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七穆歷史,穆族世系,罕氏,駟氏,國氏,豐氏,游氏,印氏,良氏,其他,
七穆歷史
子良為穆氏秉政之始。鄭靈公死後,鄭國人想立鄭靈公的弟弟子良為國君。子良聞訊,趕忙去對眾大夫說:“先君尚有十二子,若立賢者為君,我無德無能;若立長者為君,長兄公子堅尚在。我不敢越長兄的位置!”於是,眾大夫們商議後決定扶立鄭穆公的庶長子公子堅為國君,這就是鄭襄公。襄公想驅逐兄弟們而只留下子良,子良阻止說:“留下穆氏是我本來的願望,如果一定要驅逐穆氏,就應該全部驅逐,為什麼唯獨留下我呢?”鄭襄公這才作罷,將他們都任命為大夫。這是七穆掌權的嚆矢。此後七穆世代把持鄭國卿權,交替執政,形成卿族。
七穆當權歷經鄭襄公至鄭聲公八個君主,前後長達一百五十年。鄭七穆首先占據三卿,然後六卿,逐步滲透,直至全面掌握鄭國政權。魯襄公二年,七穆中的子罕、子駟、子國占據了鄭國三個重要的卿位:“秋七月庚辰,鄭伯睔(鄭成公)卒。於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 此時,穆族已經掌握鄭國關乎國計的重位。此後,卿位中的穆族成員逐漸增加。魯襄公八年子駟為政,子駟“為田洫”,引起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等的叛亂,以致子駟、子國、子耳被殺,子孔幸免於難,繼子駟為政。此後穆族開始在鄭國進一步掌權。
《左傳·襄公九年》載,晉率諸侯伐鄭,鄭與晉將要結盟,“鄭六卿公子騑、公子嘉、公孫輒、公孫蠆、公孫舍之及其大夫、門子皆從鄭伯”。六卿皆為穆族。直至魯悼公四年,鄭聲公三十七年,七穆一直輪流掌握鄭國的卿權。七穆之所以能長期壟斷鄭執政之柄,削弱其他強族是其必經之路。
與其它國家卿族相同,鄭七穆內部既有聯合又有鬥爭。西宮之難、純門之師、伯有之亂、子晳之亂,在這些內亂中,七穆之間有鬥爭也有聯合,在鬥爭中七穆集團逐漸產生離心力,這種離心力導致他們日後的衰落,同時也一步步地蠶食鄭國的實力,鄭國也在七穆的鬥爭中逐步衰落。然而,即便是在這些內訌當中,七穆之間的一些成員還是表現出團結一致,維護穆族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大國奪鄭的外部環境下,七穆之間仍然以團結為主。親族依然維持王室之命脈,似是因為對王室在名義上給以維持,符合其利益,纂奪王位的機會雖然並非沒有,但是能有實力收拾這個混亂局面的世族並不存在。異族入侵頻繁,世族只有圍繞於王朝周圍聯合對外,才能生存。縱使內部矛盾重重,七穆之間仍然能夠以聯合為主,他們中的大部分成員為團結穆族作出不懈努力,其中以子產為典型代表。
穆族世系
諸侯國君的兒子一般稱“公子+名”,國君的孫子一般稱“公孫+名”,國君的曾孫則一般以其祖父(即國君的兒子)的字為氏。
罕氏
駟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諡號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騑 | 公子騑、子駟 | 子駟 | 鄭穆公子 | 武 | ?-公元前563年 | ?-前563年 | |
姬夏 | 公孫夏、子西 | 子西 | 子駟子 | 襄 | 卿 | 前563年-前544年 | ?-前544年 |
姬帶 | 駟帶、子上 | 子上 | 子西子 | 定 | 卿 | 前544年-前536年 | ?-前536年 |
姬偃 | 駟偃、子游 | 子游 | 子上子 | 襄 | 卿 | 前536年-前523年 | ?-前523年 |
姬絲 | - | 子遊子 | - | - | ? | ? | |
姬乞 | 駟乞、子瑕 | 子瑕 | 子西子 | 獻 | ? | ? | |
姬歂 | 駟歂、子然 | 子然 | 子瑕子 | 莊 | 卿 | 前6世紀末 | 前6世紀末 |
姬弘 | 駟弘、子般 | 子般 | 子然子 | - | 卿 | 前5世紀前期 | 前5世紀前期 |
姬黑 | 公孫黑、子皙 | 子皙 | 子駟子 | - | ?-前540年 | ?-前540年 | |
姬印 | - | - | 子皙子 | - | - | - | - |
國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諡號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發 | 公子發、子國 | 子國 | 鄭穆公子 | 惠 | 前571年-前563年 | ?-前563年 | |
公孫僑、子產 | 子產 | 子國子 | 成 | 卿相 | 前563年-前522年 | ?-前522年 | |
姬參 | 國參、子思 | 子思 | 子產子 | 桓 | 前522年-? | ? |
豐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平 | 公子平、子豐 | 子豐 | 鄭穆公子 | 卿大夫 | ? | ? |
姬段 | 公孫段、子石 | 子石(伯石) | 子豐子 | 卿 | ?-公元前535年 | ?-前535年 |
姬施 | 豐施、子旗 | 子旗 | 子石子 | 卿 | 前535年-? | ? |
姬卷 | 豐卷、子張 | 子張 | 子石子 | 大夫 | ? | ? |
游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諡號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偃 | 公子偃、子游 | 子游 | 鄭穆公子 | 宣 | 卿 | ? | ? |
姬蠆 | 公孫蠆、子蟜 | 子蟜 | 子遊子 | 桓 | 司馬 | ?-公元前554年 | ?-前554年 |
姬眅 | 游眅、子明 | 子明 | 子蟜子 | 昭 | 鄭卿 | 前554年-前551年 | ?-前551年 |
姬良 | 游良 | - | 子明子 | - | - | ? | ? |
姬吉 | 游吉、子太叔 | 子太叔 | 子蟜子 | - | 執政 | 前551年-前506年 | ?-前506年 |
姬速 | 游速、子寬 | 子寬 | 子太叔子 | - | - | 前506年-? | ? |
姬楚 | 公孫楚、子南 | 子南 | 子遊子 | - | 嬖大夫 | ? | ? |
印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諡號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舒 | 公子舒、子印 | 子印 | 鄭穆公子 | 悼 | 大夫 | ?-前578年 | ?-前578年 |
姬黒肱 | 公孫黑肱、子張 | 子張(伯張) | 子印子 | - | 卿 | ?-前551年 | ?-前551年 |
姬段 | 印段、子石 | 子石 | 子張子 | 獻 | 卿 | ? | ? |
姬癸 | 印癸、子柳 | 子柳 | 子石子 | - | 卿 | ? | ? |
良氏
姓名 | 別稱 | 字 | 世系 | 官職 | 在位時間 | 生卒時間 |
---|---|---|---|---|---|---|
姬去疾 | 公子去疾 、子良 | 子良 | 鄭穆公子 | 卿 | ? | 前605年-? |
姬輒 | 公孫輒、子耳 | 子耳 | 子良子 | 卿 | ?-前563年 | ?-前563年 |
姬宵 | 良霄、伯有 | 伯有 | 子耳子 | 卿 | ?-前543年 | ?-前543年 |
姬止 | 良止 | - | 伯有子 | 大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