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36年3月(陰曆),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象徵諸侯權位的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鑄刑書
- 追溯到:公元前536年3月
- 國家:鄭國
- 記載:左傳·昭公六年
公元前536年3月(陰曆),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象徵諸侯權位的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
公元前536年3月(陰曆),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象徵諸侯權位的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
鄭國執政子產“鑄刑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動。晉國趙鞅“鑄刑書”,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動。(史書上為了區別,將他們公布成文法活動的...
鑄刑書,公布成文法,開創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秘密法。對後世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之後,李悝在魏國提倡“盡地力之教”;吳起...
刑鼎是鑄刻法律條文的鼎。“刑”指法律條文。“鼎”指古代三足兩耳的炊器或禮器,多用青銅製成。春秋晉國大夫趙鞅和荀寅繼鄭國子“鑄刑書”之後,於公元前513...
《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商有亂政,而作《湯刑》。”這是晉國叔向在反對鄭國子產“鑄刑書”時提到地。《湯刑》很可能就是商代初期所制定地刑事法律。...
公元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農曆三月,鄭國執政子產率先“鑄刑書”。有觀點認為,子產鑄的不一定是鼎,所鑄文本也不一定是法律條文本身,而可能是頒布刑書時的誥令...
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鑒於當時社會關係的變化和舊禮制的破壞,率先“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一般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動。...
《左傳、昭公六年》:“周有亂政而作《九刑》。”杜預注:“周之衰,亦為刑書,謂之《九刑》。”春秋時期,鄭晉等國把刑法條文鑄刻在鼎上,稱之為“鑄刑書...
鑄刑書——公元前536年,鄭國子產,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鑄刑鼎——公元前513年,晉國趙鞅,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
《禹刑》僅見於《左傳》昭公六年。晉國的叔向在抨擊鄭國子產“鑄刑書”時提到:“夏有亂政,而作禹刑。”是隨著社會需要的不斷發展變化,逐步修訂、擴充而成的...