卿大夫中忠誠儉樸的,聽從他,親近他;驕傲奢侈的,推翻他。(子產為政)子產的改革舉措一度受到激烈的批評,但到執政滿三年時反而得到讚頌。伯石之子豐卷因子產制止其僭越舉動而欲攻擊子產,子產一度欲逃亡晉國,罕虎保護了子產而驅逐了豐卷,而子產仍請求為豐卷保留了田宅和收入,待豐卷回國後歸還。
前541年(鄭簡公二十五年),楚國派軍隊到鄭國迎親,子產為此而憂慮,遂派子羽與楚國人交涉,化解了危機。(子產卻楚逆女以兵)同年,子產出使晉國,慰問病中的晉平公,回答了後者關於鬼神、疾病的問題,展現了自己的博學多聞,得到後者的稱讚與禮遇。
同年,公孫黑(屬駟氏家族,字子皙)與公孫楚(屬游氏家族,字子南)爭妻,公孫黑預謀攻擊公孫楚,自己反被擊傷;子產從大局考慮,在取得子太叔同意的情況下驅逐了公孫楚。此後,鄭國國君與諸大夫盟誓。子產等六人又私下盟誓,公孫黑強行參與,子產亦不對他加以討伐。
前540年(鄭簡公二十六年),公孫黑作亂以消滅游氏,未遂,鄭國諸大夫甚至駟氏皆欲殺之。子產正在邊境,聞訊後急忙趕回國都,令官員歷數公孫黑的罪過,促其自殺以免刑戮。公孫黑請求讓其子印擔任褚師的官職。子產說:“印如果有才能,國君將會任命他。如果沒有才能,將會早晚跟你去。你對自己的罪過不擔心,而又請求什麼?不快點去死,司寇將要來到了。”公孫黑自殺。
前539年 (鄭簡公二十七年),子產輔佐簡公訪問楚國。
前538年(鄭簡公二十八年),簡公生病,派子產與諸侯相會,並和楚靈王在申地訂立盟約。他和向戌一起預言楚靈王將會敗死。同年,子產開徵丘賦,引發民眾抨擊與咒罵,子寬(渾罕)將民眾的話轉告子產,但子產不為所動,表示:“有什麼妨害?如果有利於國家,生死都不計較。而且我聽說做好事的不改變他的法制,所以能夠有所成功。百姓不能放縱,法制不能更改。《詩》說:‘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我不改變了。”然而子寬仍然認為子產的政策以貪婪為基礎,並不合理,並預言子產所屬的國氏會較早滅亡。
前537年(鄭簡公二十九年),子產輔佐鄭簡公在邢丘會見晉平公。
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子產公布“刑書”(鑄刑書),開啟了春秋晚期成文法公開化運動的先河。晉國大夫叔向致信子產,對他的這一舉措加以指責;子產回信說:“正如您所說。我沒有才能,不能考慮到子孫後世,我是用它來挽救當世的。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豈敢忘了您的恩惠?”同年,子產等人慰勞楚國公子棄疾(楚平王),預感到他將會成為楚王。
前535年(鄭簡公三十一年),子產以安撫良霄的鬼魂之名,立公孫泄和良止為大夫。同年,子產出使晉國,再次討論鬼神、疾病等事,並替豐施把州地的土田歸還給韓宣子。罕朔殺了罕魋逃亡晉國,子產就如何安置他答覆韓宣子。
前532年(鄭簡公三十四年),晉平公去世。子產勸參加葬禮的罕虎不要攜帶財物,以此儉省國家用度。罕虎不聽從,結果財禮用盡,罕虎深感後悔。
力克時艱
前529年(鄭定公元年),子產、子太叔輔佐鄭定公前往晉國參與平丘之會。會盟的前前後後子產表現出色,被孔子譽為“國基”(即“國家柱石”)。同年,罕虎去世,子產于歸途中聞訊,號哭,說:“我完了!沒有人幫我做好事了。只有他老人家了解我。”
同年,鄭國大旱,派屠擊、祝款、豎柎祭祀桑山,他們砍去了山上的樹木,不下雨。子產說:“祭祀山神,應當培育和保護山林,現在反而砍去山上的樹木,他們的罪過就很大了。”於是就剝奪了他們的官爵和封邑。
前524年(鄭定公六年),里析預言鄭國有災難,勸子產遷都,子產拒絕。同年,鄭國和宋、衛、陳三國同時發生嚴重的火災,後世就存在有人為縱火的猜測。子產採取種種緊急措施,積極救災。定公想舉行祭祀消災,子產說:“不如修行德政。”但鄭國最後還是依禮制,在子產的主持下進行了祭禮。火災後,裨灶曾再次請求用瓘斝玉瓚祭神,還說:“不採納我的意見,鄭國還要發生火災。”子產堅拒之,並說:“天道悠遠,人道切近,兩不相關。如何由天道而知人道?裨灶哪裡懂得天道?這個人的話多了,難道不會偶爾也說中的?”火災最後沒有再次發生。火災期間,子產加強了鄭國的防務,不久受到晉國邊防官員的質疑,子產予以辯駁。
前523年(鄭定公七年),鄭國駟偃去世,駟氏不以其子駟絲為嗣,轉而立駟乞。子產討厭駟乞的為人,而且認為不合繼承的規則,對此不置可否。駟絲之母是晉國大夫之女,晉國大夫遣人過問此事,子產制止了想要逃亡的駟乞,獨自答覆晉人,最後說道:“如果寡君的幾個臣下中有的去世了,而晉國的大夫竟要專斷地干涉他們的繼承人,這是晉國把我們當作邊境的城池了,還成什麼國家?”晉人遂不再過問此事。同年,鄭國發生水災,有“龍”現身於洧淵,鄭國人想祭“龍”,子產拒絕。
古之遺愛
前522年(鄭定公八年),子產病重,以水火為喻,告誡繼任者子太叔為政要寬猛相濟(子產論政寬猛),數月後子產去世。鄭國的青壯年痛哭失聲,老人像孩童一樣哭泣,說:“子產離開我們死去了啊,老百姓將來依靠誰!”另有記載說,子產死後,鄭國的男子捨棄玉佩,婦女捨棄綴珠的耳飾,在民巷中聚哭了三個月,娛樂的樂器都停了下來。孔子聞訊而泣,評價子產道:“古之遺愛也。”
主要成就
經濟
田制:為田洫
前543年(鄭簡公二十三年)執政後,子產在鄭國推行田制改革,以此來應對貴族占田過限、井田制遭到破壞的情況。這次田制改革實際是二十年前子駟“為田洫”的繼續,改革內容正如《孔疏》解釋的:“為田造洫,故稱田洫。此四族皆是富家,占田過制。子駟為此田洫,正其封疆,於分有剩則減給他人,故正封疆而侵四族田也。”《左傳》記述子產的改革特別說“大人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一語也可證明。
這種田制改革必然會牽涉到既得者的利益,子駟那次改革的失敗,就是四族喪田者引起來的暴亂。故子產改革之後一年,受到猛烈抨擊。不過三年之後,大概是因為生產發展了,而且土地不均的現象停止了,他們就普遍地對子產的改革表示擁護。
賦役:作丘賦
政治
法制:鑄刑於鼎
公元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農曆三月,鄭國執政子產率先“鑄刑書”。漢代以後的學界通說將“鑄刑書”理解為“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也就是將鄭國的法律條文(“刑書”)鑄在具有王權象徵意義的大鼎上,並公布於眾,令國民周知。但也有觀點認為,子產的“刑書”不一定鑄在鼎上,所鑄文本也不一定是法律條文本身,而可能是頒布刑書時的誥令類文書。
子產的上述舉措,是中國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此前雖已有“懸法象魏”的做法,但重在儀式,並不具有開啟刑律公開化運動的意義。而子產的舉措,則否定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秘密法,轉而確定刑法的內容,強調立法者對法安定性的決心,使民眾對於主政者所確立的是非準則能夠事先掌握,對於個人行為的後果能夠有預測的可能性。刑書的公布,象徵著“編戶齊民”法律的誕生,不論在法制史上還是在社會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還有觀點認為,過往“懸法象魏”地做法僅僅是宣示舊章,而子產鑄刑書則是頒布新法,不僅僅具有法典公開化的意義,而且還具有刑書法典化(亦即制定新的成文法)的意義。
後世長期對子產《刑書》的內涵和結構所知甚少,《清華簡》之《子產》篇簡文則有較詳細的敘說。有學者據簡文解讀認為,子產時期的“刑書”或已包括了“令”和 “刑”兩種法規範形式,“令”“刑”又都有“鄭”(指國都)與“野”(指郊野)之分,這些法規範的淵源自夏、商、周(“三邦”),其內容也不僅是限於刑辟之法,更多的是治政相關的內容,其目的在於“張美棄惡”。
用人:擇能而使
據《左傳》記載,子產參與政事,反對向難以勝任其職的尹何委以重任(子產論尹何為邑),而能夠選賢舉能並且人盡其才。馮簡子能決斷大事;子太叔(游吉)外貌秀美而內有文采;子羽能了解四方諸侯的政令而且了解他們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職爵位、地位貴賤、才能高低,又善於辭令;裨諶能出謀劃策,在野外策劃就正確,在城裡策劃就不得當。鄭國將要有外交上的事情,子產就向子羽詢問四方諸侯的政令,並且讓他寫一些有關的外交辭令稿;和裨諶一起坐車到野外去,讓他策劃是否可行;把結果告訴馮簡子,讓他決定。計畫完成,就交給子太叔執行,交往諸侯應對賓客。故此,很少有把事情辦壞的時候。
《左傳》的記載,得到其他文獻的佐證。例如《論語》記載孔子之語:“鄭國發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諶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見,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飾,由子產作最後修改潤色。”這體現了子產的民主決策和知人善任。《清華簡》之《良臣》篇同樣列舉了所謂“子產之師”和“子產之輔”,在《子產》篇中又提到“先生之俊”和“六輔”,具體包括桑丘仲文、杜逝、肥仲、王子伯願、子羽、子剌、蔑明、卑登、俖之、王子百、厈等等。他們作為子產治政的“團隊”,在當時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公室:團結穆族
罕氏是七穆中的大族。子產在論尹何為政等事中表現出的才華、見地與品質,使他得到罕氏宗主罕虎的信任和大力支持。
對豐氏,子產籠絡伯石,而在看到其在為人上的缺陷後,子產也對他加以壓制。對伯石之子豐卷,子產既制止其逾禮舉動,又給逃亡晉國的他留下退路。
對駟氏,子產從大局出發,一度容忍了公孫黑的不端舉動,甚至為公孫黑驅逐了無辜的公孫楚(游氏,字子南)。但公孫黑怙惡不悛,陰謀作亂除去游氏,罕虎等終於挫敗了其陰謀;子產聞訊立即回到國都,讓官吏歷數公孫黑的罪過,促使其自盡。子產晚年,對駟氏族人在立嗣問題上的做法不滿,但未直接表示反對,而採取不置可否的態度;儘管如此,子產的態度仍引發駟氏恐慌。但最終,子產還是幫助駟氏在這一問題上擺脫了晉國的干涉。
對良氏,子產曾依禮替為其族人收殮屍體,又曾將害死良霄列為公孫黑的罪過之一,後來更以安撫鬼魂的名義將良霄之子良止立為大夫。
游氏宗主子太叔,是子產為政的重要助手。子產委屈游氏、驅逐公孫楚之前,與子太叔進行了溝通;而歷數公孫黑的罪過時,子產也將“昆弟爭室”列入,為公孫楚正名。他還兩次保全游氏的宗廟。
至於印氏,子產得到了印段的長期追隨。
子產充分認識到春秋中晚期鄭國“國小而逼,族大寵多”的問題;為團結穆族,他可謂是用心良苦,而他的所作所為也的確有效遏制了七穆內部的離心力。
外交
子產主導了鄭國的外交,確立並堅持“從晉和楚”的外交方針,為鄭國國家利益的實現做出了重要貢獻。
爭取利權
鄭國夾處於晉、楚兩大國之間,子產在與兩國交往時能夠不卑不亢,竭力維護本國利權。為減少對鄭國承擔的賦貢,前549年,他致信晉國執政者范宣子,獲得成功(子產告范宣子輕幣);20年後平丘會盟,他為進貢物品的輕重次序與晉國自中午爭論至晚間,再次得以減輕賦貢。此外,子產和行人子羽還通過外交手段化解了楚國以軍隊迎親造成的危機(子產卻楚逆女以兵),並於前524年在發生火災後不懼晉國猜疑、毅然加強本國防務,維護了鄭國的安全利益。
維護尊嚴
為了維護鄭國的獨立與尊嚴,子產於前542年訪晉時大膽拆毀晉國的賓館(子產壞晉館垣),於前526年拒絕、勸止了韓宣子向鄭國商人索取、購買玉環的行為,又從國家大局出發於前523年抵制了晉國大夫對鄭國駟氏立嗣問題的干涉。子產有理有據、言辭得當,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多次得到了晉國方面的諒解。
展現形象
子產博學、尚辭、通禮。在與諸侯交遊的過程中他也將這些充分展現出來。前541年晉平公問疾於子產(鄭子產論晉侯疾)便是一例。在其他外交場合子產也儘量依禮而行,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獲得諸侯稱讚。他與晉國的叔向、吳國的季札等人也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思想
子產在思想領域也有豐富的建樹。
法律思想上,由於鑄刑書於鼎以及對子太叔的遺囑,子產和管仲一起被視作法家先驅,甚至被某些學者認為是“法家思想之始”,開後世“重刑”之門,並提供了“以刑去刑”的思想雛形;而子產與叔向因作刑書一事展開的論爭,則開戰國時期“禮治”與“法治”之爭的先河。儘管如此,子產並沒有拋棄禮治,相反,他把禮抬到了天地之經、 萬民之則的高度,時人也多稱讚子產 “舉不逾等”、“知禮”、“守禮”;但他反對表面的、形式的、失去禮之內在精神“虛禮”,這突出體現在他厭惡伯石矯飾之事上。
在天道觀上,子產堅持“天道遠,人道邇”,天道與人道各有其運行的範圍和特點而互不干涉。基於這種觀點 ,他兩次拒絕裨灶用瓘斝玉瓚祭祀的請求,亦不祭龍,並對因旱災而亂伐樹木的官員予以處罰。這些體現出他的人本主義思想,也反映出樸素的唯物論傾向。雖然他也有過“吾從天所與”的表態,但其含義是在良駟之爭保持中立,等雙方分出勝負時再出面收拾殘局,屬於政治權變。不過,子產也論及鬼神;楊伯峻先生認為有些“鬼神詳夢”之類的內容有後世妄加之嫌,其他研究者有的以為縱使在這些地方、子產仍持“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也有的以為這恰恰顯示出子產作為生活在過渡、變革時期的人物的思想特徵。
子產也對人性問題展開探討。子產曾論述小人之性。在闡述“賂伯石”之緣由時,他又論及一般的人性,說:“無欲實難。”子產意識到人性好利,故以利賞之以成其事。至於告誡子太叔時所說的“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則體現其認識到人性“惡害”的一面。這裡也體現出了一定的法家色彩。
在生態觀方面,子產注意保護林木。《呂氏春秋》記載子產相鄭期間,種植並嚴格管理行道樹,“桃李之垂於行者,莫之援也”。而子產處罰亂伐樹木的官員,有時也被解讀為是保護生態環境,不過也有說法是被砍伐的樹木系人工種植的桑林,故為子產所不容。
在道德修養上,子產強調節儉戒貪,他不貪圖個人享受、奢靡風氣、不貪功、不貪賞。此外,後人所解讀的子產思想還包括廉政文化、奉行薄葬等內容。
人物評價
總評
子產在內政方面,不禁鄉校,人暢其言,宣洩有道,則民心順;善善惡惡,以民為師,則民心凝。封溝洫,作丘賦,為民求生,為國理財;財豐民安,財聚國強,此增生機。鑄刑書,此樹秩序。在外交方面,審時度勢,或陪簡公朝晉,或隨定公會盟,周旋應對,要求合理納貢,平等相待,不失尊嚴,又不開罪強國,有膽、有節、有理、有利,不卑不亢。在個人思想品質上,子產信德而不信邪,先有公宮火災,又有“龍”斗深淵,拒絕向神鬼祈禳,主張修德免災。最後病危交代薄葬,廉潔終生,並以為政宜寬猛相濟為囑。總之,子產堪稱春秋時執政者的楷模。
歷代評價
孔子: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②惠人也。③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評子產不毀鄉校)④古之遺愛也。
鄭公子(或即罕虎):子產仁人,鄭國所以存者子產也,勿殺!
鄭國民眾:①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②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③其父死於路,己為蠆尾。以令於國,國將若之何?④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罕虎:夫子知度與禮矣,我實縱慾而不能自克也。
晉平公:博物君子也。
叔向:①子產有辭,諸侯賴之。②始吾有虞於子,今則已矣。······終子之世,鄭其敗乎!
晏嬰:善人。
孟子:惠而不知為政。(評乘濟洧人)
《列子》:善者服其化,惡者畏其禁,鄭國以治,諸侯憚之。
《禮記》載孔子語: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
司馬遷:①為人仁愛人,侍君忠厚。②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叔孫、鄭產,自昔稱賢。③子產之仁,紹世稱賢。
劉向:人臣輔其君者,若鄭之子產,晉之叔向,齊之晏嬰,挾君輔政,以並立於中國,猶以義相支持,歌說以相感,聘覲以相交,期會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猶有所行;會享之國,猶有所恥。小國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王充:子產,智人也,知物審矣。
劉勰:國僑以修辭捍鄭。
韓愈:我思古人,伊鄭之僑。······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維是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此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呼!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王安石:子產之政使人不能欺,夫君子可欺以其方,故使畜魚而校人烹之;然則察之使人不能欺豈可獨任也哉?
蘇軾:子產為鄭作封洫,立謗政,鑄刑書;其死也,教子太叔以猛。其用法深,其為政嚴,有及人之近利,無經國之遠猷。故子罕、叔向皆譏之,而孔子以為“惠人”,不以為仁,蓋小之也。孟子曰:子產以乘輿濟人於溱洧,惠而不知為政。蓋因孔子之言而失之也。子產之於政,整齊其民賦,完治其城郭、道路,而以時修其橋樑,則有餘矣。豈以乘輿濟人者哉?《禮》曰:“子產,人之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此又因孟子之言而失之也。
蘇轍:子產為鄭,不以禮法假人,凜凜乎不可犯之。······子產為政,豈徒寬惠者哉?然孔子之稱子產曰惠人,又以為古之遺愛。儒者由此意之,故孟子言子產以乘輿濟人於溱洧,以為惠而不知為政。甚者,又曰:子產猶眾人之母,能食之而不能教也。此皆非子產之實。蓋惠而愛人,無禮法以將之,則有所不行。若子產則以禮法行惠者也,孔子之說云爾。
胡寅:鄭小國也,介乎晉楚,罷汰侈,崇恭儉,作封洫,鑄刑書,惜弊爭承,皆以豐財足國,禁奸保民,其用法雖深,為政雖嚴,而卒歸於愛,故夫子以惠人蔽之。及其卒也,聞之出涕,而曰古之遺愛也。然孟子以為惠而不知政,《禮記》以為食民而不能教者,蓋先王之政之教,子產誠有所未及也。
高士奇:而多聞博物,又足以傾動四國之諸侯,而照耀乎壇坫,是以外捍邊圉,內庇民社,而遺愛所被,既沒而悲之,如亡親戚也,子產不誠賢相矣哉?
姜炳璋:春秋上半部,得一管仲;春秋下半部,得一子產:都是救時之相。管仲之功闊大,澤在天下,然其過多。子產之才精實,功在一國,然其過少。管仲死而齊亂,以賢才不用,而小人得志也。子產死而鄭治,以猶用子太叔也。
王源:子產當國,內則制服強宗,外則接應大國,二者乃其治國大端,……子產為春秋第一人,左氏摹寫之工,亦為第一人。
李元度:子產乃終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
沈家本:公孫遺愛聖門推,論學原須並論才。國小鄰強交有道,此人端為救時來。
胡適:這一流的人物——管仲、子產、申不害、商君,都是實行的政治家,不是法理學家——故不該稱為“法家”。
蔣中正:春秋之局,強兼弱削,紛爭不已。子產處蕞爾之鄭國,安內攘外,特著賢聲,其道德,學識,政績,事功,卓然不朽,並世人才,殊難望其項背,足稱為我國歷史上之大政治家。其為政之特點,重在法治,與今世政治思想,頗多吻合。······其外交辭令,尤迥絕一時,壇坫周旋,從未辱命,當時晉楚君臣,無不傾倒至再,往往能以公理摧強權,化干戈為玉帛,至可欽佩!由是鄭國得以安定休養者,幾及百年。
軼事典故
子產告范
主詞條: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晉國范宣子執政,諸侯向晉國繳納的貢品很重,鄭國人深為這件事所苦。
前549年(鄭簡公十七年)農曆二月,鄭簡公到晉國去,子產托隨行的子西(公孫夏)帶去一封信,將這事告訴范宣子,信上說:“您治理晉國,四鄰諸侯沒有聽說您的美德,卻聽說徵收大量貢品,我對此感到困惑。我聽說君子掌管國家和大夫家室事務的,不擔憂沒有財貨,而擔憂沒有美名。諸侯的財貨聚集在晉國國君的宗室,諸侯就離心。如果您依賴這些財貨,晉國人就會離心。諸侯離心,晉國就垮了;晉國人離心,您的家室就垮了,為什麼沉迷不悟呢?垮台時財貨又能用到哪裡呢?說到美名,它是傳播德行的載體;德行,是國家和家室的基礎。有好基礎則不致垮台,您不也應當致力於這件事嗎?有了德行就能與人同樂,與人同樂則在位長久。《詩經·小雅·南山有台》說‘樂只君子,邦家之基’,說的是有美德啊!《詩經·大雅·大明》說‘上帝臨女,無貳爾心’,說的是有美名啊!用寬恕的心來顯示德行,美名就會載著德行走向四方,因此遠方的人聞風而至,近處的人也安下心來。不如讓人說‘您的確養活了我們’,而難道能讓人說‘您榨取了我們來養活自己’嗎?大象因為有象牙而招來殺身之禍,就是由於象牙是財寶啊。”
范宣子欣然接受,於是減輕了貢禮。
不毀鄉校
主詞條:子產不毀鄉校
鄭國人到鄉校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得失。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么樣?”子產說:“為什麼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通過忠善之舉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啊。”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 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臣子!”
孔子聽說這番話後,說道:“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仁,我是不相信的。”
論政寬猛
鄭國的子產病重。他對子太叔說:“我死以後,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用寬鬆的政策使民眾服從,其次的政策沒有比嚴厲更有效的了。比如火勢猛烈,人們望見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於火。水性柔弱,民眾親近並和它嬉戲玩弄,所以死於水的人就很多,因此寬厚的政策,實施的難度要大。”子產病數月後就去世了。
子太叔繼任主政鄭國,不忍心採用嚴厲的政策。鄭國因此很多盜寇,他們招集人手聚集於萑苻澤中。子太叔很後悔,說:“我早點聽從老人家的話,就不至於弄到這個地步。”於是出動步兵去圍剿萑苻澤中的盜寇,將他們全部殺滅,從此盜賊活動才稍稍平息。
孔子說:“好啊!政令寬大民眾就怠慢,民眾怠慢就用剛猛的政策來糾正。政策剛猛民眾就受傷害,民眾受傷害了就施與他們寬厚的政策。寬厚用來協助剛猛;剛猛用來協助寬厚,政治這才得以和諧。《詩》說:‘民眾也勞累了,差不多可以小憩啦;賜予城中的民眾恩惠,用來安撫四方。’這是施與民眾以寬厚啊。‘不要放縱奸詐,用來防範邪惡;遏止盜寇肆虐,惡毒是不害怕美好的。’這是用剛猛來糾正啊。‘寬柔對待遠方的民眾能夠使大家親近,這樣來穩定我們的王朝。’這是用和緩的政策來使民眾平安祥和啊。又說:‘不爭鬥不急躁,不剛猛不柔弱,實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匯集過來。’這是平和的極致啊。”等到子產逝世,孔子聽說了,哭泣道:“他具有古人仁愛的遺風啊。”
與申徒嘉
申徒嘉是個被砍掉了一隻腳的人,跟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子產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子產和申徒嘉同在一個屋子裡、同在一條蓆子上坐著。子產又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現在我將出去,你可以留下嗎,抑或是不留下呢?你見了我這執掌政務的大官卻不知道迴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執政的大臣一樣嗎?”
申徒嘉說:“伯昏無人先生的門下,哪有執政大臣拜師從學的呢?你津津樂道執政大臣的地位把別人都不放在眼裡嗎?我聽說這樣的話:‘鏡子明亮塵垢就沒有停留在上面,塵垢落在上面鏡子也就不會明亮。長久地跟賢人相處便會沒有過錯’。你拜師從學追求廣博精深的見識,正是先生所倡導的大道。而你竟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完全錯了嗎!”
子產說:“你已經如此形殘體缺,還要跟唐堯爭比善心,你估量你的德行,受過斷足之刑還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嗎?”
申徒嘉說:“自己陳述或辯解自己的過錯,認為自己不應當形殘體缺的人很多;不陳述或辯解自己的過錯,認為自己不應當形整體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無可奈何,安於自己的境遇並視如命運安排的那樣,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一個人來到世上就象來到善射的后羿張弓搭箭的射程之內,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卻沒有射中,這就是命。用完整的雙腳笑話我殘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臉色陡變怒氣填胸;可是只要來到伯昏無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氣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態。真不知道先生用什麼善道來洗刷我的呢?我跟隨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從不曾感到我是個斷了腳的人。如今你跟我心靈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卻用外在的形體來要求我,這不又完全錯了嗎?”
子產聽了申徒嘉一席話深感慚愧,臉色頓改而恭敬地說:“你不要再說下去了!”
欺於校人
主詞條:子產受騙
從前有一個人送了條活魚給鄭國的子產,子產讓小吏(校人)把魚放進池子裡。這個小吏把魚煮著吃掉了,卻會來報告子產:“我剛把魚放在池子裡的時候,魚還奄奄一息的;過了一會,魚就搖頭擺尾的遊動起來,眨眼間就鑽進深水裡不見了!”子產聽了,說:“魚兒得到好的去處了!魚兒得到好的去處了!”小吏出來後對別人說:“誰說子產聰明?我把魚煮掉吃了,他卻還說:‘魚兒得到好的去處了!魚兒得到好的去處了!’”
孔子曾說:“君子可以被欺騙,卻不會被愚弄。”《孟子》則就子產受騙評論道:“所以對於君子,可以利用他的方正(正直端方)來欺騙他,但是卻難以用他不認可的道義來蒙蔽他。”君子不懷疑正當的東西,不質疑合情合理的東西——因為,維護一個社會基本的信任底線,比防範受騙還重要。
金水之河
有傳說雲,鄭國名相子產逝世時,因他一貫廉潔奉公,家中沒有積蓄為他辦喪事,兒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新鄭西南陘山頂上埋葬他的屍體。訊息傳到鄭國的臣民耳中,大家紛紛捐獻珠寶玉器,幫助他的家人辦理喪事。子產的兒子不肯接受,老百姓只好把捐獻的大量財物,拋到子產封邑的這條河水中,悼念這位值得敬仰的人。珠寶在碧綠的河水中放射出絢麗的色彩,泛起金色的波瀾,從此這條河被稱為金水河,這就是現在鄭州市的金水河。
其他典故
人際關係
家世
兄弟
堂兄弟:公孫舍之,字子展,公子喜(子罕)之子,罕虎之父。他曾與子產一起攻入陳國國都。
堂兄弟:公孫段,字子石(伯石),公子平(子豐)之子,豐卷之父。
子產的其他堂兄弟,參見詞條七穆。另,《列子·楊朱》稱子產有兄“公孫朝”,有弟“公孫穆”,此皆不見於《左傳》。
堂侄
子產的部分堂侄包括:罕虎,字子皮;駟帶,字子上,其孫為駟歂;游吉,字子太叔;良霄,字伯有;印段,字子石;豐卷,字子旗。
後嗣
此外,《世本》稱子產家族以“子國”為氏。子產之子“子國參”以下,尚有“子國珍”(參之子,字子玉)、“子國卑”(珍之子,字子樂)等人。這些人均不見《左傳》記載,且宋人鄧名世指出,據《左傳》,子產後嗣應是以“國”為氏(一說對子產本人而言,“國”也是他的氏),而非以“子國”為氏,清代學者張澍亦持此觀點。其他被傳說為與子產有關的姓氏,還包括“東里”、“相里”、“校師”等,但可靠度均存疑。
人物爭議
卒年考證
關於子產的卒年,有多種說法。《左傳·昭公二十年》作鄭定公八年(前522年);《史記·鄭世家》作鄭聲公五年(前496年),且有關於子產曾與孔子會面的記載;《史記·循吏列傳》作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卒。三說中,若認為“治鄭”的時間單指子產為執政卿的時間,則《循吏列傳》與《左傳》大致吻合。至於《鄭世家》的說法,不少學者認為可能是司馬遷誤把駟歂卒年當做了子產卒年;錢穆推測《鄭世家》中的子產卒年及子產與孔子會面等事是後人編造的,並非司馬遷本意;王亞男認為,司馬遷是為了子產殺鄧析事,及因《左傳·哀公十二年》曾提及子產而系其卒於鄭聲公五年(前496年),實則若以“清華簡”《良臣》為佐證,仍是《左傳·昭公二十年》的記載更準確。總之,學界一般認為子產卒於鄭定公八年(前522年)的說法是正確的。
另外,《史記·鄭世家》關於子產身世的記載(“子產者,鄭成公少子也”)也與杜注《左傳》有出入,學界一般以後者為準。
乘濟洧人
《孟子·離婁下》稱,子產主持鄭國的政務時曾用自己的座車在溱水、洧水邊載他人過渡。孟子佐以孔子對子產“惠人也”的評價,評論說:“子產只知道布施恩惠,但卻不懂得用道德治理國政。十一月搭好路人的便橋,十二月搭好行車的梁橋,民眾渡河就不會為難了。君子以仁德整治好自己的政務,外出使行人避道都沒有關係,怎么能一個個人去滿足呢?因此,治理國政的人去使每個人感到愉悅和滿意,那連時間也不夠了。”孟子認為,子產渡人只是行小惠,而沒有抓住為政的根本。後世包括南宋的余允文(有《尊孟辨》傳世)、朱熹等在內的一些人也認同孟子的說法。
然而,也有評論者提出反對意見。蘇軾認為,所謂子產以乘輿濟人並非實情,其弟蘇轍在《古史》中也列舉了子產的諸多為政舉措,指出子產是“以禮法行惠”,諸如“不知為政”之類的批評不符合事實。(見“人物評價”)也有研究者認為,鄭國狹小,小惠易行,子產乘濟洧人恰恰是小國政治的體現。
殺鄧析否
漢代,劉向在《鄧析子》序錄中以《左傳》為準(但該文作者及原文內容亦有爭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東晉張湛注《列子》、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也均對諸子著作提出了質疑。然而,劉向的《說苑》、高誘注《淮南子·詮言訓》又支持諸子說。章太炎則在《春秋左氏傳·鄭駟歂殺鄧析條》中調和兩說,認為是子產殺害了鄧析,但殺鄧析和用竹刑這兩件事時間不同:“《傳》但云‘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不言月日,然則殺鄧析在子產存時,用《竹刑》則定九年駟歂為政時也。”亦即,鄧析並非死於前501年,前501年只是駟歂為政的時間。又說:“或子產殺鄧析時,駟歂在側參贊。”
文革時期梁效曾發文抨擊子產,其中認為子產和鄧析之間存在路線之爭,但未明指其為子產所殺,而是模糊地說“鄭國奴隸主貴族殺害”。該文在文革後被認為是影射史學之作,學者羅熾等人並且再次討論鄧析被殺之事,認為並非子產所為。其中,劉宏章、繆品端的文章認為《荀子》中“子產誅鄧析”是記載子產殺鄧析的源頭,而《列子》和《呂氏春秋》中的相關故事是據此演繹出的。但學界仍有不同聲音,既有採信諸子者,亦有採信《左傳》者。學者楊皚認同章太炎的說法,認為是駟歂在子產的指使下殺了鄧析;賈辰陽區分“誅”與“殺”,認為子產對鄧析施加了“誅”這一恥辱刑,而鄧析實際死於駟歂之手;王亞男則認為,諸子作品稱子產誅鄧析,是誤“子然”(駟歂)為“子產”,蓋子產較駟歂名氣為大,遂有此張冠李戴之說。
通觀以上各說,支持史書《左傳》者將子產和鄧析的卒年分別定為前522年、前501年,則鄧析顯然並非子產所殺,此外還有從子產相對寬容的言論政策入手者;同時對諸子說的形成,他們也給出了一定的解釋。支持諸子說者為推翻《左傳》的結論,多將這個問題與子產卒年考證和鄧析生活時段的問題聯繫起來,並引用《列子·楊朱》、《漢書·藝文志》、《史記·鄭世家》等的相關記載,以表現子產與鄧析是同時代的人、甚至鄧析比子產出生更早,或者子產活到前501年以後;更有甚者,索性否定“駟歂”這個人物的存在,稱是《左傳》為尊者諱而虛構了這個人“替”子產殺鄧析。調和說或認為《左傳》在時間處理上有模糊性,鄧析確為子產所殺;或從文字考辨入手,給出新的解釋。
史書與子書性質不同,《左傳》亦被認為可信度較高,在史實記述上應該更為可靠;但關於子產殺鄧析的記載,在子書中又太過普遍;《左傳》的簡潔,也留下了進一步解釋的空間。孰是孰非,有當代學者認為已經很難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